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船并发、帆影如云。送走白勇第二舰队和泗礁岛的一众人等,留下白林率领第四舰队驻守泗礁岛,自己则和张达、武海军率领第二舰队押解着张暄、王世强一伙向临安进发,前去觐见述职。
……
“四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人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临安之后,张克成才知道这句话描写的是多么的贴切。
临安的河流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湖泊呈半开放状态。四季气侯温暖而湿润,这种先天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成了各种植物生长的天堂。在这里随处可见草莽萋萋,花木森森,宛如一个奇妙、天成、辽阔、生动的野生大花园。
南宋时的临安,就人口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大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中世纪的城市革命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观念和生活消费风尚更是领先于全国,以至有海外学者认为临安已发展到了可与西欧近世都城相比的高度文明水平,与唐长安、北宋东京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国际性的大都城”。临安的城市规模,真正达到了古代城市化的最高境界。当时世界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临安时,感慨地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此后在世界其它国家的人,都知道了在美丽的东方,有这么一座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临安府总户、口数达391259户,1240760口。资料来自咸淳《临安志》。
自从南宋定都于临安后,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里大兴土木,使这里皇城九里,宫室飞檐;园林棋布,湖山增色;官绅效摹,别墅成群。俨然已经成为了南宋偏安政权的销金窟。有记载称:临安城城的范围东西窄,南北长,西临西湖,东濒钱塘江,南过凤凰山,北到武林门。“巷陌爪札,欢门挂灯,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光不绝”,成为全国第一大城。“诸城壁各高三丈余,横阔丈余”,城外有护城河。“水门皆平屋”,旱门“皆造楼阁”,十分壮观。
当时的临安不仅是国内最繁盛的商业都市、南宋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主要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又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一年四时商贾游客云集,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驿馆旅舍随处可见。临安的文化教育事业相当发达,除有太学、武学、医学等国家教育机构外,还有府学、县学等各类学校,居民中从事各种文化戏艺的人也不少。
为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南宋朝廷在营造宫殿和官署的同时,还着力进行市政建设,扩建城墙,修筑道路,整治河道,疏浚西湖,建造园林,从而使临安更加繁华和美丽。在南宋150多年间,也是封建社会时期里临安都市发展的鼎盛阶段。
进到城门后,透过车窗,张克成发现城门里的建筑与城外的建筑又有所不同。城外居住的主要是百姓,那些都是生产各种生活物质的地方,他们的房子虽然好,但是却没有华丽的装饰和雕有图案的檐角。而城内却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场所,每隔几步就有一间大酒馆,或是装饰华丽的妓院。在这里已经完全听不见机纾声之类的了,取而代之的却是钟磬弦歌之声,两旁到处都是话本说唱之人,一幅歌舞升平的景像。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张克成在临安码头下船,安排武海军等战士进驻驿站,向朝廷刑部的官员移交张暄和王世强一伙。自己和张达、马德民等人和前来迎接的吏部员外郎陆吉先、陈维智等人从东南的候潮门入城换乘马车向陆秀夫府邸驶去。看着眼前繁华的街道和已经日暮还依然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群,沿途所见还有说书、小唱、相扑、傀儡、说经、打谜等,应有尽有。张克成不禁心生感慨。
陆秀夫的府邸位于兴庆坊中部,和太学对面而立。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的府邸都在这个坊内。陆侍郎的府邸五进院落装修的古朴大方,和侍郎的为人一样,没有一丝奢靡之气。
张克成在客厅以子侄之礼拜见了正在厅中等候的陆侍郎、淑人刘氏、宜人蔡氏荔娘。宋时妇女封号是这样的一品是夫人,二品也是夫人,三品是淑人,四品是硕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是孺人,八品是八品孺人,九品是九品孺人。要是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封夫人的,要前面加“太”字。
蔡荔娘只是陆秀夫的妾,按常例是不得封号的,但由于蔡荔娘是北宋名宦蔡襄的重孙蔡曰忠之独女,朝廷念其先祖之英名,破格封为五品宜人。据说当日蔡曰忠一见到陆秀夫时,非常欣赏。称他为“可寄命,可托孤,不可夺节;能正心,能诚意,即能致身。”“欲以荔娘副其室,恐荔娘难之。引圣母颜氏(孔子母亲)事为问,荔娘曰:‘非颜女无啟孔宗,德哉圣母!’曰忠遂以女与秀夫为侧室”
陆秀夫夫妇先问候了陈辅国夫妇的起居,又对前月张克成和明珠大婚没能亲往贺喜了歉意。待刘、蔡二位夫人转回内宅后,这才书归正传。
“子安真是国之栋梁也!以刚刚组建之军,一战保泉州,二战定嵊泗,擒得为祸东海十数年的悍匪张暄。尤其是挫败了元人收买海匪、为祸我海疆的图谋。实在是可喜可贺!”陆秀夫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张克成说道。
张克成急忙欠身说道:“世叔谬赞了,其实这两战斗,一则仰仗朝廷之威,二则将士用命。小侄不敢窃据其功也。倒是小侄平日里常闻先父及家岳提及世叔,每每都是由衷赞叹,今日能得与世叔一见,实乃小侄平生之幸事也!”
“张辖铃一世英武,竟然葬送在范文虎的失机之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听说民众给令尊和张顺在襄樊立的二圣祠,竟然被元军阿术下令拆除了。实在令人发指!”陆秀夫叹息道。
“小侄此生誓与元鞑子不共戴天!此等国恨家仇,总有一日要加倍索还!”张克成一听二圣祠被拆,一时也是怒不可遏。
“贤侄为国忠心沥胆,精神可嘉。这次嵊泗大捷朝廷也定会有所褒扬的。不知子安下一步有何打算?”陆秀夫问道。
“眼下朝中贾似道把持朝政,要想有所作为怕是也难!我想请世叔和江老相爷帮忙这次能达成两个心愿:一是能成立一支独立的水军,为朝廷荡平万里海疆;二是期盼朝廷能够重视夷州的经营,在将来局势糜烂之时,能够给朝廷一个可靠的后方。”张克成向陆秀夫汇报着自己的打算。
“就凭贤侄这次平定嵊泗,招安二千余众东海巨寇的功劳,成立沿海制置使名下的海东水军,量也不是什么难题。只是夷州建州之事恐怕不是易于之事。此事还要禀报江相爷定夺才是。今晚我先去江相府禀报一下。”陆秀夫思索着回答道。
“不用君实辛苦了,老夫已经听了多时了”客厅外面传来一个苍劲有力的声音,陆秀夫等人一听,顿时跳了起来。
山人弱弱地问大大一句:您收藏了《重塑大宋》了吗?拜求打赏和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