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宫,周天王姬静安静的躺在床上,旁边坐着眼睛通红的姬宫涅,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一脸木然的站在那里,这是姬静的第二个儿子,名叫姬余臣。姜后当年生姬余臣时,难产而死。姬静每次看到姬余臣总会想到姜后的死,让他痛彻心扉,因此姬静对这个儿子很是淡薄,一年也很少见他几次。对姬余臣来说,姬静这个父亲同样也很陌生,他甚至不知道用伪装来讨好床上这个行将就木的父亲。
姬静看着姬余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知道大限将至的他心中对姬余臣的那一丝怨恨早已消失,剩下的全是愧疚和疼爱。
“余臣王儿,过来。”姬静目光柔和的看着姬余臣,招他来到近前。
姬余臣走上前,姬静抚摸着姬余臣的头,道:“父王就要离开了。以前都是父王的错,没有好好关心过你,可惜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姬余臣听完这句话,终于趴在姬静的身上大哭了起来,姬宫涅也跟着落下了眼泪。父子三人的关系似乎一下子拉近了很多。
姬静半躺着,抓住姬宫涅和姬余臣的手,放在一起。
“宫涅,你作为哥哥,将来要好好对待你的弟弟,知道吗?”姬静望着姬宫涅,叮嘱道。
“放心吧,我一定会的。”姬宫涅连连点头。
“好了,余臣你先下去吧。我有些话要跟你哥哥讲。”姬静对着姬余臣道。
“是,父王。王儿等会再来看望你。”
姬余臣跟着内侍退了出去。等到姬余臣退下后,周天王姬静对着他宠爱的大儿子姬宫涅,道:“王儿,知道你爷爷姬胡的事吧?”
姬胡,也就是周厉王,这是大周王室心中的痛,周厉王为人贪婪自私暴虐,横征暴敛,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依山泽而谋生,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傲,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穆公曾经劝谏他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过了三年,国人就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地,并死在那里。召穆公、卫国国君姬和二辅相共理朝政,号称“共和”,大周王朝经历了十四年的无王执政时期。所以大周王室很少有人会提及周厉王的旧事。
姬宫涅点点头,他虽然熟知他的爷爷周天王姬胡当年的事,却不明白姬静的意思。
姬静沉声道:“当年大夫芮良夫看到你爷爷任用荣夷公,便规谏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难。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独占就会触怒很多人,却又不知防备大祸难。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与地。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向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荣公如果被重用,大周王朝肯定要有危险了。”你可明白这里面的为君之道吗?”
姬宫涅想了一会儿,道:“为君者,不可独占!”
姬静继续道:“召穆公看到你爷爷监视民众,于是规谏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伤害人一定会多;不让民众说话,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治水的人开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也应该放开他们,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治理国政,使公卿以下直到列士都要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盲人乐师要献所映民情的乐曲,史官要献可资借鉴的史书,乐师之长要献箴戒之言,由一些盲乐师诵读公卿列士所献的诗,由另一些盲乐师诵读箴戒之言,百官可以直接进谏言,平民则可以把意思辗转上达天子,近臣要进行规谏,同宗亲属要补察过失,乐师、太史要负责教诲,师、傅等年长者要经常告诫,然后由天子斟酌而行,所以事情做起来很顺当,没有错误。民众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川,财货器用都是从这里生产出来;民众有嘴巴,又好像大地有饶田沃野,衣服粮食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民众把话从嘴里说出来了,政事哪些好哪些坏也就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好的就实行,坏的就防备这个道理,就跟大地出财物器用衣服粮食是一样的。民众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心里考虑好了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巴,那能维持多久呢!”这里面的为君之道是什么?”
姬宫涅想了一会儿,道:“为君者,不可独断!”
姬静脸上露出了笑容,道:“王儿,你很聪明。为君者,一定要记住两个字“慎独”,你一定要记住你爷爷的教训,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姬宫涅努力的点点头,道:“儿臣一定会谨记的。”
姬静重重的咳嗽了两声,接着道:“不要只是记住,要刻在心里……心里,懂吗?为父执政数十年,做了很多成功的事,也有很多失败,功过得失自有史官评说。总结我这数十年的经验,却只有这两个字而已。”
姬静接着从床上拿出一卷竹简,递给姬宫涅,道:“这是为父数十年来各种大事的记载和心得,你拿去好好看看吧。”姬静说完,疲惫的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
姬宫涅从姬静手中小心的接过了竹简,走出了天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