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宝剑锋自磨砺出
小隐山人2015-10-25 04:113,812

  官场讲究较多,有首谚语说的就是新官上任日子的忌讳“上官初四不为祥,初七十六最堪伤,十九更嫌二十八,愚人不信必遭殃。任上难免人马死,满任终须有一伤。”

  五月初九这天乃‘黄道吉日’,于是张克成就携马德民、纪灵在武大牛等二十名武卫的护卫下前往市舶司衙门接任。

  泉州市舶司(全称应是泉州市舶提举司)衙门设在位于涂山东街中段北侧府治南水门巷水仙门内,中为正堂,曰“端本”,堂左为幕厅,堂右为吏六房。堂前为露台、隶亭、甬道、戒石亭;再前为仪门,仪门前为署门,门东西为“承流”、“宣化”二坊。正堂后为穿堂,穿堂后为敬事堂,再后为福禄堂;福禄堂后有山,古榕森列,为衙署屏障。

  市舶司的仓库有两处,一处设在寮仔街过花轿亭以南西折的一条小巷“白丝库巷”;另一处设在城内东北隅高地的米仓巷旁边。(泉州府志》卷廿二《仓储》条载:“广平仓在府治东北隅,广惠仓在府署东,系同知旧廨改建。广裕仓在府治西,系通判廨改建。承天仓在承天寺。”)

  接印仪式结束,张克成便升堂安坐,属下官吏上前唱名拜见。张克成这时才知道,市舶司官吏编制除提举、监丞(以前为王茂悦所兼)、典史、监门管、干办公事外,尚有孔目官、都吏、前行、后行、贴司、书表司、手分、专知、库子、秤子、客司共12名,都吏辖税丁120人。(其他地方的市舶司规模略减)。其他还有舶干、监舶、舶模、舶官、提舶等负责监造海船的官吏。几个与王茂悦比较铁杆的官吏,怕被清算早在王茂悦入狱不久就辞职不干了。眼下吏员倒有不少的空缺。

  待所有人见礼完毕,孔目钱澧请大人训话,张克成感到第一次见面不说点什么也不合适,也就不推辞,对列坐堂下的诸官吏道:“鄙人初来乍到,也是第一次履职,还不熟悉市舶司的情况,所以一时并不会对诸位发号施令,还请诸位各司其职,按部就班既可。如果本官有什么问题,自然会派人知会诸位。今天没来的吏员,烦请钱孔目再通知一遍,明天再不到卯,本官也就不客气了。”

  众官吏原来以为这个年轻的顶头上司,搬到了前任进士出身的王茂悦,还担心他年轻气盛,会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胡搞一气的官吏们松口气,纷纷称赞大人,虽然年轻却老成持重,等等、云云。

  为迎接新上司而摆接风宴便设在后面的花厅中,众僚属为新大人接风洗尘。虽是谀词不断但毕竟是初次见面,不摸上官的脾气,是以大家还都有些收敛,并没有放肆滥饮的。走了一个过场才到下午便散了。

  张克成和马德民、纪灵回到敬事堂书房,仔细翻阅着市舶司的来往公文。

  看了一会,张克成让武大牛请来钱孔目,然后对三人说道“彦靖、台臣你们也看了这些公文,上午也听了各司官的汇报。钱夫子是市舶司的元老了,你们发现没有,至今我朝竟然还没有一套关于市舶制度的统一、完整的规定。市舶司的职责只是零散地规定,我把它归纳为三大类即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然而却没有对各种行为进行规范,何故如此,还请钱夫子教我”。

  “大人所言极是,现在市舶司主要是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公据、公验),即出海许可证;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实行抽分制度,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形式的市舶税;所抽货物还要解赴临安,时称抽解;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即博买、也称和买;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至于大人所说的行为规范,属下确实没有听说过。”

  当时市舶收入是南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南宋前期,宋王朝统治危机深重,市舶收入在财政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南宋初年,岁入不过一千万缗,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财政。同时宋政府还通过出卖一部分舶物增加收入。

  太平兴国二年(977),初置香药榷易署,当年获利三十万缗。与宋王朝有海上贸易的达五十个国以上,进出口货物在四百种以上。进口货物细色一百三十余种﹐粗色约九十种﹐共两百二十余种。主要为香料,宝物,药材及纺织品等,出口货物主要是纺织品﹑农产品﹑陶瓷﹑金属制品等。

  张克成看了看钱澧一眼,据陈维仁、曹渊等人的介绍,钱澧虽然是举人出身却是一位能干、清廉的吏员,供职市舶司近二十年,在泉州海商圈钟有着良好的口碑。

  “钱夫子,您看这样可行:一是现在各地市舶司征收税率不一致、随意性很大。不如我们就规定细物十分抽二,粗物十五分抽二,各种粗矿三十抽一;其二市舶司官吏利用自己的船只进行海外贸易,不按条例征税,依仗权势隐瞒作弊、或税吏收受海商贿赂,行‘方便’之事的,我们成立个稽查司,根据税司查验结果,再十抽其二、其三进行复检,发现舞弊者重处之;第三,市舶司官吏将本钱委托海商“捎带”进行海外贸易,回国后,必须先期行至抽解之所如实申报,待载货舶船到达,要先封舱验单,然后按分门别类予以抽分,一视同仁。弄虚作假或违期及作弊者,以罪罚之……第二十二,对朝廷派出的使臣,从国外访问回来夹带……”张克成按照历史上元朝对市舶司规定的二十二条一一娓娓道来。(详见《元史》卷九十四志第四十三)

  这下不仅马德民、纪灵听得呆了,就是钱老夫子也是听的两眼放光“如依大人所言,一是市舶司吏治为之一清,二是行之起来又少了诸多环节,三是这般以来市舶税定会大幅增加。实属利国利民之举。下官佩服之至!大人在上,请受属下一拜!”说着就要对张克成行跪拜之礼。

  宋时对官员很优渥,官员见上官也只是行拱手之礼,即使见了皇帝也只是躬身行礼,只有在大的仪式、庆典中才会行跪拜之礼。钱澧此时要对张克成行跪拜大礼,那是他被张克成给折服了。

  张克成急忙起身趋前阻止了钱老夫子的下跪之势,扶他安坐“如钱老夫子认可本官的提议,还请老夫子主笔和马监管、纪典史一起拜表上奏,另外加奏上请增加副提举二人,分提稽查和税司,本官保举夫子和李国章二人为之。”

  “大人如此抬举下官,下官定当效犬马之劳!”钱澧表态道。

  孔目只是吏员,副提举市舶司怎么也算是个官,最少也得是个九品八品的,钱老夫子对泉州市舶司里面的道道可以说是‘门门清’。张克成这一下算是把钱老夫子拉入了自己的阵营,为今后自己对市舶司的掌控奠定了基础。

  留下马德民、纪灵与钱老夫子一起继续商量奏章内容,张克成在武大牛等的护卫下回到了法石,眼见自己的婚期就要到了,也该做些准备了。

  法石庄园已整修、改造一新,四角四座望楼高达数丈,很是壮观。四周的围墙也已加宽加厚,并加盖了女墙。战士们日夜行走在上面,防卫巡逻,很有一股军事要塞的味道。

  陈璧娘这几天可是累坏了,不但要跑前跑后地指挥这要改、那要修,还要安排添置大婚用的各种物品、用具。连累得王氏、谢小环也是忙得足不挨地,新来的管家陈渊,更是被他指挥的里外忙个不停;她还要抽出时间与海波、海云一起训练那二百多名畲族小姑娘。

  见到张克成也没让他歇口气,就带着陈渊前来说事“这几天络绎来送贺礼的宾客已有五六百人了,这是名单。我们商量了一下,到时酒宴就摆在斋堂。陈小亮奉老爷之命已经赶来了,正在准备食材。你的新衣也已做好,你抽时间试一下,不合适再改也来得及……”

  听着陈璧娘唠唠叨叨的话语,张克成心中不由荡起了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前世,妈妈正在自己耳边絮叨,眼中不由自主地已经噙满了泪水,他对陈碧娘动情地说道“真是太劳动姐姐了,有什么事情还是尽量安排下人去做,看,这才几天您可是清减许多了。”

  “看您怎么哭起鼻子了,外面谁人不知我们子安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弟弟大婚是个大事,在这个世上你也没有三兄两姐的,姐姐我累点算什么!”陈璧娘腻爱地抹去了张克成脸颊上的泪珠,疼爱地轻声安慰道。

  “哪是哭鼻子,小弟这是被风吹眯了眼了,再说了无情未必真豪杰吗……”张克成掩饰地接过名单、不好意思地强辩道。

  这礼收的也算够腐败的啊!名单上记录的数字显示,古董珍玩不计光金银就折合六万贯有余!而且这几天前来送贺礼的多是泉州的海商和官宦,里面竟然还有十几位番商和东瀛、高丽的商人,张克成想这要是在后世,自己怕是要被纪检委请去喝茶了……。

  自从半月前消灭了连石尾岛的海匪、扳倒了王茂悦、常挺以后,特别是张克成现在又接任了提举泉州市舶司,泉州大部分海商都有所觉悟。这不,到平安保险商行要求参股的海商,一些本土官员也有参股意向,这才几天功夫股东就增加到近三百户,本金已高达一千四百五十七万贯之多。张克成因势利导,又让他们组建“汇通钱庄”,他希望通过钱庄和更多的泉州商家、士人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而且通过钱庄,能将个人对官府的畏惧心、敬惕心减弱,而钱庄的构成,本身就跟他在泉州的根基息息相关,也有着互相绑架、扶持的关系。

  张克成虽然对后世的银行运作、金融知识所知有限,但他喜欢看《乔家大院》电视剧,只知道一些基本的钱庄运作,即使这样他的金融理念也远远超过时人。他又想到后世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想到金本位,想到纸币发行。他比时下任何人都清楚资本的力量。他把电视中乔致庸汇通天下的理念和陈维仁、曹渊等人一说立即提起了他们的兴趣,这不,理事会的头头们这几天忙得连贺礼都来不及送,整天没日没夜地聚在一起,制订章程、商讨方案。连吃饭都不愿出书房……听了陈璧娘、王氏的抱怨,张克成笑了笑说“别管他们,一会我有办法把他们喊出来……”

继续阅读:第36章 踏平东海万顷浪(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塑大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