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宋寧宗的決斷
柯南大人2015-10-27 13:115,929

  当天夜晚,内应如实赴约打开了南门,南门的兵士本来就是从前镇远军的士兵,所以袁惠新轻轻松松的占领了南门给大军留下了退路。

  “杀。”看到袁惠新一马当先的冲了进去,所有人都跟着冲了进去,一路行来,他们的行军速度可谓其慢无比。为什么?就是不断的遭遇类似的事情,不断的厮杀巷战。虽然帝国军中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准备,可也凶悍的紧,浪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

  在后来常州的巷战和对南宋溃军的追击战中,帝国军有伤亡了近五百人。所以这一次攻克常州,袁惠新差不多一共损失了一万人,也算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了。

  激战一直进行到次日天明,宋军除赵范等人率少数逃跑外,余皆尽俘。

  攻陷常州后,近卫军大部没有离开常州,而是派出一个营和骑兵队,带着引路的常州“顺臣”,分持十数份敕令攻城略地去了。对沿海几个小城,帝国军是志在必得,在海军配合下对抗拒者一律聚兵灭之,并将缴获财物运往常州集中。内地城镇能降最好,否则也暂时不急,反正也没太多油水。一直到三个月后,大部分城池的南宋守军或是尊诏投降,或是弃城而逃,个别企图死守的也被帝国军小炮轰几下就开了。

  老贼贾涉在帝国军进军江南的时候成疾大病一场,听说别人抢了他“常州失守的消息后又气又恨一命呜呼了。

  老贼贾涉已死,江南宋军没有主心骨,刘元珍统领大军兵临嘉兴城下,南宋驻守嘉兴的部队军无斗志,不到两天,就被刘元珍攻破嘉兴。占据了整个浙江地区。

  常州府,袁惠新府中,袁惠新展望着偌大的中华地图,心中充满了不甘,没人认为自己能一统天下,就是因为这江东之地只有大半个个江南道,守成有余而攻取不足,可是他自己真的很想很想做出一番事业啊!那荆州才是成就霸业的地方,吾必取之。

  整个天下风起云涌,暗流涌动,争霸天下精彩的大幕开始徐徐拉开。

  袁惠新来到风骑营中,将兵都已聚集,见到袁惠新,纷纷请愿,希望出击,袁惠新道:“大伙儿从新州跟朕到这里,之后又出击淮南,数次接战,又从金陵城数百里辗转来到常州,眼看如今大部分人都累得慌了。朕想还是且休息休息,等养足了力气。”

  底下风骑营的将士却都叫到:“我们不愿休息,愿随陛下出征!”

  袁惠新听了欢喜,下到每一个队去,见所有人都精神甚旺,个个见到了他都声音洪亮地请战,袁惠新便知道这的确是风骑营将士们的真心,而不是部分将领的冒言,这天晚上他便呆在了龙骧营,与众将士同起卧。

  第二天一大早,袁惠新便来见刘铭,将昨晚的情况说了,认为风骑营士气正旺,可以再出一趟征:“等回来再休息吧。”

  那时的兵丁出征辎重自理,武器(横刀,弓箭)、衣装、军资,以及上藩赴役途中的粮食,都得自己准备。每一火(十人)还得共备用来运输的马(或驴)六匹,即所谓的‘六驮马’。

  不过到达地方之后,驻守时所需的营帐、粮饷、军械,朝廷都会统一调拨。现在护粮队营中的这些辎重,便是朝廷调拨给即将到这里驻防的那那些乡兵所用的。

  不日扬州军覆灭的消息传到宋都襄阳,南宋朝野震惊。他们如何也想不到十万扬州军就这么没了,而且金陵被占,帝国军随时可能威胁襄阳行在。

  “十万将士,又是十万,你们都是纸糊的!灭了我朝二十万大军,叛军死了几个人!&;#8226;¥%……—¥#&;#8226;#¥%”宋宁宗大发雷霆,下面众臣噤若寒蝉。

  发了一顿脾气,宋宁宗终于平静下来。“众位爱卿,如今怎么办?”

  “臣以为,我们应该和袁惠新谈判,虽然现在谈判可能损失比较大,但是如果在这样打下去,恐怕我朝难以支撑。”主和的还是主和。

  “陛下不可,如今我朝军事不利,如此签下城下之盟,我大宋国威何在!况且我襄阳城内尚有精兵,粮草充足,也不怕袁惠新来攻。定要他们有来无回。”

  “皇上我大宋连失二十万精锐,况且东部除了福建具已被叛军占领。如今已经元气大伤,如果再不休战,则社稷危矣!”

  “皇上戊虑,如今虽然失了金陵,但是叛军不多,是无力攻下襄阳的。为今之际乃是皇上决定是战是和。”终于一位老将军出班说话了。此人赵润欢是乃前朝老王,先皇的兄弟,从政多年。

  “不想朕也有今日,父皇,莫不是我等相见之期已近?”感觉着自己手上传来的阵阵无力感,一向英明神武的宋宁宗,也不禁开始渐渐感到死神的靠近,此时此刻的他,与其说凭借军事实力,还不如说是异于常人的坚毅,在苦苦支撑着了。

  “罪臣无能,未能完成陛下的委托,望陛下责罚!”赵范那里敢起身,依旧伏地恭恭敬敬的道。

  “将军不必自责,请起吧。”见赵范如此吃惊的样子,宋宁宗倒也觉得情理之中,当下便请赵范站起身来,和自己说话。

  “都是微臣无能,导致贼寇不断,当真是愧对朝廷的厚爱啊!”

  “皇上恕罪,微臣斗胆以为,我朝此时应该停战,凭借荆襄之险,*迫袁惠新和谈。”

  “不错,不错,好,你已经能很冷静的俯瞰全局,能以战略的眼光看问题很好。”

  “皇上,老臣以为皇上应该双管齐下,可以派一个使团赴江南和袁惠新谈判,这样一来袁惠新必然会考虑和谈,那样我们在短时间内就不用担心来自袁惠新的压力,专心的把内部的基础打好。”赵润欢觉得这样比较好,毕竟金国现在有南侵的迹象,一旦南下,加上袁惠新,那可就是两线作战了。

  宋宁宗听了赵润欢的话觉得不太对,其中的常识宋宁宗是知道的,江南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加上淮南这个大粮仓,袁惠新是不会放弃的,加上叛军之中有不少大员都是南宋原来的官员,他们相当开国元勋感情让他们注定了不会让袁惠新答应和谈,“这个事情交给赵范办理吧!谁让朕不抱任何希望,但能争取一个月是一个月,也有利于我们在湖南和福建的局面,对了,皇叔,赵范启程后,福建那里,朕只能指望你了,那里的钱粮赋税是江南之冠,让别人去朕放心不下,皇叔到了那里后一定要密切主注意刘元珍的动向,另外还要抓紧时间招募新兵,军饷可以优厚一些,朕会施行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只要提前缴纳了今年的赋税,明年的赋税就全部免除,朕要在短时间内筹集一笔银子,现在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

  赵润欢心中早就想到这点,就是皇上不说他也要自请出镇福建,福建此时是南宋的命脉,位置委实重要,“老臣记下了!请皇上放心,不过关于招募新兵的粮饷问题,老臣觉得皇上的粮饷太高了,其实如果把士兵的粮饷按时足额发放就可以,以往那些粮饷都被军队的将领私吞,根本到不了兵卒手里,只要落实好这个渠道,相信不会花费太多的银子就能招募到新兵。”

  宋宁宗一愣,自己思考问题毕竟太表面化了,没想到问题的症结在这里,“老皇叔说的是,朕招募新兵的时候会想到这一点的,不过现在的这些士兵的饷银还是要按朕说的办,毕竟他们是朕新招募的第一支军队,待遇自然要凸显出他们的地位来。”

  宋宁宗和赵润欢说话之间已经到了御书房,前面一个人影扑通跪到宋宁宗面前,吓了他一跳。

  “皇上,不好了,叛军杀过来了!”一个侍卫撞进门来道。

  “什么?”宋宁宗一下子就从床上坐了起来,大声追问道:“叛军这么快就来了吗?我们的守城将士呢?朕不是让他们不准松懈的吗?都死了吗?”

  城外的部队进了城,守城士兵刚关上城门,城外面就传来由远及近如雷的马蹄声。那守将急忙叫他们交出手里的武器并远离城门还派了一队士卒看住他们,害怕他们当中可能有叛军的内应。

  “皇上,敌军大队已经来到城下。”宋宁宗闻讯就带人一起去城楼。

  只见密密麻麻两万多人在远处排开阵型,气势如虹,他们并不安静,一直在整齐统一的大声喊着:“杀,杀,杀!”

  整个天地就剩下这杀喊声。

  城楼上的军丁早就生疏了战争,他们握着武器的手在颤抖,上下牙直打架,在冷风的吹拂中脑袋晕涨。

  现如今谁不知道帝国军的大名?杀人,砍头,割耳,与他们为敌不得好死。

  红魔五百生吃人肉,都是地狱修罗转世的女人。

  黑风五百饥喝人血,也是来自神话时代的巨兽。

  江南逃出去的败军越多,帝国军的威名就越胜,老百姓口口相传喜欢带着夸张,所以到后来那就是神仙领军,魔鬼为将,带着一群修罗夜叉。

  “赵扩,你可愿意归降?”刘铭嗓门大,这种事一般他做。

  赵扩眼见敌军如此威势,有点心虚,但是还是没有回应,紧闭城门。

  襄阳城的城墙足有四丈高,因为附近没有什么河流做引水之用,所以城池并没有其他要塞那样宽阔的护城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赵扩命车骑将军李林带领手下士卒,连夜砍林伐木,在城下二百步内布置了无数的鹿角尖桩。这一招非常狠辣,叛军若想进攻城墙,便必须将这些障碍除去,而城墙二百步以内,很多地方都是弓箭手的覆盖范围,每拔去一个钉子,对方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城西三里有一座小山,坡势甚缓,要是寻常,李将军一定会分出一哨人马在那里驻扎与城池互为犄角。因为这样做的话叛军在进攻城墙时就无法投入全部兵力,若是将具装甲骑配置在适合冲锋的山坡上,只要一次冲阵,就会让对方付出惨痛的代价。

  见劝降无果,于是在弓弩队的掩护下,帝国军先锋部队立刻用撞门车狠狠撞击襄阳的大门。袁惠新在战后方见齐军已实施了第一计划,立即命令刘铭、张伟率领铁牙军拿着武器和登城云梯进攻。宋军见敌军蜂拥而至,立刻出动全部弓弩队轮番射击。接近襄阳城下的帝国军士兵又纷纷倒下。然而,帝国军士兵的斗志依然旺盛,他们誓死攻城,很快踏着自己人的尸体一步步到达襄阳城下,然后帝国军继续撞门,帝国军分别在大门两旁搭云梯攻城。城上宋军继续放箭和扔石头,城下的宋军拼命撑住城门不被撞开。

  不过,袁惠新的步兵实在是太少了,激战一天,回到大营,统计损失,死伤千余。

  历代以来的攻城战中,守军被敌军用弓箭全面压制的例子真是很少见,占据着城高优势的守军他们手中弓弩的射程通常是胜过敌军的。可是现在城中的问题是他们手中缺少弓弩,帝国军的弓箭少,他们的就更少。

  次日袁惠新摆出的阵势十分简单,就是前军步军,后军弓箭手霹雳车而已。但就是这么个简单的组合,便已让赵扩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了。虽然自己也很想派兵绕过前军,去攻击后边的弓箭手和投石机,但以自己眼前的军力,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呜、呜、呜、、、、、、、、、”

  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帝国军攻城的号角在襄阳城下四面奏响,帝国军又一次开始向襄阳发动了攻击。襄阳城楼上的守军们在听到帝国军进攻的号角后立马都跑到自己的位置站好等待帝国军的攻击,而赵扩在接到属下报告后也迅速和孟拱,赵范、杜杲他们赶上了城楼在车门下的广场上,铁骑卫开始集结,准备随时出战。整个襄阳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好了攻击的最佳准备。

  冷兵器战争,最为血腥的便是那攻城之战。

  攻方往往需要花上比守方一倍甚至几倍的兵力才有可能获胜。而那攻城的过程中,热油滚石伴随着痛苦嚎叫声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帝国军所准备的云梯数量虽然不多,但襄阳城内毕竟守军数量亦是不多,前线的东南北三门各有守军三千余,而西门为了以防万一也留下了二千守军。

  只是如此一来,三千守军却是需要直接面对过万的敌军,这压力不可谓不大。

  赵扩随时都能看见一个禁军往云梯下倒滚油时被流失所射中,那种哀号声让他也内心极是不顺,更是有一种暴躁的情绪在慢慢的演化。

  “众军听令,不要慌乱,盾牌在前,长枪在后,弓箭手支援,把敌人赶下城头”突然宋军的刘副将大声喊道,宋军渐渐稳定了下来,两军僵持了下来。

  只见帝国军已经停止攻城,反而正准备安营扎寨,看来他们已经做好围定襄阳城的准备了。

  陆续的,风骑兵大部队到齐,分左中右三路将整个襄阳城包围的死死的,还好襄阳东面紧靠襄河,那一段可以只派少量人防守,小小的缓解了一下防守的压力!

  帝国军到齐后,整了整队,便从中跑出一名身着铁甲的军官,策马跑到了城墙下,向着城内大声劝起降来!

  “我主有令,你等速速投降,如若不然,待的打破城池,定鸡犬不留!”

  看了看城墙上脚下哆嗦的乡兵,闻言大怒的杜杲一箭射在那军官脚下,帝国军官的马匹骤然受惊,马蹄向上一扬,便将那小军官摔下了马来!

  “就凭你们这等熊样,还想要我等投降,滚回去吃饱了你娘的奶再来吧!”

  赵扩哈哈大笑,高声嘲讽起那帝国军官来!

  看的城墙上的大宋官军哈哈大笑,士气高涨!

  待的灰头土脸的军官回到帝国军大营,恼羞成怒的袁惠新一刀砍掉其首级后,不顾手下的苦苦哀求,执意要强行攻城!

  要强行攻城,就得要放弃战马,但放弃了战马,就等于放弃自身长处。接到命令的三个千风骑兵面面相觑,愣了愣,但还是选择了服从命令,招呼麾下的儿郎们下了马来,抬着简易的木梯向着襄阳城攻来!

  看着潮水般涌来的帝国军,久经战阵的杜杲神色冷静,逐一下达起战斗命令来!

  射!

  居高临下,城上的弓手射程比城下远了不少,待的帝国军进入射程,杜杲高声吼了开来!

  早已举弓以待的大宋士兵,纷纷射出了手中的箭矢,进攻的帝国军便如割麦子般倒下一大片!

  “散开!”

  见的手下的士兵死伤惨重,城墙下的帝国军将领急忙凄厉的吼了起来!

  “散射,自由射击!”

  连射了几轮,见的敌人散开,杜杲马上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

  接到命令后,刘副将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敌阵,见的敌将毫无防备,眼前一亮,擒贼先擒王。拿起弓箭,专门瞄准了身着铁甲的帝国军官,搭上箭矢马上就松开了手,箭矢便怪啸着破空而去,连射的数次,十几个帝国军军官顿时倒在了他的箭下。

  射出箭矢后,刘副将就会躲在了箭跺下面,换一个地方后,接着便射了开来。

  有一些聪明的箭手纷纷有样学样,跟着刘副将射杀起敌军的军官来!

  随着敌将逐渐减少,帝国军前队一阵混乱,仅有的几个军官再也弹压不住恐惧的士兵。望着城墙上如雨的箭雨,剩下的帝国军士卒按奈不住心头的恐惧,士气全无,纷纷咿呀怪叫着向着后阵逃了回去!

  躲在箭跺下,看着逃窜的帝国军,刘副将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在战争中,一队高明的弓箭手,可以给对方造成极大的混乱。”

  暗中下定决心,刘副将打算有机会一定要训练一支小巧精悍的神箭手部队。当然,他们的身手都要不错,而且,他们的箭术应该非常好才行!

  “叛军逃了,没力气了,逃回去吃奶了!”

  城墙上的杜杲见状,哈哈笑着着,大声的鼓舞起士气来!

  城中的大宋士兵听着主将的嘲笑话语,纷纷跟着叫嚷了起来,心中第一次,对能够守住城池充满了信心!

  袁惠新看着逃回来的士卒,听了将领的汇报,并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双眼泛着狼一样的红光,恨恨的盯着襄阳城。仅仅只是第一次试探性的攻城,他便损失了二千余人,不攻下此城,实在是难消心头之恨!

  在帐中踱了踱,袁惠新的蛮性发作,袁惠新就又要开口下令强行攻击!

  “皇上,不可啊!”

  门外的帐帘高高掀起,冲进来一个人,高声阻止起袁惠新来!

继续阅读:第125章 襄阳之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中華改造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