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纸上谈来终觉浅“可是,想我赵宋当年,也是富足四海,结果引得群狼环伺,以致大好河山多陷异族之手。如今偏安一隅尚不得保全,如之,奈何?”听了张克成的论商之言,陈辅国接话叹息道。众人也是皆以为然。
“所以古人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乱世之中,要想正真做到安身立命,要想能够保一方平安,就必须有兵有将。我之所以要经商,乃是要积累将来练兵之经费。练兵、特别是练精兵,所费的银两那是天文数字,所以我认为我们经商不止要着眼大江南北,还要把生意做到东倭、南海、西洋,取天下之财以为我所用!”张克成借酒意转移话题,接着侃侃而谈。
“当世聚兵演练皆是以《武经总要》为基础的,子安所言练兵与之又有何不同?那兵又当如何练?”陈老爷又问道。
陈老爷所提到的《武经总要》,乃是宋仁宗时期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两人,奉皇帝之命用了五年的时间编撰而成的。《武经总要》分前、后两集,每集20卷。前集将军事制度。军事组织、选将用兵、阵法、山川地理等军事理论和规则,后集前半部分介绍古今战例,后半部分介绍阴阳占卜。其中前集的二十卷详细反映了宋代军事理论,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详细的插图,这些精致的图像使得当时各种兵器装备具体形象地层现在我们面前,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极宝贵资料。后集20卷辑录有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分析品评了历代战役战例和用兵得失。该书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其中大篇幅介绍了武器的制造,练兵方法和排兵布阵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也很重要。
李国章出身世家,其父也在军中多年,对《武经总要》也颇有涉猎,对练兵、布阵也有自己的心得。但此时他做出一副洗耳倾听的样子,因为他和众人知道,陈老爷这是有考较张克成的意思,所以也不插言。
张克成欠身回答“晚生窃以为:虽说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但练兵之重,在于能行精兵之道,行精兵之道则当以德、纪、饷、武、厚、器六字为根本。我称为六字练兵法”。
“噢,六字练兵法,纪、饷、武三字均好解,德、厚、器又作何解释?”陈老大人原以为张克成年刚及束冠,即使聪明也是见识有限,确实原本存以考校的心思,刚刚听完商论、又闻兵论之新鲜,顿感兴趣大增。却不知张克成乃借鉴后世军队练兵之经验,结合当前宋代实际,经过穿越后一段时间的思考而有感而发,这也是“与时俱进”呢。
张克成继续解释“所谓六字练兵是指:以德育兵、以纪束兵、以饷养兵、以武振兵、以厚待兵、以器善兵”。
张克成解释道“以德育兵,是要使当兵的知道是为了保家卫国打仗,是为了自己的妻女姐妹不受元鞑子凌辱而打仗,是为了父老乡亲不受鞑子奴役而打仗,是为自己生存而打仗!这样当兵的才会前赴后继。而现在,当兵的不知为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又怎么能让他们舍生忘死?当兵的又怎么会义无返顾。之所以要以纪束兵,就是要用铁的纪律约束兵士行为,做到闻鼓则进、闻金则退、令行禁止、同进共退、号令严明;”
“所谓以饷养兵,要使一人当兵,饷银足以养家糊口、不受家庭拖累,当兵从戎无后顾之忧,死于国难者,都能够得以旌表,当会安心从戎、杀敌时自会奋勇争先。以武振兵,是要注重提高单兵战技、熟悉团队配合、熟练掌握武器性能、使武器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厚待兵,为将者要善待兵士、不得随意打骂、体罚兵士,伤残要妥善安置、死亡要中重加抚恤、增加兵士的荣誉感和向心力。最后是以器善兵,就是要改善武器,南人体弱且不善骑马,难以抵御骑兵集团冲击,和鞑子作战、最好的克制武器就是火器。然而现在我大宋所用之火器威力小、射速慢、射程近、易伤自己,杀伤力低下。要改良火药、要改良火枪、火炮,还要改变阵型和战法。”
“好志向!好练法!好谋略!如此严谨的方法,再加上子安之大才,训练出一支横扫千军的队伍,肯定指日可待了!子安既然有如此大志,老夫理当倾力相助!”陈老爷听得兴起、激动地把腿都拍红了。
李国章等一众人等更是眼中星星乱冒,钦佩万分。
武云峰、武云富起身接道“我武家一众老小愿誓死追随公子!抗元保家一雪前耻!”
“叔父,张公子文武全才,寨中的乡勇是否交给公子带领”陈泰风也是钦佩不已,此时提议道。
陈家寨位于西溪和晋江汇流处,地处晋江中游,属南安县管辖,寨中设有乡营,拥有常备乡勇300名。这年头各地都不大太平,禁军、厢军军纪崩坏,残军败伍流落山间为匪,为祸乡里。由于各府县所直辖的衙役、刀弓手人数有限,按当时宋朝规定每县拥有弓手只有15名,很难顾全县地域广阔的乡野,于是地方上就募乡勇以自保,又称乡兵。
到了理宗年间,闽地盗贼四起,为祸乡里,诏安溪、南安等四县与交冲处设寨立兵,每寨乡兵百人。
筹办乡勇的经费多为民间自筹,名义上归各州府团练使统领,实际上都被地方上的各家乡豪所控制(“水浒传”中小李广花荣所处的清风寨和祝家庄、扈家庄都是这一类型)。大多数地方的乡兵都是忙时耕作、闲时*练,遇匪盗时聚集抵抗或追剿,像陈家寨这样常备三百乡兵的乡营很罕见。由于陈家寨河东设有草市,没有城池、官兵保护,常被盗匪侵袭。
早年陈家寨草市也常遇匪患,后来陈家出资召募乡勇护卫乡里,草市的匪患就基本上杜绝了。陈家寨的乡营剿了几次匪,名声振动泉州府,不过东、西溪水沿岸其他几处草市的匪患却更加的严重了……
这次陈景带十二名乡勇护送小姐去建昌军给舅母拜寿,归来时遭焦背崬山匪埋伏。7名乡勇和李国章的4名护卫、两个丫鬟一同战死,五人和陈景、李国章一齐力竭被俘,如若不是穿山豹看到乡兵英勇,起了招揽之心,怕是要全军覆没了。因此,也才有陈泰风如此一说。
“不妥,乡勇乃是定制,一旦路、府征调,不得不从。碰到一个愚将将兵,只怕是有去无回。最好是另行募兵,先充作商社武卫。”张克成建议。
“好,募兵之事回头再议。经商之事倒可以先为,陈景(兼任陈家商行的管事)你听从子安调遣,商行和所有作坊也均听子安调度。另外你先从帐房支取5000两银票(会子),以支应度。”
“相爷不须如此,此次剿灭焦背崬匪徒缴获甚丰,再说晚生也只是纸上谈兵……”张克成待要再谦虚几句,就给陈老爷拦住“老夫一声阅人无数,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张克成只得退让一步。在张克成、武云峰、武云富的坚持下最后商定:成立新商社,缴获的450余贯铜钱,武家村民不论老幼每人5贯;拿出200两白银用于武家17户人家建房、添置家具、农具;余银先存入陈家账上,由武云富、陈景共同管理;陈老爷除了送给武家5亩地用于建房,每户再送10亩耕地,陈家以12间作坊入股(当下叫份子)占四成,张克成占四成,武家占两成。
大家边吃边聊,不觉已是月上中天,夜已近半。
又听陈辅国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子安志存高远,老夫自当助你。只是子安既然孤身一人,又是忠烈之后。你也就别再呼我相爷,老夫自大,你当以我为叔伯,我当视你为子侄,就把陈府当做自己家如何?”
“固所原,不敢请尔。小子高攀了,伯父在上,且受侄儿一礼!”张克成当即以子侄大礼拜俯于地。
“好!哈哈。贤侄快快请起!”陈老爷高兴的捋髯大笑。
“恭喜姑丈(恭喜相爷、恭喜老爷),也与子安(张公子)贺!”李国章、武云峰等人也异口同声庆贺。
“同喜同贺、同喜同贺。只是天色已晚,大家且自安置。子安明天再到内宅拜见夫人。陈安,让冬梅带子安回房安歇”……
陈府在码头区腾出了几处院落暂时安置了武家众人。武云峰一家被安置在陈府前院一处独院。张克成则被安排到了内宅的一处独立院落。
丫鬟冬梅引张克成去重新安排好的内宅房间安歇。
这是一个独立的小院,三间正房、两间厢房,张克成打发走了冬梅。仔细打量一下室内,风雅的外间四处摆放的迎春瓶花,散发着一丝丝沁人心脾的芬芳,室正中位置放有一张案桌,案上放着几只官窑均瓷花瓶,边设两把太师椅,靠东边一些立着一架绣描梅兰竹菊围屏,除了挂于墙上的字画和几处瓶插迎春花之外,还有琴箫宝剑。围屏后面是内室:一张紫檀木雕花的八步床,金色绢纱帐幔分拂两边,床上温润细腻地铺着一张狐皮褥,上面放着镶边湖绿色的红色丝绒被。床边放置一张花梨木斗桌,西间是书房,一张书桌,书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等文具,一支湖笔停放于山形笔格上;靠墙是一排书架,架上放满了线装图书。环顾一周,入目的尽是古色古香。
“哬,都是古董啊!放在后世可值老鼻子钱了。”
张克成躺在床上,仔细盘算:自己已初步安定下来,接下来要尽快溶入这个时代,要充分发挥穿越人士熟知历史、知识先进的优势,煽动一下翅膀,让历史转个小弯。经商、练兵、拯救南宋,噢,顺带泡妞!
想到这里,他对自己挥动一下拳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