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寻九州令牌
司九2015-10-27 11:463,201

  秦羽眉不知道孙婆婆已经在刚才这短短一瞬间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只是被她这近乎狂热的眼神吓住了,一时来不及反应:“你这是什么意思?”

  孙婆婆越想越觉得靠谱,激动得双拳紧握,眼神放光:“属下当年就一直护卫在镇国公主身边,最是清楚她的心思。您本该是卫家的后代,可她为什么会让您随了大秦国姓?还不是因为当时陛下弃城逃生的作为伤透了她的心?镇国公主性情刚烈如火,就算为了帝京百姓不受战火摧残,甘担骂名而开城投降,也是绝不可能苟活于世的。所以她才将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您身上啊!您有了秦这个姓氏,将来就有了复国的理由,一旦大业已成,您也可以和陛下的皇子们一争高下!”

  秦羽眉还想在她们面前装一下高冷淡定呢,听见孙婆婆这煽动力极强的话,还是没忍住瞪圆了眼睛。

  敢情这位也是她娘的狂热脑残粉?

  让她去复国?她没人没钱,拿什么复国?

  不料孙婆婆根本不把她的顾虑当回事儿,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美好设想中了,用一副神婆忽悠的表情神神秘秘的道:“公主可知,少主在镇国公主的陵墓中拿走了什么东西?”

  秦羽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刚才问你的不就是这件事?

  孙婆婆也不管她私下腹诽,自顾自的道:“大秦国祚七百年,无数财富都积累在世人眼中最为神秘的大秦皇陵之中,只有历代玄陵卫首领才知道大秦皇陵的具体位置和开启方法。而这开启皇陵的钥匙,则是七块‘九州令牌’,一直都由历任君王在临终前传给自己的继承人保管。”

  末帝之所以这么多年来都对秦无忧百般防备敌视,原因无他--当年昭帝病重,曾将秦无忧单独留在寝殿内密谈,而后驾崩。秦无忧手持昭帝遗诏,依旨扶立她的兄长,当时的太子为帝,是为日后的末帝。

  而末帝却根本没有见到父皇最后一面,更没有从他口中得知皇陵的位置,也没有拿到那七块九州令牌。

  昭帝晚年时病重缠身,大多时候都由太子监国,然而太子所作所为往往不能尽如他意,甚至有时还要靠秦无忧暗中为他转圜,以全了他身为储君的脸面。

  可惜末帝本就对秦无忧心存忌惮,甚至都忘了二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满脑子只想着如何狠狠打压她在朝臣中的威望,对秦无忧为他所做的一切都视而不见。

  于是昭帝在病重之时越发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就没有听取朝臣们的呼声,改立秦无忧为皇太女呢?从来女子执政总被人诟病,可像秦无忧这般,能够赢得朝臣一边倒赞誉的皇女,纵观九州大陆也是找不出来第二个的。

  可如今木已成舟,太子虽然在执政方面并无天赋,却也没犯过什么大错,贸然废黜,只怕后世还不知怎么猜忌他。说到底,昭帝虽然对太子有些失望,可心里还是疼爱这个儿子的,总希望他慢慢跟着辅政大臣学一学就有长进了。

  然而却是越等越失望,越等越发觉这个儿子在东宫的位子上坐得太久,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己身为储君的威严,早已忘了如何虚心求教,如何友爱手足。

  万般无奈,心如死灰,昭帝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虽然依旧在遗诏上立太子为新帝,却是将那七块九州令牌都交给了秦无忧保管。

  依他的心思,如果儿子这一辈子能当个太平皇帝,那这开启大秦皇陵的钥匙自然也不用上。可若他真捅出了什么篓子,只怕还是要靠秦无忧来力挽狂澜。

  将九州令牌交给秦无忧,就相当于给太子的帝位加了一重保险。

  可惜好的不灵坏的灵,昭帝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四面烽火,人心飘摇,大秦危在旦夕。

  而末帝在昭帝驾崩后迟迟没有等到那七块九州令牌的下落,稍一想也知道昭帝把令牌留给了谁,对秦无忧越发记恨。

  原本按照昭帝的预备计划,这个时候就需要秦无忧拿着九州令牌去找玄陵卫首领接头,取出皇陵中的宝藏招兵买马,平定民乱了,可末帝之前做的太过分,屡屡打压秦无忧夫妇不说,更是克扣了在外平乱的卫子砚的粮草,逼得他弹尽粮绝,一代名将生生折戟于孤城之下,尸骨无还。

  在这样的情境下,秦无忧自己又是即将临盆的产妇,怎么可能一个人做得完这么多事?

  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最后却因为猜忌和嫉恨成了死仇。秦无忧心里有整个大秦,却再也容不下一个末帝。

  昔年她曾和卫子砚远走江湖,游历四方,人脉极广。纵使当时的大秦四面楚歌消息阻隔,可秦无忧还是有办法将手中的七块九州令牌都托付了出去,令值得自己信任的人妥善保管,以待日后秦氏的后人东山再起。

  之所以没有把七块令牌交由一个人保管,秦无忧也是存了考验的心思——若是连这点决心和本事都没有,连七块令牌都凑不齐,还谈什么复国?

  秦羽眉一听孙婆婆说完也不由皱了皱眉头:“你的意思是,我娘把七块令牌藏在了七处地方?那秦羽宸在她陵墓里取走的就是其中一块令牌?”

  孙婆婆点头:“公主当年只在自己身边留下了一块,言明是要给自己陪葬的。”

  既然有心要复国,为什么还要留一块令牌随着自己长埋地下?秦羽眉不由多看了她一眼:“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按理说,秦无忧跳城殉国之时,末帝早都离开帝京了,秦无忧的身后事还是夏帝操办的,从葬礼到墓地全出自他的手笔。那她是怎么瞒过夏帝,将那块令牌随着自己一同下葬的?秦羽宸冒着风险赶来帝京,又是如何得知的消息?

  孙婆婆眼神闪烁了一下,语带深意的道:“当年留在皇宫里伺候的人,并没有被夏帝赶尽杀绝。镇国公主的一点遗愿,玄陵卫还是办得到的。”

  秦羽眉立刻明白了,孙婆婆的意思是——玄陵卫至今还在大夏的皇宫内留有眼线?

  想来当年秦无忧虽然明面上被末帝百般打压,可她毕竟手中持有九州令牌,虽然不是正统帝位传承,可玄陵卫也必须得认她为主。如此一来,好好的一个玄陵卫,势必要分成两大派。

  当年能在秦无忧的陵墓中做手脚的一定是她的亲信,可如今远在密谷的末帝也得到了这个消息,是不是意味着,当年忠于她娘的人,现在已经倒戈了呢?

  再看眼前的孙婆婆,她知道得这么多,对自己的态度又是这般古怪,到底又是哪一边的人?

  孙婆婆看出了她眼中的迟疑和审视,也不多话,只是脊背挺直地跪在地上,掷地有声道:“公主,还请您莫要怀疑属下的忠心!”

  现在急的是她,秦羽眉倒是不急了,交叠在膝上的双手换了个位置,这才半开玩笑的道:“忠心?一个奉命来监视我一举一动的人,我敢信她什么忠心?”

  孙婆婆张口欲要辩解,秦羽眉也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自顾自的道:“连我娘的陵墓都能让一个外人说进就进,这就是你的忠心?你说我娘她将七块令牌分别托付了人保管,可眼下秦羽宸就已经拿走了一块!”

  冷月眼见孙婆婆被她训斥得脸都白了,方才不顾尊卑地插话道:“公主,少主并没有在墓中找到令牌。”

  此言一出,秦羽眉就是一愣,孙婆婆更是难以置信地问道:“怎么可能?那块令牌明明被公主贴身守着的。”虽说当年主持操办秦无忧葬礼的都是夏帝的心腹,但镇国公主府里留守的人还是想办法塞进去了几个的,这件事当时可是办的妥妥当当,令牌又怎么会不翼而飞的?

  冷月轻咬下唇,却表情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真的,我们按照指示进入镇国公主的墓室,可原本该收着令牌的地方却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少主还以为是哪里出了什么差错,让我和卫峥又在里面仔细找了好几遍,还是一无所获。”所以才会在里面耽误了那么长的时间,给了秦羽眉苏醒逃脱的机会。

  孙婆婆一颗心立刻沉了下去。

  她原本还以为自己能靠着掌握的这些情况投诚于秦羽眉,再助她集齐七块九州令牌,完成复国大业的。可如今第一块令牌上就出了岔子,秦羽眉还会愿意和她合作吗?

  秦羽眉只是稍稍惊讶了一下就立刻恢复了冷静。说到底,这种国仇家恨不是她亲身经历的,这十五年来夏帝也不曾苛待于她,再加上这具身体现在早已不是从前的那个瓤子,小秦大夫对于复国这件事并没有太大的执念。

  她之所以能耐着性子听孙婆婆说了这么多,左不过是想要知道,她那位名动九州惊才绝艳的娘亲,到底是怎么想的罢了。

  秦羽眉不愿去做什么复国大业,却愿意替那个自小失怙失恃的原主尽一尽孝道。

  “所以,婆婆还想让我做什么?”

继续阅读:第169章 闯陵墓事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医凰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