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云运起修习熟练的《洗髓经》内功,早将其上所承载的上乘内息功法倒背如流,运转自如,即使现在双手奉上,被姬无花等人夺去也无关痛痒,毫不心疼,何况《洗髓经》在常人眼中是一部以奇形怪状的梵文经书,若是未得其法,没有掌握其中机杼定是拒之门外,无法窥破其中奥秘,更是难以从中获益,休说习成绝世神功。
若是这群人虚与委蛇,动用奸计,试图讨好博得李啸云的同情,被他们骗去,或许会因大意,心甘情愿地借与他们一览也未曾可知,但没想到姬无花等人明摆着是来扬善惩恶,其实包匿祸心,试图杀了自己再将武学奇经占为己有,不惜伤害一位心纯善念的无辜少女,真叫自己气恨难消,心有不忿。他们越是大义凛然,道貌岸然,自己愈是争强好胜之心大甚,誓死不从,既然情势一发不可收拾,只好奋力一搏,岂能束手待死,让这些卑鄙小人得逞。
拔剑在手,横持置于胸前,护住正面要害,全神贯注地专心于眼前这场九死一生的搏杀,未敢有半丝分心。龙泉宝剑一出,宛如一道秋泓,霞光大显,由剑身激发出来的寒气直将李啸云身周围三尺之外的地方都尽数笼罩,令人不禁有种冷彻透骨的萧肃。
姬无花双手直持龙头拐杖朝李啸云劈头盖脸地击来,这根似金非金,通体黝黑的奇怪物饰不知用何材质打造而成,看上去分量沉重,绝非寻常人能承受住当头一击,触及者自然是非死即伤,叫人看在眼里不得不提起惊惧的戒心来。想不到这个干焉瘦小的老太婆竟能将其运转自如,举重若轻,定是手上劲力也不轻,若是被其扫中,非被打成重伤不可,面对如此沉重的兵器李啸云不敢以硬碰硬,即使争强斗胜也要量力而行,否则吃亏事小,丢了性命却不是好玩的。窥准对方无论功力,阅历,招数的精纯熟练都远胜自己,何苦要去争一时气短,大败受辱,为何不以自身之长与之周旋,姬无花心急气盛,视自己如仇敌,眼下辱没她的名声,又当众揭穿难以告人的企图,势别是容忍自己不得,但情急出招,难免令人看在眼里全然是不打自招。看样子已无回旋余地,唯有借助自身的灵长轻快与之缠斗,素来自负孤傲的李啸云机警谨慎,心思窍密,凡遇强敌总是多留心眼,虽是不能尽数大败,但也总能侥幸逃脱,这就是为什么少林、朝廷总是对其束手无策的原因,若是说李啸云总能化险为夷,能躲过初一,怎堪能过十五?未免受上天眷顾或是贵人相助,但最关键的还是为人机警聪明,处处谨慎小心,方才能躲过层层高手追捕,逍遥自在地出现在武林人士的面前。
李啸云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任人宰割的愣头少年,更不是在少林寺后院当沙弥时,一见同辈中师兄弟便惊奇赞叹,为之身手武功大有仰慕的青涩顽童,对什么事都新奇莫名,像是一块未经精心雕琢的璞玉了,他心境大受历练,浴火重生,整个人也变了,为了在天罗地网般的追杀中活命,为了留下性命报仇雪恨,他陷入与整个中原百姓为敌,误入歧途,不达目的誓不回头的绝境,无论再凶险,再艰难,自己只有一个苦撑着他存活于世的信念,那便是——要令这个丑恶不公的世道讨还自己所遭的屈辱。
已是今非昔比的李啸云岂是拱手将性命交予别人,他用力凭跳向前,不退反进,群雄都看在眼里,得意万分,试想这完全就是自寻死路,谁人不知姬无花功力修为在这行人中堪称一流,即使在武林之中都享誉声名,生平罕逢敌手,要不是数年前被一位强人所伤,导致肺脉伤损,性情大变,恐怕已是跻身江湖之中屈指可数的绝顶高手,但对付一个黄髫小毛贼绰绰有余,众人都暗自庆喜,看来已是胜负立分,毫无悬念担忧。
李啸云欺身攻进姬无花身前,两人猛冲直撞,两力相较勇者胜,倒不是谁的功力强盛于对手,便能致对方于死地,以死相搏变数诡异莫测,何况李啸云本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只有对生命不报以任何希望之人才是真正的弱者。李啸云不是,他艰辛苦难地活着,无论如何也不能死在一群不屑鄙夷的江湖宵小之人手里,那样岂不是死得毫无价值。
姬无花气急败坏地朝李啸云使出一招“劈天裂地”,她的名号被武林中人尊奉为“赛太君”,传闻她年置古稀苍老岁数竟还能有当年杨门的佘赛花并驾齐驱的心性、傲气、武艺、劲力,堪称世间少有,加上手上一根龙头拐杖更是使得炉火纯青,只怕佘赛花也不能及,手上功夫自然了得。李啸云在自己眼里何其狡猾,决计不能容忍再触犯威严,败损自身名节,当着众多武林同道的面,颜面尽失,尊严扫地不可,即为武林人,对近来武林所发生的一切事看似心性老矣,漠不关心,其实人越老就越不服气,特别是当年仇人重伤自己,令数十年之中日夜饱受煎熬,受尽苦楚,叫她耿介难消,暗自勤加苦练独到造诣的武学,虽有一日千里的成效,还是万万不够,与对头人相差甚远,时日无多,报仇的欲望更甚,所以要煞费心机地一窥捷径,不巧少林寺昭告天下英雄,说李啸云违背武林正道,干出一番众怒难遏的坏事,望天下人尚有血性正义之人将其截杀,不计生死,还大宋一片安宁,此行前来个个都是江湖成名已久的人物,名义上是来替武林讨还公道,匡扶正义,义不容辞;其实这些江湖中大多数是觊觎李啸云孤身逃出少林寺,身获至宝一般的《洗髓经》而来的,这个姬无花最是上心,名借除恶,实则是贪图武学绝技,然后加以习练,能在有生之年亲手报前耻,绝不假手他人,看不出人已老迈,其争强斗狠欲望与年轻人不遑多让。
李啸云何等聪明,在对方能言巧辩之间寻到一丝破绽,进而明白对方的意图,便当众指责不是,令姬无花与龙姓老者顿间形迹暴露开始杀人灭口,这种做法叫人见了不免觉得掩耳盗铃,在群雄眼里却是以身作则,躬亲示范,对于李啸云这样的后患还给他讲什么情面,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斩草除根,视为当机立断,真正武林人士的做法。
姬无花一心欲将李啸云这个眼中钉除去,无论是出于名节,挽保声誉也决计不能容忍他在胡言乱语,免得令人怀疑是在杀人灭口,更加会注意到自己身上,到时候非但人财两空不说,就连颜面也会尽扫,在江湖中失去辛苦一生换来的一切,所以要急于出手,将对方置于死地。就在展开身形直逼对手之即,没料这个在自己眼中不值一哂的黄毛小子面对罡劲遒然的猛击之下不避不闪,甚至连一丝惊惧害怕都没有,倒也不觉奇怪,心想定是他年幼无知,未亲眼见识过自己的威风,吓得手足无措,也属情理之中;倒令这个经验老练的江湖名宿大觉惊疑的是,李啸云不退反进,大与常理相悖,自己视他为仇敌,绝不会手下留情,手上每使出一招重逾千斤,足以致人当场丧命,他就算狂妄孤傲,也总该知难而退,再不济也会借助身手灵活巧妙避开才是,这反其道而行之的拼命打法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是自己这样生平不知经历过大小上百次较量的武林高手而言都是一件奇闻,不明李啸云此时到底怎生想的,居然会自行送至手上任由自己亲手处决,不由惊起一丝猜疑:“这小子是不是疯了?明知不是老身的对手,是不是死到临头,无论怎么反抗挣扎也是无用,索性冲上前来但凭我处置?这样倒很是平添了很多麻烦,不过依老身多年的经验来言,不足为虑。你想一心赴死来想众人证明没有说谎,诱导我即使杀了你,也决计不得让人如愿,真是阴险得紧那,愈是求死,我便愈不让你得逞,否则当着众人的面,老身计划也以施展?”姬无花在风驰电掣之即猛然醒觉,虽说这些成名豪杰都是同仇敌忾,嫉恶如仇,要是就此将李啸云打死,也能声威大振,从此在江湖中的地位更是蒸蒸日上,人皆仰慕,可这样与最初的想法却又背道而驰,无法进展,说不定《洗髓经》就此被在场仁慈心善的好手交还少林寺,那么自己的大仇怎么办?多年的忍辱负重到头来只得成为遗憾?这是她决计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