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信有一个秘密,一个他绝对无法与别人分享的秘密。
林信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规规矩矩……至少是个从不违法乱纪的人,时年二十岁在一所大学读书,日子过得非常平凡,平凡得总让林信做白日梦,希望有什么刺激的事情能发生。结果真的发生了!
直到现在为止,林信都不知道他在酒馆里遇见的那个喝得酩酊大醉的家伙到底是外星人,还是未来人。反正对方手里的那个号称能把人送向其它宇宙的东西莫名其妙地爆炸了,而且确实把林信送到了明朝,时间点……不太清楚,而且也不是林信脑子里的那个明朝。
林信记得那天他走出家门的情景,爸爸正坐在电视机前看围棋大赛,妈妈收拾提包准备去健身房。带上房门的时候,身后传来电视里解说员的声音。林信失踪以后,爸爸妈妈一定会到处寻找儿子的下落。
等林信确认了自己的处境后,他就明白这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问题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要想办法去解决。
作为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林信有很多明朝人不具有的优势。首先,他从小就读书识字,对地球和宇宙都有基本的认识,知道一些社会发展的大规律,对科学理论有基本的了解。林信是被工业社会的教育体制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为了培养一个这样的人才,工业社会付出的教育成本是明朝的人所不能想象的。大明虽然已经是这个时代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富强帝国,但她的财富也不过只能让她百分之五的子民勉强脱离文盲状态,而不可能让他们去认知地理、天文、甚至宇宙运行的规律。
因此,在各种杂学以及科学素养方面,不要说一个大明,就是这个时代全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理论方面的见解也未必能和林信相比。从某种角度来说,林信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稀世珍宝,他是未来数百年人类文明的一个载体,凝结在他身上的知识的价值不可以、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抛开工业化社会赋予林信的知识外,林信发现自己平日的兴趣爱好现在有了用武之地。他从小练习写毛笔字,大楷、小楷都写得不错。托了工业社会的福气——毕竟在二十一世纪,纸并不算什么昂贵商品,而明朝的纸张价格则颇为不菲,明朝一般的小地主家庭,他们的子弟也多用沙土练字。
日复一日用纸的消耗并不是大部分明朝士人家庭所能承受的,林信没有和出身豪门、书香世家的状元郎们比书法的打算,但明朝识字、写字都已经是一件成本不低的事情,更不会有太多家庭有能力花大钱去购买各种字帖供子弟临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信林信还是有的。
最差、最差,林信认为自己还可以靠力气吃饭,他的体格在明朝绝对称得上超一流水平。说到底,林信还是占了生长在未来工业社会的便宜,无论是林信还是他的母亲,营养状况都不是几百年前的人能相比的;无论是蛋白质、钙、还是其它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林信的摄入量比这个时代的帝王都绝不逊色。从小开始的持续体育课,更让他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作为一个身高一米八、体重近七十公斤的健康男性,林信本以为他在男性平均身高一米六出头、体重平均五十公斤、身体钙化严重不足的明朝找到一份体力工作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只是美好的设想总是会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碎,林信很快就发现他的知识暂时看起来毫无价值,会写毛笔字字却找不到雇主,而且……他竟然想凭力气吃饭都做不到。
牛顿三定律是没法用来换口饭吃的;批驳地心说的谬误只能让他被大家认为是疯子;太阳系到底是八大行星还是九大行星,明朝人也不关心。至于林信在学校里学过的那些浅显的计算机语言嘛,在二十一世纪因为很快就陈旧过时所以被人们弃置不用,在明朝却因为过于超前而一文不值。
林信很快就发现,他就是想靠写字为生也不可以。虽然读书认字的人在明朝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林信就会有丝毫的优势。明朝能负担得起教育成本的家庭都是地方富户,所以能雇得起教师的家庭绝不会收留任何来历不明的人,比如林信这样没有路引户籍的家伙。
林信也设想过当帐房先生,在几次碰壁后他算把这个问题想通了,不要说在户籍森严的明朝,就是在二十一世纪又有谁会让一个连来历都说不清的人当会计呢?
理论上只要有可靠的保人就可以向地方官府户籍;有了户籍就可以融于地方社会;然后就可以被当地的人所了解,从而有可靠的人证明你的清白;这样就可以为你向地方官府作保,拿到户籍后就会被地方社会所接纳……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无法从外面解开的死疙瘩,至少,林信这个在大明没有一个亲戚、故交、同乡的人是不能解开的。即使林信有一身蛮力也不行!
活着还是生活?这本是一个很严肃的哲学的问题,对挣扎在明朝的林信来说,这个问题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发现自己的知识不是力量后,林信就向明朝的人展示了自己的一身蛮力,有不少人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过他们提出的方案不是帮助林信办一份户籍然后雇佣他,而是千篇一律地要求林信签署一份卖身契。
一开始林信觉得这些富户简直不可理喻,但最后他还是想通了其中的缘由,那是他在一座破庙里和一群野狗同居时想通的。林信突然醒悟自己在富户眼中的形象就类似这些野狗,正如未来社会一样,正常人只会给自己家养的宠物领证,而绝不会自找麻烦地去帮一条野狗扎项圈。这么干不但完全没有丝毫好处,而且还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那狗在外面咬了人,让别人按图索骥打上门来。
林信不愿意卖身为奴是因为他指望有一天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想仰人鼻息地活着。不过很快他这个念头就发生了动摇,因为再这么继续下去林信不要说追求生活,就连活着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要变得遥不可及了。
但最后林信还是没有签卖身契,因为卖身并不仅仅和他这一辈子有关——如果仅仅是涉及自己,说不定林信也就算了。可是这种卖身契还牵扯到林信的后代,将来林信不仅会有儿女,也会有孙子、孙女,他觉得自己无权把他们的未来也一并出卖。
“每个自由人都是他自己的君王。”终于,林信在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倒在了冰天雪地里,他昏迷过去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本该是这个不幸的穿越者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