有没有那么一件事,可以丰沛你生命
得有那么一件事,你热爱,你坚持,你的人生有奔头,生活因此而紧凑。当趣味塞满你生活的角落,你也无暇去孤独。所以,如果可以,不妨寻找一件事,丰沛生命,把自己还给自己。
仲夏,我导师请门生们吃饭,我跟师弟师妹们兴高采烈地聚拢到一起,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落座。结果凉菜还没上齐,导师就笑呵呵地宣布,“我请大家吃饭,就是想跟你们说一声,我要去S省一所大学做博导,以后非寒暑假可能就不在济南了,想聚聚就没那么容易了。”
众人面面相觑,我作为德高望重的大师姐,代表大家提问:“可是现在不是已经在N大做博导了吗?”
“两边一起,反正我也习惯了跑来跑去,”导师给我们列举目前的生活状态,“你看我上周在N大给博士生做毕业答辩,周五去北京参加研讨会,周二回济南,给这边的硕士生做毕业答辩,周六还要去云南,那边有个论坛……”
于是我迅速脑补出一个60岁个子不高但精神极好、行走如风的大爷拖着行李箱满世界赶航班、高铁的样子。
在某高校做教研室主任的师弟很惋惜,“S大……太远了,想见一面都得坐飞机。”
我果然被“飞机”两个字刺激得很忧伤,“是啊,我刚去高校,还没有科研经费呢,高铁都坐不起,别说飞机了……”
导师就解释,“是北大的某教授,他被那所高校挖去建设一个新专业,几年之内要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点都建设好,想让我一起。”
我们张口结舌——得,就这两个老爷子,已经搭建起这个研究领域在国内最顶尖的学术团队。
师妹很担忧,“那里跟我们这里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还要跑来跑去,身体吃得消吗?”
导师很有底气,“我身体很好,每年体检什么问题都没有。他们还给我租了房子,生活上很方便。南方那边机制也很灵活,78岁的老教授都还没退休呢,照样带学生。你看某教授,他就说,用四年时间,把这个专业建设好,他刚好70岁,就卸去行政职务,带几个博士,专心致志地开始做学问了!”
导师很开心,“70岁,好时候才刚开始呢!我才60,多年轻!”
我们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弟子们齐齐跪了。
导师感慨道:“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状态好,有想做的事情,就有满身的力量。我们现在对要建设的专业很有信心,所以觉得自己的学术生命是可以一直延长下去的。”
没错,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到,有些人,一旦退休,政治生命或职业生涯迅速终结,60岁,突然经历人走茶凉的哀伤,倘若没有一两样可以用来丰沛自己生命的事为伴,那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女、孙辈身上,在“空巢”的寂寞中望眼欲穿、形单影只。还有一些人,即便退休,学术生命或艺术生命也还在继续——有想做的事情,有太多尚未来得及做的事情,60岁,不再应酬俗务,果然好日子是刚开始!
如杨绛先生,一生淡泊,唯学术相伴。她87岁开始整理钱钟书先生的手稿,对比各类密密麻麻的小注甚至是残缺书页,终于在92岁那年付梓完成;同年出版长篇散文《我们仨》;96岁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3岁出版《洗澡》续集……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看见当日报纸说杨绛先生度过了自己的105岁(虚岁)生日,仍旧思路清晰、精神矍铄、不辍研读。
当看尽岁月的风霜与人世百态,始终以宁静的心对待浮华世事,在扰攘世界中思考、写作,因学术追求而鼓舞物理生命,又以物理生命继续自己的学术生命——这样的生命,对社会而言,每一天都迸发着巨大的价值;对个人而言,这种因“有所寄托”而变得更加丰满的人生,比所有的保健品、长寿丹药,都有效太多。
所以,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发出这样的感叹和告诫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没有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以及大智慧。
然后想起一些散乱的片段。
25岁,尝试写人生第一本随笔集的时候,我曾忍不住对朋友感慨:写作这件事可真好,因为写作的缘故,不得不用更冷静理智的态度看待问题,不得不多阅读、多思考,时间久了,心理年龄就比生理年龄成熟起码5岁。
——那时候我想,我喜欢做的这件事,在获得一定物质回报的同时,还给了我惯性思考与不断成长的巨大回馈。而这,恰是我征战这个世界的利器。
30岁,我回头看自己写过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婚恋职场,还是青涩校园,突然有些惊讶:哎哟,这个段落好眼熟,居然当初还有这么一段花絮;哇噻,不看书都想不起来,曾经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哪,有那么多的细节历历在目,它们被岁月尘封在我的脑海深处,从来未曾湮灭,但如果没有文字这种方式,我或许永远也想不起来!
——我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写作最大的好处,或许不是功利地与这个世界搏斗,而是静静地记录生活,留待以后头发花白时,坐着摇椅慢慢聊。
及至35岁,也算见了一些潮起潮落,再不忍也必须面对一些生老病死。我是个很怕死的人,因为热爱生活到不愿割舍的地步。但也不得不承认,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这世界,我们不知道的,只是那一天将在何时到来而已。所以,在还可以掌握生命的时候,做点让自己觉得可以鼓舞斗志的事,它会调动你全身的细胞,让你无法慵懒,让你的肉体或精神,至少有一个奔波在路上。而这样的奔波,在遵循个人生活规律和生理机能的基础上,会推动生命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停歇。
——所以,我恍然大悟,原来对我而言,写作最大的意义,不只是启发思考或记录生活,而是丰沛生命,甚至延长生命。
比如我见过的一个姑娘,我在24岁的时候曾经为她写过一篇文章,叫作《365天生命余额》,发表在某本杂志上——因为一场无法躲避的疾病,她在自己人生的倒计时阶段,为自己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列了一张愿望清单,她要写论文、去旅游、学英语……一年过去,她没有死,还好端端地活着,而愿望清单上的事情一件件被完成。她因此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愉悦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阻挡了癌细胞的攻击。她减少了自己的遗憾,也延长了自己的生命。
文章发表后,有电视台联系我,希望能采访这个坚强的姑娘。但她拒绝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是活给自己的,不想公开自己的病情让更多人惊讶,哪怕其中有尊敬。
四年后,她终究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到这时,她已经用乐观的微笑、不断推陈出新的目标,将医生预言过的寿命,延长了一大截。那是第一次,有人让我知道,精神之于身体,巨大的反作用。
所以,得有那么一件事,你热爱,你坚持,你的人生有奔头,生活因此而紧凑。当趣味塞满你生活的角落,你也无暇去孤独。你不会把自己的愉快寄托于别人身上,你知道精神上的菟丝花跟物质依赖一样可悲。
当然,我说的紧凑,跟很多人提倡的“慢生活”并没有相违背的地方——慢,是对心态而言,不疲于奔命、不囿于得失;而紧凑,可以是快节奏里的紧锣密鼓,也可以是慢节奏里的循序渐进,归根到底,只要有那么一种依托或追求,都可以演化为按部就班。
那么,如果可以,不妨寻找一件事,丰沛生命,把自己还给自己。
得有那么一件事,你热爱,你坚持,你的人生有奔头,生活因此而紧凑。当趣味塞满你生活的角落,你也无暇去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