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的太监领命便退下去了,马瑞玉觉得皇上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处理,自己身为女眷,有所不便,因此便对皇上说道:“既然皇上有事情要处理,那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朱璟却毫不介意的说道:“皇后且不要急着走,朕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等司徒爱卿来了之后你就明白朕要做什么了。”
马瑞玉不知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既然让她留下,她自己不敢违抗皇上的命令。过了没多久,只见一个身穿侍卫麒麟锦服,腰挎佩刀的年轻人匆匆走来,双袖一抖,干净利落的对朱璟和马瑞玉行了个礼,“微臣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璟笑着将他扶了起来,马瑞玉还纳闷着这侍卫自己之前怎么在宫中没有见过?听他声音这般洪亮清晰,一定是个少年。果然,这侍卫一抬头马瑞玉便惊住了:一张清秀的脸含着一股英气,眉宇间隐隐透着气宇轩昂的气魄,一对眼睛如清水般透澈,却有一种少年风华的韵味,马瑞玉不觉有些看入了神,这不是自己一直在梦中见过无数次的那张脸么?虽然她不敢肯定是不是一模一样的那张脸,但是此刻见到眼前的这张脸,她的少女之心又恢复了跳动。
这张脸正是司徒峰的脸,此时的司徒峰正是这一届的武举状元,朱璟亲自面试过他,见司徒峰谈吐不凡,对于他的一些学问上的问题也是娓娓道来,觉得此人并非一介武夫,进一步和他交谈之后,便发现此人乃文武双全,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朱璟破格让他入宫,成为他身边的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虽然官品较低,属于四品,但是御前侍卫是最接近皇上的,只要你跟在皇上的身边,得到了皇上的赏识,日后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因此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当这个御前侍卫,然而能够当上御前侍卫的,除了你武功底子好之外,也要看你的家世,家世显赫,和皇家关系密切的子弟一般都能入选御前侍卫,因而御前侍卫一直都是贵族子弟担任,一介平民能当上御前侍卫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司徒峰当上御前侍卫几乎轰动了整个朝廷。
朱璟用人向来是只重才能,不问出身,他当政的期间里,不少的平民子弟获得了赏识,进入了朝廷,极大的削弱了亲王贵族对朝廷的控制力,这也是朱璟希望看到的。
朱璟没有注意到马瑞玉那张脸上惊愕的表情,他笑着对司徒峰说道:“司徒爱卿,想必你一定没有让朕失望。”
司徒峰也笑了笑,抱拳行礼道:“皇上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岂能让皇上失望。”说着便解开背上的包袱,捧在手上缓缓打开,里面是一个中等大小的锦盒,朱璟这时看向皇后,说道:“皇后,这是朕特意托司徒爱卿带来的东西,是朕送给你的礼物,你打开来看看。”说着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马瑞玉。
马瑞玉这时才回过神来,她有些疑惑的看着皇上,不知道他到底想要送给她什么礼物,她缓缓走到锦盒面前,轻轻一打开锦盒,不由得惊呼一声,里面居然是一盆牡丹花,而且还是牡丹中的“皇后”,“愧紫”,这种品种便是在皇宫之中也只有一株,而且在马瑞玉还是太子妃时有幸见过一次,后来自己搬入宫中,那株“愧紫”不知什么原因已经枯萎了,马瑞玉为此还伤心过还一阵子。没想到今日又能见到这株名贵的“愧紫”,这让爱花如命的马瑞玉如何不惊呼。
马瑞玉惊呼一声发出之后,立即便觉得自己有失礼仪,因而有些脸红起来,她对皇上欠了欠身,说道:“臣妾失礼了,还请皇上不要见怪,这‘愧紫’乃是牡丹中最为珍稀的品种,臣妾实在是太爱惜了,所以一时没有忍住,还请皇上恕罪。”
朱璟却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朕知道皇后是爱花之人,因此特地吩咐司徒爱卿日夜兼程赶往洛阳,总算是弄到了这么一株‘愧紫’,皇后既然喜欢,那朕的一番苦心就没有白费。”
马瑞玉自然对这株“愧紫”爱不释手,也十分感激皇上的心意,但是她的心却飞到了司徒峰的身上,这个阳光好看的少年,这个可以为了一株‘愧紫’而策马狂奔,日夜兼程的少年,马瑞玉甚至幻想着这株“愧紫”就是这个少年送给她的,然而,一回到寝宫,马瑞玉便认识到了冰冷的现实,她是皇上的女人,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此生,怕是再也不可能追求自己想要的那份感情了吧。
马瑞玉深夜独自坐在窗前叹气,直到皇上病重,司徒峰赶来的那一天,她和许多的妃子伫立在皇上寝宫的左侧,和许多妃子不同,她并不关心皇上会立谁为太子,会选择谁陪着自己一起下葬,她只是希望司徒峰匆匆而过的身影能为自己停留,哪怕一瞬间也好。只可惜司徒峰匆匆忙忙走过长廊,直接就进入了皇上的寝宫。马瑞玉心思繁杂,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究竟会如何,自己虽然贵为皇后,但只为皇上生了一个公主,她必然成为不了太子的生母,她这个皇后能不能保住也是个问题,但马瑞玉不去想那么多,这一切都是命,怨不得谁。
朱璟一死,后宫之中顿时乱成一锅粥,很多妃子哭着嚷着不去陪葬,声音甚是凄凉悲怆,连马瑞玉在寝宫里听了心里都很揪心,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还能安然无恙,也许最后才轮到自己吧,她这样想着,直到朱璟的丧事完毕,半个月后也不见有什么动静,马瑞玉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每天就侍弄她的那些花花草草,特别是那株“愧紫”,她更是小心呵护着,不仅仅是因为它名贵,而是从它身上马瑞玉能想起一个人的脸,那是一张少年英气逼人的脸。
直到新帝举行登基大典的前几天,司徒峰带着一群侍卫和太监来到她的寝宫门前,当她的宫女有些惊慌的通报说司徒峰带着一群侍卫前来时,马瑞玉没有慌张,而是内心颤动了一下,她倒不怕自己会面临怎么样的结局,只是她太久没有见到朝思暮想的那个人,除了在皇上病危的那一天匆匆而过的身影,还有在皇上的国葬上偶然间无意的瞥上一眼,今日他总算是来了。
马瑞玉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头饰,走到寝宫的厅堂里,见司徒峰身穿丞相的官服,一副文雅的装扮。司徒峰见到已经贵为太后的马瑞玉,立即跪下行礼道:“微臣司徒峰,拜见太后!”
马瑞玉吃了一惊,自己什么时候变成太后了?先帝立的新皇帝是珍妃所生,要立太后也要立珍妃才是,为何要立自己为太后?马瑞玉并不知道珍妃已经陪着先帝一起下葬了,所以她心里生疑并不奇怪,她让司徒峰平身,问道:“司徒大人为何称本宫为太后?”
司徒峰十分恭敬的说道:“启禀太后,先帝有遗旨,要立皇后娘娘为新任皇帝的母亲,也就是要立您为太后,臣当日并没有在众大臣面前宣布,是考虑到后宫的稳定,如今新帝即将登基,臣也自当不必再隐瞒下去,还请太后不要怪罪。”
马瑞玉一听是这么一回事,心里也便明白了,既然自己已经是太后了,那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没想到先帝居然对自己这么好,想着自己其实并未爱过先帝,马瑞玉不禁有些愧疚,她看着眼前的梦中情郎,却不能说出一句自己的心里话,马瑞玉缓缓说道:“司徒大人也是以天下为重,又何罪之有呢?不知司徒大人此番前来,除了告诉本宫这件事情之外,还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吗?”也许马瑞玉问出这句话时心里有过一丝小小的幻想,她希望司徒峰是来关心她的。
只见司徒峰答道:“启禀太后,微臣此次前来确实还有一件要事要告知太后,再过三日便是太子登基大典的日子,太后贵为一国之母,在登基大典之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微臣是想提前告知太后,好让太后有所准备。”司徒峰的语气里完全是臣子的恭敬,毫无个人感情可言。
马瑞玉不禁有些失望,她平静的应了一句:“本宫知道了,劳烦司徒大人费心了。”
司徒峰见太后已经知道了,便退了下去,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然而他全然不知他身后那张只为他而美丽动人的脸。
新帝顺利登基之后,马瑞玉便担负起照顾新皇帝的担子,每天早朝前后,小皇帝都要来太后寝宫向她请安,每天晚上睡觉前也要到太后寝宫跪安。这些皇家礼仪自古以来就有的,马瑞玉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她如何疼爱自己的女儿,便如何疼爱小皇帝,在她看来,小皇帝的生母已经死去(她后来终于知道珍妃陪先帝一起而去,叹息不已),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已经足够可怜了,小小的身体还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马瑞玉心疼小皇帝,除了在学业上对他严格要求之外,在生活上却对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很快,小皇帝也喜爱上了自己的这个母后,虽然他时时刻刻都怀念着自己的亲生母亲,但马瑞玉给予他的关怀已经令他感到很温暖了。
司徒峰自从担任辅政大臣之后,白天几乎都待在宫里的内阁中处理政务,有时候闲了还得去御书房看看皇帝的功课如何,但是司徒峰奇怪的是每次去御书房都能见到太后也在里面。虽然每次太后都在自己来了之后便离开了,但这样的巧合多了不免让司徒峰生疑,怎么每次这么凑巧和太后碰上了呢。司徒峰也不去多想,仍然照常来查看皇上的功课,见到太后也只是寒暄几句。直到有一次去御书房看皇上的时候在走廊里遇见了太后,司徒峰行了个礼,“微臣参见太后!”
马瑞玉笑着说道:“司徒大人不必多礼,司徒大人这次又是去看皇上么?”
司徒峰点点头,答道:“正是,微臣真要去御书房看皇上。”
马瑞玉说道:“刚才哀家已经看过皇上了,皇上学习一向勤奋用功,司徒大人大可放心,哀家今日正好有事想找司徒大人,还请司徒大人随哀家去仁寿宫一趟。”
司徒峰虽然不太愿意去太后的寝宫,但是太后的话又不得不听,于是只得答应了跟在太后的身后。
马瑞玉领着司徒峰进了仁寿宫,便吩咐宫女关上门,守在门外,吩咐道:“哀家有要事要与司徒大人商量,你们好生守在外面,没有哀家的准许,不得放任何人进来。”
司徒峰低着头站在一旁,心里纳闷着这太后究竟想要对自己说什么重要的事情,居然那么神神秘秘的,心里也猜不准,只好沉默着,低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