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不会是生活的主旋律,偶尔在人生的戏剧里扮演一回主角已是不易,荒唐过后回归平淡的日子才是现实。
千芊明天就会到京城,在此之前,郁峰还有整整一天的时间要忍受着思念。越是心怀愧疚,越是思念如潮。刚做过荒唐事的郁峰强迫自己一心想着那个旅途中浪漫邂逅的女孩,把全部的心思用在思念上面,才能让凌乱的心除去纷扰的杂念。
这一天的时间郁峰没做什么具体安排,懒洋洋地跟千芊在手机上聊了一会儿,又给郭建义去了个电话。两个人本来是一起去的酒吧,谁知郁峰那一晚上的剧情发展的太过突兀,硬生生地把郭建义这家伙给安排没了。几个人喝醉之后郁峰迷迷糊糊地去了文欣月的家还上了人家的床,对郭建义后来的去向一点印象都没有,堪称见色忘友之典范。
郁峰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欲对郭建义表示慰问,哪知电话刚过去,那头的郭建义反而先声夺人地对着郁峰自我反省起来。原来这哥俩当天都把对方忘了个一干二净,关键时刻都果断的选择兄弟靠边,美人为重。
很明显,郭建义也经历了一个美妙的夜晚。不止如此,郭建义现在还跟那天遇到的那个红色卷发的火辣美女勾搭在一起,开着他那辆豪车四处兜风呢。
撂下电话,郁峰想到:莫非是二人同时撞上了桃花运,还来了个气运均沾?不过跟郭贱人那个惨兮兮的单身狗不同,自己可是有女朋友的人,这样的艳遇一次就够了,多了真的消受不起啊。就郁峰这想法若是被广大光棍党听到了,绝对会忍不住对他进行一番惨无人道的摧残。
有整整一天休闲时间的郁峰目前也没什么玩乐放纵一番的心思了,无处可去的郁峰只能再一次来到图书馆,安静地看了会儿书。良久,心完全静下来的郁峰放下手里的书,忽然想到自己至今还没有用楚迅这个名头写过小说的题材,不禁有点蠢蠢欲动。
自己偶然的机会借着事件营销让楚迅这个名字在大众心里有了一丝印象,但是没有长篇作品的支撑,郁峰总觉得楚迅的名头尚显单薄。虽然已经在闲暇时间写了不少作品,但多是一些散文和诗歌,这些作品最多能够活跃在一个比较小范围的圈子里,始终不如长篇小说那样,容易流传到千家万户。
文坛最容易流传下去的文学体裁非小说莫属,这一题材也是郁峰今后主攻的方向,既然如此,不妨现在就开始构思自己的第一篇小说。
那么写点什么呢?郁峰思考起目前他接触过的人和事,仔细地回想着自己人生中经历过的一切场景,想从中找到一个贴合的素材。首先不能完全脱离于自己的生活范围,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不可能精确的描绘出想象中的故事,小说里面任何人物跟情节都脱胎于现实,带有现实中的某些影子,绝不可能完全凭空捏造,否则脱离于生活的创作必定会存在背景偏离逻辑,人物缺乏血肉的问题。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平常人只当这是句平常的说辞,文人则把这句话理解得更为深刻。没有生活,就没有作品。必须从生活的点滴里面积累感触,寻找灵感,经过加工之后,才能有好的作品诞生。郁峰就这么靠在椅背上,闭目思索着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每一次触动。
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累死累活的初中生涯,还有充实而快乐的高中时代的青春。郁峰像是坐在热闹的列车里,同很多旅伴一路行驶着,走走停停,每一站都下去一些熟悉的乘客,上来一些陌生人,然后陌生人变得熟悉,或继续同行,或离自己而去。望着列车外面的风景,经过山峦历过江河,一排排、一道道被收进记忆里,完整或者残损地被存留至今。
这些记忆统统被郁峰重新翻阅了一遍,从里面寻找着让自己最最感怀的部分。然而,过了良久,郁峰依旧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创作就是这般,刻意想要动笔写点什么的时候,灵感就怎样都唤不出来;反而不经意间,它却有可能悄然而至。
陷入了选择恐惧症的郁峰习惯性地用双手的指尖揉按着自己的头部,然后起身离开了图书馆。既然一时难以做出选择,那就暂且放下,不如出去转转放松心情,也许一念之间就拿定了主意。
怀揣着心事的郁峰到学校的食堂里简单地吃了午餐,一边神思不属地东想西想着,一边随意地听着周围校友的交谈。
左前方餐桌上坐着的两个人明显是老乡,说话时都操着一口山东腔。他们之间的交谈吸引了郁峰的注意力。这两人的话题一直围绕着他们初中、高中时代的学习经历,对他们惨无人道的学习生涯百般控诉。
只听其中一个梳着寸头的男生道:“刚子,你高中是三中的吧?”
另一人点头道:“是啊。”
寸头男生接着道:“真羡慕你呀,听说你们三中是咱们那嘎管理最松的学校了,当初选高中的时候也不懂这些,听说一中厉害就去了一中,后悔死我了。”
另一人听了,练练点头,深表赞同:“是呀,咱那会儿上什么高中全是爸妈拿主意。其实我们三中也不错,而且压力还没那么大,学习环境特宽松。不像你们每天学那么晚,我们每天晚上10点半就放学,一点不耽误,而且一个月还能上一节体育课呢!”
瞧瞧这老实孩子,多容易知足,不是在那里长大的孩子怕是理解不了他们嘴里的学习环境到底是怎么“宽松”的,不过单是想想也就醉了。
本来郁峰就对山东的教育强度之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之大有所耳闻,听了两人的交流之后,郁峰更是对此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他们毫无自由、毫无空闲、把全部精力与时间毫无科学规律地分配在学校里的课堂上那种惨无人道的高中生涯感到不寒而栗。
其实郁峰初中时代也有过类似的学习经历,直到高中的时候,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于先进宽松,郁峰才没对华国的教育产生什么心理阴影。
然而华国的教育一直在走极端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整个教育体制里面充满了弊病。当初华国经历黑色十年的权力斗争之后,一切百废待兴,教育是最先开始急速发展的行业之一。饱受黑色国殇摧残的一代人把自己求学经历中的种种遗憾与渴望通通转移到下一代身上来弥补,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进而逐渐发展到畸形的程度。
学习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十几岁不到就每天挑灯夜读到深夜的学生不在少数,一个小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怕是比最严苛的公司里的成年人员工还要辛苦几倍。父母之间相互攀比,唯恐子女不能出类拔萃。孩子之间以学习成绩论优劣、论人品,成绩好的一切都好,成绩差的连尊严都无法守护,这样的环境制造了一大批没谈过恋爱、没做过家务、带着厚厚的眼镜、不善交流乃至心理扭曲的学生。
至今教育改革虽然已经推行了四年有余,但是在某些地区,依旧延续着老旧的教育体制,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好转。一些人口众多的省份因为竞争压力过大,很多学校依旧沿用压力洗脑式教育一味追求升学率,置学生身心健康于不顾。
大学之前的教育本质并不是为了让人学到什么可以致用的知识,因为你确实不可能在课本里学到这些东西;除了政治洗脑以及道德灌输的部分,基础教育多是用于培养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份能力才是学校需要教给学生的真正宝贵的财富,能在社会中用到的知识在大学里才会逐渐接触,而高考正是检测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工具。
许多学校刻意忽略这些本质的东西,选择用押题、背题、题海战术这些实际上百无一用的表面功夫把学生宝贵的青春应付过去,在这短短的三年里用假象来维持一张虚幻的成绩单,刻意引导着“一张成绩单定终生”这种再明显再愚昧不过的荒谬舆论,丝毫不为学生之后几十年的人生做考虑。而且家长都已经愚蠢的为孩子选择了一时的虚华,作为真正受益者的学校也真没必要再讲什么素质教育行费力不讨好之举。
世人有想要讲的心声却讲不出来,文人有义务把它讲出来;当有人声嘶力竭的呐喊却无人能够听见,文人就用文字来呐喊,让全世界都听见;有的事情少数人看的清楚了,却不能叫所有人清醒,文人就用文字的力量把他们唤醒。如是文人,当无愧于文人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