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都昌江古心
柯南大人2015-10-27 13:102,734

  帝国三年(西元1214年)正月初一,清晨。

  已经是新的一年了!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整个楚州。城中百姓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并将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冀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避晦逢祥。从夜里三更时分直至清晨,城中的鞭炮之声便不绝于耳。而此时,城里街道上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所有行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会心的笑容。征战不绝的乱世,恐怕也惟有像新年的这几天能让人暂时忘却烦苦。

  由于是新年第一天,没有什么事务需要处理。无事的袁惠新换上了便服离开州府,悄悄地来到繁华热闹的大街。城中百姓那由衷的喜悦,让袁惠新自己也受到了些感染,原本有些惆怅的心情也变的愉快起来。可惜淮南这边的事务还没安定下来,短时间内还不能返回江南。

  “哎!”袁惠新轻轻叹了口气。

  顺着蜂拥的人流,袁惠新来到一处颇为热闹的街坊。饶有兴致地跟其他百姓一起观看了附近的几处杂耍玩意。看到精彩处时,连袁惠新也忍不住随旁边的人一起喝起彩来。

  “好!”

  不妙!由于看得过于投入,忘了控制住自己的嗓门,袁惠新那喝彩的声音直如平地惊雷一般,附近的人都被这一声惊的骇住了,几个小童已经被吓得哭喊起来。而一名正在绳索上行走的杂耍女子更是被骇的从绳上坠落下来,所幸的是并未受伤。一时间,整个街坊变的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对准袁惠新这里。目光中有震惊,有骇然、有不满,甚至还有一两道好奇的目光!

  尽管有不少人对袁惠新的大嗓门感到不满,但是却没有敢上前与他理论什么。反而在留意到袁惠新那异乎常人的魁梧身形后,纷纷畏惧地向后躲避,仿佛袁惠新便是什么凶神恶煞、毒蛇猛兽。这一幕倒是把袁惠新搞的苦笑不已。

  “前面怎么回事,是否有人滋事?”随着一声大喝,围观的人群让开一条道路,一队巡逻的虎枪营士兵进到了人群中,“出了什么事?”

  “军爷,是这样的。方才有一莽汉声大如雷,吓着了不少人……”一名60多岁的老者恭敬地回道。这支中华帝国的军队进入楚州以来,果然如同城内张贴的告示一般,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虽然大街上日日都有军士巡逻,但这些军士却从来没有对百姓有过任何欺凌掳掠的举动,慢慢楚州百姓也就适应了,而且如果看不到他们的巡逻,反而让百姓们觉得没有安全感。

  领队的虎枪营“副将”听到老者的回报,感到有些纳闷。大嗓门的“莽汉”?在如此喧闹的街道上,一个人的声音竟然可以吓到这么多人,谁有这么大的嗓门?倒跟将军有得一比了!顺着老者所指的方向,副将放眼看去。一个极为熟悉的身影现在眼前。

  啊!是皇上!

  “参见皇上!”在副将的带领下,一行10名巡逻士兵迅速整齐地单膝跪地,低头恭敬地向袁惠新行礼。

  “恩!你等正在巡逻,就不必多礼了!都起来吧!”

  “是,皇上!”

  一旁围观的百姓原本以为巡逻士兵肯定会惩处一下这名“莽汉”,却不想出现这样一幕戏剧性的变化。眼前这个衣着平常的“莽汉”竟然是这些巡逻士兵的皇帝。顿时,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得跪了下来,尤其那名称他为“莽汉”的老者更是胆战心惊,慢慢跪行到我的面前,哆嗦着说道:“皇……皇上,小老儿无知,冒犯了皇上,请……皇上恕罪!”

  “老人家,快快请起。不知者不罪,况且此事过错在朕,老人家不必介怀。各位乡亲,也都请起来吧!”袁惠新亲自将老者扶起后,含笑对周围的一众百姓说道。

  “多谢皇上!”跪倒的百姓见“冒犯”袁惠新的老者都没有被怪罪,还被袁惠新扶了起来,也犹豫着相继站了起来。

  “你们继续巡逻吧!“袁惠新对待命在旁的虎枪士兵说道。

  “是,皇上!”士兵们神情敬慕地向袁惠新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

  “各位乡亲,不必有所顾忌,大家继续游玩!”尽管袁惠新这样说道,但是大部分百姓还是迅速远离了他的附近,看来对袁惠新的存在还是颇为顾虑的。

  袁惠新轻轻摇了摇头。看来今天也逛不下去了,还是回府吧!这时,袁惠新忽然看到一名相貌不俗的青年文士正微笑着朝他这边看来。

  恩???大街上其他人对袁惠新避之惟恐不及,而这人不闪不避,竟然还敢这样注视他,看来不是个寻常人!

  这人到底是谁?袁惠新走了过去,向这青年文士轻施一礼,微笑问道:“敢问这位先生高姓大名,可否赐告?”

  这青年文士见他以皇帝身份向他这个布衣行礼,眼中流露出三分惊讶、七分赞赏,不卑不亢地躬身向我回了一礼,淡笑说道:“山野之人江万里,拜见陛下!”

  江万里?江万里?????似乎是个熟悉的名字!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到底是谁??袁惠新的脑筋急速转动起来。

  忽然间,脑中灵光一现,五个字脱口而出。

  “都昌江古心!!!!!!!!!”

  那青年文士本来还有些诧异——为什么听了自己报的姓名之后,眼前的这位皇上便发起楞来。正莫名其妙间,忽然间听到袁惠新冒出来的一句话,立时惊得他面色大变。

  “你是都昌江古心???!!!!!!!”袁惠新终于想了起来。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都昌县阳丰乡府前江家人。他怎么会出现在楚州?

  略一犹豫,江万里还是点头承认道:“我正是都昌江万里,我与陛下素未谋面,却不知陛下如何知我之字号?”

  见到眼前的青年文士亲口承认自己便是江万里,袁惠新心中大喜过望。先前我还一直想着要请一位大才做为军师。而说到两宋时代大才,眼前的江万里绝对其中当仁不让的一人。

  江万里(1198——1275),字子远,号古心,今都昌县阳丰乡府前江家人。祖父江辚,一生隐居,教授乡里。父江烨,宋理宗时登进士第,曾任教授、都尉、知县、江南东路提举常平司、西路提举茶盐公事、大理司帅参等职,一生专治程朱理学。虽在“庆元党案”蒙难之时,亦仍暗中坚持传授程朱学说,母陈氏,理学名儒陈大猷之女,陈灏之姊,万里家学渊源,幼年在祖父所建的书馆内读书,神隽铎颖,连举于乡,后从父教,学《易》经,稍长,赴白鹿洞书院深造,后又游学于隆兴府东湖书院,朱熹弟子林夔孙为师问学。

  听到江万里疑惑的询问,袁惠新脑子迅速转了一下,当然不能告诉他他是因为曾经看过《宋史》这本书,才知道有他这个人以及他的字号。袁惠新面带微笑,向他谎称道:“子远有所不知。数月前,朕曾广发‘求贤令’,欲求天下贤才相助。其间曾有与先生相识之人向朕推荐子远,说子远有经天纬地之才。朕曾命人四出打探先生下落,却始终未能得子远行踪,唯知子远有一号‘古心’。适才听先生自称‘江万里’,朕才大胆一问,不想果然是子远。今日得见子远,真是朕三生之幸!”

  江万里疑惑稍减,淡笑说道:“原来如此!陛下谬赞,江某实在愧不敢当。”

  袁惠新立起身形,面色热切地对江万里说道:“子远,如蒙不弃,请子远与我入府一叙。不知子远可否赏光?”

  江万里微笑说道:“陛下盛情,江某怎敢推辞!”

  “好,子远请!朕为子远领路!”

继续阅读:第93章 奇才江万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中華改造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