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大约是在七十年代末期,建国后沉寂了近30年的古董买卖悄悄的在中国大地上复苏起来。
年青的陆老板便是在那时开始从事古玩生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我的二伯。
那时候的二伯和年轻的四六子所在的小五金厂刚刚倒闭,两人生计无着,便拿着些本钱凭借着一些粗浅的经验混迹于山东各地的旧货市场中,从事着一些倒卖倒买的小生意,赚些差价糊口。
好在二伯自幼饱受家中书画熏陶,虽不专业但是对不少古画还是能说出些个门道来,所以每次对市场上的一些古画交易都有着些独到的见解,而对于书画一窍不通陆老板每次都听的津津有味。故此这二人一见如故,经常结伴出没于各地的古董摊子旧货市场。
入冬以后,二伯因为偶感风寒,便窝在旅店里没有出门。四六子有事去了外地,一时半会也回不来。陆老板早早的给二伯服了药,又跟旅店老板嘱咐了二伯的午晚两餐。便独自一人拿了个包,去了近郊的一个旧货市场。
傍晚时分,二伯病情减轻了许多,起身在走廊里活动活动,舒缓一下久卧的筋骨,却见陆老板乐不迭从楼下一路小跑上了楼。二伯正在纳闷,陆老板已经转眼间已经到近前,把二伯拽进室内,神秘兮兮的从包里拿出一件东西。
二伯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不大的山水画册页,忙问多少钱收的,陆老板嘿嘿一笑说“一块二”一听这个价格二伯沉吟了一会,便翻开册页仔细看去。
册页内图画尺寸虽然很小,但是大都精致的绘制了各种山川大河和建筑楼阁。同时还配有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二伯一眼看出这本册页上的用笔极为精妙老辣,章法严谨,虽然他也说不准年代和出处,单凭这个笔墨功底和陈旧的宣纸这可以断定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上品。
只可惜这本册页破损极为严重,几乎每页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缺,很多地方已连贯不起来。封面虽是锦帛所制,但早已残破不堪,题签上也仅仅可以勉强辨认出“青”“甲”二字。
但尽管如此,二伯还是断定这本册页不失为一件古画中的上品。
听闻此言陆老板甚是欣喜,赶紧包好,视若珍宝一般!
后来因为生意上的事,陆老板抽身返回故乡济南。二伯也带着四六子转战其他城市,两人就此暂时分开。那个年代通讯没有现在发达,二伯等人常年的四海为家,从来也没个准落脚地,所以就断了联系。
大约是在半年后的端午节前夕,二伯带着几件在安徽收购的古董来到济南。在古玩市场上遇到了一个熟人,从此人手里得到了陆老板的一封亲笔书信,内容是有要事请二伯面谈,还留了一个电话号码。
二伯拨通了这个电话,带着四六子按陆老板的地址找了过去陆老板告诉二伯在这半年里,他每逢闲时就拿出那本破册页细看,并且逐字逐句的研读册页上的内容,当文字和图画对应的时候,逐渐的发现这半本册页中居然描述出在山东某地的一处山脉下隐藏着一个地底秘穴。而这个地底秘穴中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奇珍异宝,同时在断断续续的文字中叙述中看得出绘制这本册页的人曾经进过这个地底秘穴,亲眼见到那些数量令人咋舌珍宝,而根据册页中内容和现代地图相对照,大致能推断出册页中所描述那个神秘地穴的位置就在山东境内的困龙岭山脉之中。
二伯对此如听天书一般,又按照陆老板的册页的文字和画面逐一比对和揣摩,才对陆老板的话将信将疑,陆老板又说其实他自己祖先的老家也曾在困龙岭一带,后来先辈因躲避战祸而迁出,几代人都没回去过,想借此机会回去绕绕,顺便看看有么有祭祖寻源的机会。
对此二伯颇有顾虑,觉得此事有点不靠谱,便提出几点异议。其一,仅凭一本缺损严重的册页就断定深山之中藏有异宝,确实有点唐突,其二就算册页所绘属实,这么多年来,又怎么能断定这些东西还安然的躺在地下,而且还专门等着你陆老板亲自去挖?说不准那地方早就被过天星的小毛贼和历代以翻山越岭,倒斗掘墓为职业的摸金校尉给翻了个底朝天了。
其实二伯所说的这些陆老板心里也明白,可是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想法总是在他心里七上八下的翻腾。陆老板一直认为此行能挖到东西最好,要真是白跑一趟,最多也就是个空手而归而已,没多大损失。见二伯对此兴趣不大,便拍着胸脯说此次寻源探宝行动的一切费用辎重由他一人承担,无论事成与不成都会给二伯和四六子一笔丰厚的酬金,只求二位能陪同他前去。而当时境况窘迫的二伯和四六子听到陆老板许以丰厚酬金,思忖再三也就应允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便是二伯和陆老板对这本册页进行着几乎彻夜不眠的认真分析和梳理研究,虽然得出的结论还是模棱两可,但随着研究的细化和深入,此时大家已经一致认为,无论真假,前往探寻一番终究不是什么大事。如果册页中描述虚假,也就罢了,权当游山玩水一番。若确有其事,真能找到一两件宝物珍玩,想必后半生也就真能衣食无忧。随即开始着手准备各种设备和须带之物,并按照现代的地图制定出了一条到达困龙岭最近的路线,预备不日前往困龙岭。
接下来就是开始做此次进山的准备工作,二伯提出此次要进入深山腹地仅凭目前三人恐怕很是势单力薄,难以成行。陆老板思忖了一会,觉得此话有理,便叫二伯安心,只需细心的筹划旅途所需即可。增加人员事宜,容他仔细斟酌几日。
在做准备的几日里陆老板叫来刚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同乡大猛子,又在自己家工厂里挑选了的两名青壮工人刘坤子和满堂加入了这支队伍。
人员虽已敲定,可是这些人中谁也没有深山探险的经历,也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又是一番商量,才列出个表格,分配给各人分头准备。
四六子在陆老板的厂子里运用娴熟的板金加工技术制造出了几把非常坚固实用的开山刀和工兵铲,刘坤子和满堂准备了足够的干粮。二伯和大猛分头采办备了很多蜡烛手电,干电池和各种野外生存的必须品。
就在众人忙做一团的时候,唯有陆老板却神神秘秘和几个来往都看不清面容的人悄悄的接洽着什么。
待到各项准备均为完成的时候,陆老板在一个夜晚悄悄的把二伯和大猛子叫到自己的屋子里。
进了屋。陆老板关上门,从桌下的抽屉里取出一只大箱子,摆在了二伯和大猛面前。
二伯和大猛疑惑的相视了一下,又了看了看一脸得意的陆老板,心中很是疑惑不解。陆老板看着二人这幅模样,笑了起来,打开了箱子。二伯和大猛一看箱子里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见箱子里整齐的码放着三支铮亮的F-58军用步枪和上百发黄澄澄的铜头子弹。
陆老板对着已经目瞪口呆的二人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示意二人不要出声,悄悄的说:“这是我托朋友搞来的,荒郊野外的,保不准有个野兽什么的,带着方便”二伯看着乌油油的枪管,摇了摇头“老陆,你脑袋让驴踢了吧?这么长的枪怎么带出去?”。陆老板哈哈一笑,指了指大猛说“猛子一定有办法”听到这话,大猛这才回过神来,掂量了一下说:“可是枪托也太长了,看来,只有锯了吧,不过……”大猛哗啦哗啦的拉动了几下枪栓,又仔细的察看枪内的构造,顿了顿说:“可要是把枪托锯了,会影响射程和远距离的精准度啊”陆老板伸手敲了一下大猛的脑门道“这枪是防野兽的,你以为要你拿着这枪去打仗啊?”
三人找来锯子和锉子一阵忙活,顷刻之间三把F-58变成了差不多只有60厘米的短把步枪,大猛三下五除二就将其中一把拆的七零八落,说道“枪拆散了,用油纸包好,可以方便携带,等进了深山,趁着没人的时候在组装起来,就可以用了”
几天以后,一行人六人带着所有的装备从济南出发,在地图的指引下,沿着事先制定好的路线,一路搭乘火车向困龙岭的方向进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