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轻风帮着我处理了一下伤口才说:你休息一下,我还有事,如果想报仇,我晚上回来帮你。
我笑道:等一等,我们一起看看这竹筒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我说着,取出那个沉甸甸的竹筒,倚轻风递过来随身携带的匕首,我谨慎小心的将那变了色的竹筒慢慢划开,听到啪的一声,竹筒从中间劈开了,两人不由的都屏住了呼吸,因为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也许是个战争时期的土质炸弹也说不定。
我抬头看了一眼倚轻风道:风哥,你躲开一些,这东西太蹊跷了,我怕不详。
倚轻风说:既然叫我大哥了,那么兄弟就该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没事,开吧。
我点了点头,拨开了竹筒,打开了台灯照射着里面的东西。仔细一看,里面居然是一个竹片书卷,不由一阵好奇,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我将那竹片书卷,轻轻的摊开,放在台灯下,上面用篆体字工整的写着很多文字。
倚轻风叹气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怎么这么多符号,难道是古代巫术的一种咒语吗?
我仔细看着上面的字,整个竹片书卷只有书本正反两张纸大小,此刻还看不懂篆体字,大致查了一下字数,不说标点,总共86个字,公正的字体,完美的分段,不由的教人产生无比的好感。
摸了摸口袋,回头看了倚轻风一眼,他似乎有心灵感应般,逃出一支烟递了过来,我微笑着说:你等一下,我喜欢研究古文,一支烟过后,我们用百度来分析这篇文字到底是什么含义。
倚轻风点了点头表示默许,但一个人若有所思的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机,想要开机,却又忍住了几次,我开始在电脑上输入那86个字,结果翻译成简体之后,内容是这样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倚轻风紧张的顶着翻译出来的字体,我以为他是看出了什么眉目,不由的惊喜问道:怎么样,看你惊喜的样子,是不是知道这篇文字?
倚轻风尴尬一笑,紧跟着哈哈哈哈笑个不停说:你小子啊,忘记告诉你了,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就除非你把这些文字变成数字,哈哈哈,真不好意思,我刚才的表情吓到你了吗?
我微笑说:没事,我给你读一遍。
给他读了一边之后我才开口说:这篇文字叫《诫子书》,出自于三国诸葛亮之手,历史记载,是他54岁临终前写给他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倚轻风猛抽了一口烟说:是不是事后诸葛亮的那个诸葛亮?
我笑道:应该是他吧,呵呵,看来孔明的名气远远超过了很多大明星。
倚轻风:但我们得到这本奇书,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说:如果这真的是出自诸葛亮的亲笔的一篇《诫子书》,那么距今已经1778年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而据不确切的资料看,诸葛亮本来是一个传奇神秘的世外高人,除了几篇文章与兵法外,基本就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如果我们这个是他本人的手稿,你想想看,我们岂不是发财了呢?
倚轻风来了精神道:照你这么说,我们不是马上就要变成富翁了吗,我不用再做别人的奴隶了。
我小心的将那不竹片《诫子书》用原来的包装封存了起来说:你我都是凡人,这东西需要有关系有见识的人,去找一些历史学教授鉴定,你我暂时都没这个能力。
倚轻风道:是啊,看来,我们只不过得到了一个千年古书罢了,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为什么这本书会出现在黑鱼的肚子里,而没被消化掉呢?
我皱着眉头说:如果我知道,我就不做清洁工队长了,先放着,慢慢研究,我想,这是老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让你我大难不死而得到的奖励,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晚上方便的话,出来帮我一个忙,我不能再如此沉默的活着了,被人欺辱了二十八年,也该是翻身做出点什么的时候了,人,不能总按一种步子走下去,那样只会麻木的。
倚轻风点了点头说:嗯,从现在开始,对外,你我还是势不两立的两个人,对内,我们是兄弟,我这个奴隶也要翻身了,哈哈哈哈。
他笑着出了门,我不知道这个奴隶要怎么翻身,但总之,我感觉到新城县的故事,即将精彩上演,或者是疯狂的开始。
我顶着电脑上那篇《诫子书》,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刚刚死里逃生的,我享受在诸葛亮那种对诸葛瞻的父爱与教导这种,我能做的只有羡慕,我开始幻想,如果我有一个诸葛亮这样的老爸就好了,想着,会心的一笑。
一曲歌,一支烟,忍着退上的疼痛,品味着,享受着,也许只有在文字的世界里,我才是真正活着的灵魂,不是一条流浪的狗。
按照逻辑,这是一篇写给诸葛瞻的家书,那么就应该是诸葛瞻遗留下来的传世之宝,但这封家书,为何没有被曹操司马懿等人发现呢,据传说,这两位枭雄,对诸葛亮那是“迷恋”尤甚啊,诸葛亮的每一个字,每一本书,他们都会视为神物,千方百计的找到,并潜心研究的。
相传诸葛亮死前就想到,司马家族的人必定会来掘坟,让他死后不得安宁,所以就留下遗言,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四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所。
对于这来立下汗马功劳的丞相的最后遗言,刘禅当然遵守,于是找来四个西关壮汉,抬着他的棺一直往南走。这四个汉子抬了一天一夜后,终于体力不支,但是此时杠未断,绳也未烂。四个人商议后,将诸葛亮的棺就地掩埋。回去后,他们报告刘禅,说将丞相棺掩埋于杠断绳烂之处。刘禅听了报告后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么快就会杠断绳烂呢?于是将四个人抓起来严加审问。四壮汉经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认。刘禅大怒,以欺君之罪将四人杀死。但是,四壮汉被杀后,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诸葛亮的葬地了。
我研究了关于诸葛亮的部分历史,看到了人们神话他的一篇《隆中对》,有人曾经从《隆中对》中,研究出了诸葛亮留下的《八阵图》,此刻我突然心血来潮,像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这本《诫子书》里面也会留下什么秘密吗?
想着,再次翻开那本竹片书,顶着仔细的看着,果然被我看出了一丝蹊跷来,公正的文字段落,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字体写的稍微的粗一些,我把那些字挑了出来,写在纸上,只见:“子以德,明致学,静漫精,世穷将。”
这十二个字又代表什么呢,为什么它们的字体要稍微的粗一些呢,我这个普通的再没那么普通的作者,能做的,只能是烦躁与无助。
好不容发现到了一丝蹊跷的东西,但研究出来之后,却让人更加迷惑了。
点上烟,一边一边的默读着那十二个字,现在真的有些遗憾,自己没怎么上过学,读的书太少了,虽然成为不出名的码字人之后,这些年多多少少因为查资料,而接触了一些历史文献,但能力有限,毕竟只是一个乞丐的身份,也许我,这个叫做沧浪的家伙,注定摆脱不掉内心乞讨天下的阴影。
抽完一根烟之后,不由的精神一阵,开始设想并推想,诸葛瞻这位诸葛亮的后代,是生前遗失这部书,还是死后被盗墓者盗取的,如果是生前有意隐藏父亲的手稿,其目的是什么,如果死后被盗取,又接二连三的流逝,其目的又是什么?
总之纵观三国历史,诸葛亮确实是一位让人敬仰惊叹的高人,除了兵法,他身上还会有什么宝藏秘密呢?
今夜,沉思的感觉,不像往常那样迷茫,毕竟我在寻求一种历史的真想,我更像探寻一个历史遗留的故事,公元263年,诸葛瞻战死在锦竹之战上。看着这些资料,头痛欲裂,一时半会,想要推想出一个有关于财富的宝藏,这是一种奢望,于是重新包装好那本古书,躺在床上时,已经是零点多了,卧室外的门,被咣咣咣的敲了三下,我起身下床,我没有任何朋友,在这个地方,但深夜造访,让人本能的感觉到一丝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