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我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不知道谁在敲我的门。
“进来。”我把日记本放好,们被推开了。进来一个年轻的女人,她打扮的花枝招展的。
“老先生,需不需要什么服务啊。”她谄媚的笑着,身子半靠着门框。
“不需要。”看她这样也不算是做正经生意的人。
“这次我可以提供给您免费的服务,等到下次的时候在叫我就行了。”
“不用了,我要休息了,麻烦您先出去吧。”听到我这么说,她转身把门掩上了。
我倒在床上,闭上眼睛。
现在的社会,真是难以理解,也许是自己已经和社会脱节了吧。
“咚咚咚。”又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我本以为还是那个小姐的,“进来。”我都已经想好了,她再进来的话我就给她服务费打发她走。
“爸。”进来的是安娜,她穿着睡衣,简单的披上了一件外衣。
“这么晚了过来有什么事情?”
“爸,刚刚接到电话。”她顿了一下,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有什么话就直接说,不要吞吞吐吐的。”我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她这个样子,觉得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爸,大哥打电话过来说,二哥出了车祸,现在正在重症病房里,家里那边希望您能回去。”
听到国君出车祸了,我的脑袋一下就懵了。
“爸,你怎么了?”见我半天没有反应安娜紧张的跑到我身边。
“情况怎么样?”我紧张的问。
“不知道,目前还在观察中。爸,您先别着急。”安娜说着上前摸着我的背说。
我一时间没有说话,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安娜,我们收拾东西,先回去看看你二哥吧。”说到这里,我很纠结,国君是我儿子,出了车祸我是肯定要回去的,但是这边明珠的遗愿我还没有替她完成,要是我现在回去的话,能不能回来还另说,没准我这一会去就再也会不来了。
“爸,您先好好休息,明早我们就离开泾县。“说着安娜站起来往外走,“爸,您早点休息吧。”说着他掩上了门。
安娜走后,我一个人在躺在床上,直到半夜才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我早早就醒了,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只好起床围着房间踱起步子。
没过一会儿,敲门声就响了。
“进来。”
安娜推门进来。
“爸,我都收拾好了,您这么早就醒了啊?”
“恩,要不我们现在就走吧。”
“可是爸爸,您还没哟吃早饭呢?”安娜一边帮我整理房间一边说。
“没关系的,我们现在走赶到泾县的时候也不过是上午八九点,等到了泾县在吃点吧。”我现在哪还有吃饭的心情,要是有翅膀的话昨晚就飞回韩国了。
“好吧,既然爸爸您决定了,那我就准备吧。”
“好的,辛苦你了。”说完我就坐了下来,拿出纸笔开始写了。
“圆圆:不知道这么称呼你你同不同意,但是我还是想这么称呼你。我真的很高兴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到你,看到你现在活的这么健康,我由衷的感到高兴,今天我就要离开泾县了,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的二儿子在韩国出了车祸,情况不是很好,现在我必须马上赶回去,请你谅解,但是我还会回来的。
这么多年你一个人过的很苦,我知道都是因为我,都是为了我们家,我在这里说一声谢谢,发自内心的谢谢,不管你现在是不是怪我,请你接受我的道歉吧。我知道这简单的一句谢谢已经和你苦苦等待半个多世纪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我是发自内心的。
对了,小梅读书的事情你不用*心了,我都已经安排好了,现在你只需要好好的照顾自己就行了,好了时间紧迫,我该走了。
保重身体!”
写完信之后,我把它叠好递到安娜手中。
“安娜,这封信是写给你圆圆阿姨的,拜托你想办法转交到她的手上。”
“好的。”安娜把信塞进了包里,我就去整理个人的卫生了。
坐在车上的时候老是觉得车子开得慢,但是为了安全在这弯曲的马路上我们又不能开得过快,心里真是纠结的很。
“爸,不用着急,一个小时就能到泾县了,两个小时到宣城,坐上火车四个小时就到南京了,晚上有一班到韩国的飞机,我已经打电话让峰超给您订票了,不用*心。”安娜看我在车座上心浮气躁的就开口劝了我几句。
“恩,不着急,你安心开车。”说完我就闭上了眼睛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可是我越是努力静下来内心越是不安,右眼皮也一直在跳,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但是又说不出来会发生什么。不一会竟然睡着了。
“爸,我来向您告别了。”国君朝我走了过来,“我要去很远的地方了,以后不能陪您老了,您要注意身体。”
“准备去哪儿?不回来了吗?”我问。
“不回来了,公司的事情我都已经交代好了,就让大哥他处理公司的事物吧。爸,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走了。”说完国君的人影就消失了。
“儿子,儿子。”我呼喊着,想把他留住,但是他还是走了。
“爸,爸。”我被安娜摇醒了。
“爸,您做恶梦了?”
我睁开眼睛,原来我还在飞驰的车上。
“到哪儿了?”
“快到城里了。”
我看着不远处的高楼,泾县就在眼前了。
“直接去宣城吧,不用在泾县停了。”我指着前面的三岔口说。
“爸,您不吃饭了?”安娜拨动方向盘把车开进了去宣城的路。
“不吃了,我肚子不饿。”我揉揉眼睛,把眼眶里的泪水擦去了,“也不知道你二哥怎么样了?”
“爸爸,您就不用*心了,二哥吉人自有天相,肯定能逢凶化吉的。”虽然我知道这只是安娜用来安慰我的话,但是我的心还是稍微的稳定不少。
“希望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