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的感觉承认就是仙人所说的幽府。
由于韩峰打破的是感知界限,贯通了灵魂的力量,所以他得到的幽府之地介乎真实与虚幻之间。
幽府之地,每个仙人都不相同,最是玄妙难测。任何仙人都不能了解其他仙人的幽府之秘,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两个仙人的幽府相似甚至相同。听闻,远古仙人,都有自己的仙府,这也不过是幽府化实而已。之所以不直接叫做幽府,是因为,远古还有其他的十天之人,幽府一说为仙道秘传,大家不愿随意逾越罢了。古代仙人之所以敢在自家仙府之中,会友谈玄,一是表示自己一片赤诚,而是十分的确定,任谁也不能看出自家幽府奥秘。
和南华真人庄周同一时期,有一个仙人庖丁。他出身屠夫家庭,从小耳濡目染都是屠夫活计。待他突然一日,在屠牛时打破凡天,领悟幽府之地,发现领悟的不过是一段天地和谐的韵律节奏。他遵循这种节奏解牛,发现从今往后再也不伤刀刃。
当时的道人猜测,他其实领悟的是道家“大制不割”之道。意思就是最完美的制度办法,轻轻松松就可以把事情办成,而谁也不会受到伤害和进行阻碍。所以后世评价他的解牛之术,技近乎道。
庖丁仙人领悟的是天地旋律。虽然人人知道是大制不割的道理,但再也没有听说有仙人领悟了解牛之术,抑或是天地旋律。庖丁仙人领悟了和谐之感,并不是拥有实质的东西,所以他的幽府只是存在于虚幻感知之中。
幽府也有高下好坏之分。最上等的幽府并不像庖丁仙人和韩峰的幽府,一个完全虚化,一个介于虚实之间。仙人修炼,首先就是修炼境界。没有境界就不能感知,沟通,使用新的仙人之力。所以境界感悟速度就是仙人修炼的速度。
幽府是仙人感悟境界的基点,幽府越真实,感悟境界就越简单迅速,遇到的瓶颈就越少。庄周神仙的幽府是一只北冥鲲鹏,大不可量,纵横逍遥,鱼禽变化,无物可阻。老聃神道,释迦神佛,也各有从虚无中生出的物件。然而老聃是道祖,释迦是佛祖,不修仙天,所以没有幽府之说。老聃神道的道器是乾坤一气炉,释迦神佛的法身原来是一棵菩提树,后来发展为三大佛国净土。
可见仙祖庄周是个惊采绝艳的人物,其幽府就算在众神之间也是独得灵性。但是,幽府的凝实度也只和境界修炼的速度有关,若说威力却没法确切比较。
仙天之中,并不比仙力,只比境界。只因人人独得奇妙,各擅胜场。所以,若有人说庖丁仙人领悟这种垃圾幽府也就是个没品仙人罢了,不值一提,那就错了。庖丁解牛之术下至须弥芥子,上至宇宙天地,无物不解,端的霸道无比。可见大刀小刀都是刀,论威力就只能看持刀的那只手了,和刀关系不大。相传仙祖庄周了悟三籁,也受了庖丁仙人的教义。这才在成神之前,留下南华真经记载庖丁之术,与其分享香火。
韩峰倒是没有嫌弃自家幽府不够凝实,古往今来也少有嫌弃自家幽府的仙人。只因幽府乃是凡人凝聚执念突破凡天所形成的,自此以后仙凡永隔,这是仙天在起限制作用,所以幽府的纪念价值非常大,何况这也是自己根脚,怎可自己嫌弃自己。仙天之人崇尚逍遥无滞,信奉仙祖的万物齐皆,别说仙力仙路了,就算生死也毫不在意,谁还计较幽府?
十天之人在地球的道统都已消失,韩峰也是误打误撞打破凡天,对仙路境界一无所知,这些也是境界突破之后才知道的。也亏他从小熟悉道经《道德经》和仙经《南华经》,一旦突破就立刻找到了修仙线索,否则他也必然懵懵懂懂,把自己当个普通的异能者处理。
所谓异能者只是现代人对十天之人的称呼罢了,其中妖占了大多数,也就是畸变反常之人。韩峰刚刚修仙,只是道听途说,还没见过真人。以前对这些嗤之以鼻,现在如何还能不信?想到这,韩峰也是微微期待。想着自己尽快出去,巡游名山,遍访仙道遗址,兴许还能找个师傅,投入门下,也不用自己苦苦探究。顺便见见怪力乱神,了解一下真正世界。
幽府之仙过后不久,韩峰又很快进入了御风之仙的境界,这个速度在古往今来少有人能够超过。打破凡天之后,十天之人就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来沟通自己所发现的力量并加以运用。
十天,就有十种方法,过程效果各有不同。仙天的方法是,通过意念强行扩张自己的幽府,使自己的幽府爆裂,并从冥冥之中汲取力量进行自我修复。在这个刹那,用周身穴窍吸收幽府爆裂出来的同类型能量,此时身体就对幽府沟通之处有了气机感应,冥冥之地对于身体会进行适当的引动,从而使穴窍凝聚,最终形成五处风穴。这种方法就是仙人们打破自身幽府仙天,到达御风仙天的方法,五心向天。打破一天飞升一天,所需要的仙力和神识意志非常之大,所以每飞升一次就要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沟通仙力,磨练道心意志。
韩峰在冥想之中,极力想要保护母亲灵魂不被死魂之井吞噬,强大意念爆裂了井底,这才有死魂泉水溢出,最后吞没了母亲灵魂。韩峰悲痛欲绝,使幽府进一步爆裂开来,达到了破开幽府仙天的极限,这才有御风仙天之光把韩峰接引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韩峰长时间的使用了冥想之法。冥想之法在古时仙天之中叫做心斋坐忘,韩峰身体放松,到达了天人合一状态,所以穴窍轻松的被魂界改造,打开了五处天心。五处风穴的真正名称就是五天心。韩峰运转意识,身体的五处就有气流鼓动,他不知何故,以为自己可以控制风力,所以起名为风穴。这是错误的认识。现在韩峰知道,这种气流并不是空气,而是意念身体共同沟通的死魂之力。事也凑巧,由于人人领悟的力量不同,所以才把这个境界叫做御风之仙。
庄周仙祖当时领悟北冥鲲鹏,掌握风息近乎本能,从幽府之仙修成御风之仙根本没有花费时间。可是这种方法对于其他的仙人却是凶险重重,必须同时控制幽府和周身穴窍,艰难无比,一个不好就爆体而亡,连神识意识也会迅速消散再也没有转机。韩峰机缘巧合,一无所知的度过凶险,这份大运气确实让人无语。
后面的境界韩峰依然懵懂。虽然从道经仙经中略略推测出了些端倪,但依然不敢断定。
基本的推测是这样的:
后面的境界应该还有一重叫做,姑射之仙,这是仙经中提到的。
仙祖对其有赞赏之意,所以这个境界并不算低级境界。要知道庄周当时已经到了,脱去仙体到达不朽的境界。
仙祖拿姑射之仙与列子的御风之仙做过比较,所以两者的境界相差不会太远,否则就没有可比性和教育意义,很有可能姑射之仙就是御风之仙上的境界。
再说说庖丁仙人。庖丁仙人在三籁的领悟上对于庄周仙祖有过教益,仙祖对其多有赞赏,可见庖丁的境界也不会太低。可《南华经》中只是说庖丁有解牛之术,可见境界也不会太高,如果到达了姑射之仙,那么仙祖一定会在教导列子时捎带上庖丁。所以说庖丁仙人很有可能就停留在御风之境。
可庖丁仙力如此雄厚微妙,上解天宇,下解芥子,和自家犹如云泥,所以韩峰又推断,御风之仙的境界差别很大,自己离上面那一重天恐怕极其遥远。最大的可能就是以后向上打破仙天,一重比一重困难!其中不知有多少修行秘密,秘术,秘境,自己根本无从得知!
想到这里,韩峰微微一怔,旋即自嘲起来。
韩峰啊韩峰,你这是怎么了?如此贪心!人生在世,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这样努力去做了,就已经无怨无悔,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是成了神人还是成了死人,又有什么重要?成了神人,你也是韩峰,成了死人,你也是韩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