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岭城疑云
巷深酒香2016-03-17 15:203,143

  岭城是聚城的四大附属城之一,虽然规模较小、人口最少,但它与南宋的西南边界接壤,把守着从西北面进入聚城的门户,地形险要,战略位置相当重要,他日战事一起,它首当其冲,需要独自面对越过南宋疆域的大蒙铁骑。

  但是,现在岭城的守军不足四万,而且兵员素质良莠不齐,军纪松弛,军备也不怎么整饬,别说是与强悍的大蒙铁骑一战了,就是戡平一场区域性的战乱,只怕力量也是有所不足。

  四人商议后决定,兵部调出精骑一万,由大将赵远帆统率,卫蓝和刘韧随行监军,第二天就赶往岭城,再从当地征兵一万作为后备部队,和岭城守军一起凑足五万人,统一操练,尽快提高其作战能力,达到打一场大规模防御战的最基本要求。

  刘韧身怀六甲,挺着个大肚子,本来不必随军奔波,但她说自己身为代令主,携戴着立足剑和聚城令,代表的是卫域,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才能起到带头作用,所以坚持亲临第一线,幸亏她一身武功,天下难寻敌手,又有卫蓝相伴,众人也不至于太过担心。

  大军日夜兼程,翻山越岭,经过一路的紧张行军,终于在十余日后浩浩荡荡地抵达岭城。

  岭城坐落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中,虽然不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比之柳城、港城是远远不及,但其高大的城墙如一条灰龙般穿行在苍茫群山间,显得气势雄伟,自东南方向缓缓绕城而流的小仲河则如一道飘飘长练,为这座巍峨的山城平添了几分秀色。

  临近岭城,只见四处尽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及散布在山间的村庄和层层稻田,到城门外,却是一大片开阔的平地,纵横有数十里,地面上的泥土夯得十分平整结实,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广场,卫蓝和刘韧看了都觉得有点奇怪,为何在城外整出这么一大片平地来,到底有何用途,这不是荒废耕地吗?

  岭城城主莫新阳和全城兵马守备凌霄率领全部文武官吏共六百余人远远迎出了城门外。

  莫新阳满脸红光,大腹便便;凌霄却是瘦小精悍,目光锐利,宽大的铠甲套在身上显得有几分滑稽,两人率众官员上前拜见卫大小姐和代令主。

  在刘韧大喜之日,莫新阳曾亲自到贺,刘韧对他来说不但是顶头上司,还是东家少奶,刘韧的到来,他自然是喜上眉梢,对着她连连打揖行礼,显得格外亲热。

  刘韧抚摸着自己隆起的腹部,开玩笑似的说道:“好了,你就别这么客套了,你看你自己的肚子,比我的还大,都快弯不下腰了,还这么多礼。”

  卫蓝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众官员忍不住偷偷笑了,莫新阳满脸尴尬,只能跟着嘿嘿干笑。

  大军徐徐开拨进城,从城门至城西的军营,差不多穿越全城,沿途都有百姓夹道相迎,但卫蓝看出,聚集到街道两边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真心相迎的人极少,大多数人都为了看热闹而来。

  军营远离民宅,四面拉起了数道铁丝网,巡逻兵来回走动,气氛严肃,倒也有几分军事重地有样子,只是军营里面那一排排崭新的木构营房,及空中飘浮着木屑气味,让人感到极不自在,更使卫蓝和刘韧觉得这个军营就像是临时搭建的。

  卫蓝、刘韧和赵远帆三人还特意视察了火炮营,里面的远近程火炮及各种火器配置齐全,数量不算少,规模庞大,炮身锃亮崭新,三人看了心甚慰,但空中弥漫着的油漆气味让卫蓝动了疑心,她靠近炮管仔细察看,竟然发现油漆是新喷上去的!

  也就是说火炮营里的火器只是最近翻新过的陈旧设备,这么多的火炮,一旦打起仗来不知到底有几管能用,三人迅速对视了一眼,不禁又惊又怒!

  城外的大片空地、沿途看热闹的百姓、新搭建的军营、细心翻新过的陈旧火炮、还有凌霄那闪烁眼神里透出来的狂傲,使三人觉得这座边远的山城并非像表面上的那样宁静。

  果然,在接下来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中,凌霄就与她们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照卫蓝的意思,聚城的一万精兵和岭城的全部守兵,还有以后招募的新兵,统一由赵远帆统率,并负责全城总防务,为岭城全军的最高指挥官。

  凌霄却以赵远帆新来乍到、不熟悉本地事务为由提出了抗议,并提议由他自己担任全军统帅,赵远帆为辅,而且是据理力争,半步也不肯后退,一定要把军事总指挥权揽在手里。

  卫蓝没想过军中居然还有人敢违抗卫府之令,勃然大怒,拂袖而去,第一次军事会议就这样闹得不欢而散,只剩下莫新阳在谦卑地傻笑,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军事统一指挥权之事只好暂且搁浅,但接下来的征兵工作进展得也不太顺利,岭城居民四十多万,它辖下各村镇的人数也有五六十万,总人数超过了一百万,依照常理,别说是才征兵一万了,就是征个三两万应该也没问题才对,可是三天过去了,前来应征的人数居然不足三百人!

  除了铺天盖地的征兵告示外,城里城外一共设置了近十个招募处,可是百姓并不踊跃参加,每日前来招募处询问的青年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数的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来,又是三天过去了,各处总共才招到五六百新兵,照此推算,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征足一万之数。

  百姓对征兵之事反应如此冷淡,实在大出卫蓝和刘韧意料之外,这几天来两人如坐针毡,终于按捺不住了,来到了位于城中心最繁华地段上的一个招募处。

  两人的到来立刻引起了轰动,为了一瞻卫家大小姐和莫家少奶的风采,无数百姓蜂拥而至,挤满了招募处,里里外外尽是人头攒动,随行卫兵担心场面失控,数十人围成圈,将百姓挡在了外面,但人们还是陆续赶来,将招募点围得水泄不通。

  卫蓝用清脆的声音道:“乡亲们,凶残的大蒙铁骑已侵入南宋,我们随时都会遭到战火浩劫,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你们为何不踊跃应征?再说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将一腔热血洒在战场上,不正是每一个热血青年应有的抱负吗?”

  这一番说话吐字清晰,以内力送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顿时全场鸦雀无声,沉默了片刻后,才听到有一人自言自语地道:“南宋这么大,数百年来都安然无恙,大蒙离我们就更远了,它的骑兵再厉害,难道还能打到我们这里?”

  卫蓝大声道:“乡亲们,你们若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自古以来忘战必危,大蒙铁骑日行百里,我敢说不出一个月,他们就会兵临城下,到时战火突燃,我们若不未雨绸缪,提早做好应战的准备,那就悔之晚矣。”

  人群中一个青年大声道:“大小姐,就算真的有战争,可是你看看我们岭城的守备军,当官贪图安逸享乐,以权谋私,个个盛气凌人;士兵们则整日游手好闲,得过且过,每月只知道眼巴巴地盼着那点微薄的军饷过日子,您说,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

  另一人接着道:“是啊,我都听说了,当兵的军饷本来就不足,但还要受到层层克扣,一退役就断绝了生活来源,而当官的在位时就已享尽了荣华富贵,退下来后依然是俸禄丰厚,衣食无忧,保其子孙永远高人一等,这当中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若当兵不能保家人衣食无忧,谁又愿意上前线流血牺牲呢?所以你们就别去当兵了,还不如跟着我干瓦匠活,至少一日三餐不用愁。”

  众人发出一阵哄笑,卫蓝也不禁莞尔一笑,道:“你们所说的情况的确存在,我们这次就是为了整饬军备、整肃军纪而来,请乡亲们相信我,不用两个月,军队面貌肯定焕然一新!”

  围观民众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提出了疑问,卫蓝逐一解答,与他们当街展开了激烈争辩,虽然最终也没能激发民众自发参军的热情,但在她的影响下,许多青年都陆陆续续报了名,人数达到了一千,比前几天应征人数的总和还多。

  这一结果让卫蓝和刘韧大感振奋,看来不是民众不想应征,而是他们备战的意识不够强,认为当兵只是混日子而已,于自己于家庭无半点好处,忠心报国这一说法又太过缥缈空洞,所以才对征兵之事反应冷淡,必须多加疏导和鼓励,才能激发青年们的参军热情。

  两人连日来都在城内外各处招募点发动民众,成效还是不太理想,但前来应征的人数也逐渐增多了,总人数达到了三千,赵远帆组建了新兵营,开始着手训练新兵,可是离一万之数还是相差太远,她们与赵远帆商议后决定亲自下乡发动民众应征。

继续阅读:第267章 民风好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岭南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