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越来越亮,白蒙蒙的一层光透过被油烟糊住的窗子,慢慢渗了进来。
唐颂眼前的那碗粥早就被她“消灭”掉了,烧饼、鸡蛋、咸菜也全都一扫而光。李凯撒看着桌上留下的“残局”止不住地点头:
“姑娘,你果然是条汉子!”
“我要把愤怒,溺死在食物里,”唐颂一抹嘴,冲着早点铺的老板一招手,“老板,再来两碗豆浆、两根油条、两角大饼!”
李凯撒笑了笑,帮老板把桌上的残羹剩饭端走,好给一会儿新上的早点腾点地方。唐颂看着空荡荡的桌子,心里突然一抖,好像刚才的发泄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不知道你能帮小年到哪一步,不过有一点,你没想明白,”李凯撒双手交叉放在脑袋后面,身体顺势往后倚过去,“你有能力帮助小年,只能算是个特殊情况。因为你肯定没有能力,帮助每个人。”
唐颂愣了一下。
李凯撒接着往下说:
“趁着豆浆、油条、大饼还没上来,我先给你洗洗脑。如果不是记者这个职业,咱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即使你有能力帮助小年,别的人呢?你以后打算把自己吃饭的钱都拿出来吗?够吗?”
“但是……”
“记者不是救世主。我们唯一的工具就是一个电视平台,把信息传递出去。更负责任一点的,就会发动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但是不应该为他们曝光自己自责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眼前的难处,如果能把他们把眼前最难的事儿解决了,就已经很棒了。”
这时候,热腾腾的豆浆、油条、大饼也都被端了上来。
唐颂却没有动筷子。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钻牛角尖,根本没有想到跳出来,想想小年以外的事儿。
“你说的,其实挺对的。我只是担心,小年以后会过得不好。”
“既然你这么不想拍,那就缩短拍摄时间啊。”
“怎么缩短?”唐颂叹了口气,“周思南只手遮天,我现在,撕不过她。”
“平时不是挺机灵的吗?怎么这会儿卡住了?”李凯撒满不在乎地把油条夹在大饼里,递给唐颂,又给自己夹了一块,“民以食为天,先吃吧。”
吃完了这顿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早点,唐颂终于能神清气爽地去上班了。
按照周思南的安排,她今天得拍到“热心市民探望赵小年”。对于这一点,她倒是一点也不担心。凭借《新闻第一线》再瀚海的收视率,一定会有热心群众跑到医院鼓励她,也许送钱,也许拎点鸡蛋,总之,热情的瀚海人民群众是有一腔热血的。
拍完了这一天的内容,唐颂开始准备自己安排的“戏码”。
她先是给今天的摄像买了瓶水,说自己要去上个洗手间。
然后,借机溜到收费处,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掏了出来:
“您好,我想给21床的赵小年交费,您刷八万吧。”
收费的大姐看了她一眼,一脸的不耐烦:
“给谁交?你确定吗?”
真是店大欺客,怎么交费的笑脸相迎,收费的反而到不乐意了呢?
“是21床的赵小年呀,没错呀,”唐颂自己知道自己脑子不好使,临出来的时候,还特意拍了小年的床号。
“赵小年的费用够了,半小时前刚有人来交了八万,”收费大姐的脸又往下沉了一大截,“你们这些家属可真有意思,把医院当银行,一个儿一个儿跑这儿存款来了?”
“有人交过了?您知道是谁交的吗?”唐颂听的一头雾水。
“这我可不能告诉你,”收费大姐抬起了头,“小姑娘,八万块已经够用一阵了,不够再交,你们手里留点钱多好。快让一让吧,你看你后面都排了多少人了。”
是谁呢?
出手这么大方,难道真是传说中的“神秘慈善家”?
唐颂原本计划自己去交费,然后“惊奇”地发现:赵小年的医药费已经被“神秘慈善家”交齐了!然后就通知摄像,把这个桥段拍下来,晚上回去审片的时候,直接跟领导说:“现场遇到突发状况,我觉得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全城寻找‘神秘’好心人!”
这样一来,拍摄周期自然就缩短了。小年的情况会被弱化,大家的关注点会就此转移。整个“孝心女孩”事件也就会因此慢慢淡了下去,被另一个瀚海的新闻热点所取代。
但是,唐颂没想到,真有一个“神秘慈善家”出现了。
本来好端端的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年度大戏”,就这么默默地替换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