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眼睁睁看着宋军从容退走,袁惠新麾下的军官们,无不跺脚。
“不必叹气。”在马上指挥的袁惠新对这种结果并非没有惋惜之意,但是这是帝国军天然的劣势,袁惠新不想为不可能的事情而叹息,平静的命令道:“下令收兵吧。”说罢,他把目光转向了北方的战场。“天很快就要黑了,宋军支撑不了多久了。就算他们的人不会累,马也会累,该去接应他们回营了。”
“是。”
默默地望着北方犹自纠缠的战场,袁惠新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这场战争不会这么快结束。”不过身为一国之主的袁惠新,表面上却绝不会表露半点这样的情绪,只是一瞬间,袁惠新就恢复平时的从容与威严,移目至身边的一个人身上,沉声说道:“郑将军。”
“下官在。”
“你随我来。”袁惠新淡淡的说完,便即起身,向屋内走去。
郑爽连忙应了,紧紧跟着袁惠新向空屋而去。二人一前一后,一直走到空屋内,袁惠新见左右再无旁人,这才坐了下来,向他微微笑道:“你即刻设法潜入赵范军中,命令我们的细作去散布流言。便道这次战斗,我们之所以能击退宋军,是因为李武心念旧恩,故意未尽全力,所以一直不肯和我们硬拼。如果他能和我们打一场硬仗,袁惠新早就成为阶下囚了。”
“是。”
“此外,朕这里有朕的几封亲笔信,你让几个可*的人去带给李武,不要告诉他们真相。只是在通关的时候,要故意被宋军查获了。”
郑爽听到这种毒计,竟是不由打了个寒战,忙应道:“是。”
“嗯。”袁惠新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双手踞案,笑道:“李武用兵多智,兼之杀伐果断,临机决断,毫不迟疑。此人实是帝国之劲敌。战场上除不掉的敌手,便须在战场外除去!”
郑爽凛然答道:“下官必不辱命!”
********摆脱了追兵的李武率领着败兵再次绕向北面的战场——既然振武军主力未出,那么如果动作迅速的话,至少可以从北面战场挽回一点面子。
事实上,袁惠新的计策也并非完全的天衣无缝。如散布流言这一点,只要赵范能够有时间慎重思索一下,肯定能够看透,但此时间的紧迫,却剥夺了赵范深思的机会。
楚州城外宋军大营“大帅,计将安出?”此时流言已经在宋军之中如同瘟疫一般的散布开来,监军杨义思索许久,还是将希冀的目光投向了赵范问出了这句话。
赵范苦笑一声,无奈地说道:“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回扬州……”
从赵范听来的情况看,那条足以彻底动摇军心的消息,恐怕已经传遍了大半个军营。
“轰~~!”杨义猛起一拳,重重地砸在桌案上,激起巨大的声响。
结实的柏木桌案,竟然被这一重拳轰砸得寸寸断裂,案上的简书、绢书随着碎木跌落在地。
“踏踏踏……”七、八名亲兵急刀枪在手,神情紧张地匆匆掀帘入帐。显然,他们以为帐内发生了什么不测之事。
看到变成一堆碎片的桌案,又见杨义和赵范面色沉重,一众亲兵还以为两位大人发生了口角,自然不敢说什么,只好楞立当场。
杨义重重甩了甩手,几名亲兵如释重负地退出了军帐。
“我不甘心!”杨义无名火起,怒声吼道。
“不甘心也要甘心。”赵范硬生生顶了回去,他可不想看着自己的后院扬州发生意外的事情。
杨义怒气冲冲的盯着赵范。赵范只是板着脸不做声。
二人对峙良久,忽然,杨义叹了口气,道:“罢!罢!”
“杨大人,我们此时应当静待形势。一面抓紧返回扬州城,防范不测,一面整军经军,静侯时机,切不可*之过急。机会日后一定还有。”
“怎么说?”杨义悻悻的问道。
“咳,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圣上虽然已经迁都,但朝中形势比以前更加复杂了。扬州身系东南之祸福,社稷之安危。所以,这地方我不能多待。我说的话,明白吗?”赵范匆匆说完,拔腿就走,把杨义一个人撂在那里,倒不知如何是好了。
从目前的情形看来,继续攻击楚州城已经不可能了,眼前宽度超过10丈的护城河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哎……!”赵范怅然一声长叹后,沉声说道:“传令,收兵。进驻扬州!”
…………………………………………………。。袁惠新的车驾到达楚州之后,坐镇绍兴府的秦九韶收到了穆子旭发来的御前文书。
“报捷文书何在?”秦九韶握紧了拳头,声音都有些轻颤起来。
马钰从袖中取出一本红绫文书,双手递上。
秦九韶急忙从马钰手中接过文书,迅速地浏览了一遍。看完后似乎还有些不敢相信,摇了摇头,定睛又捧起文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再次确认后,脸上泛出出了狂喜的神情,顺手将文书递给了于五,仰天大笑起来。
于五看完文书后,一向沉肃的面庞也不禁洋溢起会心的笑容,眼中精光四射。以如此短的时间,用这样小的代价便能取下扬州西大营!吾皇万岁,帝国军威武!
“马道长,烦劳你把报信的人叫过来,我要问清楚陛下夺取西大营的详细经过!”秦九韶朗声说道
…………
听完传送捷报士兵的讲述,秦九韶闭上双目沉思了片刻。然后睁眼微笑着对那名士兵说道:“辛苦你了。马道长,为他安排好吃好喝,然后再好好睡上一觉,连日赶路一定很辛苦。”
“多…………多谢大人!”这名士兵没有想到秦九韶会如此和声亲切地跟他说话,一时间竟然激动的差点说不出话来。
等到马钰等人离开,秦九韶再度拿起报捷文书看了起来,似乎不愿漏过里面的一字一句。
半晌后,秦九韶才放下文书,无限感慨地对于五说道:“小五,陛下现在已经击退了赵范的大军,陛下的军队在淮南已经能够立足了……”
于五微笑着说道:“是啊,秦大人。看到陛下这样连战连捷,连我都有些手痒了……”
“哈哈哈……会有机会的。小五,我们先别休息了,一起去喝两杯,就当为陛下庆功……”
“好,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