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节 神仙打架
神奇的猫2015-12-21 17:182,460

  “这个?”

  宋江却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等缘由,不过要做好人就要做到底,不然就是前功尽弃。只是要是官家真的说过此话,却不便将蔡绦安置在义勇军中了。

  “老公相,官家还不知道东南出了方腊的如此大事吧?”

  蔡绦一愣,宋江忽然岔开了话题,这是何意,难道说他刚才也只是随意敷衍一下,现在知难而退了?

  蔡京不动声色答道:“朝中有佞臣当道,竟敢连这等大事都要欺瞒陛下,实在是包藏祸心!”他虽不知道宋江忽然提起此事是何意,但肯定有用意的,也就顺着话题跟了下来。

  宋江心中暗笑,两个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配合着演完这出戏。

  “我听说约之兄方从东南回来,对此事知之甚详。要是我义勇军即将南下平匪,有熟知匪事之人领军在一旁参谋,必然事半功倍。官家曾封我为保定军节度使,可节度使任下掌书记一职一直空缺着,不知道约之兄可愿意屈尊一就?”

  蔡绦恍然大悟,这是个曲线救国之策。节度使掌书记属幕僚之位,一般由节度使自己选人,再报请朝廷任命,基本是不会驳回的。这个掌书记官虽不大只正七品,可也是在吏部要挂号的,属于朝廷文职正官。宋江的意思再简单不过,既然走朝堂请命可能会驳回,倒不如先就任这种不会被驳的虚位。

  只要能立下军功,七品官位要升迁到五品以上简单之至!那个没跟没底的李纲,不就是跟着义勇军去辽国走了一趟,就从七品直接升任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了吗?何况自己还是太师之子,宋江这个法子妙到极处,既不会驳了官家的颜面,又给了自己晋升至阶!

  蔡太师看了看自己二子笑道:“约之,你还不要给上官见礼?”

  蔡绦心下一乐,就准备弯腰施礼,宋江急忙拦住:“约之兄万万不可,你这样不是折杀小弟么?小弟以后仰仗约之兄之处多矣。”

  蔡绦也不和他客套,只是含笑点头,两人心照不宣,现在已经算是捆在一起的死党了。

  蔡京见这事情算是定下,心情也是大悦。他向来就觉得亏欠自己这二子甚多,一直想将他官复原职,无奈官家不喜蔡绦,更有不少人从中作梗,当真无计可施!现在得了宋江的曲线救国之策,老怀大慰,可转念一想忽然皱眉道:“东南这般大事,有人还要瞒住官家,这如何是好,需得早日禀明圣上才是。可惜我卧病在床上不得朝,约之,你看此事如何处理方好?”

  蔡绦轻笑道:“朝中出了奸臣,自然有御史弹劾,父亲还是在家安心养病,以便早日康复为官家解忧。”

  蔡京默默颔首,靠在床榻上闭目不再说话。

  果然,就在此次议事之后的第三天,官家大朝之日。有御史上表弹劾王黼:欺君瞒上贪权误国,扣押两浙路军报,导致东南局势糜烂!徽宗皇帝大为震惊,立即去中枢调来最新战报上殿御览。这最新的战报已经是十二月五日的,情势比前几日更加紧急,婺州、歙州、宣州、信州都现贼踪,大宋东南数路告急连连!

  这可如何是好?徽宗皇帝和众多大臣顿时慌了手脚,这方腊之事与别的不同,可是内腑之患,不比从前辽夏来乱边那般的肌肤藓疾。东南是大宋粮税重地,天下粮赋十中有六出自东南数路,这些地方绝不能出半点纰漏的。

  王黼当堂被徽宗痛斥一顿,幸好有梁师成从旁说情,才不曾罢官去职。现在朝中无人可用,蔡太师因病在家休养,只能是着王黼戴罪立功。

  朝廷之事易,平匪之事难。偏偏官家最信得过的童贯太尉此刻却不在京中,尚坐镇河北征调军马,准备物资准备北上伐辽之事。西军大部尚行在半路,京中的禁军也开拔去了河北,这一时之间能抽调何处军马南下?

  朝堂之上纷纷攘攘,上百大臣却都拿不出个主意,这时有人进谏,济州义勇军可堪一用!

  对啊!官家经人提醒,立时想起宋江来了。义勇军人数虽是不多,但骁勇善战,可以先行南下。不说只靠数千人就将方腊反贼剿灭,起码控制一下局面,挡住贼子不让局势变乱还是可以的!

  朝中众臣也是纷纷附和,踊跃各抒己见,谏言官家先派遣义勇军南下,以遏制反贼锋锐,然后调派正在集结准备北上的十五万大军大举南下!

  “宣旨,立刻召保定军节度使、济宁侯宋江上殿议事!”

  这个时候徽宗皇帝已经忘记了后宫中还有众位道长还在等待,马上宣派宫使去济宁侯府降旨!

  大宋朝的官职是一件有趣的事,官和职是分开的,“官”只是说明他可以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的权力。

  宋代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例如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侍郎、大夫、郎中、员外郎、卿、少卿等,在成为官阶的名称后,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再担任与官名相应的职务。这些官名只用作定品秩、俸禄、章服和序迁的根据,因此称为正官或本宫,又称阶官或寄禄官。

  而真正实职叫做差遣,差遣是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又称“职事官”。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知制诰、直秘阁、判祠部事、提点刑狱公事之类。也有一些差遣并不带上这些字样,如县令、安抚使等。

  话说宋江这个保定军节度使,乃是武职最高官,品级上甚至高于太尉,可实际上半点权利也无。另一个济宁侯就更惨,虽然徽宗皇帝大方的给他实封了千户,可宋代的封户也不过是按照一千户的额度发钱罢了,每户十五文,千户也就十五贯,也就是说这个实封千户就是每月能多领十五贯的俸禄。真正有些实权的,还是那个义勇军的统制官。不过那个官职并不是朝廷正编,上不得台面,所以宋江宋侯爷,是没有资格登上朝堂议事的,只能是偶尔官家宣召才能上殿。

  方腊造反,震惊了大宋上下,官家手忙脚乱之际,首先想到的是童贯,可童贯现在身在河北,手下军马尚未齐整,要南下剿匪还需要时日。这第二个就是宋江了,大宋民间风传宋江是武曲星下凡,来保当今官家收复燕云全万世武功。徽宗皇帝信奉三清真道,对这些神鬼之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对宋江更是高看了几分。

  不到一个时辰,殿前宫使奏报,保定军节度使,济宁侯宋江已经在殿下等候。官家大喜,急命宋江上殿。

  宋江上得殿来给官家见过了礼,对今日徽宗皇帝宣他来为了何事心知肚明,这个时候除了方腊之事还能有什么?

  果然,刚刚君臣礼毕,官家就迫不及待开口问道:“济宁侯,义勇军南归之后,这二月来休整可已恢复?能否上阵临敌?”

继续阅读:二七节 人神共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枭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