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书记蔡绦虽是不习惯这般辛苦奔波鞍马劳顿,但可乘船随军南下,倒也逍遥自在得很。每日带着两个美妾饮酒唱曲,迎风赋诗郊游一般,乐在其中。
五千骑军浩荡南下,沿途百姓都是吃惊得很。在大宋朝能看见五千这般整齐的骑兵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一般大宋的骑军,虽是挂着骑军的名号,一般万人中最多能配备三四千匹战马就算不错了。而且这些战马都是平均分配,每个指挥都有个几十匹,要像义勇军这样全部马军组成的大队,真不容易见着。
随军的物资都是船运,大队轻装而发,船队顺流之下,队伍行进得很快,从济州行到金陵只花了十几日的时间。就在义勇军即将抵达金陵,准备在此略作整备,然后再行南下之时。最新战报已经送到金陵府,东南的局势已经糜烂得有些不可收拾了!
十二月二十三日,方腊贼军西路主力约十万数,在歙州城外与朝廷军马激战,阵斩东南第三将郭师中,一举攻克歙州。尔后,两日内攻克休宁、黟县、绩溪、祁门、婺源、宁国等地。
与此同时,贼酋方腊亲率大部二十万大军向杭州进发。前锋方百花部,也早巳陷新城、下富阳,兵临杭州凤山门外。杭州知州赵霆及大部官员潜逃,只剩下两浙制置使陈建和廉访使赵约率部固守。
眼下义勇军也不需南下直驱杭州了,因为两浙路北面各州都有急报传来。
苏州石生和归安陆行儿等人,聚众二十余万响应方腊起兵造反,正在围攻湖州、秀州、苏州!谁也想不到,方腊起事不过两月,东南的局势竟是严峻到如此地步!
义勇军一到金陵府,就受到阖府上下的热烈欢迎。府尹大人亲自到码头迎接,本地官绅富商云集城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迎王师的到来。
宋江和蔡绦一头雾水的被人迎进府衙,这种欢迎的阵势也摆得太大了,实在是有点反常。这是他们不明白现在的形势,对金陵府的官绅来说,这点排场还不足以表达他们心中的喜悦。
金陵府虽也有数千兵马,可所有人都知道,这几千禁军只要在方腊贼兵北上之时,能不仓皇逃窜弃城而走,都要求神拜佛了。要期望他们能挡住方腊军,就和痴人说梦一般。
而义勇军名声在外,在辽国境内都能百战百胜,对付方腊肯定是不在话下的。对本地的士绅官员来说,义勇军无异于是救星驾到,这出城迎一迎还算得个什么?
金陵官绅这么大的反应,其实还要归功于方腊义军的所作所为。历史上,方腊起义军良莠不齐,远不是教材中描述的那般伟大正义。大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样样俱全,烧光百姓的住宅,杀尽那些不肯加入自己队伍的人,抢光他人所有财富,管他是富贵贫贱一视同仁。不然怎么可能两个月时间就由万人扩张到百万之众?
两浙江淮之地承平百年,本地守备官军十分薄弱不堪一击,再加上地方官员贪生怕死,未战先逃者比比皆是。于是一支农民军就这样神话般的滚雪球式的壮大,两月时间席卷东南,攻克六州五十二县,发展到百万之众!
宋江和蔡绦接过最新的东南战报,看过之后唯有面面相觑。虽然宋江是知道方腊起义声势浩大,可真没有想到能大到这种地步!
这几份战报合拢起来,贼军已有百万之众,别说两浙中部已经被占了大半,就是金陵南面的两浙路苏、秀、湖三州也是岌岌可危。要是这三州一失,金陵危矣!金陵如果陷落,贼军只要遏住江口与官军隔江对敌,说不定还真能成划江而治的态势。
在金陵众官绅期盼眼神之下,宋江缓缓放下手中战报,决然说道:“东南糜烂,我军当迅速南下平乱,方不负陛下的期许。”
“啊?”厅内一片骚动,嗡嗡的议论声四起,众人都是惊慌起来,义勇军不肯留下守城,几千人要南下杀敌,要是一旦有失东南之域只怕全数都要失陷。
金陵应天府府尹急忙劝道:“济宁侯忠心自然是可表天日,可是南面三州有贼二十余万,义勇军不过五千人众,万不能轻举妄动,只要能守住江宁府不教贼子北上便是大善。至于朝廷那边,我地方自会上表禀明原委,还请侯爷不要冒险行事。”
其余本地官绅也是纷纷出言劝阻,言辞之间大有哀求之意。在他们看来,有大名鼎鼎的义勇军在,借助高城厚墙守住金陵是可行的。但要是以五千对二十万的攻伐,谁也不信能胜。要是义勇军有个闪失,贼军一旦北上,这金陵城危在旦夕。
宋江奇怪的看着厅中的本地官绅,似乎自己并没有叫他们跟着自己去打仗,怎么会急成这个样子?还是蔡绦懂得本地官绅的心思,转眼间就明白过来。在他看来,用五千去攻二十万也是心里发虚,虽然他想着借力战功重返朝堂,可就算立功也要安全第一不是?
蔡绦侧过身,小声说出心中看法,宋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般缘由,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困守金陵的做法,他绝计不会干的。此次南下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实战训练骑军,二是抓些俘虏回济州听用。这两个目的都不可能是坐守金陵能达成的。用骑兵来守城,那还不要被人笑死?
看着蔡绦眼中的热切,宋江有些为难。本地官员他自然是可以不理,可这蔡二公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他在朝中的强援,他的意见无法轻忽。看这个样子,蔡绦听见贼军势众也是胆怯不敢上前,这可是有些难办了。
要不然把他留下?
宋江苦恼起来,要留下蔡绦也必须要留下一支军马护卫,义勇军本就只有五千,再留点人还怎么打仗?
南攻两浙叛军,还是据守金陵?
宋江皱眉不语,大厅之内也是鸦雀无声,等待着他做下决断。蔡绦心中也是甚急,在远处看别人打仗,自然是越激烈越好,可自己要身在其中就是越安全越好了。
“嗯!”蔡绦咳嗽一声,轻轻劝道:“三郎,我军刚刚抵达,一来贼情尚不清楚,二来后勤补给也未必完备,还是谨慎些为好。”
后勤?宋江一愣,后勤数百船物资不都跟着大军同时抵达了吗?当即反应过来,这不过是蔡绦给自己找着台阶下坡而已。不过蔡绦的话倒是给他指出一条明路,此次南下,后勤队伍中千名兵士也是架船跟着一同抵达的,何不用他们来守城。
虽说后勤兵士从军中淘汰下来的,但日常训练也不少,虽说比不上正军耐战,比其他官军强得也不是一星半点。再说这守城也不过是应付一下,等到自己南下破贼,这些士卒再直接上船南下就是。这样的话,既给了蔡绦的面子,又安了本地官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