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皎洁,四下里很安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气。
张克成和院门旁值守的畲族小姑娘轻轻颚首致意,慢慢走向房门。刚来到屋外,就听到秀萍娇嗔的抱怨之声。
陈璧娘正一边哄着六岁的儿子入睡,一边陪着明珠叙话,冯香梅在一旁相陪,谢小环则拿着一叠诗稿,在旁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嘟囔着什么,只有秀萍不安分地在房里跳来跳去“早就应该回来了!难道不知道今天是团圆之夜吗?恐怕是不知被临安的哪个狐媚子给迷住了吧!我们还是和老爷夫人一起去赏月吧……”正说得起劲,从屋内几个人的表情中发现了不对劲,顺着屋内女人们的目光回身一看,就见张克成笑眯眯地倚在门旁正拿眼看她。
秀萍一下扑了过去,抱住张克成的臂膀“真是的,回来也不让人通报一声,看把人家急得……”说道这里猛然感到自己的语病,不禁羞红了娇嫩的小脸,松开了张克成的胳膊,低头退向一旁。
张克成一把揽住秀萍的肩头笑着说“我要是让人通报,不就听不到被人背后编排了吗?”
明珠起身向张克成敛了敛身“夫君回来了!快快坐下休息片刻,酒席已经妥当了。”
看着明珠立在灯下,如丽质仙娥生月殿,天然一身风韵、耀如春华、皎若秋月,不施粉黛而色如朝霞映雪。张克成一时不由看得痴了……
海云楼门前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果台、香案、香炉摆起来了,红地毯铺地,红烛亮堂。住在庄园里的海东军家眷和畲族女营都一起参加拜月仪式,庄园的防卫已被亲卫营接管。拜月伊始,大鼓震天,鞭炮齐鸣,月亮高悬。高高的瓦塔烧起来,各色供品端上来,众人在陈辅国的带领下全体起立,双手合十,鞠躬拜月。
庄重而热烈的拜月仪式正式开始,内容包括“三上”、“三拜”、“起拜祭月”三个部分。大家满怀虔诚,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拜月结束,接着便是酒宴歌舞。不要以为晚会演出是现代的产物,宋朝中秋节的《踏歌》就是一场华丽无比的中秋之夜压轴戏。《宣和画谱》里就曾描写“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不过那时宋朝的踏歌是金明池畔实景演出的,那里一群盛装的宫廷女子在月华中联袂为歌,踏地为节,美妙绝伦如梦如幻。万头攒动的场面难免有些混乱,“来归相怨怒,都为观《踏歌》”。《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海云楼里,空气中飘荡的美食的芬芳和夹杂着馥郁的的兰桂花香,楼台内经过谢小环精心调教的二十多位畲族小姑娘长袖善舞,花枝招展,婉转多姿,谢小环不知何时已经坐在楼台内的中间,自弹自唱,声音袅袅如在天际,“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歌声哀怨缠绵,旋律优美动人,是一种痴情哀怨缠绵的情感。谢小环的身边围绕着二十几个绿衣的舞娘,舞娘摇曳着的身姿和着谢小环的歌声,如同众星伴月一般。
谢小环近来很是开心,上次剿灭蒲师斯海寇以后,张克成用在连石尾乌岛之战中俘获的蒲寿庚大管家孙伏胜的弟弟孙服玉,换回了他的弟弟谢鲲鹏。姐弟俩的团聚给她带来了不少欢乐。
现在弟弟正跟着许焕学着做事。所以今天表演起来格外卖劲。
赏月的酒宴是安排在海云楼上,浩渺夜空中月朗星稀夜,空中一轮如玉轮冰盘般明月,把银雾般月光洒向人间,照着这座巍峨江楼清冷如银。月光好像给整个江楼镀上了一层白霜,使这座江楼又增加了许多寒意,望着夜空中不染纤尘明月,观看着眼前如梦如幻的歌舞,众人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之中,忘记了亲人远离身边、孤悬海外的的伤感……
张克成看着谢小环精彩的表演,感到无比欣慰,谢小环已经走出了哀伤。他给陈辅国斟满了一杯酒“岳父大人,后天我就出发去夷州了。这次小婿就不带明珠一起去夷州了,那里现在环境太差了。先让她在这里多陪陪岳父岳母,也代小婿尽尽孝心。以后条件好些了,再接她和岳父岳母一起过去。”
“贤婿,过两天你们就要去夷州了,这一去不知哪日才能再相见。我有几句话不得不说。虽说开疆拓土难免血腥,但是上天都有好生之德,我大宋是最讲究以德服人的国家,以仁义和中庸之道教化四方,贤婿还是少生杀戮才是。”陈辅国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淳淳善诱地说道。
张克成闻言急忙起身敬了陈辅国一杯,恭敬地听完陈辅国的教诲,方肃静地回答“武大叔和文渊表兄到了夷州之后,由于我军民初到忙于开荒、建房,当地土族鲁凯族头领酋长勾结排湾族和卑南族,这些土族皆是从安南、渤泥、加里曼丹岛和中财半岛等地移居来的。不服王化、不知礼仪。屡屡对我迁徙之民骚扰袭击。不得已夷州驻军及乡勇才开展剿匪行动,现在已肃清夷州南部和竹林两地平原之匪患。捕获三族奴隶二万三千余人。目前这些土族部落已退往山里。我已去信要求他们下一步以武力镇之为辅、以安抚为主。”
“啊!这样就好,攻心为上、武力次之才是久安之道啊!”陈辅国长吁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张克成接声说道“目前已查明,夷州的土族部落共有一百一十七个,十六七万人口,分为九个族群,除了的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和曹族四个族群为我中华后裔,这部分人是自汉以来从大陆渡海到海东定居的,其余多是南洋族裔。《左传》曾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他们也不必太过仁慈。”
“还是以剿抚并用为好,再说目前夷州地广人稀,万万不要赶尽杀绝,那样会有伤天和。再之,你也是遽登高位,杀伤太多也易招来非议。”陈辅国规劝道。
“小婿受教了,小婿定会谨慎行事,多抚少剿。我与马德民、纪灵商量后制定了治理夷州十策,还请岳父大人指教。”张克成又敬了陈辅国一杯酒,严肃地表态道。
“噢?治理夷州十策?说来听听。”陈辅国十分感兴趣地询问道。
“嗯,主要意思是:一、重用本地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二、秉承皇帝旨意,因俗而治海东;三、撤销奴隶市场,严禁买卖奴婢;四、革除前期弊政,重兴礼仪道德;五、蠲除无名赋敛,减轻民众负担;六、推行军屯制度,实行全民皆兵;七、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农耕;八、创建州府新城,奠定文明基业;九、重视海外贸易,促进商业繁荣;十、政简令行禁止,身正垂范千秋。”张克成简要地介绍了治理海东的基本思路。
陈辅国听了以后,眼中大放异彩“好!好!好!照此法办理,不日就将会出现一个繁荣昌盛的海东府!为父将拭目以待!”
一旁的武云富一边听着陈辅国、张克成爷两的交谈一边盘算着开发海东岛所需的用度。他虽然不清楚张克成的具体打算,但他却知道这绝非是个小数目!他以为当务之急就是筹措钱财!
他正待要说,这时陈璧娘走了过来,向陈辅国夫妇和武云峰之妻等人先后敬过酒以后,笑着说“你们还在谈公务?今天是团圆之夜,你们倒是不怕误了良辰美景。”说得大家都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