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封赏
心艺的梦2015-12-21 19:294,033

  “是的,娘。二哥是心很大的人,却很少有为自己想,母亲放心吧,得遇明主是韩家无上的荣幸,为明主而献身是我们一直所期待的,所以娘就放下您的担心,让二哥放手去做吧,至于其他,我们就遵从佛祖的指示吧。“

  “是让儿请你来对娘说这些的吧?“

  “是女儿自己来的,因为女儿是兄弟姐妹中和二哥相处最久的,所以女儿认为我可以替二哥解答您的疑虑。“

  “说得对,娘想的太多了。“陈国夫人释然的微笑。

  晚间,隆裕恭敬的从韩德让的家中退了出来,“裕儿请慢走。“

  “谢相父。“隆裕微笑着回答。

  自从那天之后,隆裕遵从皇兄的圣谕,亦顺从自己的内心,每日朝夕问安韩德让,关照起居。

  清晨,太阳渐渐从东方升起,一位中等身材的男子站在上京最高的山坡上,观赏着日出。

  他三十岁左右,身穿着黑色布衣,其貌不扬,眉宇间却隐隐透着与众不同的沉稳气质。

  “张公子,原来您在这里,让小人好找。“一位仆从打扮的男子气喘吁吁爬上山坡,”时间不早了,公子,您该准备进宫了。“

  “是啊,时间不早了。“张锦虚喃喃自语,”让臣民爱戴如女神的皇太后究竟是怎样的女人呢?“

  正殿上,众臣各安其位,户部尚书邢抱朴出列奏道:“启禀皇太后陛下,圣上,张锦虚进士已经在殿外候旨。“

  “传、”

  内侍一身宣召,张锦虚大步流星跨入正殿,“臣大契丹国贡科首位进士张锦虚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太后陛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张锦虚躬行大礼。

  “张进士快快请起。”隆绪高声喊道,“赐坐。”

  “臣谢陛下。”张锦虚缓缓起身,坐到了内侍搬来的椅子上。

  “张进士,朕有一言垂询,请你直言相告。”

  “是,皇太后陛下。”张锦虚微微抬头,望了眼萧绰的脸,“真是个绝色佳人,比想象中的要年轻许多,怪不得人称”细娘“啊。”

  “据朕所知,今年朝廷虽颁布了圣旨,却应试者寥寥,张进士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皇太后陛下,恕臣斗胆,乃是因为朝廷诚心不够之故。”张锦虚缓缓言道,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正殿上的每一个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呵呵”萧绰笑了起来,“胆子是不小啊。”萧绰和颜悦色,“具体说说看,你一定要说服陛下和朕,否则…。。”笑容挂在脸上,声音却霎时变得冷峻。

  “好强大的气势,真不愧是皇太后。“张锦虚心中不胜钦佩。

  “回禀皇太后陛下,依臣之愚见,今年下达的圣旨中曾明确,今次开科只可一人及第,这等同于在士子的心中泼下一盆冷水,告诉他们说朝廷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张锦虚神情平静的说。

  “那你为什么应试呢?”

  “因为臣相信,皇太后陛下是善于纳谏之人,如若不然,燕云之地焉有今日之归顺呢。臣愿为第一人,替皇太后陛下和圣上消除士子们心中的疑虑,开创更好的未来。”

  “说得好,你过关了。”萧绰高声道,“任命你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南枢密院通事。”

  “臣谢太后。”张锦虚下拜道。

  “再赐御食三席。”皇帝高声补充道,萧绰投去赞许的目光。

  张锦虚满面春风的谢恩退下了,众臣发自内心的颂扬皇太后和皇帝的英明决定。

  当天,皇太后随即下旨,自是年始在上京皇都以外地区兴建太学,书院等场所,吸收汉族士子入学,并自次年开始,贡科及第人数不再设限,诏命一出,燕云之地,欢声雷动。

  九月末,萧绰向朝臣颁布了南征攻宋的命令,各军衙又开始忙碌起来,全国进入战备状态。

  驾幸南京府的前夜,尚侍大氏的寝宫内,薰挺着五个月的肚子,帮隆绪整理着龙袍,清秀的面容带着一丝离别的伤感,“陛下您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迎接我们的孩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隆绪抚摸着她的面颊,“不许哭,对皇儿不好。放心吧,朕一定会凯旋的,送给皇儿一份大礼。”

  “一言为定。”

  “君无戏言。”

  皇后抬头望着清冷的月光,皇帝并未前来告别,她知道,没有怀孕和那次无可挽回的错误,她注定得不到夫君的心,她现在只能祈求太阳神能给她一个儿子,让她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秋色渐浓,深秋时节,南京城外,大队人马集结,皇太后一身华丽朝服,站于高台之上,皇帝身披盔甲,立于侧,皇太后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整齐而密集的方阵,“各位爱卿,皇帝陛下有意南伐,扬我大契丹之国威,望谨遵皇帝陛下之圣谕,朕在南京城等待捷报。”

  高呼“万岁”之声,整齐划*,震耳欲聋,隆绪双目炯炯有神,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身体里流淌着。

  整齐的队列浩浩荡荡向涿州出发了,阵中,萧排亚萧恒德两兄弟意气风发,临行时,伯父再三叮嘱,一定要身先士卒,立下军功,唯有如此,家族的政治地位才可保全,皇后的中宫之位才不会因为嫔妃生子而动摇。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微微一笑,策马继续前行。

  正中央的黄色顶盖,隆绪正兴奋的扬起马鞭,战马加速前行着,右侧的韩德让骑在爱骑之上,微笑着观察着隆绪的每一个细节,欣慰和担忧并存,现年十八岁的皇帝和初登大宝时相比有着长足的进步,对军政事务的了解程度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年轻气盛而少沉稳,处事往往不够周全,有时的建议会有所偏颇。韩德让很明白,此次萧绰特意没有随军就是为了让隆绪积累直接指挥将领的经验,使皇帝对战斗有着更直观的了解。

  在这样的初衷之下,他的担子就非常之重,他要在确保战事顺利推进,取得胜利的前提下,有意引导皇帝建立对前线指挥的独立思考,为皇帝的政治军事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绪儿,相父和你一起努力吧,相父相信你不会让母亲失望的,一定会树立君主的威望。”韩德让坚定的想。

  入夜,所有的士兵在涿州城内安营扎寨,隆绪发布了大军四面进攻宋国边城的命令。

  次日拂晓,辽军将宋国的边境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城内守将调集人马准备顽强抵抗,隆绪特地命令士卒向城内投射劝降的书信,但是对方毫无响应,隆绪遂下令攻城,大约一个多时辰后,城破,城内百姓纷纷投降。

  隆绪眼见如此顺利。心情很是亢奋,亲自乘车到城内巡视,安抚百姓,城楼上,萧恒德正专注的清理着战利品,猛然间,耳边“嗖嗖”响声连连,心中暗叫:“糟糕”急忙跳开,却已是躲闪不及,右手和小腿分别中箭,钻心般的疼痛使他无法站立,逐渐失去意识。

  傍晚时分,萧恒德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处一辆华丽的奚车中,“将军您醒了。真的太好了。”军医低声说道。

  “我现在在哪?”萧恒德忍着伤口的疼痛,无力的问道。

  “将军,您正在返回涿州大营的途中。”

  “那这车是…。”

  “这是陛下的御车。陛下念及您为国负伤,特许恩赐。”

  “是吗?”萧恒德心间阵阵暖流流过。

  另一边,皇帝率领大队人马向沙堆驿开进,于数日后,抵达了沙堆驿外五十里处安营。

  隆绪坐在军帐里,看着耶律斜轸和萧排亚两人之前追击宋军的捷报,脸上流露出畅快的笑容。“如果今天让大军休整,明天下令攻取沙堆驿,对方的守军虽然数量不少,但缺乏策应,花一点时间攻克应该没问题吧?”隆绪心里想着,顺口小声说了出来,一直站在身边的韩德让甲胄齐备,躬身说道:“陛下言之有理,那么现在应该去看一下地形,好确定具体进攻路线吧?”

  隆绪想了一会儿,点点头,“相父所言极是,我们现在出发吧。”

  两人带着十余名护卫快步走出军帐,爬上左侧的山坡眺望,只见宋军的堡垒中炊烟袅袅,“看上去他们很正常,一点也不紧张。”隆绪小声嘀咕。

  韩德让扫视四周,见沙堆驿四周被山坡环绕,非常适合小股部队隐蔽,“如果晚上…。。”思路一转,“陛下,晚间的大营护卫一定要万分小心才是。”韩德让在隆绪耳边轻语道。

  隆绪面露惊疑之色,“相父怎么突然说这个…。。”困惑不已的看着韩德让,韩德让却已看向了四周的山坡,隆绪下意识的顺着他的方向看去,将四周扫视了遍,隐隐觉得触动某个点,“晚间,山坡,守备,大营…。。”隆绪不由低下了头,护卫们面面相觑,惊疑不定,正欲出声,韩德让右手一抬,示意他们噤声,护卫无奈,只得从命。

  大约三刻后,隆绪缓缓抬头,直视韩德让的双眼,韩德让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臣去传令。”

  “号令三军,明日午后开始进攻,您所统领的禁卫军今夜务必全数护卫王帐,”隆绪表情严肃的说道。

  “臣遵旨。”韩德让恭敬的回答,心中不胜欢欣,“陛下您破解了敌人的想法,真的很出色,将来一定会更出众的。”

  夜,卫兵们举着火把在大营四周巡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色已看不到一丝自然的光亮。

  隆绪安静的坐在王帐中,直视前方,脸色略有些苍白,“放松一点,绪儿,已经全都安排好了,按照您原来的想法去做就好,人人都会有第一次的,只是您的第一次会与众不同。“韩德让站在身边,轻轻握住皇帝的手,柔声宽慰道。

  对于这个在旁人看来有些出格的动作,隆绪微笑着接受了,早在还是皇太子的时候,韩德让就习惯用这种温和的动作缓解他的紧张情绪,纾解他的疲惫。

  大营门外,闹声大作,两人对视一眼,韩德让松开了手,箭步离开王帐,飞身上马。

  隆绪急速离座,抽出佩剑,密切关注者帐外动静,耳边不断传来兵器碰撞的响声,士兵们的喊声,使他心潮荡漾,他强行推开在帐内保护的士兵,翻身跨上御马,策马而出,护卫们紧随其后。

  大营外十里处,禁卫军正和敌对战,宋军本人数不多,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隆绪策马而来,盯紧宋军的主将,拿过护卫手中的弓,轻拉弓弦,利箭“嗖”的一声飞了出去,宋军主将一声凄厉的惨叫,应声落马,宋军的士卒见此情景,四处溃散奔逃,袭营计划彻底告破。

  众人欢呼阵阵,隆绪大喊一声,“朕成功了。”笑声连连。

  “臣恭喜陛下,您可以向皇太后陛下再次报捷了。”

  “等会儿吧,等攻下沙堆提再说。朕不喜欢夸耀。”韩德让的进言反而让隆绪从胜利的喜悦中清醒了过来,这次只是在击破一个阴谋,完全是应该的,不值得多么高兴。

  第二天,辽军对沙堆驿进行了总攻,很快城破,俘虏了大批宋军士兵,皇帝遂下旨将所有投降的士兵单独整编,号为归圣军,但有些俘虏骂骂咧咧,不愿归顺。皇太后特命的行军参谋马得臣,眼见如此情景,心中五味杂陈。

继续阅读:五十,楚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完美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