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赐仔细端详这只白色的巨鸟奇道:瑞儿?
风铃轻轻抚摸那鸟儿的羽毛道:这是我的玩伴,叫瑞儿。
原来这只白色巨鸟乃是一只巨大的鹰,北方民族将鹰视为神物,这白鹰更非常罕见更是极其罕见的神物,苍鹰帮帮众得白鹰后献于帮主风啸天,风啸天命人驯熟后又将此鹰送于风铃玩耍,风铃见这鹰浑身雪白恰逢瑞雪初降,便起名叫瑞儿,自是非常喜欢。苍鹰帮众人皆知这白鹰是风铃的玩物,十分敬重这只白鹰。
王天赐见这鸟浑身雪白,道:鹰是见过的,只是白色的鹰倒是第一次见。
风铃得意的道:这白鹰乃是天生神物,十分罕见,瑞儿不但漂亮本事也很大哦。
王天赐奇道:有何本领?
风铃轻笑道:瑞儿是送信的能手,你那小妍妹妹的消息便是瑞儿带来的。
王天赐奇道:它如何认识小妍?
风铃笑道:傻哥哥,瑞儿当然不认识小妍那丫头了,但苍鹰帮却有很多人见过小妍那丫头。
王天赐暗想,铃儿让瑞儿传信给苍鹰帮的人,然后再让瑞儿带信回来,道:原来如此。
风铃道:天哥,你写个字条给小妍,我让瑞儿送去。
王天赐道:正好,再有几日便到洛阳了,我们便在洛阳相会吧。
一行人溯流而上,几日后由黄河转入洛水,又行了两日便到了洛阳。马如龙令众人收拾行装,下了大船,寻了一间客栈休息了下来。
这洛阳乃十三朝故都,八代陪都,更有洛阳牡丹闻名天下。风铃久居北方,常伴疾风烈马,大漠飞鹰,今见洛阳城中花团锦簇,行人如织,官商士人,悠然往来,心中着实喜欢。叹道:若不是要去见什么劳什子武林盟主,便在这里玩几天该多好。
众人刚放下行李间歇了下来,便有人拜会前来马如龙。
马如龙送走那人,叹道:明日我便去拜会李乾坤,将风姑娘交给李乾坤发落,今日天色尚早,你们趁着良辰美景好好出去玩玩吧。
风铃道:马掌门就不怕我去而不返吗?
马如龙道:老夫明日便将你交给李盟主,你好自为知吧,只是杏林一役江湖各门派都有人手折损,你若私自离开,只怕更不安全。
风铃奇道:马掌门与我苍鹰帮亦有大仇,一路上对小女子诚心相待,不曾有半点为难,若小女子此刻离去,马掌门如何交代?
马如龙叹道:冤有头债有主,即便我儿是你苍鹰帮所害,那也是你爹的过错,罪不在你,你若要去便自去吧,老夫行事不需向任何人交待。又道:只是这洛阳乃是李乾坤的地盘,你须得万事小心。
风铃盈盈叩拜道:马掌门顾念小女子,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日后若侥幸保命,必穷尽所能还马公子一个公道。
马如龙扶起风铃道:不必如此。又道:近日来洛阳城中江湖人士颇多,风姑娘若要出门,带上面纱可少些麻烦,此处向西不远便是牡丹园,你们便去吧。
王天赐急道:铃儿,我们快走吧,李乾坤只怕要杀你立威。
风铃俏笑道:傻哥哥,我爹是风啸天,明里谁也敢不伤我,若真逃走便危险了。
王天赐奇道:为何?
风铃叹道: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杏林一役,武林各门派都有人手折损,若我逃走难保不招他们暗算。
王天赐叹道:正是如此,这可如何是好?
风铃笑道:哥哥只管随我赏花便是。
二人出了客栈,漫步向西不多时便到了牡丹园,只见满园鲜花绽放,红黄粉白,姹紫嫣红,微风吹过,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花中游人如蝴蝶穿花一般往来不绝。商贾士人把酒言欢,歌女舞姬把弄琴弦,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
二人来到一片牡丹花海旁,株株牡丹竟围住了方圆数十丈之地,花丛中留有小径并设有雅座供游人往来品评。风铃指着一朵紫色的牡丹道:天哥,你快看,这朵花好奇特,竟然是紫色的,不知叫什么名字?
王天赐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风铃叹道:可惜,花虽美我们却不懂花。
忽听一人道:此花名紫金楼,又名葛巾紫,花如楼子台阁,乃古种也。说话之人却是一位头戴面纱怀抱七弦琴的白衣女子。
王天赐只觉这女子颇有些熟悉,但不知在哪里见过,便道:多谢姑娘指点。
那白衣女子螓首低垂,微微一福道:小女子才疏学浅,让公子见笑了。
风铃道:我听姑娘口音十分耳熟,敢问姑娘高姓大名?
那白衣女子道:天下间口音相像之人颇多,萍水相逢何必知道姓名,小女子乡野之人鄙陋不堪,贱名不提也罢,免得污了小姐的清听。
王天赐问道:姑娘也是来赏花的么?
那白衣女子点头道:小女子正是来参见牡丹花会的。
王天赐奇道:何谓牡丹花会?
那白衣女子笑道:公子定是外来人,这牡丹花会本是洛阳的习俗,每年牡丹花盛放的时候,人们便将自家牡丹花搬到这牡丹园来,供大家品评,花色鲜艳的还会被评做花魁。
王天赐见团团簇簇的牡丹之前,皆有一个红漆木牌,或书:城东王员外,或书:城南马举人,牡丹花中雅座之上有人举杯评品花色,十分热闹。又见三人花前亦有一块红漆木牌上书:“李家”二字。叹道:原来是小姐家的花,失礼失礼。
那白衣女子笑道:雅士前来赏花,荣幸之至,小女子唯恐招待不周,若二位不嫌小女子孤陋寡闻,小女子甘愿为二位高士导游。
王天赐道:我二人随意游玩,不敢劳烦小姐。
风铃止住王天赐道:李姑娘学识渊博,人品不凡,有李姑娘相伴求之不得。说罢轻轻摇摇王天赐的手。
王天赐不知风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轻叹道:如此有劳姑娘了。
那白衣女子轻轻一笑,引二人入花中小径,吩咐婢女道:我和两位雅士赏花,莫让外人进来打扰。那婢女脆应一声轻轻合上园门。
那白衣女子便走便说道:二位可知这牡丹花盛洛阳的来历?
王天赐道:愿闻其详。
那白衣女子缓缓道来: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牡丹花历经数百年发展,种类繁多,仅黄色便有三十七个种类,乃是名副其实的花中王者。
风铃叹道:原来还有如此有趣的传说。
王天赐见园中牡丹花极多,叹道:这么多牡丹若都要赏一遍恐怕要等待花都落了。
那白衣女子道:赏花本是一件乐事,若过于执着成了烦恼,岂不是适得其反?
王天赐拜道:姑娘说的有理。
那白衣女子还礼道:不如我们玩个游戏如何?
风铃奇道:什么游戏?
那白衣女子:我们三人每人选一株牡丹来,一起品评如何?
风铃道:有趣。
那白衣女子将瑶琴放在案上道:选完之后我们在此相聚。
三人进入花丛,各自挑选了一株牡丹放在琴案之上,等那白衣女子品评。
那白衣女子道:便由公子开始可好?
王天赐点头道:甚好。
那白衣女子将一株粉色的牡丹轻轻托起道:此花名蓝田玉,花色粉中透蓝,细腻润泽,晶莹似玉,因有“蓝田种玉”之说而得名。传说,有一名叫春宝的花匠,深夜与一个姓蓝的美丽姑娘相遇,一见钟情,姑娘送给春宝一个粉色透蓝的玉簪,相约天亮后以玉簪为信物定终身。聪明的春宝在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蕊里对上了这个玉簪,与牡丹仙子所变的蓝姑娘结成了恩爱的夫妻,那棵牡丹也成为一个名贵的新品种,人们叫它‘蓝田玉’。
王天赐道:没想到竟有如此美丽的传说,我选此花时,只觉的它好看,倒不知竟有这许多曲折。
那白衣女子道:念由心生,公子既选此花便是与此花有缘分。此花乃富贵和美之象,恭喜公子。
风铃暗想牡丹花仙子赠玉簪与花匠,终成连理,自己也赠语风铃于天哥,又听那白衣女子说此乃“富贵和美”之象,更是喜形于色。
那白衣女子又将一株黄色的牡丹轻轻托起道:此花名姚黄,乃是牡丹花中的“花王”初开时鹅黄色,盛开时乳黄色,瓣如着蜡,争极鲜洁,光彩射人。因出于宋代洛阳邙山脚下姚氏家,故名姚黄。乃是牡丹灿烂富贵的典范。
风铃问道:此花何解?
那白衣女子道:灿烂华美,光彩照人。
王天赐赞道:正合铃儿脾性。
风铃拿起一株绿色的牡丹道:不知李姑娘这株花何解?
那白衣女子叹道:此花名豆绿,又名雨过天晴,花期晚,花梗软,花开耐久,为绿色花品种中的姣姣者。乃苦尽甘来之象。
风铃奇道:我看姑娘绝非平常人家儿女,何来苦难?
那白衣女子摇头不语,良久道:小女子略通音律,小女子为二位轻弹一曲如何?
那白衣女子轻拨弄瑶琴唱道:
牡丹香,引香蝶,闻香方知何时醉,春色穿花见痴人,醉你恋你翼双飞,只愿相离不白头,岂敢白头再相离。绵绵地久有绝时,断肠相思泪还流。
琴声歌声如蝴蝶般在这浓郁的的花海里穿梭,将春风暖阳酿成酒,将整个牡丹园都迷醉在这歌声中。
风铃叹道:好曲,好曲,可惜呀可惜。白衣女子大惑不解,不知风铃为何长叹。便在此时,只见寒芒一闪,碧痕便已加到白衣女子颈项之上。
王天赐惊道:铃儿,你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