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造船有专攻
静好居2015-10-25 09:426,449

  在屯门的日子,吴央每天上午学习日、韩、阿拉伯三种外语。记忆中,学英语的底子,让她学起来很快。

  张梅见此,每日一早,就领着她与吴盖的八岁儿子吴璁、六岁女儿吴琳过来,说是跟着姑母一起学外语。于是,吴央每天先要他们先学英语半个时辰,然后自己学三种外语。可是,这两个孩子,她念一句什么,他们就跟说一句什么。弄得她不时纠正、讲解,倒是反而相得益彰,学得更快。于是姑侄几个一起进步。

  没几天,玉梅、李娃、紫薇,孩子们,也天天来,跟着学。玉梅说韩亮已经16岁,行过弱冠礼,明年就可以成亲了。良臣说,这样可以早有孙儿,乘他还能够拿得起刀枪,拉得动弓,可以亲授武艺。他准备教武的,我就准备教文的呗。李娃,则将两个孙儿带来,祖孙一起学。认为,将来开客栈,少不了与老外交流。紫薇则说,你们的目的加起来,就是我目的。永宗,居然跟着乐此不疲。好在,吴央只注重日常用语的学习,目标,能够口头交流即可。

  三个教学的老外,看这“外语热”气氛,很高兴,教的更卖劲。他们也不肯要报酬,只要管饭外,也教他们汉语就行。

  每天午休后,会客。她的学识,她的口才,不日就名声大噪,要求见她的人,愈来愈多。每天下午,午休尚未起床,人就来了一屋子。最后发展到,附近村落的人们也慕名前来。朝廷来了钦差,头一回。而且待人亲和、与人为善,更是令人趋之若鹜。

  于是,吴央规定,每天只答疑解难半个时辰。

  于是,几乎天上地下、国内国外、历史当今,就没有她不能回答的问题。人们敬佩之余,便搜肠刮肚,什么千奇百怪的问题都弄出来问。吴央,自然是不可能让人失望而归。

  于是,人们的结论是:高才,奇才!状元、榜眼、探花,如何能比。

  吴央听了,付之一笑。

  这样下去可不行,她于是敦促圈地的进展。结果是,李娃一家要求临海岸长度200丈,说是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岳云两子,五门,每家不过20丈。其他的,都要求给100丈。另外,牛皋请求,从中分他50丈。吴央,微笑颔首。

  接着,他们建议,是否总水渠当总围墙,这样一举两得。

  吴央回话:一里外,远了些,也难保障水质。总围墙,各家只管自己南向终端的百丈、两百丈。并且,目前都以连植三排杉木为界。待以后能力许可,再祝围墙不迟。吩咐,水渠两端入海段,深度要浅于主渠,以便水渠保持有足够的水。同理,各家分渠,水位高度,要能够形成自然倒流,以免泛滥。院子内,也可以挖井。海岛,不用很深,就能够见水。

  又出问题,劳力不够。吴央答,水师,现成的劳力。按市场价给酬劳,应当会乐意干。

  钦差开口,还给酬劳,谁不乐意?

  总算,圈地搞定。界树已植,水渠已成。整个屯门湾的人们被鼓动、感染的热情涌动、干净倍增,理想的未来规划,激励着当地的、来来往往的人们。

  吴央,看反响的效果很好,发展此地的基础,或者说雏形已经形成,便准备离开。要吴近将这里的一切,全权委托吴紫薇,并留下最得力的家丁陈二,协助打理。

  韩、梁表示,待韩亮成亲后,就回临安。李娃表示,岳雷一支,就先按吴央吩咐,到潮州去,她领着几个小的,留在屯门港。

  辛永宗,向吴近借了一笔银子,拜托紫薇代建、代管。表示,银子一回临安就还。

  吴近微笑道:“孩子啊,不急。吴央不是说了?一家人。”

  一天,紫薇苦着脸,为如何盖屋、打理发愁。拉来李娃,一起要求吴央,无论如何也要指导一下。

  “呵呵,嫂子在西湖楼外楼,打理过酒楼的,不是么?”

  李娃道“妹子,那里经营对象,主要是咱们国人啊。这里,可是主要针对老外呢。”

  “也是。这样吧,嫂子与紫薇,先到广州吴记联益会馆,以及番禺坊看看。就会知道,怎么盖屋、怎么布局、怎么经营了。既然主要针对外商,当然要了解一番后,才能够经营得受欢迎。接着,嫂子先盖一座瓷器经营楼。临海部分,建一层,深一丈左右,作为店面,后面大部分加高为两层。二楼自家居住,一楼为展示大厅,以供参观。仓库,随后另外建一座。厨房,也要单建,以免污染门面。这样地,先盖座样板楼出来,其他各家,就可以仿效了。其余地块,可以建出租屋。除了沿海部分地块,后面逐步地,都盖房出租。单座的,三五十平丈就够。排房的,一间间出租。注意留足空间,植树、种花、种草,象园林一样布局,才好。一定要让整座园子,有水、有花,有林子,而一座座屋子分布期间,错落有致。等钱赚够了,不想租赁了,自己住着,全家人各安一隅,蛮好的。”

  拖延了几天,依然被围的连轴转,每天被折腾的筋疲力尽。

  “吴太师,赶紧走,要不然,大人会被拖垮了。”

  “对,赶紧走,明天一早就走。反正都整理好了,你先去将船备好。”

  永宗赶紧忙去。吴近将女儿引开,吩咐她抓紧休息。自己上阵应酬。

  “来来来,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我,看看老夫能否解答。”

  “请问太师……”

  “太师,请问……”

  ——————————————————

  冬去春来之际,即正月初六,吴央一行,离开屯门,先回潮州。

  潮州客栈,吴近、吴央、永宗,到茶楼品茶。

  忽然,父女俩,被说故事的,故事内容提及“徐旺”吸引,不禁侧耳静听——

  话说,有一年,徐旺摸摸箱底,还有点积存,就自已建条窑自烧自卖,想发家致富。

  可是不久,新窑建成,烧窑了。一时间,只见窑内五色火光冲天起,笔架山方圆几里以内,五色祥云堆积不散。百窑村人都感到惊疑,纷纷向徐旺庆贺,都说这是吉利之兆。

  谁知,好开头没有好结尾。到了开窑那天,打开窑门一看,一窑缶全数烧成碎片,十多年的积存全付流水,徐旺犹如五雷击顶,就地昏了过去。

  几天后,徐旺请来四邻,把窑内碎缶挑走,倒下韩江,筹算再试一窑。

  清窑时,徐旺浑家(妻子),意外拾到一个完好的插瓶。徐旺想,这就奇了,那日葬缶时没有葬过插瓶呀,这插瓶是哪里来的?正想倒想都想不明白,顺手就把插瓶捡回家来。

  有一日,潮州来了一个红毛番仔的古董商,途经湘子桥,骤时,雷鸣电闪,暗无天日,而桥下水底,却豪光喷溅,照泛江面一片亮。红毛商眼珠一转,预计此地必有宝物,便买来一团红棕索,缚上铜钱五吊,抛向发光的处所,一钓,果真钓起了一个插瓶。

  红毛古董商,认为这是一个雄宝瓶。有雄必有雌,宝物成双,价格就不低了啦。于是,他走过湘子桥,跑进百窑村,走东家,窜西家,果真在徐旺家,发现那只雌瓷。

  红毛商开心的差点发了疯,忙摸出一个金锭,叽哩咕鲁,指着要换那只插瓶。要求一个插瓶换一个金锭。

  徐旺想,插瓶换金锭,敢情是个宝瓶,索性摇手不卖。

  红毛商急的眼睛冒了火,抱起宝瓶往外跑。徐旺边追边喊:“抓贼呀,抓贼呀!”喊声惊动了四邻。邻居们看到了这情景,有的掘着瓷泥,有的扛着破缶盒,喊打的,喊砸的,纷纷赶来相助。

  人越来越多,红毛商拔出暗藏在身上的番刀,吓退众人,掉头又跑。众人跟在后面,边跑边喊,牢牢追逐。

  众人一直追到了洗马桥,驻扎在桥边的官兵,也一齐追过来。红毛商见势不妙,为了保命,仓猝往后摔了那对雌雄宝瓶,流出无数黄灿灿的东西。

  大家仔细一看,原来来是各处黄金。追赶速度最快的官兵,自然追在最前面。他们见钱眼开,争着拾起地上的黄金,乱成一片。红毛商乘着大乱,便逃得无踪无影了。

  结果怎么来着,徐旺的瓷窑,烧制都是精品,供不应求。他的窑,被称“金窑”

  。——此后,人们便将这各处黄金的处所,叫做“黄金塘”。

  ————————————————————

  听完故事,吴近摇头,吴央微笑,永宗莫名其妙。

  永宗,满目疑问地看着吴央,希望得到答案。

  吴央微微一笑道:“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也不是。“传说”里的说,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呵呵,你自我理解吧。

  吴近见永宗蹙眉,便道:“孩子啊,别急,回头我告诉你,如何个,是与不是,有与没有。”

  原来,吴近给过窑火师徐旺,一对耀州窑插瓶,一笔开窑银子,希望他家能够摆脱贫穷,烧出好瓷。不想,竟然产生了这样添油加醋的故事,再神化之,便越说越丰富,越传越离奇。

  吴央估计,许是那对插瓶,被老外看中。那是难得的样品,徐旺怎么能给?再高价也不能给啊。就算一锭金子,也有用完的时候,而烧出精品,金银自会源源不断。于是,徐旺与老外产生了争执,赶来帮腔助阵的邻人越来越多,老外只好急忙离开,被追赶的落荒而逃。结果,徐旺果真烧出上好的瓷器。

  也是啊,人家徐旺,可是祖传的烧窑看火候高手。要不,吴近、吴央,怎么单单看好他呢?这对徐旺来说,简直天上掉馅饼,有如神助。他连恩人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哪知是何方神圣?

  于是,故事来了,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精彩。

  潮州笔架山宋窑,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碗、盒、盏、灯、炉、杯、壶、盂、豆、釜、洗、枕头、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艺瓷,其胎质坚密,别具一格。釉色以影青釉为主,兼有青、白、黄、酱褐釉等,釉质晶莹润泽、如银似玉,多数不开片或只是极细的鱼子纹片;饰纹以划花为主,还有雕刻和镂空的。

  吴央一行再到百窑村,一呆一个月。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美称,此后经年,发展为“海上丝路”始发港口之一。

  ————————————————————

  在永宗的一再敦促下,开始返航。经温州,特地到瓯江回眸。

  原来隔水相望的龙翔、兴庆两寺,已经在赵构下诏请来的普陀寺法师,悟空禅师的主持下,填塞了两屿之间的湍急川流,让两岛连为一体,连接成片,并在填塞的新基上盖起了中川寺。

  走近中川寺,赵构御赐的“龙翔兴庆禅寺”寺名,烫金的大字,熠熠生辉。原来,悟空禅师是奏请索要御笔“江心寺”寺名的。赵构难忘曾经泊船瓯江,驻跸龙翔、兴庆,两禅寺,所以御赐“龙翔兴庆禅寺”。由于,新建寺庙在江心,所以当地人还是习惯称其“江心寺”。

  吴近、吴央、永宗,都经历了当年的“东海飘摇”。故地重游,往事历历在目,便在江心寺住了一晚,与悟空禅师,侃侃而谈,直至深夜。

  翌日一早,直航明州。

  ——————————————————

  南宋政府鼓励富豪打造海船,购置货物到海外经商。并制订有关奖惩制度,能招徕外商的升官,影响海外贸易的降职。

  明州四海造船场(南宋,各地造船厂,都叫某某场,某某坊),广州吴记联益会馆,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四海船场,造船十几年,下水大大小小数百余艘江海船,第一次迎来了场主。

  吴央一行,在船场总监的引领下,将整个场区转了一遍。

  成船展厅有湖泊游船,江河货船、客舟、渡船,海舶、番船,车轮船(战船)、船王,各一艘(船模,真的停泊在一处小澳里)。

  吴央,要总监吴楷,将车轮船、海船、船王,扼要介绍一下。吴楷行礼称是,便开始一一介绍。

  其一,车轮船,是迄今最先进的战船,也叫“飞虎船”。因为其最先进之处,就是速度快。其速度,超过之前的所有各种战舰,等同我大宋水师的秘密武器,也必定会在今后的水战之中,能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车轮船、飞虎船。

  关于车轮船,我们是借鉴了李宝将军的水师,研究制作的战船,而加以改进的。据李将军说,他是根据大人设计的轻舟,以轮代桨行船,又省力又快的启发,再结合韩将军大战扬子江、黄天荡的战舰,而制造出的车轮船。

  当然,这样的车轮船,我们只生产了两艘,一艘,李将军买去了;一艘在此成列。平时,这艘车轮船,我们是覆盖封闭,不让人看见的。而且,这间展厅,只有我与吴太师有锁匙,别人是进不来的。这也是,我们的保密措施之一。

  其二,海舶,也是我们目前主打的产品。即,我们主要生产这种航海货船。

  我们知道,过去的海舶,都是“客舟”。我们陈列这里的,就是这样的客舟。

  通常,客舟长60多尺,深(高)10尺,阔25尺,可载二千斛粟。每舟篙师水手可六十人。内部有独特的水密舱构造。客舟分三个舱,前一舱底作为炉灶与安放水柜之用。中舱分为四室。后舱高一丈余,四壁有窗户等等。

  我场从开场以来,就是在这艘客舟的基础上,开始造船业的。

  这艘远洋帆船,为五帆船,两大帆,三小帆。长72尺(24米),最阔处30尺,载重量为40万斤(200吨)。主要结构是夹底造型,三重壳板、多根诡杆、隔舱数多等特点。具有规模巨大,结构坚固、宜于装载、抗风力强、稳定性好、吃水深等优越性。

  (宋制:1丈=10尺=3.12米=312厘米。即,1尺=31厘米)

  除此,大船上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抢救。每只船上,都有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

  最具特色,也是最重要,最具优越性的,我们设置安装了精确的指南针,进行导航,指示方向。否则速度再快,性能再精良的舰船,也可能会因失去方向,消失于茫茫海洋。

  总之,这些特点与优越性,都根据适合于远洋航行而研究制造。因此,在船型结构,与造船工艺上,要比号称最大、最佳的那艘展览于此的“番舶”更先进,完全可以体现,我们的造船技术,比番人优良得多。

  当然,船体的更趋巍峨高大,结构的更加坚固合理,行船工具的更趋完善,装饰的更为华美,都是经过我们多年来的不断探索、研究、改进而达到的效果。

  这些,都足以证明,我们打造的海舶,比之“客舟”,其进步之大,可谓是飞跃性的。

  虽然,成效是喜人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我们的远洋帆船,主要还是要借助风力,由于载重量特大,外加远航千万海里,要象车轮船那样,灵巧轻便,踩轮、摇轮前行,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如,我们只能够,使用三重壳板,予以加固加稳,而无法用钢板。铁板不能用,钢板目前无人可以生产。目前,生产的极少量的钢材,都只能用来打造一些工具用。

  其三,船王,我们称它“巨无霸”、“海霸”。迄今生产两艘,其中一艘已经开走。

  这艘海霸,长90尺(30多米)、最宽处36尺、高12尺,载重量160万斤(800吨),堪称海上“巨无霸”。其他的特点与优越性,与刚刚介绍的海泊差不多。

  ——大人,我介绍完了。大人还需要了解什么吗?

  “唔,不错!你管理的很有成效。介绍起来胸有成竹,从而朗朗上口,很有口才。”

  “大人过奖了,在下惶恐。其实,这些改良、改进,都是吴太师不断出命题,同时告知要点与途径,再由场部技工反复琢磨,拿出小样,而后投入生产。我以上的说辞,也基本是吴太师多年来说过的原话。我每次都注意听,并记录下来。再经过每每向客户介绍,也就越说越熟练了,如此而已。据吴太师说,那些命题、要点、途径、理论等等,都来源于场主,他只是转达。所以,我班门弄斧了。”

  “嗯,蛮用心的。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能够有心、用心做事的人,都会做出成效。你,辛苦了。下面,说说一条海船的造船的流程,需要的工作日,以及成本比之其他船场、船坊,落差几何。”

  “好的,大人。”于是,吴楷接着介绍。

  时下,造船,修船,已经普遍使用“船坞”,也起始了新船运用“滑道”下水的方法。

  船坞是北宋张平发明的。船坞有两种:干船坞和浮船坞。干船坞的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其基本组成部分为坞口、坞室和坞首。我们船场,干船坞和浮船坞都有。

  造船,使用船壳法。即,先定龙骨,后定水底板,再是隔舱板,在隔舱板与外板捆接处设肋骨,起加固隔舱板与船壳板捆固连结的作用。

  一艘内河船,约需1500多工,一艘海船自然要2000工左右。(宋,工人工资按工作日计价。一工,一个工作日。一人干一天工作,谓之一“工”。)每个工种,每工酬劳是有等差的。这个,可以看财务报表。

  私营造船,成本通常高于官方造船。因为官营有配隶的犯人,有厢军,作为苦力。而私营,只能有酬“和雇”工役(民间工匠)。

  虽然,我们乃私营造船场,自有我们的特别优势。比如,高大船型、水密隔舱、多重壳板、多桅杆、升降舵,以及合理用材等方面,尤其不断技术革新方面,都领先于他人。从而,售价也就高于他人。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听着,吴楷似乎没有下文了,吴央颔首,向会议室走去。

继续阅读:132、梵音幽涛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