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段时间不要轻举妄动,京畿大营那边让孙亮暗中笼络人手,只等着蜀国犯边的消息传过来,就让太后娘娘下懿旨,让成王靖王带兵抗敌,安王不足虑,至于康王……成王靖王带兵出征,康王必然有所动作,到时候给他安上一个通敌的罪名,不用咱们说,成王靖王的势力就能把康王咬死。”
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虽说安王这两年势头瞧着挺猛的,但是毕竟底子薄弱这么多年,不是一时半会能补上来的。他所能依靠的最大势力就是左相。而左相又是个利益为先的墙头草,到时候只要给了左相足够的好处,左相自然会放弃安王这个不成器的外甥。即便左相死心塌地的要为安王卖命,但左相手中没有兵权,只需要让孙亮带着京畿大营的人进京,控制住那些胆敢反抗的文臣,左相就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只是这样一来,梁王再登基的话名声上面恐怕不好听。为了未来大计,这点损失也就顾不上了。
梁王频频点头,“舅舅说的是。不过,威远将军府那边,也得小心提防才行。我听说,安王盯上了苏仲春的女儿苏小小,威远将军府的人对这个外甥女十分疼爱,恐怕到时候委员将军府会为安王撑腰,不可不防。”
以前他也打过苏小小的主意,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便宜没占到,他自己反而被拖进了泥潭里,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好名声被毁了大半。
想起这些,他就郁结难平。心里暗暗发誓,等他登基为帝之后,一定把这些欺辱过他,嘲笑过他的人全都抄家灭族!让这些人跪在他脚边忏悔。
“威远将军府那边不足为惧,他们虽然满门武将,但也只是在战时才会带兵出征,在京中并没有兵权。”这也多亏了先先帝疑心病重,生怕武将手中兵权太大威胁到皇权,所以,除了边疆的常驻将领外,朝中大将遇到战事才能领兵出征,一旦战事结束,回京第一件事情就是上交兵权,不允许他们单独掌兵。
定国公言语自得的宽慰梁王,“不过为了杜绝后患,等着成王等人带兵出征时,就让威远将军以副将的身份随军,威远将军一走,他下面那几个儿子根本不足为惧。”没有兵权的将军就跟拔了牙的老虎一样,实在不值得太过重视。
梁王越想越觉得定国公说的是,大喜道,“舅舅说的是,就按舅舅说的做。只是到时候恐怕成王不会听咱们安排。”
定国公冷笑一声,“ 他们要是敢不听,那就是抗旨不尊,只这一条,就能把他们手里的权利都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