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强攻枣阳
柯南大人2015-10-27 13:112,810

  袁惠新带着两万多大军,清晨早起迟暮扎营,一路紧急赶路,两天后,来到位于鄂州管辖的汉阳渡口。由于古代交通工具比较落后,船只载人能力不行,大军只好在汉阳驻扎下来,等候大军被船只一点一点送到襄河北岸。

  在这个方面,袁惠新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不是全能救世主,他只是个普通人。营造船只,特别是大型船只,需要很多知识和经验,整个帝国也没有,能够一次载人超过三百的大船。

  袁惠新的事业只是刚刚起步,他也派人到南方寻找时代造船的工匠,希望汇集众人的智慧,建造出袁惠新心目中楼船。这种楼船最好能够在大海中远行,在海战中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未来的未来,这种船只挂着帝国的旗帜,飘扬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不过眼下急不得,急红眼这种属于理想型的船只也变不出来。

  袁惠新清楚的认识到,强大的海军远洋舰队绝不可能一夜之间拥有!这不仅是因为造船要运用到很多数学、几何学、力学、材料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来检验新船的航速、浮力、推进系统的协调度、倾侧极限点等各方面的综合效能;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导航技术、航行经验,需要涉及天文学、地理学、水文学、气候预测、测量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支援,需要使用观象仪、量角器、六分仪、罗盘、星历表、校正仪等许多精密仪器,需要对各海域的水深、风向、浪高变化、海潮起伏规律等做详细记录,才能确定出合适的航线,并帮助船只定位和矫正航向。

  此外,舰队的战斗力也并非单纯依靠以上那些物质的力量。身经百战的战士和经验丰富的航海手,长期以来锤炼出来的战斗意志和军队传统,都是缺一不可。只有当你拥有了他们全部,才是一支舰队最终得以成为大海主人的决定性因素。

  而这些,恰恰正是大中华帝国海军所欠缺的。袁惠新于是展开信纸,传令杜范组织一部分匠人前往临安秦九韶处听令造船。方才揉了揉已经成了两个大的头,坐了下来。鄂州如今已到无兵无粮的地步,若是荆州久拖不下,只怕多年心血,将付之水流。虽然现在看似强势,却已将到强弩之末。想到这里,袁惠新赶紧站起来,快步走到营外,正看见张伟与刘元珍过来,两人走到袁惠新身前道:“皇上,军队正整装待发,请圣上示下。”袁惠新令丁庄带二千士兵驻守汉阳催促粮草,便起兵望枣阳而去。

  朝廷虽然权臣当道,但对于荆襄的战况多少还是有点了解,自从鄂州被帝国军围困以来,朝廷对于荆襄的援助也一直没有缺少,就连这小小的枣阳,也因为是军备后营的重要性,准备了充足的神臂弩,这种弩箭的射程可要比一般弓箭要远得多了,可惜弩箭射程虽远,但上弩箭却麻烦,往往普通的弓箭射出好几支箭,弩箭才能上完一支弩箭。

  五更时分转眼已到,此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分。

  远远地,驻守在枣阳城墙上的探子已看见一条浩浩荡荡的人龙,个个手中举着火把,纷纷攘攘向枣阳的方向袭来。

  这条人龙,不是袁惠新率领的帝国军又能是哪个?这伙人到了枣阳城下,不由分说先是乱哄哄的向城墙上射了一通弩箭。

  城墙上众人知道袁惠新乃是佯攻,早早的就跑下城墙,在城内躲藏好了。袁惠新一通箭射完,竟是一个人都没伤到。

  如此厚实的一道城墙,用弓弩射是绝对射不开的。袁惠新见城墙上半天也没人出来搭理,也只好命手下收了弓弩,扛了几张梯子去攀城墙。

  几百帝国军见城墙上连个防守的人也没有,顿时心里放松,有说有笑的扛着梯子往城墙跟上走。哪曾想,这几百个小兵刚接近城墙,只见城内歪歪扭扭射出几支火矢来。

  这些个火矢没射着人,只是晃晃悠悠地落到了角落里。忽听得角落中“轰隆”一声巨响,却是燃起了一簇滔天火焰。

  这股子火焰着实邪门,竟是噌噌的向城门前蔓延,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城门前一大片空场子居然成了一片火海!

  几百个小兵哪里能想到世上还有这么邪门的火焰?几百人吓得跑也忘了跑,躲也忘了躲,活生生的被这股子无明业火给吞噬在其中。

  这团火,正是孟拱提前埋下的黑油。咱们现在人都知道,困在火场里的人大多都是闷死的,而不是被烧死的。

  几百口子人被火焰圈在其中,即使有些个能避开火焰灼烧的,也无法逃过窒息的命运。袁惠新在不远处目瞪口呆的看着熊熊烈焰,竟是一点营救的法子也没有。

  只是十几分钟的时间,火海里的惨叫声越来越稀少。待到火势稍弱后,袁惠新绝望的发现,自己派上去这几百个小兵竟是都变成了烧黑了的尸体。

  城下火光冲天,喊杀连连,城内却是一片寂静,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从枣阳的北面峭壁上,悄然无息地滑下了三十几个黑衣蒙面人。这伙蒙面人在谷中蹑手蹑脚的行了几步,却是看见城中空地的正中央矗立了一只灯火通明、外观华美的大房子。

  枣阳守将王坚直接把这里当成指挥室,把地图放在案板上,对早已熟悉过地图地形的众人开始分派道:王坚分派了命令,一队大约三千人的宋军立刻开始准备火箭,这说来也容易:他们只要在箭头上涂满军中用来点灯的火油就行了!

  ……“开始了,弓箭手给我准备,瞄准城下叛军在射,尽量不可浪费太多箭支,还有那些火油都烧好了没。”帝国军展开攻势,城上守军的洪达等人也不松懈,大量箭雨直*城下帝国军,烧得已经滚烫的火油,在帝国军快要爬上城墙之时,直接往对方身上倒去,一下子一个个哀声不断,枣阳城攻城和守城的展开,双方不但拼人力,还有时间。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两个时辰的攻城,帝国军始终是难以攻打上枣阳城,当然,城上守将们也不好受,王坚甚至将自己家中乡勇们都用上,为得就是坚守住枣阳城。

  “如此坚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叛军人马实在太多了,他们可以轮批攻城,但我们只有这么多人,几个时辰下来,累都要累趴下。”连续两个多时辰战斗,对这些才短时间锻炼城卫军而言,的确是太消耗体力的活。

  “守不住也要给我守,我们消耗体力没错,叛军可是死伤惨重,只要坚守,我就不怕他们能攻打到何时。”副将王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他话说的没错,自己等人不好受,难道帝国军就好受吗?

  三个时辰左右,终于,帝国军开始慢慢退下城池,这一战,算是王坚等人胜利,可也是一场苦战,帝国军死伤兵马起码有两千左右,整个城下是尸体遍野。

  “守住了,叛军终于退兵了。”副将洪达整个人有气无力,坐在地上,看着远去的帝国军,不由叹气。将近三个时辰总攻,袁惠新攻打不下枣阳城,中途还兵分两路想从城西和城东偷袭,没想到王坚让王立等人早已做好准备,没有让帝国军得逞。最终大军撤离。

  袁惠新攻城失败之后,大军没有在城外安营扎寨,而是退道义阳,帝国军粮草有限,只能退军,此次攻城没得逞,使得帝国军士气也是大落。

  想不出法子攻打枣阳城,只好听听手下们建议,可众人之意是让袁惠新向正在鄂州的刘元珍搬救兵,只有强大兵力,才能攻打下眼前这座坚城。

  “朕命令你去鄂州调刘元珍的风骑营过来与朕会合,而且要求他尽快到达!”袁惠新对手下的传令兵喊道。

  传令兵允诺:“是”

  “休整一夜,明日再行攻城!”袁惠新心道杜范所言不错,命士卒传令全军。

继续阅读:第144章 劉元珍的急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中華改造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