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迎新杯”篮球锦标赛
长天行者2016-11-03 14:045,475

  那天,在贡萨加大学的运动场徘徊几巡后,我回到住所。困意上涌,我扑上床,还是温暖的床铺更适合发育中的我。

  不知睡了多久,我又被一阵噪杂的川普吵醒(为了方便阅读,文中直接将川普翻译为普通话,请自行想象对话场景)。

  “怎么了?”我懵懵懂懂中惊恐地询问破门而入的小四。

  小四平复了一下心情,给我讲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当年世界篮球迷的盛会----篮球世锦赛在美国当地激战正酣,贡萨加大学热爱篮球的朋友们就着这股热潮,在校园内举行了一个“模拟世锦赛”,邀请了12个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组成自己国家或地区的代表队,在球场上一较高下。赛制也模拟世锦赛,12支代表队分为AB两个小组,每组6支队伍,组内轮番对决,决出排名前四的球队,与另一组交叉进行八强淘汰赛。

  来自国的留学生组成一支代表队,今天进行了B组第一场比赛,对手是同样来自亚洲的日本留学生代表队。

  原来那时我走过运动场时,看到东南角的篮球场上热闹非凡的场面,就是正在进行的“模拟世锦赛”。

  听完小四的吐槽后,我无奈地笑了笑,劝慰他说游戏一场无需在意人生如梦何必认真云云,小四这才慢慢冷静了下来。

  “对咯,你篮球打得那么好,你怎么不去参赛撒?”小四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对我说。

  我有点惊恐,瞪着眼珠问小四:“你怎么知道的?”要知道我自从出国留学之后,再也没碰过篮球一下,甚至没有与别人谈论过关于篮球的话题。

  “哦,这个撒,其实有一次我回到宿舍时,看到你的电脑开着,但你出去了,我看到屏幕上是正在浏览的照片,就好奇地翻着看了看,就看到不少你打篮球的照片,还有一张是你和一群人一起捧着奖杯,我就觉得你应该是蓝球打得不错撒。还有看你精致的骨骼,跑动起来的风姿,看起来就是个凶的。”估计小四怕我知道他翻看我的照片会生气,最后赶紧拍拍我的马屁。

  我此时没法否认了,沉默着没说话。没想到小四看到我没生气,感觉反而占了理,嗓门又大了起来:“要是你打的好,你就应该去驰援国留学生代表队,身怀绝技却放任自己国家的代表队被虐,这不是爱国的表现撒!”

  唉,在国外留学就是这样,作为少数族裔,你不能脱离本国留学生组织的各类活动,才能使你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有一些心理上的归属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怕被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

  这下我想拒绝都不行了。

  第二天,我被小四川拖着来到运动场东南角的篮球场,找到正在练习的留学生代表队。

  ……

  采访中。

  “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赢了……”

  “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还有什么想对观众说的吗?”

  “其实我从内心热爱着篮球,我认为应该还篮球场一个纯净的比赛环境,摒除那些垃圾话啊、场外干扰等等不良现象,无论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应纯粹从竞技的角度享受篮球运动的魅力。我以前也是一个寡言少语型的选手,只是这次由于体力不支,只能使出点盘外招,扰乱对手的心情,使比赛对我们有利。希望观众朋友们一定不要向我学习,一定要鄙视我今天在场上的行为,还篮球场一片纯净……”

  后来,我们留学生代表队又战胜了来自大洋洲的新西兰队----据说新西兰是一个三千万只羊的国家,其中的三百万以为自己是人----不战胜他们也太不合适了,输了另外三场,最终排名B组第五。但是由于排第四的来自非洲的几内亚队有两名球员受伤,剩下的人数不够参赛报名资格,因此弃权。我们中国队排名上升至第四,幸运地进入了淘汰赛,获得了八强的席位。

  八强!我过留学生代表队这次算是完成了比赛任务。队员们欣喜若狂,相聚在派克市场的一家中餐馆,提前举办了庆功会。

  举荐了我的“伯乐”小四也应邀来到庆功会上,几杯“进口”二锅头下肚,上头的小四开始不着边际地吹捧我的大功大德与他的慧眼识珠,搞得我羞红了小脸,又拦不住他。其他队友们一则心情大好,二则确实我加入球队后才取得了宝贵的两场胜利,也嘻嘻哈哈地由着小四乱说。后来小四愣说我曾经拿过省际冠军,提议我给大家讲述自己辉煌的篮球生涯,队友们听得此般说,也都吵嚷着想听听看。我脸烧得滚烫,解释也解释不清,又制止不了小四的胡闹。糊弄不过去,我干脆就给他们讲一段自己打篮球的经历,虽然没拿过省级冠军,但曾经的那次冠军,也是很值得回味的。故事讲述起来,连我自己都有些怀念呢。

  **********

  1 “迎新杯篮球锦标赛”

  吹面不寒杨柳风,转眼间春天到了。

  通信学院学生会终于组织了一项不招人骂娘的活动----“迎新杯篮球锦标赛”。

  你说一个男女比例5:1的学院,净办些散文大赛,绘画大赛,翻绳大赛,跳皮筋大赛等等类似的活动,意义何在?D大的校训又不是我娘炮我自豪。于是“迎新杯篮球锦标赛”的举办引起了男儿汉们的壮志凌云。

  老郑身为院学生会外联部的工作人员,在此次活动中颇为卖力,拉来了三家赞助,分别是校外村口的爱琴海成人用品、小树林网吧以及莉莉发廊,彰显了自己突出的社会交际能力。

  比赛面向通信学院大一新生,要求计算机网络通信系6个班、无线通信系15个班、光电通信系3个班一共24个班级全部参加,当然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的地方每个班凑出五个会打篮球的完全不成问题。

  秩序册出台。24个班级抽签,抽到绿签的8个班级直接晋级下一轮,抽到红签的16个班级展开两两对决单轮淘汰,获胜的8个班级晋级下一轮,与绿签直接晋级的8个班级凑成十六强,继续单轮淘汰,产生八强,四强,最后决赛决出冠军。

  我们的手气不错,抽到绿签。可以静静等待第二轮对手的到来。

  14班的热情非常高涨,毕竟是一帮精力十足无处发泄的半大小子。于是在比赛开始前开始了训练,兼主力队员选拔。

  选拔赛的形式是以宿舍为单位,展开3v3竞技。14班30个男生共分布在六个宿舍中,其中五个都由本班学生组成,其中包括缺一人的417,共29人,还有一人被安排在国防生宿舍。

  多出来的一人自然被分到417。五个宿舍各挑出最会打球的三人,开始对抗。比赛打得激烈有余精彩不足,直到第三个出场的417。

  陈翔之前报名了篮球社,在后来的选拔中很顺利的进入了正选名单。他酷爱运动,篮球是他的最爱,身高1米82的他打得也像模像样,加上最近一直跟随篮球社训练,水平突飞猛进。

  李志杰虽然个头不高,有些微胖,但世间胖子多柔软,他柔韧的身躯助他在球场闪展腾挪,换到今天,应该称为篮球场“四大天王”之一的“灵活死胖子”;而且当他来到篮下时,他压低的底盘与不可小觑的吨位助他卡位坚固,摇身一变为篮球场“四大天王”之二的“矮壮篮板怪”。占了这两点,在球场上还是相当起作用的。

  我原本有些篮球基础,自从加入了学习部之后,体力充沛,脚下如行云流水,思维逻辑全面而清晰,因此篮球技能也随之提高了一大块。

  不擅长运动的老郑和学霸自愿成为拉拉队,在一旁拿着小纸扇为我们助威。

  还有,不得不提临时加入我们的那个人。

  他叫杨博,是一名国防生。

  记得那时候有一个时髦的词叫“垮掉的一代”,严格意义上讲,我们都属于“垮掉的一代”,而杨博则是“垮掉的一代” 的杰出代表。

  世纪交会的年份,高中,青春期到来得很早。被一些书籍,一些人,改变了人生观与信仰。心中装着一个女孩,却始终没有说出口。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开始走伪文青路线,骑摩托,抽烟,读米兰昆德拉。

  而杨博则“垮掉”地最为极致。他早早独自离家,找地方挣钱,常常开着带音响的摩托在半夜从城市一边开到另外一边。衣服上全是洞,各种各样的金属链子,混帮派,抽烟喝酒,听黑金。他身高190,在帮派小有名气,逐渐坐上了二把手的交椅,打了不少场架,身上有不良记录。自残过,也抑郁过。

  高三,他母亲的病重让他幡然醒悟。他开始努力,先天的聪慧与毅力让他突飞猛进,最后成功考取D大,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报名了国防生,由国家承担全部学费,条件是毕业后进入部队工作。

  垮掉的一代站了起来,撑起了天。

  如今的杨博从外表上已看不出与一般人的区别,只是脸上还暗藏着些许不忿,眼神中还残留着一丝忧郁。

  杨博打球不算好,但是190的身高以及精壮的身体,是他异于常人的天赋。他的加入让我们417如虎添翼,因此417第三个出场后,很快便大杀四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把其余几个宿舍收拾的找不到北。

  于是,14班便由417为构架,组建了球队,主力是中锋杨博,大前锋陈翔,小前锋李志杰, 组织后卫张远,得分后卫418的小个子投手李潭,替补三人是418的瘦高个黄旭,419的防守悍将廖阿贵,以及420的勾手男王超。

  第一轮比赛结束了,赛况有些惨烈,共掉了四颗牙,折了两条腿。随之我们第二轮的对手出炉,对手是以15:8战胜无线通信系13班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2班。

  是的,你没看错,这是篮球比赛的比分。

  据了解,比赛倒是很激烈,就是重压之下选手们的得分能力太弱,计算机2班在前三节以4:8落后于无线13班,最后一节,计算机2班的一个貌似篮球高手的家伙泡妞归来,临时加入战局,连得11分,帮助球队逆转取胜。

  陈翔打了个哈欠,百无聊赖。“大中午的,别练了,回去睡觉吧。”

  第二天下午下课后,第二轮比赛如期展开。8场比赛先开四场,操场上,组织的颇为专业,各种设备齐全,桌子椅子裁判体育部工作人员,全都贴着“爱琴海日用品”字样——“成人用品”的字样在校园里有点露骨,因此经协商后改为“日用品”,当然我觉得思想龌龊的朋友们会觉得这其实更露骨。观众很多,这也是老郑的功劳,他通过黄果果联系上对方所在的外语学院学生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指出,为保障通信学院“迎新杯篮球锦标赛”的精彩程度,外语学院在比赛前派驻不少于每场十人的女性观众,为比赛欢呼呐喊,激励场上球员的热情,带动比赛的激烈程度,回报是小树林网吧每张20元的充值会员卡。而外院女生的入驻又引来了大批男性观众,再加上为自己班级助威的通信学院学生,简直人满为患,把篮球场围得水泄不通。

  14班篮球队在比赛快开始时才相当费力地挤进了篮球场。比赛裁判催促着我们换上了印着“莉莉发廊”的白色运动背心。计算机2班身着黄色背心,在对面摩拳擦掌,他们“大比分”赢得了第一场比赛胜利,正心高气傲。

  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一阵山呼海啸中,杨博毫无悬念的在跳球环节中获胜,将球拨到陈翔手中,陈翔又递到身为组织后卫的我手中。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貌似观众们认出了我。

  “是明星!”几声尖叫。

  我受宠若惊,手一软,球掉到地上。一旁游荡的计算机2班蘑菇头选手看准时机,捡起篮球,奔向我方篮筐,无人防守,轻松得分。

  陈翔跑过来,拍了拍我的后背,示意我别紧张。

  球发到我手中,我慌慌张张地运球过半场,还是有些紧张,这场面,这气氛,难以多见。小学时候上过几期学校组织的篮球培训班,打下了基础,运球、传球还算有了几分功底,这时却完全施展不出来了,拍球像是在拍气球,传球像是在扔铅球。很快,一个传球失误,又被蘑菇头抢断,快攻,再下两分。丫还挺能跑。

  陈翔和李志杰都过来安慰我,让我不要紧张,放松心态,甚至说出了“再这么表现你的女球迷就消失了”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慰问语。结果弄得我越来越紧张,身体像是灌了铅。很快,又是几次失误,对方抓住机会下快攻得手,第一节结束时我们以0:10落后。

  短暂的休息时间,连球都还没有摸到的418小个子投手李潭带着怨气地瞪着我。陈翔和李志杰仍然在我耳旁碎碎念,我心烦意乱,闭目塞听,主观隔绝了他们的声音进入我的耳朵。

  突然,一双大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转头一看,是杨博。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失落、焦急与埋怨,令我一瞬间体会到了“大将风范”的包容感。

  他目视前方,平静地吐出几个字:“我看见陈晓琴了。”

  先不说是417哪个八卦男把我和陈晓琴的事八给杨博的,这句话的确令我打了个激灵。早先,我万分没想到日理万机的陈晓琴能来观战,无论如何我在她心中高大正直无畏的形象不能被一场篮球比赛给毁掉。我环视人群,却很难在人山人海中发现陈晓琴娇小的身躯。

  没等到我找到陈晓琴,第二节比赛开始了。我走上比赛场地,深呼一口气。刚才在比赛中,由于我内心其实一直很享受场外的尖叫与欢呼声,反而被其所干扰,如果把那些尖叫与欢呼当成如休息时陈翔和李志杰烦人的碎碎念,便可以使出在学习部学习到的“静心诀”,主观上予以隔绝,达到“塞听”的效果,不为外界因素左右。于是我把场外观众幻想为NBA 2K游戏中只会发出杂音的平面贴图观众,默念“静心诀”,世界瞬时安静了。

  我的运球变得自如,刚刚一直负责看防我的蘑菇头再也无法从我手中抢走篮球,随然同样听不见队友的呼喊,但我的思路变得清晰,根据以往的赛场经验,判断场上局面。几经观察后,将球传向弱侧的陈翔。陈翔接球后毫不犹豫,起身跳投----中投是陈翔最拿手的武器,球空心进篮!14班得到了比赛的第一分!

  落地后,陈翔向我伸出大拇指,我顿时信心大增,立即开启了学习部学习到的“风身云体术”,顿时脚下轻盈万分。第二轮进攻,我尝试着面对蘑菇头晃动后变向,结果竟然轻易过掉了对方,我顺势上篮,对方内线扑上来补防,我将他晃起来后从他的腋下传球给篮下无人看防的杨博,杨博一个擦板,轻松得分。落地后和陈翔同时向我伸出大拇指。

  第三轮进攻,我故意没有完全过掉蘑菇头,将他带入内线,李志杰心领神会,向内线跑去。我一个急停,蘑菇头没停住,和防守李志杰的人撞在一起,我顺势将球传给李志杰,李志杰得到空当,上篮得分。落地后,和杨博陈翔一齐向我伸出大拇指。

  计算机2班发现了最近几轮进攻都由我发起并顺利得分,于是慌张地改变战术,让之前防守李潭的外线球员和蘑菇头包夹防守我,于是第四轮进攻,我把两人吸引到跟前,将球轻松传给李潭,李潭不负小个子投手之名,将球精准的射入篮筐。落地后,和李志杰杨博陈翔一齐向我伸出大拇指。

  第五轮进攻,计算机2班完全乱了阵脚,怎么防守都觉得不对劲,被我偷袭得手,突破后假传真投,球在篮筐滚了两圈后缓缓落入篮网。落地后,踌躇满志的我向眼中的平面贴纸观众伸出大拇指。只是希望,身处不知哪个角落的陈晓琴,能看到此时我的英姿勃发。

  第二节比赛结束,14班打得如鱼得水,四处开花,以20:12反超了比分。

继续阅读:第2章 五大高手战小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光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