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有名慧根2015-10-25 07:123,124

  “承蒙明公好意,孟德感激万分,无奈我军中还有要事急需处理,又不好假手于人,须先回营中,请明公恕罪!”脸上愤怒的潮红还没有完全褪去,曹*低着头,拱起手,掩饰着脸上的神色。

  “既然如此,那孟德就先回吧,至于士兵和战马,明天再一起集结,孟德,以为然否?“看着单膝跪地,低着头的曹*,袁绍放缓了语气,轻声的问道。

  “孟德,领命!”说完这句话,曹*迅速的站起身。

  先是狠狠的瞪了身旁,浑身打着摆子,被侍卫搀扶着,却依旧站立不稳的许攸一眼,曹*转过身,大步的走向了营帐的门口。

  一直护卫着曹*的曹洪,也紧随着曹*离开了营帐。

  可后脚刚踏出门口,被掀起的布帘还没有落下时,站在门口的曹洪又转身冲了回来。

  快步跑到端坐在主位的袁绍面前,在袁绍和帐内众人略带惊讶的目光中。

  旁若无人一般,曹洪弯腰捡起了丝毯上的佩刀。

  然后,才恍然大悟般,向着袁绍躬身一礼。

  面对着这一礼,还没反应过来的袁绍,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看着袁绍点头后,拿着佩刀的曹洪,才倒退着离开了营帐。

  坐席左侧,一边整理着身上凌乱的衣裳,一边看着倒退着出去的曹洪。

  张邈低下了头,微微思索了起来。

  帐中的诸侯,都已经入座,再也没有人离开。

  毕竟,河东郡王匡部确实大败了,这就意味着,此时的河东郡已经不能成为冀州和兖州的屏障。

  而冀州,兖州则是盟军的后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所以,对于分兵驻扎敖仓或是直接发兵河东郡,诸侯们都没有什么意见。

  不过,大部分诸侯还是倾向于前者。

  董卓有没有东征河东郡,诸侯们还没得到消息,但若是董卓发兵了,再派兵去支援,想来为时也未晚。

  而分兵驻于敖仓,不仅能与盟军互为犄角,保证诸侯们的安全,而且自己的兵卒在附近,诸侯们心里也踏实些。

  人,皆有私心。

  关东的众诸侯们,也是人。

  袁绍这看似无奈的决定,再一次奇迹般地满足了,大部分诸侯的要求。

  袁军主帐内,诸侯们品尝着甘洌的瓜果,举起桌几上的酒杯,相互对酌,并高谈阔论着。

  营帐外,寒风骤急,雨滴却渐稀。

  曹*将双手放入袖中,驮着身,顶着寒风,蹒跚的走着。

  在他身后,疾驰冲来的曹洪,取下了束身的腰带。

  快步踱到曹*的身后,将褐色的汉服披在了曹*的身上。

  漏出上半身白色里衣的曹洪,右手提着曹*的佩刀,在曹*的身后,紧紧跟随着。

  阳光穿透了渐渐稀薄的乌云,灰暗的天空,也变的明亮了起来。

  从空中落下,仅存不多的雨滴,散射出最后的绚丽光彩后,沉寂在大地上,厚重的沃土里。

  本是农忙育种的时节,可联军大营周边的农田却已荒芜,原本曾经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人,早已不知去向。

  如今,在田地中,和人一样高的蒿草里,唯剩下一堆堆无声的白骨。

  在袁军大营外,田地间,杂草丛生的阡陌小道上,两个沉默着的男人,骑上马,快速的走着。

  南阳郡,鲁阳县外。

  孙军中,三千余身着铁甲的骑兵,分作两队,有序的撤回了城中。

  天空中的雨,越来越大,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

  在雨幕中,对持着的双方,都看不清对方。

  但在一片朦胧中,察觉到孙军骑兵的调动,还是可以的。

  指挥着近两万的西凉骑卒,披散着头发,双眸中闪现出疑惑神色的郭汜,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缰绳。

  此时孙军的所有士卒,几乎倾巢而出,数万士卒排列而成的战阵,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

  纵然察觉到,孙军铁骑的调动,无法看清孙军虚实的郭汜,只有加派探马左右巡视,而不敢有进一步的动作。

  带兵的人,最为忌惮的,并不是强大到几乎不可战胜的对手。

  而是,窝囊的自己。

  孙坚所有的兵卒,也就在三万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从没上过战场的新卒,根本无法与久经战阵的精骑相抗。

  郭汜有着两万的骑兵,无论是善骑射的羌人,还是曾经的大汉五校骑卒,都强过这些新卒不知几许。

  只需利用轻骑发出赶死冲锋,冲破孙军的军阵,再用羌骑游走于孙军两侧,正在调动的孙军,立时就可能大败。

  可惜,这场磅礴的大雨,阻碍了郭汜的视线。

  而执法甚严的孙坚,用训练已久的军阵,更是击垮了郭汜狐疑的战心。

  等到骑卒已经完全从大军中撤出后,站在军阵中,浑身湿透了的孙坚,仰着首,在雨水的洗涤下,木然着的脸庞上,眯成两条细缝的双眼,终于彻底的闭阖了起来。

  集结着的大军,在退后中,勉强保持着整齐的队列。

  刀盾卒在前,枪卒和戟卒护住了弓卒的两侧。

  呈现品字形的军阵,面对着两万余精骑,缓缓向着鲁阳城门倒退着。

  簇拥在弓卒中,孙坚侧转了马身,完全背对着西凉骑卒的方向,随着孙军士卒的步伐,向着鲁阳城,前进着。

  天色渐晚,时近黄昏。

  郭汜指挥着骑卒,跟随着行进中的孙军,并始终约束着士兵,与孙军维持着百米的距离。

  天空中,磅礴的大雨,依然阻碍着所有人的视线。

  鲁阳的城门大开着,护城河里的积水,已经溢了出来。

  随着骑卒抢先一步来到鲁阳城门口等待的祖茂,韩当和程普三人,不得不催马,走到了木桥之上。

  数万的步卒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的跋涉着。

  身上的汉服,早已湿透,单薄的丝绸紧贴着皮肤。

  沾水的头发,在寒风中,竖直的趴在孙坚的肩上。

  距离鲁阳城越来越近,前方的道路也越发的泥泞。

  战马踩在淤泥中,被挤出来的黑色泥水,包裹住了马蹄。

  两万余的西凉骑兵,终于驻步,停在了原地。

  目视着地上,四处流淌着的雨水,骑马驻步的郭汜,默默无语着。

  数万的孙军兵卒,安全的抵达了鲁阳西城门。

  在木桥上,等待着的三人,接应着孙军。

  走上木桥,全身湿透的兵卒们,陆续的走进了城门。

  先是弓卒,后是枪卒和戟卒,然后是刀盾卒。

  身边的士兵,向着城门前进着,护城河上搭着的木桥有些湿滑,士卒们相互牵拉着,在拥挤的木桥上,保持着平衡。

  虽然在有序的指挥下,过河的士卒都排列成了四个纵队。

  但作为城们的挡板,宽度不够的木桥也显得有些拥挤,以至于一小部分士卒,还是不慎落入了河中。

  幸好,鲁阳的护城河是死水,并不湍急,在同伴的帮助下,这些士卒都重新回到了河岸边。

  士卒进入城中,可以在城门口,或是百姓的屋檐下,躲避骤急的雨幕。

  作为校尉一级的将官,程普和韩当,祖茂更是可以直接到郡守府,躲雨歇息。

  可他们却一直留在城门外,不顾寒风中的暴雨,指挥着其它校尉,控制着孙军,打捞着落水后,脱力的士卒,一起撤回鲁阳城内。

  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先入城。

  另一方面,他们不敢先入城。

  在刀盾卒相序走上木桥后,一直驻马停在木桥前沿,护城河岸边的孙坚,用手抹开了披散下来的乱发。

  俊朗的脸庞,在雨水的洗刷下,越发的凸显了那上面分明的菱角。

  轻拍马股,孙坚催马走上了木桥。

  行到木桥中间时,马上的孙坚转过头,向后面望去。

  三人骑着战马,在雨中,停在木桥的边缘,护城河的岸边。

  孙坚微微皱眉,有些无奈的举起右手,向前面挥了挥。

  看着孙坚的手势,雨中的三人,赶紧催动战马,跟上了孙坚。

  木桥缓缓升起,鲁阳城西门,渐渐关闭。

  从城楼中换上了一件蓝色的汉服,孙坚走到城墙的垛口,看着远方,在雨幕中,缓缓后撤的西凉骑卒。

  微微蹙眉,向着城墙外,凝望良久,孙坚才开口道:“先前在宴席上,我不马上起身,就是怕士兵乱了阵脚,那样,我们可能就进不了城了。”

  孙坚声音不大,带着如释重负的口气,更像是在自问自答。

  在雨幕中,并没有多远的穿透力。

  但举着纸伞的祖茂,和笔直站在孙坚身侧的程普,却听的分明。

  酸枣县外,联军大营。

  曹军主帐中,曹*换了身绿色的汉服,随意的跪坐在自己的榻上。

  低头仔细看着,自己的桌几上,一份摊开的竹简。

  半响,沉默中的曹*,才发出了一声,蕴含着无奈情绪的叹息。

  “孙坚啊,孙坚!你这是在充当巨石下的鸡子啊。”

  缓缓卷起桌几上的竹简,曹*面显疲惫之色,拿起竹简,站起了身。

  走到大营门口,掀开布帘,不顾在营帐门口,两旁躬身行礼的士卒,曹*来到了帐外。

  雨后的空气,比平常湿润的同时,还带着微微的寒意。

  曹*大吸了口空气,伸直着双手,仰望着天空。

  天空中,乌云散去,纯净的蓝色,噙满了曹*的眼眸。

  太阳落山的余晖,熏染出大片的火红,犹如一个巨大的燃烧着的云朵般,沾满了大半个天空。

  在火红与纯蓝的交界处,绚丽的虹桥,横空架起。

继续阅读:第26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汉末群雄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