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节 螳螂捕蝉
神奇的猫2015-12-21 17:182,545

  童贯笑道:“我倒不怕他发挥,官家一心要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故土,他上次阻止已是受了官家冷落,若是再不识趣只怕是他那位置坐不稳当了。”王选陪着笑了几声,又有些疑惑:“缊相,这其中会不会是他动了手脚?怎么水泊盗匪变得如此厉害?折可存也不是等闲之人,会败得如此之惨。”

  童贯摇头:“他动了手脚倒是好办了,可惜没有。就算他做了些什么,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是无济于事。”王选也是叹气:“唯今之计,便是先将此战报押后处理,待平了水匪,再一并上交。不然被官家知道必起祸端。”

  童贯心思不宁的说道:“我也知道这些,可是心里总是不安,却又不知是哪里出了岔子,总感觉不踏实。”王选安慰道:“缊相不必想得太多,只要京东淮南禁军一起封锁陆地,待水师一道,水匪必要化为齑粉,出不了什么事端。”童贯点头:“那我便如此办理,你帮我拟一个章程,我明日让人下发各州各府,我偏不信这些许水盗竟比夏人还要难对付?”

  二人商议晚细节童贯也无心思再赏些什么歌舞,便早早回房休息去了,王选会自己住处连夜赶写文案,好让童贯明日使用。

  四月十八,丁己年丙午月辛未日,今日便是五日一朝的大朝日。卯时将到,宣德殿外三省六部中书御史已经大部赶到,令人惊讶的是,前几日已是称病在家的老公相也颤巍巍的来了,众官急忙围上去寒暄问候,卯时一到,宫门大开,有宣礼宫人出列高喊:“众官上朝!”

  官员们文左武右,前尊后卑排好队次纷纷上朝。待得一两刻钟,徽宗皇帝缓缓踱上高台,端坐宣德殿上,左右文武齐齐躬身行礼,三呼万岁。礼毕,有司礼上前宣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徽宗已是多次不朝了,积压的事情自是众多,这朝会直开了近两个时辰,才算是快完了,众官都已腹中空空,等待着退朝回家吃饭。徽宗皇帝对上朝也是大大的不敢兴趣,早便想要散朝,实在是快近月没有早朝,这家国大事也不好荒废。

  等到百官奏完,徽宗皇帝左右瞧瞧,见无人出列,心情大好,便问了一句:“众位大臣,还有无事情要奏?”话音未落,左边最前面那位一直眯着眼睛昏昏欲睡的蔡太师出列了。

  “臣蔡京有本上奏!”

  徽宗心下不爽,冷冷道:“讲!”

  蔡京不以为意:“臣闻听毫州禁军前几日大败于水匪之手,朝中到现在却不得奏报,似乎有人故意在隐瞒军情,请陛下明察。”

  蔡京向官家奏报:“臣闻听毫州禁军前几日大败于水匪之手,朝中到现在却不得奏报,似乎有人故意在隐瞒军情,请陛下明察。”徽宗一惊:“果有此事?童贯!”

  “臣在”童贯在蔡京出列那一瞬间就涌上一种不安的感觉,现在他明白了,蔡京怪不得一直一言不发,原来他等的就是此刻。听见陛下召唤,急忙走出来躬身行礼。徽宗问道:“童贯,蔡京所说是否属实?”

  童贯无奈:“启禀陛下,确有此事。”

  徽宗大怒:“那为何不早早奏报,难道真的要欺瞒于朕不成?”

  童贯急忙跪倒:“陛下,老臣不敢欺瞒,只是战报昨日方才送到,老臣已是带在身上,本想就要奏报,不想太师先说了出来。”徽宗脸色铁青,他知道这种大事本该一上朝便要奏报,到现在方说,童贯肯定是不敢告知自己,所以带在身上做两手打算,不然这等大事怎可能拖到现在才说?还是蔡京先说。徽宗也不想深究此事,只喝令道:“还不速速呈上来。”

  宫使下来接过童贯手中战报,呈给徽宗。徽宗从头看到尾,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啪”的一声将战报扔了下来,手指着童贯:“这就是我大宋的禁军?这就是你麾下的大将?你自己读一读,让诸位大臣们听上一听!”童贯捡起战报,犹豫道:“陛下?”徽宗盛怒之时,恨不得直接一脚将他踢出殿去,哪里还会顾忌他的脸面,直接吩咐宫使:“你去读!大声读!”

  宫使应声下来,从童贯手中接过战报,大声宣读起来:“河东第四将折可存奏报:四月十三日傍晚,有水贼袭东营?此战亡骑军三千六百九十三人,伤二百七十七人,损失马匹近四千匹,步军阵亡?丢失弩具兵器近九千具,营帐五百余乘?杀贼近千,伤贼数百?”不得不说,折可存真的是个老实人,这战报没有什么水分。或许是因为童贯是他的老上司,他不好意思瞒骗他吧。

  蔡京听得心中大乐,童贯是心中大哭。朝臣震惊,皇帝怒极。

  终于宫使读完了,宣德殿内鸦雀无声,山雨欲来。徽宗皇帝气极而笑:“童贯,你有什么要说的吗?”童贯跪伏于地,哭诉道:“臣荐人失察,臣有罪,请陛下责罚,还请陛下给臣一次机会戴罪立功,臣愿意亲自前往毫州平息叛乱。”

  徽宗见他哭泣模样,有些于心不忍,童贯在外统兵近二十载,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就因为一群毛贼责罚与他,倒是说不过去。徽宗叫人将他扶起,叹息说道:“一群梁山水匪,竟然调动朝廷三万禁军不能平息,这战报里也说道水贼只有数千人,难道我大宋禁军糜烂至此?那还谈什么北伐辽国,收复燕云?”

  童贯再次跪倒,眼泪潺潺而下:“陛下,此并不关禁军之事,只因臣用将不当所致,北伐乃国之大计,陛下万万不可因这一时之挫而失望。”徽宗也只是一时感慨嘴上说说,哪里放的下北伐之事,闻言也不做声,只等着看其他朝臣要说些什么。

  果然,马上便有反对北伐的朝臣上来攻讦,又有支持北伐之人力争,一时间朝堂上热闹非凡,口水横飞。就在这时,蔡京又动了,蔡京一动,满朝大臣立刻停止了争辩,听他讲话。童贯跪在地上看这蔡京出来,心中冷笑,蔡京你要是敢在这个时候带头反对北伐,今日便是你罢官去职之日。

  蔡京出列躬身施礼道:“陛下,北伐乃祖宗遗训,是以必行之事。陛下切莫因小挫而灰心,禁军之败,以老臣看一则在于水土不服,水泊乃是水域,沿岸数百里何处都可登岸,有利便进,无利则退,想我禁军都未习水战,更是无船只舟辑,胜了也追之不上,无法歼敌。二则是轻敌,我禁军兵甲齐备,人数占优,面对小股匪盗自有傲敌之心。是以有此大败,与伐辽成败却无半点关系,请陛下明鉴。”

  朝臣纷纷惊骇,这老公相本是最反对伐辽之人,怎么的今日改了口?徽宗却是大喜,刚才朝臣群情汹汹,要是蔡京再站出来反对伐辽,他真是不知该怎么收场了,不想蔡京将这剿匪失利与伐辽之事撇得干干净净,更发给伐辽之事搬出祖宗的遗训,是必要遵循之事,不由心中大是感动。心道还是蔡京知道朕的心思,这祖宗遗训自是要遵循的,不禁为自己前几天误听梁师成之言欲将蔡京罢相之事庆幸不已,还好自己当时犹豫,不然今日谁来为我解围?

继续阅读:二五节 黄雀在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枭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