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们还要办军校,现在在职的旗头以上的军官士官,都要分期分批到军校进修学习。这要成为我们海东军的一项传统和制度,我将亲自担任军校的校长,陆大人、江大人担任正副教育长,武团练使担任督学,在座的将官都要入校学习,还要担任教员!”张克成知道海东水陆两军设九个营(含女营),编有五十余哨、近二百个都队,营指挥、正副哨将及正副都卒长及营哨级参佐军官逾五百人,加上张克成打算设立的后备军官规模,差不多要达到六七百人。
众人听张克成这般说,武将纷纷低下了头,陆吉先、江稿、李国章等文人可是兴奋得两眼冒光。众人还待要议论,又听到张克成接着说道“我早在猎豹营成立之初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随着火器的发展,战争的形势和内容都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步炮的协同、弹道的计算,地形图的辨识和运用,航海图的运用和计算等,这就牵涉到战争学、战役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航海学等等,不学习是跟不上形势的,也不能适应今后部队的发展。”
众人虽然对张克成嘴里经常冒出的新名词有了免疫力,但此时还是被他一口气冒出的那么多的“学”给弄懵了。
武云富知道此时他再叫苦,已是不合时宜,只得叹声认了,私下暗地里盘算着需要建多少学校,要花多少银两……
由近五十艘大小战舰和近百艘大型商船组成的联合舰队犁开南海的万顷波涛,越过美丽的西沙群岛,向西南方向疾驰着。
在宋朝这个年代,当世还没有越南这个国名。这个在后世屡屡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极为令人讨厌的国度,古称交趾,因唐朝曾于其地设立“安南都护府”故又称安南。其地位于中南半岛东侧,北与云南、广西接壤,西和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邻南中国海,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秦朝灭亡后,秦将赵陀于岭南建南越国,于越南设置交趾、九真二郡,后世越南古史把南越国列入王统,称赵陀为赵武王,推尊为开国之君。九十年后,汉武帝平南越,以其地设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越南境内。自此,安南正式纳入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经历了长达一千多年的郡县时代。在归于中央王朝直辖的一千多年里,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典章制度与文化艺术不竭传入越南,使本地居民濡染汉文化甚深,增进了安南的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唐末,割据之风也传到安南,之后一直到宋朝立国前,在五十年多年傍边,史称“五姓十二使君之乱”。最后丁姓领削平十二使君,建年夜瞿越国,是为安南封建立国之始。
到了北宋时期,丁朝被宋太祖封为交趾郡王,并被视为“列藩”。但直到南宋时期,才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这个封建国家才获得中央政府的正式认可,但仍与中央王朝连结藩属关系。立国后,其朝代更替频繁,一百多年间,先后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李朝和陈朝……安南立国早期,李朝、陈朝便穷兵黩武,对少数民族和占城等邻国连年用兵,民穷财尽,怨声鼎沸,农民起义不断,使得国势日益衰落。
张克成站在旗舰“无敌号”的三层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已经隐约可见的中南半岛陆地,心中不禁感慨万分。没想到,安南和占城的矛盾居然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安南从中国自立之后,这个巴掌大的藩属之国家居然一直以中国和占城国共同为敌,不断蚕食两国的土地,劫掠两国的人口。
以前,安南入侵占城时,天朝上国的皇帝还下旨斥责,安南多少有所忌讳,现在干脆置之不理,这不,朝廷派去的吏部员外郎、国舅杨亮节刚刚就被“礼送”了出境。
张克成是在陆吉先、江稿、曹渊等人从临安返回镇海后,于十天前祭旗出兵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把民政一股脑地丢给了李章国、马德民和纪灵等人,集中精力抓扩军、组建军校和整合部队。第一批的二百一十三名学员已于二十天前举行了开学典礼,张克成在典礼上发表的“论火器在当代战争中的运用和展望”即席演讲,令学员们如醍醐灌顶,学习的兴趣大增,也令出席典礼的武云峰、张达等人耳目一新。
自夷州镇海港出发起航,顺风的话七八天就可到达占城国占洞、里州的昏果岛以南海面,这里有一个小港距离里州州城也就是二三公里。张克成在此地下锚驻泊,就是为了协忠大夫、给事中、南洋宣瑜使杨亮节前往安南军中宣瑜朝廷旨意,以便调节息兵。
“宣谕副使大人,那安南的将军陈克礼也太猖狂了!竟然扬言‘即使天朝大军压境,他也要在三天内拿下乌、里二州!’这次宣谕副使大人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杨亮节受到安南的冷遇,心中大为不甘,于是煽风点火的说道。这次出使虽是依他为正,但是武力却要仰仗海东军,张克成虽然官职比他低、年纪也比他小,但如若不能得到张克成的全力支持,看形势这个使命还真的无法完成,于是他也放下了身段,好生与张克成商量。
“安南本是蛮邦之地、绰尔小国,安知礼仪为何物?国舅爷也不必介怀,国舅爷辛苦了!你且下去休息。你放心,我军会适当给其以必要的教训,给你出了这口气!让他们不至于得意忘形,并知道与天朝对抗无异于螳臂挡车!”张克成一边看着江万里相爷让江稿给他带来的《历代地理指掌图》中的《安南地理图》,一边解劝地说道。
待杨亮节下到舱室,张克成便在指挥使召集作战会议。转运使武云富、亲卫营统制武海波、副统制吴鹏、周正武;飞虎营统制武二苟,副统制武小坡、陈大虎;第二舰队统制武海军、副统制白林、周正勇;霹雳营副统制付彪,辎兵营副统制吴文臣,乡勇营指挥方杰勇参加了会议。占城国使相黎水金,作为两国之间的联络官员也参加了会议。
这次联合舰队以第二舰队和飞虎营为主,加上临时加强给飞虎营的猎豹营、猛虎营各两个哨队,霹雳营两个炮队以及夷州乡勇营。共计正卒1900余人,辅兵1600人、乡勇300人,水手、船工800人,辎兵400人。共计兵力达到5000余众。
据占城方面提供的情报,安南这次以理郡王、枢密使陈克礼为主将,以黎德清、阮武力、黎昕原、李丽金为副将,统领三万六千余兵马,围攻乌、里二州已近三个月,于五天前攻下乌州,现约两万余人正急攻里州不下。
会议制定了两路分兵、全歼陈克礼集团的战役部署。各将官在领受作战任务后敬礼告退,分别去执行各自的作战任务。
陈克礼对于宋军的来援还是有所准备的,他在攻下乌州之后,留下副将李丽金和四千兵马驻守,他亲自带领两万多兵马进驻里州城外大营,支援咋在这里负责围攻里州的副将黎昕原。尽管他不太相信天朝会真的出兵,为占城撑腰,但他还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部署好了应对措施。首先,他命人凿沉了数十艘渔船,封堵住了岸边的渔港。除此之外,又分出一万安南军由副将黎德清、阮武力指挥,分作两队,日夜警戒,并且港口渔村和海岸边大量囤积了大量的箭矢等物,力争能将宋军阻滞在海上五天时间。同时还规定了,一旦港口失守,大军就要立即退回里州大营,集结兵力,继续负隅顽抗。
其实陈克礼也知道他的这些措施,即不保险也不算高明,可是他目前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陈克礼心里盘算,里州的攻陷也就是三五天的时间,到时他可以利用里州城的坚固城墙,至少也可以坚守上十天半月的,有了这段时间,就有足够的时机等到援军的到来。再说,宋军远道而来,劳师远征,粮草、箭支等军械未必充足,一旦到时宋军粮草短缺,就只能退却。这样以来,形势就会变得对安南更加有利。
由于里州海岸多是山峦,这里便于登陆的渔港附近的岸边则皆是平缓的沙滩,大型战舰无法靠近,这能停在千米之外。于是武二苟、陈大虎率领一千余名战卒,只得分别乘坐二十余艘大翼船、车船向岸边冲去。
……
求收藏!求打赏!求鲜花!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