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背靠大树
九勉2015-12-21 20:072,611

  时间不早了,周之平告辞出来。在客厅里,他看到悬挂了许多字画,很是随意,却自成一体。周之平想:“也许是王局长自己写的吧。”

  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呀,尽责尽职,又有专长,还能作为一个领导,这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父亲呀。

  他的心头闪过一句关于教育子女的话,那是李嘉诚说的:“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撼。”

  王局长让他内心涌起莫名的感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所为何来?说大了,为了社会,为了人民,这是冠冕堂皇的话;说小点,为了子女,为了后代,无悔付出而已。名和利,相较于子女的教育,都为轻,都可以放下。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更是家庭经营的成功,而家庭的成功最主要的是子女教育上的成功,从国外的居里夫人一家到国内的宋氏三姐妹,他们无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为子女无悔付出的人们,内心是平和的,人品是高贵的。总之,无论什么样的付出,都是伟大和值得尊重的。

  家庭的成功,当然要有家庭的和睦。但两个个体的男人、女人走到一起,中间除了感情因素以外,还夹杂着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能够以爱的名义组织起一个长久的家庭更好,但如果不能的话,彼此尊重对方选择的自由,各自向自已喜欢的蓝天飞翔,未尝不是一种美满。有母爱滋润的孩子是幸福的,但没有母爱的孩子也一样长成人,作出伟大成绩的也大有人在,就边美国的总结奥巴马还是单亲家庭生大的,何况凡俗人们?

  作为王局长的儿子,他应该也是幸运的。无论他的母亲怎么样,是跑向外面更宽广的世界,还是重新依附在别的男人身上,但终究他还是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身居高位,白天辛苦工作,晚上无论如何都要回家陪他做功课的父亲,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呀。所以,这个孩子无论怎样,他都有足够自豪的理由。他有一个尽责并给他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的父亲,这就是他努力学习的勇气和信心的源泉所在。

  作为一个父亲,一个长辈,给予下一代,给予儿子,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教育,是让他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以言传身教引导他自觉成长,成长一个有教养的人,成长一个至少不要麻烦别人的人,有可能的话,还能给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由人及已,周之平由王局长想到自己。自己从阳西省来到凰城,风里来雨里去,一肩风尘,一路汗水,所为何来?当然是为了利,但也不全是为了利。子女的教育尚早,现阶段只要能攒下足够的金钱,具备让他接受良好教育的先决条件就行。但作为个人来说,自己本身的教育,也不能放松,要一日三省,日日有进步,要勇于授受挑战,敢于开拓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从那次拜访以后,周之平每每趁着双休日去王局长家,逐渐地他和王局长的孩子混得很熟悉,孩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王琪勉。这个名字寄托了大人多少的希望呀,通过勉励、通过鼓励,成为珍宝,真是一个好名字。

  周之平努力打开王琪勉封闭的心灵,推荐他阅读《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等一系列丛书,鼓励他增强信心,具备面对挑战的勇气;他给王琪勉从网上选购了许多好的英语学习资料,拓宽他看问题的视野;他甚至帮助他整理课堂笔记,教会他融会贯通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方法和技能;在数学和物理上,他指导王琪勉多进行做题训练,认真进行总结和归纳,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经过数周的努力,周之平明显感到少年的面焕然一新,充满了进取的力量,同时,也能够自觉学习许多功课。

  其实,这个少年一直都在努力,只是在迷茫中找不到方向罢了,某一天,有个人突然帮助他捅破了这个窗户纸,他立马意气风发。

  少年把周之平视为最真诚的朋友:“周哥、周哥,总是不离口。”周之平也很有成就感,就和他做生意一样,甚至比做生意的成就感还大。他在少年关键的人生路口,给他指点了方向,帮助他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种付出无关其它。周之平觉得,自己开始做是有目的的在做,到后来甚至成了自觉自愿,更而心弛神往。

  其间,李晨主任带队去九泰检查过几次,说是要把好药品质量关口,周之平无意中同王轶男局长说了一句:“其实,我也挺欢迎他们到九泰检查的,只是我们实在太忙了,忙得团团转呀。”说话听声,听话听音,王轶男立马就知道了周之平的潜台词。

  后来,李晨主任再也没有到过九泰,检查的事也不了了之。

  王轶男也明显感觉到了儿子潜移默化中的变化,他为之无比欣慰。在孩子的教育上,他没有尽好责任的心结,也随着王琪勉几次模拟考试成绩的稳步提高,而缓缓解开。在他的内心,对周之平充满感激,无论别的人曾经给过他多大的好处,甚至利益,都不及这次周之平的援手。他知道:“无利不早起。”周之平肯定是有求于他,但这个年轻人和求他办事的其它人不一样,他既不急于求成,也不强人所难,在自己没有开口之前,他绝不会主动提出所求的事来。当然,周之平在凰城是开药店的,是做药品批发生意的,他这么下力气和自己走得近,肯定是和他的生意有关的,这一点勿容置疑。

  在一个华灯初上、无比温馨的夜晚,王琪勉刚刚拿回来了新模拟考试的成绩单,上面有一个让王轶男十分高兴的分数,他心情大好。在书房里,喝着茶,和周之平聊天。

  “小周,你最近生意怎么样?”见王局长主动问起,周之平猜想也许自己着忙的事情要有眉目了。

  “还好吧。只是快年终了,集团公司要求我们,尽快把正和的几个拳头品种打造成凰城的中标产品,以更好地适应医药体制改革后的市场需求。”周之平择词选句,仔细斟酌着说。

  “噢,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王局长沉声问道。一提到药品招标,他知道这个事情程序繁多、十分复杂。这里面不仅涉及到药监局,还要涉及到物价局、卫生局,甚至药检所、药品集中采购联席会议的全体成员等等,一个药品走招投标途径,正常的来说,怎么也要3-5个月时间。

  “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差不多了,只是在各个单位的进展都很缓慢,干着急没有办法呀。”周之平简单明了的说清楚了当前遇到的难题,他也知道,仅靠王局长一个人来做这个事,确实是有点强人所难,正常的来说,如果药监局的人不刁难,就已经算烧高香了。

  “这样吧,你明天先和刘靖和局长仔细说一说,回头我和其它局的熟人也打个招呼。还遇到什么难事,你尽快告诉我,事情现走现想法吧,走到哪算哪。”王局长推心置腹地把话说了出来,他的态度表明他要把周之平这个事管到底了。

  “那真是给王局添麻烦了!”周之平客气地说。

  “不用客气。”王局摆了摆手。

继续阅读:第55章 药品招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盛世药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