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世外桃源
玉小溪2018-02-07 18:033,111

  真正的世外桃源只存在于幻境之中,现实中的桃花源只不过是诗人笔下幻想的梦。

  正如陶渊明在其名作《桃花源记》中描写的那样: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此刻呈现在玉溪然等人眼前的景象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广阔而清新的天地,这是一个与世隔绝或者说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和抛弃的地方。这里天高云淡,地广物丰。这里岩壁峭立,林木茂盛。有飞泉瀑布,田地俨然。有屋社紧密,鸡犬相闻。竹林美箭,相映成趣。野花异草,迎风招摇。这是一个现实中的桃花源吗?有谁会想到在片迷雾林的背后竟然会隐藏着如此一个朴素而美丽的村落?

  看来,这便是羊皮地图上面标记的护佛村了!

  一行人犹豫了一会,在遍察了周边的环境之后最终向村子的入口走去。在村子的入口处耸立着一块巨石,巨石通体斑驳古旧显然是有些年头了。棱角处光滑圆润,也不知是特意经过人工打磨的还是历经千百年风霜侵蚀使然。从其干净平整,污尘不染的表面上来看这块巨石一定时常的被人清洁护理着。在巨石的上面自右往左刻着四行铭文,以朱漆镂底,色彩鲜艳。字体苍劲有力,遒若游龙,翩若惊鸿,堪比名家之作。铭文的内容很是熟悉,正是佛家的一句有名的揭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此看来这个隐匿在世界角落里的村落不仅与佛有很强的信仰,而且和一位佛门巨擘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这个村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前前后后大约有百十来户人家。正是“鸡犬之声相闻”,至于到底是不是“民老死不相往来”就不好说了。村民们大都衣着朴素,面相和善。大概是长期接受佛家思想的熏陶吧,因此一个个都显得慈眉善目,神色淡然的了无心机。对于玉溪然这帮从外界闯入的“外人”而言,村民们是明显充满好奇的。他们三五成群的聚成一伙互相指目,议论纷纷。就像是一个偏僻的山村里猛地走来一个红眉毛,蓝眼睛的外国人一样。那种惊讶与好奇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在天寒地冻的极地看到了一只黑猩猩,这多半是由于玉溪然等人的服饰和发型气质所引起的。

  同样让玉溪然等人也感到惊异的是,这里的村民们竟然依旧保持着唐代人的服饰和发髻。一切的供给来源都是自给自足,小门小户,专事农桑的自然经济。如果不是随身的计时器仍然正常的显示,他们甚至怀疑自己穿越时空来到了古代。这不得不令人称奇,原来一个迷雾林隔开的不仅仅是空间而且还有时间。

  不过让玉溪然等人更为惊讶和手足无措的事情还在后边。那些村民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讨论之后竟自发的围聚过来,然后齐刷刷的向他们一行人跪拜下去。这一来可是让一行人不明所以了,无缘无故的这些村民干嘛要跪拜他们?难道是他们面目狰狞状若恶魔凶鬼,村民们是由于害怕才跪拜他们的?颜月儿眼疾手快,赶紧跑过去搀扶起一位年迈的老人家。正所谓接受长者的跪拜是要折寿的!

  “老先生您快起来啊,这样我们哪里受得起呀?”善良无邪的她在面临此景的时候满心的焦急,其余的几人也相继跑过来扶起跪在地上的村民们。但这些村民却像铁了心一样,无论如何也不愿起来。而且连连叩首,表情甚为虔诚。好一番折腾之后,玉溪然几个才弄清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这些村民们的确是唐代的遗民,他们的先祖为了逃避祸乱才携家躲避至此。他们在此建立了新的家园,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与世隔绝,村里的人以那片大雾弥漫的林子为分界线从未向外界踏出一步。外界的人也始终没有越过那片迷雾林,来到此地问津。他们世世代代的守护在这里不知道外面的岁月变化,沧海桑田。但是他们的先祖曾经留下预言,总有一天天神会派下使者来到这里带走他们世代守护的东西,然后降下福泽绵延万代。

  玉溪然一众费了好一番唇舌才向这群淳朴的村民们解释清楚,他们并不是什么天神派下的使者,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来到这里的。尽管他们已经苦口婆心的解释了一通,可是那些村民们好像还是有点不太相信。好不容易才让村民们站起身来不再跪了,玉溪然等人索性也不再多费唇舌澄清了。干脆将错就错,如此一来倒是有利于他们顺利的取回佛骨舍利,早一日的完成这个心愿和嘱托。

  被颜月儿扶起的那个老人家正巧是这里的族长,他毕竟要比其他村民开明一点。在了解了一行人的情况之后他很快就遣散了村民们,并且热情的为几人准备了住所安歇。此地竹林茂盛,成片成片的生长。因此村民们的屋舍也大都是用竹子建造的,住在里面冬暖夏凉的既舒服又幽雅。这里绝对是一个避世隐居的好地方,虽然仍旧保持着古唐时代的生活方式,但是民风却要热情淳朴的多了。村民们并不像真正的古代人那样守旧和保守,尤其是妇女们的作风,她们的举止和行为更是和古代女子们的作风有着天壤之别。她们的性情温和,善良好客没有一点封建守旧的思想。不多时就和玉含笑这帮陌生人搭上了话,言语热情使人倍感亲切。

  一行人被安排住进了几间竹制的阁楼里。氤氲水雾,清泉香汤的洗去了连日来的疲惫与尘污。换上了一身干净舒适的衣服之后直觉的遍体清爽。女孩子们更是在当地妇人的帮助下换上了光鲜华丽的唐朝服饰,长裙水袖,凤头弓鞋,加上高高盘起的乌云发髻,薄施朱粉,印点桃花。只显得是妖娆妩媚,娇冶若仙。这山野老村里的人们大多朴实诚笃,没怎么见过世面。他们何曾目睹过如此明艳动人,娇媚款款的姑娘呀!颜月儿、黛莎和孟涵秋这三个姑娘家本就生的俊美,体段风流。如今再加上这一身亮丽的华服作包装,更是锦上添花了。只看得村民们是纷纷拜倒,当真以为是天上的仙娥们下凡了。

  欢宴时分,玉溪然等人与族长一家齐聚一堂。竹制的餐桌、竹制的座椅以及竹制的餐具,在这里竹子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菜肴也很丰盛,蔬食野味,稻黍谷米的摆了满满一桌子。虽不比山珍海味,人参燕窝,但是在这种气氛下家常便饭吃起来却更加的温馨。喝着村民们自己酿造的花蜜酒,敲着竹具弹唱论歌,其乐融融的好不欢喜。

  钟子贤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两杯酒下肚之后便飘飘然的开始卖弄见识,高谈论阔,侃侃而谈的大肆鼓吹外面世界的无限精彩。又感慨“山中无甲子,不觉已千年”,历史变换无常,风云变迁。各代君王翻天覆地,推陈出新。什么宋太祖原来姓爱新觉罗,也可能姓孛儿只斤(注:孛儿只斤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姓氏)。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努尔哈赤,娶了一个媳妇叫女真。大元朝威震天下,结果却毁在了忽必烈的手里。朱元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他死了之后就传位于他的干弟弟赵匡胤,赵匡胤就是明太祖。还有闯王朱由检,高举义旗,兴兵犯难。逼得崇祯皇帝李自成煤山上吊,害的一代红颜陈小婉削发为尼。倾国美女董圆圆嫁给了冒辟疆,倾城佳人柳如是跟了杨万里。还有雍正的儿子顺治,皇太极的哥哥康熙。乾隆爷本是平三番的主,最终还是由郑成功的舅舅嘉庆皇帝从西班牙人的手里收复了台湾宝地。等等等等,如此胡扯八道,荒谬至极的言语直听得族长一家是目瞪口呆,连声赞叹不已。且不说是如何如何的夸奖钟大公子的才学锦绣,口若珠玑。竟然把他们勾弄得心里面痒痒的,大有走将出去打开眼界之感慨。

  剩下的几人除了暗中发笑之外也不好随便乱掺和,拆钟子贤的台。毕竟这里的人世居于此,与外界隔绝。纵然外面的变化天翻地覆,这里的生活依然是平静如水。正像是《桃花源记》中记载的那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说不管钟子贤是如何的颠倒阴阳黑白,反转宇宙乾坤,他们也都毫不怀疑的信以为真了。只有颜月儿一人一时间没有忍住,笑得一口饭全都喷到他的脸上。如此还嫌不够,又伸出尖利的魔抓去招呼他腰上的肉。直引得餐桌上的人是开怀大笑,愉悦不已。一顿饭就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之后玉溪然等人便安静的坐下来听族长老先生讲述这里的历史。

  本章完

继续阅读:第150章:唐代遗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第八块佛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