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见这老道的时候,表情不一。孙珊和何子阳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众将士却是一脸的迷惑不解。最直得一说的是,那大汗看见这老道时,却是像吓了一跳似的。
“大胆,你是何人?”巴图鲁见一个陌生老道闯入军营,立马拔出腰间配刀。
“住手,不得无礼。”大汗见巴图鲁要对这老道动武,马上制止。然后对着老道说道,“敢问这位道长,朕是不是……”
“不错,我们在梦中相见过!”这名老道何孙二人都认出来了,正是指引他们下凡帮助元军打天下的太上老君。就是何孙二人不知道这太上老君,是什么时候给太汗托过梦。神仙可以托梦么?
何子阳不知道,但听太上老君这么一说,貌似他老人家应该有这本事。
“果然是仙长!”对太上老君的态度,大汗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尊敬。
太上老君呵呵一笑,道:“既然你我都是旧相识了,那就卖贫道一个面子如何?就让这二人,帮你打天下吧。有了此二人,我保证元军如虎添翼。”
大汗怔了怔,前几天自己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真的统一了天下,而且百年后还成了神仙。接引自己的,就是眼前这名老神仙。后来,自己醒了之后发现原来是个梦,当时还嘲笑自己竟然会做成仙的梦,太不切实际了。
不过,当今天大汗真的看到了太上老君的时候,他顿时吓了一跳。他以为,这个老神仙这就要接自己走了呢。再后来听这名老道竟然主动说起与自己梦中相见过,一下子便让大汗明白了过来。看来,那个梦并非虚幻,着实是韵意着什么事情。而这个老神仙又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他所说的话,大汗能不当真么?
“既然上仙如此一说,那朕没有什么好考虑的了。这事,我答应了。”大汗很爽快地点头同意何子阳与孙珊留在军中了。
“大汗,不能啊!”巴尔和巴图鲁可不认识太上老君,见大汗不杀何子阳了,这两人心里是那个难受呀。数万名兄弟的命,难道就这么算了?
“朕意已决,多说无意!”大汗可没有心思跟两名将军做太多的解释。身为帝王,自然是说一不二,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还用得着解释么?
见事情已经完美解决,太上老君呵呵一笑后,便走出营帐。只是,他就这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实在是让巴尔与巴图鲁感到很受尊重。于是,两人生气地追了出去,打算跟这一点礼貌都不懂的老道探讨一下道士与军爷之间的礼仪问题。
只是,当他们一走出营帐之外,哪还有那老道的影子?
虽然元朝将军纷纷上奏,请求大汗拒绝接受何子阳的投诚,但因为太上老君的关系,无论这些将军和元帅们怎么说,大汗都没有同意,执意将何子阳与孙珊留在军中。不仅如此,还给何子阳一个很重要的元帅之位。相比起来,何子阳在宋国的威武大将军,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接手元帅一职后,何子阳带着孙珊在军中察看了很多有关元军的资料。虽然蒙古人数不如汉人那样多,但青年壮士投军的却多于汉人。与宋军相比,虽然元军不足百万,但各个却是身强力壮,都是以一杀百的猛员。
看着这些大汗为他挑选出来的精兵,何子阳从来都没有过的这样信心十足。
“子阳,这大汗还真是看得起你。刚一上任,就给你调了三十五万大军,远比你在宋国的时候足足多出了十五万来。”孙珊没有被大汗封职。一来她乃女流,二来大汗实在顶不住将军们的那张口。反正大汗自己清楚,太上老君意旨他重用何子阳,却没说那孙珊。在大汗的眼里看来,孙珊应该和何子阳有着非同一般的男女关系。
既然这样,与其封职孙珊,让两人分开。不如就什么官也不给孙珊,好让两人可以随时在一起。
听了孙珊的话,何子阳很欣慰地点了点头,道:“这都是看在太上老君的面子上。如果老君他不来救场,你我想加入元军还不太可能呢!”
孙珊也微微一笑,表示同意何子阳的看法。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铠甲的将士跑了过来,跪在何子阳面前喊道:“报,三军已经准备就绪,请元帅指示!”
“嗯,原地待命!”何子阳点了点头,很是威严地说道。
“是!”那将士又喊了一句后,便转身离去。
何子阳走到点将台上,看着场上足足调配给他的三十五万大军,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激动。半天,也没能说出一句话来。
在点将台下,孙珊饶有兴趣地看着何子阳,心想:这小子也有紧张的时候?
良久,何子阳知道再这样站下去面子可就丢大了。想曾经自己率领二十万大军的时候,也没这样啊!
于是,何子阳深吸了一口气,喊道:“各位将士们,你们是元朝开国的臂膀。没有你们的努力和牺牲,大元便不会挥霍。所以,无论这次征战你们是否能够活下来,但大元朝却永远地记住你们!”
“为国捐躯,誓死不辞!”
当何子阳一句话说完,底下的三十五万大军一同吼了起来。
何子阳微微笑了笑,继续喊道:“为了我们的大汗,为了我们的民族,更为了我们家园。本将何子阳,虽为汉人,但也愿大元能够一统天下。为此,我何子阳在此立誓,愿为大元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为国捐躯,誓死不辞!”
语比,三十五万大军又一次吼起了他们的口号。
何子阳见大军的士气已经调了起来,便不再多说废话,仰头看着南方,喊道:“出发!”
轰轰!
何子阳的话刚一落音,便听到数十万大军一同走步的声音。
三十五万大军分为三军,一路是由迈尔丹统领的十五万大军做先锋;一路是由察而琪统领的十万中军;一路是由蒙纳多统领的十万后军。
看着整齐又有秩序前进的三军,何子阳对这次征战充满了信心。
这第一战,要攻打的是丰城关。
虽为关口,但也有近十万百姓,其商贸发达不亚于其它城池。何子阳自嘲地笑了笑,当年这丰城关还是自己率领宋军打下来的,没想到,这转眼之间自己又要率领元军给抢回来,还真是讽刺。
虽然何子阳心里这样想,但却不敢放在嘴上。要是让将士们知道他的想法,估计就算不毁一半的士气也差不多了。
“大胆元贼,竟敢侵犯我宋国领土!”当十五万先锋大军压境之时,宋军也不甘示弱,派出了一名猛将,在关前应战。
何子阳看了看这名猛将,身材魁梧,说话更是铿锵有力。虽然在宋军中呆了三年,但也不是每位将军都认识的。所以何子阳对其喊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听到何子阳的喊叫,那名猛将怔了一下,看了看何子阳后,不屑地吼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何将军呀。身为汉人,怎么跑到蒙古那边挂帅去了?”
虽然这名猛将话中的讽刺之意明显,但何子阳却一点也没有生气。而是非常的惊讶,这人认识他?
两军交战,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敌强我弱,而是敌知己,而己却不知敌啊!
不过何子阳有神通在手,又何惧之有?但就算如此,何子阳也不能容忍那名猛将继续说下去了。要不然,只会销毁掉己军的士气。
于是吼道:“我等不杀无名之辈,报上名来!”
“何子阳,你记住了,老子叫宋灭元,有种你现在就杀来!”猛将大吼一声,身后的士兵们也齐齐吼了起来。宋军那边的士气,丝毫不子元军这边差。
宋灭元?哼,何子阳对此人非常不屑。两军交战,不说真名的将军很少。对于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名将军根本就没有瞧得起何子阳。如果敬重对手,那么战前肯定会真名相告,然后彼此先认识一翻。就算是死在对手的手里,起码也知道自己是被谁杀的。
“都亚扎,你先会会他!”何子阳转头对着一名将军说道。
“是!”这名叫都亚扎的将军应了一声后,便骑马冲了上去。
“你是何人?”“宋灭元”见上来了一句将军,深知这是何子阳派来叫阵的,于是习惯性问了一句。
“你老子元灭宋,要打便打,不打快快献城投降!”都亚扎也学着“宋灭元”,根本不报实名。
“哼,既然如此,那本将就不跟你客气了!”语毕,“宋灭元”手挥长刀,向着“元灭宋”冲去。
几经交锋,两人打得不相上下。许久,因为都亚扎从小就生活在蒙古草原,有着马背上的男儿之称。所以,在体力之上远远地优越于“宋灭元”。
不知几时,“宋灭元”渐渐地体力不支,最终,还是被都亚扎斩杀于马下!
见那个连真名都不愿意相告的“宋灭元”被斩,元军士气大胜。这可是首战告捷,都亚扎算是立了头等大功。
只是,何子阳却没有将士们那种欢快的心情。
不知道为何,何子阳见那名“宋灭元”被斩下马的时候,心里突然一痛。
自己这是怎么了?敌将被斩,这不是见好事么?为何自己如此心痛?
后来,何子阳才慢慢想明白了。那是因为他与“宋灭元”都流着同样的血——汉人的血。
同为汉人,却相互残杀。无论如何,何子阳也无法保持淡然。这是他第一次率元军杀宋将,也是第一次看着汉人被自己的部下斩杀马下。之前何子阳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此时会有什么心情,但今天他知道了。
这是一种如同手足相残的心情,仿佛他看到了自己的兄弟们被自己活活杀死一般。这种痛苦,不是那些蒙古人可以理解的。
何子阳看了看这万里的大好河山,心中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如果,如果两军没有交战,如果天下可以太平……
当然,现实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只有灭宋,天下大统,万民归心,那灭世之血才会消除诅咒,还一个真正的天下太平。
为了苍生,为了更多的黎民。说不得,那些誓死捍卫大宋的将士们,只能让他们牺牲了。
此时的何子阳,正在默默地做着一个决定。那就是能少杀一名汉人,就少杀一名汉人。如果可以劝降,就绝不出兵。何子阳不知道的是,多少年后就是因为他此时的一个想法,才使天下百姓心归大元,使元朝得到了民心。
翌日。
何子阳抱着之前的想法,所以并没有主动出兵征战,而是带着先锋部队,来到丰城关前,对着城内喊道:“守口将军,可还是刘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