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这是赵鼎绝食前,亲笔书写的铭旌。铭旌,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
这么铿锵、豪迈、潇洒的自我铭旌,实在令人绝倒!
赵鼎,以死明志。其视死如归的气节,赤诚的爱国之心,委实感天动地泣鬼神。深深地感动了南宋子民,也必将永垂不朽。
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山西)人。绍兴年间,几度为相。因与秦桧政见不合,罢相,出知泉州、福州等。不久又被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吉阳军。吉阳(海南)三年,知道秦桧必欲杀己,宁可绝食而死,以表心志,也不肯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此心此情,可堪可表。
《宋史》有传曰:“鼎为南渡名相,与李纲齐名。其词“清刚沈至,卓然名家。”
绍兴十七年,赵鼎被秦桧bi死了,秦桧的心,安了一半。
秦桧得以腾出手来,对付更加强硬的对手,前任宰相——张浚。
赵鼎死后,具备跟秦桧抗衡的朝廷重臣,就只有张浚一人了。张浚虽被贬永州,但他那种百折不挠,誓死不与金人共生的坚定意志,在天下人的心中,永远无法抹去。
当年,四方有识之士,莫不对张浚、张都督倾心不已。健将悍卒,相互问候的时候,总要提起张都督。就是三尺之童,也知道张都督的威名。每当南宋使者,出使金国,金国总要问,张都督还在否?”
这样的名气,在南宋境内,无人可匹敌。他日张浚若是东山再起,振臂一呼,必定是应者如云。这样的对手,比赵鼎还要棘手。
为了对付张浚,秦桧煞费苦心。终于,想出了一出绝招,那就是污蔑张浚谋反,而且将在野的,张浚与赵鼎的支持者们,都网罗进了秦桧的黑名单,期待能一网打尽。
张浚,绝非等闲之辈。枪林弹雨经历了无数,岂会阴沟里翻船?
赵鼎一死,张浚心里就清楚,秦桧要对付的下一个,就是他张浚了。
张浚想起绍兴十三年闰四月,与吴央邂逅长江口海岸时,吴央的委婉提示:“韩信不耻kua下之辱,方有后来叱咤风云。韩世忠当年,闭门谢客,暂避锋芒,得以保全。大丈夫,不利时当善于自保。若守得云开见日,岂不善哉?”
于是,张浚效仿韩将军,立即闭门不出,连儿子也不见。
张浚的低调,让秦桧无处下嘴,“莫须有”的谋反,自然安不上,只好作罢。
张浚总算,躲过了一劫。
届此,秦桧为相的第一个目标,铲除自己的政治劲敌,貌似达到了。
殊不知,谁,会笑到最后。
————————————————————
宋廷,秦桧排除异己,无所不为。被他除官、陷害的人,不胜枚举。
金廷,完颜亶皇后裴满氏,胡作非为,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后宫干政的伎俩,无所不用其极。如此这般,久而久之,水满溢出。一切,都不可遏止地发生了。
完颜亶,长期积压对裴满氏的怒气,无法控制,终于犹如火山爆发。
暴怒疯狂的完颜亶,在寝宫中,手刃皇后裴满氏。接而一鼓作气,杀死德妃乌古论氏,妃子夹谷氏、张氏,还有多位宗室与大臣(夹谷,复姓。女真人姓氏之一)。
接着,完颜亶,迎纳胙王常胜的王妃,撒卯,入宫继承皇后之位。
裴满氏,这个自不量力的皇后。不仅没有成为武则天,还悲催地,惨死在自己夫君的刀刃下。
完颜亶的疯狂,一时间,导致金廷内外,天怒人怨。
消息传出之后,完颜亮战战兢兢,生怕下一个被祭刀的就是自己。
完颜亮夺位之心,更加迫切。母妃徒单氏、李氏,察其意图,每每劝之无效。虽然嫂子裴满氏皇后惨死,失去了歪打正着的助手,但依然无以阻挡他夺位的脚步。
完颜亮,曾经与自己的心腹高怀贞,谈及自己的志向说“我有三个志向:第一,国家大事都是我说了算。第二,带领大军马踏敌国,抓到敌国的君主问罪于前。第三,得天下绝世美女为妻。”
后来,完颜亮又在别人的扇子上,题写:“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
这样的志向,这样豪迈的诗句,可见完颜亮,毫不掩饰自己想当皇帝的愿望。
因而,就在完颜亶,以为清君侧告成,天下太平之际,完颜亮发动政变。
绍兴十九年,皇统九年(1149)十二月九日晚,完颜亮,带着一批对完颜亶心怀不满的亲信,来到了完颜亶的寝宫,准备弑君自立。
掌管完颜亶寝宫钥匙的大兴国,早已是完颜亮的人。大兴国假传圣旨,支走了所有的侍卫,众人一拥而入。
熟睡中的完颜亶,似乎本能地感受到了危险,当场就醒了过来。立即,翻身去摸自己藏在床底下的刀,但摸来摸去,始终摸不到刀。他哪里知道,这刀,早已经被叛徒大兴国收起来了。
就在完颜亶,慌乱找刀的时候,早已投靠完颜亮的御前侍卫,徒单阿里出虎、仆散师恭,快步冲到床前,对完颜亶,劈头一阵乱刀,砍死了完颜亶。大概是不放心,完颜亮亲自出马,又劈了完颜亶几刀。喷涌而出的鲜血,溅了完颜亮一身。
完颜亶就这么轻易地死去,在前一刻,他还是一个主宰着千万人生死的皇帝,而这一刻却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了。
一瞬间,原本热闹的凶杀现场,顿时冷清了下来。大家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究竟谁来当皇帝?
看着沉默的大家,仆散师恭,突然走上前大声说:“我们一开始准备政变的时候,就准备立平章政事(指完颜亮),现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说完,他扶完颜亮坐下,低头高呼万岁。就这样,完颜亮成了金国的第四任皇帝。新皇登基,自然又是新一轮的改朝换代。
呜呼!金国第三任皇帝,完颜亶死于非命!
完颜亮,则踏着哥哥的尸体,走上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为其父完颜宗干。韩本,上谥号为,宪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庙号,金德宗。奉生母大氏,为太后。
这一年,完颜亮,年仅二十七岁。
这一切,本来就在完颜亮的预料之中。完颜亮此时,并没有多大兴奋。他考虑的是,如何坐稳江山。
完颜亮,夺位之后,打算收买人心。以“裴满皇后无罪被杀”为由,降完颜亶的称号为“东昏王”,并将他的尸体,与裴满氏合葬。追谥,裴满皇后为“悼皇后”,又封她的父亲,裴满忽达,为亲王。
呜呼,一代帝王完颜亶,及其皇后,就这么烟消云散、化为尘土。
完颜亶,出生1119年2月28日,在位,1135年正月~1150年1月9日。在位时间,仅仅15年,享年40岁,落得个“东昏王”的下场。
至于,完颜亶,后来被追封“金熙宗”;悼皇后,被追封“慈明恭孝顺德皇后”——悼平皇后。那是,后话了。
——————————————————
金廷,完颜亮高坐皇位,却也坐如针毡。
女真金,完颜亮虽然即位,成为金国第四位皇帝。毕竟是政变所得,所以,稳定局面,才是首要的。
完颜亮,也想不出什么正当理由,让朝廷中手握重权的大臣们支持自己,思来想去,除了杀一儆百,也没有别的办法。
当夜,宫中传出圣旨,命令朝廷中所有的高级官吏,前来宫中议事。
很快,左副元帅完颜宗敏,首先赶到。而迎接他的是,仆散师恭,滴血的屠刀。可怜的完颜宗敏,左闪右躲,还是死于非命。
接着,左丞相兼都元帅完颜宗贤,第二个赶到,迎接他的是,一根索命的绳子。完颜宗贤,死于非命。
诛杀了完颜亶的两位心腹重臣之后,完颜亮微微放心,这才宣布登基,改元“大定”。
事后,政变集团的九个人,都先后获得高官。
然后,完颜亮就认为,金廷中最大威胁,莫过于太宗一系的诸王。
其实,完颜亮的麻烦,主要是他的皇帝哥哥完颜亶造成的。
当年,太宗派完颜宗磐(老大),和完颜昌阴谋造反,最后被太祖派,完颜宗干和完颜兀术,联合完颜亶,一起干掉。死于非命的,还有老三完颜宗固,老九完颜挞懒。
事后,完颜亶并没有追究太宗一系的其他诸王,反而给予他们高官厚禄。到完颜亶死的时候,太宗一系的诸王早已羽翼丰满。在金国各地,这些王爷,几乎都是手握大权的一把手。
太宗一系的诸王,对于完颜亶,可能没有多大恨意,毕竟他的登基由不得自己,诛杀大哥也是bi不得已。可是,对完颜亮,那是仇深似海。当年,若不是完颜亮的老爹完颜宗干,与完颜宗翰,横插一竿子,金国皇位恐怕还轮不到完颜亶。完颜亶也就罢了,毕竟是完颜宗干的养子。可如今连敌人完颜宗干的亲生儿子,完颜亮也登基了,这算什么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完颜亮,不是傻子。这一切,他心知肚明。
为防太宗一系的诸王铤而走险,完颜亮特意叫来完颜兀术之子,身材魁梧的韩王,完颜亨,封他为摄右卫将军。之后,还对完颜亨“推心置腹”道:“你不要嫌这个官位太轻,其实朕是疑心太宗诸王,有你在我身边,朕才能安心。”
皇帝对你推心置腹,照理说臣子应该立即下跪,感谢皇帝的器重,表示不辜负皇上的期望。可是,耿直的完颜亨,似乎没有这个觉悟,大大咧咧地说道:“陛下放心,收拾此等土鸡瓦狗,易如反掌。”而没有明确表忠心:誓死保卫皇上!
完颜亮当即认为,完颜亨,完全不把他这个皇帝的安危放在心上,十分恼火,但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微微皱眉。然而,完颜亨就此在新皇心里,埋下了阴影。
过了几天,完颜亮将自己喜爱的宝弓,赠给完颜亨。完颜亨看了看,用手一拉,就还给了完颜亮,笑着说道:“陛下,这弓也太烂了,您还是赐给其他人吧。”
完颜亮,最害怕的就是别人轻视他,不把他当皇帝看待。完颜亨虽然是自己的堂弟,可是如此自负,分明不把自己这个兄皇放在眼里,难道完颜亨也想当皇帝?完颜亮不寒而栗。当即暗暗决定,这样的人绝对不能重用,还是下放到地方安全点。
于是,完颜亮下诏,命完颜亨为真定尹,并说道:“太宗诸王实力强劲,多数集中在河朔、山东。真定,占据要冲,如有变乱,那么就依靠爱卿了。”话说的这么好听,实际上,心中正琢磨着如何收拾完颜亨。
不久,完颜亮的宠臣萧裕,诬告太宗一系的诸王阴谋造反,正愁没有借口的完颜亮,借势大开杀戒。太宗一系的后裔,被杀七十余人,基本断子绝孙。
呜呼!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如果在天有灵,是否也会因之落泪?
————————————————————
完颜亮即位,消灭了太宗一系。想着,该开始全力以赴治国繁荣了。他翻开自己父亲的传记,回忆父亲完颜宗干。韩本的一生(宗干,汉名;韩本,女真名)。
斡本,阿骨打庶长子。初随阿骨打(金太祖)攻辽,劝上尊号。天会元年(1123)底,擢国论勃极烈,与完颜杲。斜也,同辅政。太宗初,参与议礼仪、正官名、定服色、设选举、兴学校。熙宗即位,拜太傅、领三省事。任用汉人,推行改革,与完颜宗磐等发生党争。天眷二年(1139),捕杀宗磐,诛其党徒,进太师,封梁宋国王。
斡本,太祖伐辽时,辽人来御,遇于境上。使宗干率众先往填堑,士卒毕渡。渤海军驰突而前,左翼七谋克少却,遂犯中军。杲辄出战,太祖曰:“遇大敌不可易也。”使宗干止杲。宗干驰出杲前,控止导骑哲垤之马,杲乃还。达鲁古城之战,宗干以中军为疑兵。太祖既攻下黄龙府,即欲取春州。辽主闻黄龙不守,大惧,即自将,籍宗戚豪右少年与四方勇士及能言兵者,皆隶军中。宗干劝太祖毋攻春州,休息士卒。太祖以为然,遂班师。
宗干得降人,言春、泰州无守备,可取。于是斜也取春、泰州,宗雄、宗干等下金山县。宗雄即以兵三千属宗干,招集未降诸部。宗干择土人之材干者,以诏书谕之。于是女固、脾室四部及渤海人皆降。
太祖克临潢府,至沃黑河。宗干谏曰:“地远时暑,士罢马乏,若深入敌境,粮餫不继,恐有后艰。”上从之,遂班师。从都统杲取中京。宗翰自北安州移书于杲。是时,希尹获辽人,知辽主在鸳鸯泺,可袭取之。杲不能决。宗翰使再至。宗干谓杲曰:“移赉勃极烈灼见事机,再使来请,彼必不轻举。且彼已发兵,不可中止,请从其策。”再三言之,杲乃报宗翰会奚王岭。当时无宗干,杲终无进兵意。既会军于羊城泺,杲使宗干与宗翰以精兵六千袭辽至五院司。辽主已遁去,与辽将耿守忠战于西京城东四十里。守忠败走。
太宗即位,宗干为国论勃极烈,与斜也同辅政。天会三年,获辽主于应州西余睹谷。始议礼制度,正官名,定服色,兴庠序,设选举,治历明时,皆自宗干启之。四年,官制行,诏中外。
十年,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完颜亶即位,拜太傅,与宗翰等并领三省事。天眷二年,进太师,封梁宋国王,入朝不拜,策杖上殿,仍以杖赐之。宗干有足疾,诏设坐奏事。无何,监修国史。皇统元年,赐宗干辇舆上殿,制诏不名。
上幸燕京,宗干从。有疾,上亲临问。自燕京还,至野狐岭,宗干疾亟不行,上亲临问,语及军国事,上悲泣不已。明日,上及后同往视,后亲与宗干馈食,至暮而还。因赦罪囚,与宗干禳疾。居数日,薨。上哭之恸,辍朝七日。大臣死辍朝,自宗干始。上致祭,是日庚戌,太史奏戌亥不宜哭,上不听曰:“朕幼冲时,太师有保傅之力,安得不哭。”哭之恸。上生日不举乐。上还上京,幸其第视殡事。及丧至上京,上临哭之。及葬,临视之。
……
综观父亲完颜宗干一生,太祖时,乃为智者,深得信赖。太宗时,议礼仪、正官名、定服色、设选举、兴学校,被誉第一能臣。东昏王时,以太祖派实力,打垮太宗派一党,为完颜亶扫清障碍。而自己,深得父亲言传身教,才智,绝非常人可比。自己,只要按照父亲的治国理念执政,定然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于是,完颜亮把完颜亶期间的“三省六部制”,改为“一省六部制”。
首先,弱化三师、三公兼领三省事,将其变为最高荣职,只给奉禄,不给权力。
在正隆初年,最终废掉了三师、三公兼领三省事。
第二,实行一省制。废除中书省、门下省,只保留尚书省。尚书省,直接由皇帝控制,作为中央政权最高执行机构。
第三,取消行台尚书省。
第四,废除元帅府,改为枢密院,以此来改变都元帅掌重兵,中央难以指挥的局面。
完颜亮,通过对官制的改革,确立了“一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机构精简、效率倍增、协同共事、互为制约,更加有利于君主集权制。
到此,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再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过度期,而是完全走向了封建制,达到了封建制的完善。
由此可见,完颜亮不是只会政变,而是善于治国的一代皇帝。
完颜亮的智慧与能力,显然高于完颜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