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所谓“一姐”
米四格2016-10-20 11:242,956

  只要上班了,你就得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高居“职场食物链”顶端的那些品种,大多数身上都有些特别让人反胃的特质。

  比如说,特别会拍马屁,拍得不留痕迹;

  特别会撩拨领导的心弦,还撩得他们非常心旷神怡;

  特别会压榨下属来成全自己,还留不下什么痕迹;

  特别会欺负新同事,好给自己做嫁衣;

  特别会在特别适当的时候卖乖、卖笑、卖忠诚脸……

  想想也挺有道理的,要是具备了以上这些素质,想要不升级到“食物链”的顶端都是很难的。

  在《新闻第一线》也不例外。

  这种“食物链”很明显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隐匿在大家的微表情里。

  最底层的“生物”,当然是新人。

  新记者受欺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

  实习期没有一毛钱的工资,可是还得往死里用你,好像是在提前培训,其实就是想使唤一下免费的劳动力;

  凌晨起床、拉晚回台的选题,老记者当然是能推就推,新记者自然就得硬着头皮上,还不能有怨言,要不然就是辜负了领导的殷切期望;

  同样卖力气拍回来的片子,新记者的成片打分永远特别低,打分低就是相应的工资低,你还不能耿直地去找领导矫情,不然就会一直这么低下去。

  签了劳动合同还不到半年的唐颂,当然就挣扎在这个残酷的“食物链”最底层。

  比她过得好一些的,是那些资格稍微老一些的“骨干”记者。毕竟相处了这么些年,大家彼此之间还是留有几分情面的。

  再往上数,就是张大野和周思南这样的“科组长”了。不大不小算个官,在大BOSS面前,说话还算有几斤分量,周围的“吃瓜群众”,自然也会敬他们三分。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因为采访车辆有限,不是每个记者出门都能有采访车,可是这些科组长如果出门拍片,别管去哪,就算只是在台门口拐个弯儿,也一定是车接车送。

  “食物链”最顶端的自然是频道大BOSS,上面还有台里更大的BOSS们。

  在BOSS们和“科组长”之间,还有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层级——那就是,行政部门。别看不是日晒雨淋、冲锋在前的一线员工,可是人家工资一点也不少拿,还能享受到电视台的健身房、淋浴室、休息室。反正出去拍片的记者们没时间来享受这些资源,就这么浪费了多不好啊。

  如果不是因为赵小年的片子,唐颂估计对于这么层级鲜明的“食物链”构成,还不会有这么真切的体会。

  “小唐,到楼下咖啡厅坐一会儿。”

  唐颂正在机房奋力编片,突然间收到了这么一条短信还真是有点莫名其妙。

  发信息的,是周思南。

  就是那个年过32岁、去年升做记者三组组长的周思南。

  唐颂觉得莫名其妙:自己和周思南明明始终保持着——“见面笑一笑,皮笑肉不笑”的远距离关系,对方怎么会突然想起来约她去咖啡厅呢?

  导播又在嗷嗷大叫催记者们交片了,所以唐颂也没再多想,便直接给她回了信息:

  “您方便电话说吗?我今天的片子还没编完。”

  “你几点能完事?我可以等你。”

  从字里行间不难感觉出对方的坚决,看来,今天必有一杯咖啡要喝!

  瀚海电视台,自从盖了这幢新的大楼,就增加了好多以前没有的功能区。健身房、羽毛球馆之类的就不用说了,反正这些记者们也没时间去,谁知道好用不好用。倒是这个一楼的咖啡厅实用性特别强,因为它有零食卖,延续了小卖部的传统功能——虽然没时间坐下来喝杯咖啡,不过总能在货柜上买几袋话梅揣在兜里带走吧。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唐颂走进咖啡厅,却没看见周思南。于是,她就往货柜上看了看,挑了几袋卖相新鲜的鱿鱼丝,又买了一瓶可乐,就近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等她。

  还没等她咬着牙把那袋包装结实的鱿鱼丝给打开,就听见了周思南的声音:“还是坐那边吧。”

  等唐颂反应过来,再抬起头,发现人家已经走向了整个咖啡厅里最靠里的隐蔽角落,背对着门口的方向,轻轻坐了下去。

  唐颂愣了几秒,不过还是拎着那几袋鱿鱼丝,和已经在“嘶嘶”跑气的可乐瓶子,跟了过去。

  周思南看了看她手里拿着的这堆东西,笑了笑:“小唐,中午没吃饭吗?”

  “吃了啊,”唐颂也礼貌地笑笑,“这都五点了,都该吃晚饭了。”

  “喝点什么吗?”周思南又笑了,可是也不知道她是在笑什么。

  “我有可乐,”唐颂站起来,“您喝什么?我去买。”

  “哪能让你个小孩儿花钱啊?快坐下吧!”说着话,周思南直了直身子,轻巧地站起来去前台点咖啡了。

  唐颂拧开可乐瓶子,又咕咚咕咚喝了两口,眼睛却忍不住看向周思南。这个32岁的女人,身材居然保持得奇好。先天条件前凸后翘还不算,身体的曲线也特别匀称、胳膊、大腿上的肌肉非常紧实,一看就是常年健身的才能有的体型。更与众不同的是,人家还特别抗冻——这都快过年了,还只穿了一条小短裙、一条薄丝袜呢。

  唐颂低头瞅了瞅自己已经套了两条秋裤的大腿,瞬间心情就欢乐了起来:“原来我不是胖,只是比她们穿得多。”

  不过很快,她就看明白了事实的真相:

  周思南点了一杯有着一众附加条件的啰嗦摩卡咖啡:

  “摩卡,不要奶油,别加奶,也不要糖,半巧克力粉……”

  负责泡咖啡的工作人员撇了撇嘴,没好气地端起了手边的咖啡壶,心想:“直接说要杯加了巧克力粉的热美式不就得了。”

  所以,人家瘦,不是只因为人家没穿秋裤。

  “小唐,刚大学毕业吧?”因为大部分的材料都被“不要”了,所以咖啡做得很快,不一会儿功夫,周思南就端着这杯加了半份巧克力粉的热美式,款款走了回来,“来台里有一个月了吧?”

  一句话就给唐颂问尴尬了。

  要是放到几个月前,她这么问就很正常。可是现在,唐颂好歹也已经为《新闻第一线》贡献了将近半年的新闻,她们两个人也已经“皮笑肉不笑”地打过了几十次招呼,可是让她这么一问,搞得就好像“丑媳妇第一次见婆婆”一样。

  “毕业半年了……”唐颂顿了顿,一下子竟然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继续介绍自己了。

  “毕业半年了,一直跟张大野老师学习……”

  “毕业半年了,我家不是瀚海的……”

  “毕业半年了,还没有男朋友……”

  脑子里“唰唰唰”飞快闪过几个版本的回答,可是好像说出来都有点别扭。说白了,唐颂根本就不知道周思南今天找她来是要干嘛,所以不管怎么接话都有点缺乏方向感。

  “半年了啊?”周思南一脸的惊讶,“怎么感觉你还是个小姑娘呢?”

  这下,唐颂又尴尬了。

  半年前是个小姑娘,过了这半年,就变成小伙子了吗?

  “呵呵,时间过得真快,现在是老姑娘……”

  贫气的话一出口,唐颂立马感受到了对方表情的变化——周思南的眼角、靠近太阳穴的那块肌肉,不自觉地蹦了几下,蹦得还非常有节奏。

  这时,唐颂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到现在还没结婚的周思南,肯定不愿意听“老姑娘”这样的词。

  估计就是被唐颂的这句话给点燃了,她也就顺其自然地免去了前面这一串客客气气的铺垫:

  “小唐啊,你比我年纪小一些,我就叫你小唐吧,”周思南很谦虚地把将近十岁的年龄差,拉近到了“小一些”,“能到咱们这儿来的,多少都有点本事。不过我可不管你是谁家的亲戚,该说的话,我还是要说的!”

  唐颂皱了皱眉:都说周思南是《新闻第一线》的“一姐”,果然是名不虚传,绝对是一言不合就变身啊。

  她没有回嘴,只是想看看对方还能放什么大招。

  “既然来了,就得懂这里的规矩!明白吗?”

继续阅读:第40章:“一姐”不是好惹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时光记得李凯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