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节 河湟第1美人
神奇的猫2015-12-21 17:184,757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五十步。

  吴家亮带着千余中军冲向通川堡中杀出的突门部左翼,两支骑军相互对冲,速度快得惊人,剩下的百五十步的距离最多十息时间就能够跨过。两军所有骑兵手中的弓都已经张开,只等着百步之时就放箭袭敌。

  “全军转向!”

  一件让术章里万万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看似来势汹汹的敌军,在距离自己军马左翼一百五十步远处,忽然转向而去,看宋军的那个去处,正是宋军左翼大队。他这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宋军要逃。第二个反应便是追上前去,绝不能让宋人走得这般轻松。

  战场几处的号角声同时响起,都在传达着自己一方主将的命令。番兵两部的命令是一样的,全军立刻跟随宋中军转向,必要穷追不舍,趁着宋军主将逃遁,士兵士气低落的时候,乘胜追击一战成功。义勇军的号角声所传达的命令却正好与他们相反,吐蕃人是号令全军冲锋,义勇军则是下令两翼军马后退,避敌锋芒。

  这是一步险棋,在战场上很少会有人用的。一支军队一旦在敌人眼皮下撤退,非常容易由撤退演变成崩溃。不是对自己的军队有这绝对的信心,谁都不敢这么做。吴家亮敢这么做,一则是对义勇军极端的信任,而来也是留了后招的,两翼的主力早早就避开了敌人锋锐,真正行险的只有麾下中军千人,就算是溃退也不至于引起全局的大败。

  带着大队和敌人血战一场,虽然必胜但是损伤肯定不少,毕竟两军人数相差不大。吴家亮用自身作为诱饵,也是受到宋江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主帅就有怎样的兵,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对自身的安危全然不顾。

  义勇军左军急退,和突门部的部族军一前一后飞驰在草原上。这两支军马都是生力军,义勇军的将士昨夜攻城军马只是少数,又在早晨进了朝食之后休息了一个多时辰,现在人马状态正是最好的时候,突门部怎么可能一时之间能够追上来。

  那两路人都是生力军,招仓部的战士却是跑不起来了。招仓部昨日得了自家牧民回传的讯息,突门部通川堡遇袭点燃起了烽烟,情况紧急之至。出于两部百年的情谊,更是唇寒齿亡的警惕,立刻连夜组织军马借着月色北上支援,这五千部族战士一夜的跋涉,到早晨已经是人困马乏。现在那两军用最快的速度一追一退,招仓部有心追上去助盟友一臂之力,可马力却是跟不上了。战马经过一夜的行军早就疲乏,怎么可能跑得过养精蓄锐的那两路人?

  招仓部首领见左翼两方人马走得飞快,只不过在片刻间就远去里许,眼见着是追不上了。就在这个时候,宋军正在缓缓向后退却的右翼人马,忽然开始转向,绕过一道弧线向己方侧翼开始冲刺。

  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义勇军右翼早就预备好了转向,现在敌人两军一个追击一个原地观望,逐渐拉开近一里多路的距离。

  进攻就在此刻。

  军旗舞动号角声响,右翼军统制大人一声令下,全军紧急转身杀奔而去,数千将士向着旌旗指处策马张弓,瞬息间两军便相距不到百步,中军传出一声大喝:“放!”

  一片箭雨遮天蔽日般从天而降,招仓部阵中一片人仰马翻。宋军的忽然转身,让番众有些措手不及。而且这个转身速度迅捷之极,招仓部头人还在思虑宋军的企图,便已经完成冲锋之前的准备。义勇军箭矢打击下,未着甲胄的招仓部战士一片混乱。

  “放箭!”招仓部头人这才醒过神来,匆忙下令部族战士放箭还击,现在两军相距百步,还有两发的距离,再不还击便要吃上大亏。

  部族的战士作战依靠的都是一种本能,日常训练是极少的。而义勇军截然不同,他们战斗中最重要的是纪律,还有无数前人总结出来的有效杀人手段。两军相对着撞了过去,还没开始真正接战,高下就可立判。

  义勇军将士冲锋时队形整齐,所有的作战行动划一,从百步时的第一箭到四十步时收起弓箭擎起手中骑枪,数千人的力道速率接近一致。反观招仓部番兵,自受义勇军第一轮箭雨,当时便阵型散乱了些,到反冲锋放箭之时,几千人有快有慢,力道也不尽相同,根本不能形成密集似的打击,再有两轮箭射下来吃亏更大,已被射倒近千人。

  除了训练有素、纪律严格之外,义勇军比部族番兵还有一个强处,那便是装备精良得多。他们手中弓箭都是批量制作,力度射程相差无几,而吐蕃人手里的弓箭却是每个战士自己制作的,良莠不齐根本无法做到射击同步。大军交锋临敌放箭,有用的并不是单兵射击的准头,真正有效的是密集二字。这一点上吐蕃人是万万不及义勇军的。更何况义勇军的将士们都是身着精铁板甲,吐蕃人的弓箭要不是射中面门的话,根本就没有效果。

  “投!”

  即将开始冲撞之时,中军忽然再起号令。带头冲锋的将领一把将手中骑枪全力掷了出去,反手拔出腰间的钢刀,挥舞着杀进敌群。数千把骑枪投掷而出的呼啸声,让招仓部的战士大乱起来,靠的后些的战士们纷纷勒住战马,要避开这一阵恐怖的枪林。投掷出来的骑枪和箭矢又有不同,箭矢只要不是射中胸腹头部要害,便不会要人性命,甚至还能够照常战斗。可要被这十几斤重寒光闪闪的骑枪击中,不管是哪个部位都是极为恐怖的,就算不是枪刃刺中也有可能被撞下马去。两军相对冲锋时落马,就是十死无生的结局。

  狂风刮起、军旗飞扬,两支军马迎面撞在一起,立刻带起一片血雨腥风。只在交手前的片刻,无数部族的战士被漫天投掷而来的骑枪击落马下,然后被狂奔的骏马踩倒在地。

  苍茫的大地上杀声四起,呼啸风声中,刀枪相击,战马奔驰,还有伤亡的兵士惨叫声混杂在一起。两军对冲一阵,半刻钟后义勇军右翼骑队便杀穿了招仓部的军阵。两队死敌背身而走,在他们的身后,只剩下一片血腥的地狱,战场上遍地苍夷,不少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在场中悲鸣。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吴家亮中军右翼统制雷横,是义勇军中绝对的一个异数,是这支年轻军队中的最年长者。义勇军建军不到两年时间,大首领宋江挑选士兵的标准与众不同,对年龄身体有很严格的要求,年纪超过试四十者是义勇军是不收的。

  现在的右翼统制雷横,在加入义勇军的那年便已经年逾五十,是义勇军第一批的战士。淮南剿匪、北上辽国,义勇军经历的所有大战场场不拉的参与了。之所以他能够五十从军,实则是因为雷横的情况有些特殊。

  雷横是京师禁军的军官,因与上司不和被构陷发配济州。义勇军草创之时,极缺习惯行伍的军官,济州府尹便向宋江推荐此人。义勇军建军以后大小战役,雷横没有一场拉下的,因功也从普通的什长慢慢累积到了一军指挥。

  雷横是个合格的军人,能够加入义勇军算是如鱼得水。五十岁的年纪在大宋朝军人中,已经到了离开军队的日子。正因为如此,他在军中比别人刻苦的多。因为他放不下军旅生涯,离开了军队他已经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

  现在他的刻苦得到了回报,五十二岁的生日前,他因功坐上了右军统制的位置,成为义勇军中显赫的高级将领。同时他相信,他所统带的军马将来绝不止这个数字,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自信过。

  雷横带着大队刺穿敌阵,沿着一条完美的轨迹调转回头。对面的部族军也转过了身,原本人数相差并不太多的两军现在悬殊得很。只是一个冲锋下来,招仓部的战士便折损了大半。

  雷横微微打量了一下战场正中,其中倒伏当场战士的服饰五颜六色,全黑服饰很少,看来自己手下将士伤害有限,这才松了口气。这是他第一次单独的带领一军迎战敌人,对付这种部族的杂兵伤亡大了的话,对他来说是一种侮辱。

  “杀!”

  雷横把手中钢刀一挥,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来激励将士,自家手下的将士士气高昂得很,只需要乘胜而击就是。雷统制双脚一磕马腹向前开始慢跑加速,年逾五旬的他头发已经斑白,可是声音依旧无比的洪亮。

  震天的马蹄声再次响起,一将飞出、万骑跟从,刀光闪耀、眩人双目,形成一道锋锐的箭头冲向已经有些惶恐的招仓部骑队。招仓部战士刚刚掉过头来,不少人脸上带着仓皇神色,刚才冲锋时宋军兵士狰狞面孔,带起无数鲜血的刀锋还在眼前回映。

  “冲,冲,冲,”部落的头人声嘶力竭的大声吼叫,不断驱逐着胆气低落的战士上前冲杀。

  迎着满是血腥的热风,看着那飞奔而来的宋军,部族战士任由族长驱喝,已经不敢上前迎战,不住的左右逡巡想要避开直面而来的夺命气息。

  雷横一眼瞥见前方军阵中的大氅,在那周围不少的敌人正在摇头四顾。他心中了然,吐蕃人的士气已夺,现在正是乘胜将他们全歼的大好时机。

  “分!”

  统制大人大声号令,中军令旗在急速前冲时左右摇摆,七千骑军瞬间开始分成两队,一左一右向吐蕃那两千不到的残军包夹而至。中间是雷横亲带的三百精骑,不偏不倚直接冲向招仓部首领的大旗之下。

  百步距离转瞬就至,三队军马像三把锋利的钢刀将部族军砍为四截,最先交锋的正是两军主将的亲军。这个时候的招仓部首领,面对着杀气腾腾的义勇军,早没了其他的念头,只剩下绝望。

  “噗、噗、噗、”

  刀锋砍进身体的声音,战马被刺伤的悲鸣,部族军只被一冲便乱成一片,被截为几段只能各自为战。刀光闪闪血光四溅,只是片刻的功夫,左右的宋军就杀透招仓部的两翼,继而转向中军袭来。左右合围加上中心开花,雷横带的骑队也在不断冲刺为厚重的招仓部中军。

  “族长快走!”

  招仓部族长身旁的亲信战士大声疾呼,左右两面自家军马已经溃败,只剩下中间的千余战士尚在负隅顽抗。不过看这个情形崩溃可只是时间问题,不少的战士都失去了战斗的勇气。趁着后面还没有敌人包抄,族长再不退走就来不及了。

  这一刻钟的时间,对招仓部首领来说比一年还要难熬。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向引以为豪的族中勇士,在宋军面前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看着混乱成一片的族中战士,首领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更没有逃走的欲望。能逃到哪里去?这支对手可是大宋的官军,就算自己能够侥幸逃脱,一族的老弱妇孺能逃得了么?

  降吧,宋军不是别的军队,对降者一向宽宏大量。

  打定主意的他举起双手,准备示意自己的战士们放下兵器投降,不要再做毫无意义的反抗,那样只是徒劳罢了。还没等他投降命令出口,几骑快马已经杀穿前面阻挡的族兵,一抹绚丽的刀锋划过他的咽喉,带起连串血花,阻止了他即将出声的话语。

  “咔嚓”

  招仓部中军大氅被砍断轰倒在地,周围的部族战士惊慌失措,再没了半点抵抗的勇气。

  “族长死了……?”

  无数人心中变得空白,失去了斗志的最后千多部族的战士,有的拨马向后方逃去,有的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想寻找一个空挡逃出重围。也有人继续挥舞着兵器,做着最后的顽抗,只不过这种顽抗已经注定了只是徒劳罢了。

  “围!”

  雷横一刀砍倒一个正在顽抗的番兵,见场中大势已定,没有必要再徒增伤亡,大声下令道。

  号令一下,义勇军将士整齐向四面便走,奔到数十步远浑成一体,围成一个大大的圈子,绕着场中近千部族士兵慢慢行走。所有人的目光都注目在包围圈中紧紧靠在一起的近千残兵身上,对刚才趁乱逃出包围的数十个部族战士视若无睹。

  “弓!”

  号令再下,前排战士依然手持着钢刀防备番兵冲阵,后面数排将士收起刀枪,擎起背上强弓,搭上箭矢瞄准中间那些绝望的番兵们。只等着长官一声令下,便要将场中敌人屠杀殆尽。

  “我们降了,我们降了!”

  一个部族将领策马奔出来,扔下手中长刀,翻身下马跪倒在地。

  “我等愿降!”

  就像一个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所有部族战士纷纷跪倒请降,场中再无一个站立之人。

  “吹号,我军已经大胜,敌被全歼。”

  雷横有些犹豫下令道,自己这边战斗结束了,副帅那边却不知道战况如何。现在自己的当务之急是按照原定的计划,挡住密减部的归途,不让他们重返通川堡,要是因为受降而耽误了时间影响大事,军法无情自己不免要人头落地。

  “给副帅传递消息,我军已经全胜,敌人被全歼。”

  他的犹豫只持续了片刻,在远处七八里外,一声长长回应着这边的号角声响起一瞬变,做出了决定:“射!”

继续阅读:三四节 湟州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宋枭雄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