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皇帝的遗言
顾无烟 2016-09-07 17:044,218

  司徒峰听完夏公公的话之后陷入了沉默,原本自己是力主改革的,但是和很多传统派的大臣发生了冲突,很多大臣上奏弹劾他破坏朝廷律令和前朝法令,百般刁难和阻挠,然而当今皇上确实是难得的圣君,他不忍江山就这样毁在自己的手里,下定决心要励精图治,重振朝纲,因此坚决支持司徒峰这一派的改革主张,对司徒峰本人更是器重有加,委以重任。

  司徒峰在回京的路上一直心事重重,若是皇上驾崩,整个朝廷的局面必然会再次发生改变,到时候就不是他能够掌控得了的。

  官船的行驶速度很快,一天之后,他们就直接从京师不远处的海上登了岸,司徒峰更是快马加鞭,直接奔向京城,上官羽也自然跟在司徒峰的身后。

  到了京城之后,二人发现京城已经戒严,出示了夏公公给的令牌二人才得以进入京城的大门,走进京城之后,司徒峰在马上对上官羽说道:“如今事态紧急,你也别回大牢了,现在就跟着我去皇宫,我还有用得上你的地方!”

  上官羽也感受到了一种压迫感,皇上生病可不是什么小事情,既然司徒峰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他自然义不容辞。两人就并肩一起向皇城奔去。

  到了皇宫,司徒峰发现整个皇宫的氛围都不对劲,很多大臣都积聚在御书房的门外,皇后和几个贵妃带着各自的儿子等候在皇帝寝宫的门外,脸色挂着泪痕,看来是在等着看皇上要选谁为继承人了,皇帝并没有立太子,因为正值壮年,还没到立太子的时候,谁能想到现在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傍击倒了呢!

  看着司徒峰来了,众人都是抬头一看,每个人的眼神都不一样,有怨恨嫉妒的,有怀着希望的,有冷漠的,有热情的,什么样的眼神都有,司徒峰也顾不上这些,直接就朝着皇帝的寝宫走去,上官羽被拦在了门外,司徒峰回头对他说道:“你就在这里等着吧!”说完就进去了。

  司徒峰一进去,就看见皇上躺在龙榻之上,身边是一群太医和几个元老的大臣,他看见了内阁首辅张玉,改革派的领头人;领侍卫内大臣长孙顺,传统派的领头人。还有一个人,连他都觉得意外,那就是自己的父亲,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他既不站在改革派这边,也不站在传统派这边,似乎保持着中立,但在司徒峰看来,自己的父亲应该有着自己的打算。

  见司徒峰已经来了,皇上身边的亲信太监在他耳旁轻轻说了一声:“皇上,司徒大人已经来了。”

  皇上立即想要挣扎着起身,身边的太监赶紧扶着他,皇上挥了挥手,“诸位都先退下吧,朕有话要对司徒爱卿说。”

  寝宫内的大臣和太医听到皇帝的命令后恭敬的退了出去,此时,夏公公也赶了过来,他看了皇帝一眼,轻轻带上了门,就让他们君臣二人说会话吧!

  司徒峰走到皇帝的榻前,握住了皇帝伸过来的颤颤巍巍的手,皇帝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还好朕等到了爱卿,朕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告诉爱卿啊。”

  司徒峰有些哽咽的说道:“皇上,您会好起来的。”

  皇上摇了摇头,“朕的病朕心里很清楚,已经没用了,事到如今,朕也不惧死亡了,只是有些事情,朕还放心不下,需要爱卿替朕去完成啊。”

  司徒峰说道:“皇上有事尽避吩咐,臣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皇上略微安心了一些,他知道司徒峰向来是个靠得住的人,否则也不会把这个重担托付在他的身上,皇上缓缓说道:“当今天下尚未安定,朕的雄心壮志也还未实现,朕走后,当务之急,要是稳定朝纲,将那些政策坚定的持行下去,朕委任爱卿你为左丞相,领太子太师一职,并赐你尚方宝剑,见剑如见君,若是以后的继任者违反了朕先前的政策,你可以拿此剑制约他。”说着就看着床前的那把金光闪闪的宝剑一眼。

  司徒峰听皇上说完,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失声说道:“臣何德何能,能担此重任。”

  皇上握紧了司徒峰的手,“朕说你能,你就能。朕也只能做这么多了,外面的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家伙巴不得朕死呢,朕也拿他们没办法,朝廷内部复杂,朕虽然贵为天子,但为了天下大局也不得不忍气吞声,以后你要多担当点了。”

  司徒峰峰点点头,“臣自当听从圣上教诲。”

  皇上缓了口气,歇了一会,头上冒出密密麻麻的冷汗,看来他一直都在强撑着,他又接着说道:“爱卿,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朕没有立太子,长子又不是皇后所生,你看,朕该立谁来继承朕的位好啊?”

  这个问题可难住了司徒峰,皇家立太子的事情外人一向不便参与,就算与皇帝再亲近,也要保持距离,不该过问的事情就不多嘴说一个字,以免祸从口出,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沉默,让皇帝自己决定,因此司徒峰一直都沉默不语。

  皇帝叹了口气,“看来爱卿还是信不过朕,朕不是在试探你,朕是真的想要听一下你的意见,你也知道,立皇位的继承人可不是什么小事情,若是出现了一点差池,那后果都是灾难性的,所以还请爱卿直言。”

  见皇上都这么说了,司徒峰也不再避开,于是进言道:“臣以为,可立珍妃的儿子为太子,一来是因为是长子,二来他从小聪慧过人,学业很好,再次是他性格温和,稳重有加,臣认为立他为太子最合适不过。”

  皇帝略微思索了一下,问道:“那皇后该怎么办?珍妃又该如何安置呢?”

  司徒峰想都没想,回答道:“皇后贵为一国之母,自然仍处尊位;至于珍妃,作为生母,为了维持后宫的安定,只好……”司徒峰说到这里就有些说不下去了。

  皇上叹了口气,“爱卿的意思朕明白,那也只能委屈珍妃了。”

  皇帝明白司徒峰的意思,虽然自己最爱的妃子也是珍妃,但是为了整个天下只能牺牲她了,等他驾崩之后,他会赐死珍妃,与他一起下葬在皇陵之中,这也是作为一个妃子的最高荣耀了。皇帝缓缓从枕头下抽出一卷黄色丝帛包裹的圆筒,交到司徒峰的手里,说道:“朕其实和爱卿的想法一样,立储君的圣旨已经放在这个圆筒之中了,等朕走后,你就拿去当着众臣的面宣布吧。”说完将这个看似轻,却无比沉重的圣旨交到了司徒峰的手里。

  “好了,朕的话也说完了,最后再说一句,小心你的父亲。”说完嘴角微微一笑,突然瞳孔收缩,脸部表情抽蓄,立即就瘫了下去。

  司徒峰双手紧紧握住圆筒,声嘶力竭的喊道:“圣上驾崩了!”顿时门被打开,一行人跪在寝宫门外,伏在地上嚎嚎大哭。

  司徒峰擦干眼泪,拿着尚方宝剑和圆筒面无表情的走出寝宫的门外,从现在开始,他将担负起中兴朝纲的重任,他扫视了伏地痛哭的大臣一眼,有谁是真哭,有谁是假哭,他都心知肚明,他缓缓打开了圆筒,拿出里面的圣旨,庄严的说道:“诸位臣工,皇帝已经驾鹤西归,我等虽痛不可当,但朝廷不可一日无君,先帝已经留下圣旨,臣司徒峰不才,受先帝委托,在诸位臣工面前,宣读一遍!”

  伏在地上的各位大臣一听要宣读圣旨,都不约而同抬起了头,到底谁会成为新的皇帝呢?站在一旁的诸位嫔妃也不由得握紧了自己儿子的小手,这是决定命运的一刻啊。

  司徒峰缓缓抽开圣旨,庄严的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特立珍妃之子朱熹照为储君,令司徒峰为左丞相,领太子太师,并有节制天下兵马之权,赐尚方宝剑,上斩昏君,下斩逆臣。再令首辅张玉,领侍卫内大臣长孙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司徒青远为辅君之臣,众位同僚务必万众一心,共同辅佐新帝,钦此!”

  司徒峰一读完,下面大臣又是叩首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司徒峰对诸位臣工说道:“先帝已经驾崩,在新帝即位之前,就由我和先帝任命的三位辅君大臣共同治理要务,诸位臣工务必尽守本职,尽心尽力!”说吧遣退了大臣,将治丧的事情交给了夏公公,自己则请三位辅政大臣一起去内阁议事。

  而上官羽,则直接被司徒峰任命为京卫指挥使,代他的职位。这个任命太突然,也太唐突,自己才当个五品的小辟不到一个月,还得罪了汝阳王关进了牢里,连牢都还没坐完了,现在就让他去当一个拱卫京师重任的正三品的武官,他哪里吃得消啊。但看在司徒峰那坚毅的眼神,上官羽也没推迟,他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自己也是司徒峰信得过的人,所以只能是赶鸭子上架——硬上了。

  司徒峰和三位辅政大臣一直商讨到天亮,出乎司徒峰的意料,三位辅政大臣对自己如何安排新帝即位的计划并无异议,并表示会全力配合,这期间的国事处理,也由四人共同批阅。

  这其实是一个变相的权力中心,皇权出现真空,只能由臣权暂时取代,这样下去很容易出现动乱,特别是那些皇族的王爷们,说不定会乘机谋反,所以司徒峰也想尽快度过这段非常时期,等新帝即位之后自然就会稳定下来。

  先帝的葬礼自然是隆重而庄严的,皇帝去世,举国为止服丧,只是看到一个个妃嫔被带入皇陵之中陪葬,司徒峰有些于心不忍,权力就是如此残酷,至高无上的皇权更是伴随着血与泪,司徒峰叹了口气,希望这样的惨剧以后会越少越好。

  新帝的登基大典进行的很顺利,整个京师都在司徒峰的掌控之中,为了防止意外,他甚至借用了夏公公东厂的力量,在京城各个角落布置暗哨,日夜加强巡逻。

  上官羽自然也加入了对京师的巡视中,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回司徒府一趟,自从上任京卫指挥使以来,他日夜都在司里忙着公务,以前他一直都不知道司徒峰究竟是有多忙,现在他亲身体验到了,都快把他的脑袋都给搅晕了,柳如月当然知道他回来的消息,一日三餐都给他送饭,上官羽每次都让她不要来了,司里有饭吃,但是柳如月偏偏喜欢天天来,她就是想要看到他。

  这边司徒府里司徒青远自然是在朝廷中忙上忙下,柳如玉把持着司徒府的事务,将整个司徒府治理的井井有条,免除了司徒青远的后顾之忧。

  新帝的登基大典完成之后,司徒峰彻底松了口气,朝廷上下的每个臣工也松了口气,只要皇帝定了下来,他们就能保住自己的官职,但是同时他们也敏锐的感觉到,如今新皇帝还年幼,朝廷上的事情肯定是几位先帝钦定的辅政大臣说了算,那自己得先找个靠山才行啊。因此新帝登基的同时,党派也开始慢慢形成。

  以首辅大臣张玉为首的臣工,自然是和司徒峰站在一起,而领侍卫内大臣长孙顺成为传统的一派,司徒青远是后起之秀,然而多年的韬光养晦,他的支持者也不少,这更让司徒峰觉得先帝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值得警惕。

  司徒峰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会和这几个元老级的人物处在同一地位,甚至他的权力还要大于他们,然而他只想要完全先帝的遗愿,振兴朝纲,将这个朱家的天下永远的延续下去,因此对于朝廷内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都不予理会,别人想来巴结他,给他送礼,他也不拒绝,只要能有利于先帝政策的继续施行,他什么都会利用,而且,首辅张玉虽然也是改革派,但是先帝驾崩之后他并不热衷于新政,而是趋向于保守,但又和长孙顺有所区别,看来,这个老家伙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了。

继续阅读:第38章 新任京卫指挥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盛世风华:魅颜倾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