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落入“一姐”手掌心
米四格2016-11-05 01:043,086

  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过年了。

  2013年的除夕,是2月9日。

  因为过年的日子,比以往都要晚一些,正好给了唐颂更多的时间来犯“拖延症”。

  这次之所以犯“拖延症”,是因为实在决定不了——

  “今年的年夜饭,究竟该去谁家吃?”

  一个月前,唐颂妈妈,也就是赵芸菲女士,已经在安排年夜饭的菜单了。赵芸菲是个典型的居家型妈妈,不喜欢去外面吃饭,总是觉得那些餐馆里面的油盐酱醋通通都不干净。所以,每年她和丁叔叔的年夜饭都是在家自己做,一桌子“少盐少糖少油”的健康食品。花花绿绿的各色菜品,摆盘倒是挺漂亮,味道却不怎么好。

  唐颂爸爸,也就是唐家武先生,当然不会把时间浪费做饭上。他和方阿姨对生活都没有那么讲究,一般都是过年前一天才从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地方飞回来。年夜饭一直都是在家门口的那家饭馆吃,菜品就是人家的“年夜饭套餐”。简单来说,就是有什么吃什么。

  赵芸菲女士和唐家武先生,以及各自现在的伴侣,都已经分别致电过唐颂小姐,希望她能到自己家来吃年夜饭。这道“选择题”看起来是怎么选都有道理,可怎么选也都让人觉得别扭,一下子就把唐颂的“拖延症”给勾搭出来了。

  “选爸爸”,就等于选了“后妈”。

  “选妈妈”,就等于选了“后爸”。

  而且,亲爸、亲妈、后爸、后妈,这“四亲”之间的关系,也的确是一直都不怎么好。所以,“到谁家去过年”,也就成了一道“难解之谜”。

  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道世纪大谜题,居然在春节前一周,就突然被解决了。

  这个出手相助的人,是主任。

  周一,开频道例会的时候,主任公布了“春节假期放假安排”,安排如下:

  “来台三年以上老记者(含三年),春节放假三天。”

  “来台三年以内新记者,春节放假两天。”

  还有一条补充说明:

  “外地员工可以多给两天假,但是必须要到春节假期过后,才能使用这两天。”

  唐颂虽然数学不好,不过好歹也能算明白——从瀚海回家,就算是坐用时最短的飞机,加上回来路上打车的时间,怎么也得折腾个大半天。要是除夕那天回家,就等于赶回家吃了一顿年夜饭,初一下午就得再往回折腾。

  所以,主任的“旨意”很明确——外地员工干脆就别挣扎了,好好在工作中“欢度春节”,节后再阖家团圆吧。

  没想到,公布了这个放假安排之后,大家伙的反应都异常的平静。只有,唐颂默默走到了角落里,画起了圈圈。

  “你们是不是都没有感觉?”终于,唐颂还是忍不住找到了平时意见最多的大野老师,“春节只放两天假,大家居然都这么冷静?”

  “每年都这样,早就习惯了,”张大野应该是刚刚睡醒,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伸了个大懒腰,“日播新闻,就不是人干的,干了的也就都不是人了……”

  都说“祸不单行”。

  当天下午,唐颂又收到了另一个更恶心的消息。

  或者,应该说是噩耗。

  “你,下午找我报到。”

  收到“一姐”周思南的这条短信,唐颂解读了半天,也没闹明白她这个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肯定不是什么友善的情绪。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继续找大野老师求证:

  “刚才,‘一姐’说让我找她报到,是什么事儿啊?”

  “应该是换组了……”

  “换什么组?”

  “从我们记者四组,换到了记者三组。你看看,你又进步了……”张大野“嘿嘿”干笑了两声,两个人之间的气氛越来越尴尬。

  “为什么啊?”她皱着眉头,心里所有的不满意,全都一字不落地写在了脸上。

  “那个……那个……”大野老师也慢慢变得有些局促,这种微妙的情绪在他脸上可不怎么常见,“怎么说呢……”

  “有话就直说呗。”

  “徒弟啊,有一天你总会明白的,”他默默走到窗前,一下子就深沉了起来,“这个时代,就是个他妈的小人得志的时代……”

  张大野大概要表达的意思就是——

  周思南是小人,他是君子。

  小人踩着君子上位,靠着不知道是什么的手段,得了宠。得宠的结果就是,在春节前夕,《新闻第一线》采访部进行了大的人员调整。

  资深老记者全都被调到了记者一组,负责拍摄高难度的选题;大部分的女记者被调到了记者二组,负责拍摄新闻资讯;入职三年以内的年轻记者大都被划到了记者三组,也就是周思南组,负责拍什么不重要,只要听话就行;前三组不愿意要的人,都扔给了张大野领导的记者四组,也就是说,这个组从刚刚成立开始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周思南把自己组里以前那些不好管理的组员们,全都踢给了张大野,换来了一批听话的“小绵羊”。可以这么说,现在她带领的,是一支整个采访部里最“唯命是从”的团队。

  然而,主任肯定并不知道唐颂和她之前的过节。所以看到她出现在组员名单里时,周思南顿时觉得自己像是咽下了一只苍蝇。

  “别怨气那么重嘛……”大野老师又“嘿嘿”干笑了两声,“你看,姚子夏不是也去了她那个组吗?这不是有熟人陪你呢吗?”

  “求求你,别说了……”

  记者三组的报到形式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带着一个笔记本,一支黑色签字笔,围绕在周思南的身边,坐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圈儿。

  “大家别这么拘束,”周思南笑盈盈地,亲切得像个邻家大姐姐,“咱们就是聊聊天,以后希望大家能在工作时相互照应……”

  周思南一通交心,在座的各位也都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面对这么假惺惺的场面实在是有点不知所措。这时,一个声音出现了,及时化解了没人接话的尴尬。

  “能到咱们三组,我真是,觉得太温暖了!”

  唐颂侧过身,看了看说话的人。

  第一个给新组长面子的,是孙明媚。

  也是三组里唯一一个来台七年以上的老记者。

  孙明媚,30出头的年纪,手握“旅游”这个肥硕的大口七年,就连怀孕、歇产假那段时间也没让别人趁虚而入,绝对是一个人物。

  周思南笑得连眼睛都弯了:“小孙,以后咱们就是个大家庭啊。这里面都是弟弟妹妹,就咱俩的年纪稍微大了那么一点儿,以后我要是有顾不过来的地方,还得指望你了呀……”

  “哎呀,组长这是说的哪儿的话啊,”孙明媚连连摆手,“您有什么事儿,尽管吩咐就是了……”

  唐颂幡然醒悟——大野老师说的没错啊,现在整个组里面最不招人烦的,就得数姚子夏了。

  时间就在两个人这么没有下限地相互吹捧中,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唐颂抬头看了看窗外,眼瞅着天色就黑了下来,也不知道几点才能吃上晚饭。

  可能是走神儿的动作有点明显,周思南很快就点了她的名:

  “小唐啊,最近你那个……叫什么来着?哦,对,那个什么年的……那个女孩怎么样了呀?”

  唐颂想也没想,就答了话:

  “她叫赵小年。现在病理结果还没出来,还没什么新进展。”

  “哎呀,这可不行啊,”周思南依然笑着,可是语气却分明硬了很多,“前段时间,这不还是咱们栏目的热点新闻吗?总不能,在你们张大野老师那里就有新进展,到了我这儿就什么也做不成吧……”

  看来,周思南,果然是记仇的。

  之前去医院拍赵小年时,没有通过她联系医院,就被人家硬生生地认定为唐颂要抢她的新闻口。再加上唐颂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她很没面子,这点仇也就算是结下了。

  但是,唐颂就是唐颂。

  “这跟在哪个组没什么关系吧?”她说话语速虽然不快,却没有一点像被对方唬住的意思,“有新情况肯定会拍。现在没有新情况,也确实没办法。”

  “就凭你这么聪明,一定会拍出新情况的,”周思南还是笑,笑得嘴巴都快哆嗦了,可是语气却越发硬邦邦了,“主任说了,这周热点还是你,今天周一,明天你再联系一天,以后一天一条,一共五条新闻哈!”

  最后,她还不忘补充一句:“加油呀,小唐!”

继续阅读:第44章:“半暖男”李凯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时光记得李凯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