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帝国军的追击中,他们突然发觉前方败退的宋军突然从两翼分散,而迎击他们正面的,正是再次填充好弹药的南宋火枪队。不待帝国军反应及时,宋军火枪队百枪齐鸣,火枪炸响的声音,犹如晴空霹雳,顿时将追击中的帝国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火枪突如其来的排枪射击,不仅可以造成一定杀伤,最重要是令对方气势受挫。眼瞅着不少帝国军看着倒着身旁同伴的尸体,还有一副被火枪炸响声,弄得双耳嗡嗡,脑中晕晕的模样,是被这袭击打闷了。
这时候退到两个侧翼的宋军重新返身杀回,而正面的火枪队,也丢下火枪,从腰间抽出刀来,一起冲上前。
这时候,密林左右突然又同时冲出两队各百人的骑兵,分别由赵润欢和扈再兴率领朝帝国军追兵冲去。
赵润欢手执方天画戟,扈再兴手中一条长枪,骑在马上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戟到处,敌人纷纷坠马;枪刺出,敌人个个丧命。众士兵见赵润欢和扈再兴如此英武,也是热血沸腾,信心大增,个个奋勇杀敌。一时间杀得敌人心惊胆寒,赶紧后退。
赵润欢和扈再兴杀退了追兵,这才带着士兵,慢慢往襄阳撤去。
帝国军的刘铭队终于被击退,而赵范队亦然伤亡不小,无力追击,于是暂时退却,依靠起襄阳城防守恢复力气。
袁惠新让这手头上的七千人以他们自己选出的头领带队,向金陵城进发,张伟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进城了,可金陵还有守城部队,如果袁惠新不带着这些人跟进,随时都可能发生哗变,这七千人足以震慑住城内的守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乖乖的接受他的改编。
在路上,当袁惠新告诉那不到一百人说今后他们就是他的亲兵时,袁惠新感觉到他们明显的长出了一口气,看来他们一直在等待袁惠新怎么安排他们!这个任命让他们悬着的心彻底放松下来。
袁惠新一路风残露宿,不几日便已进入了江南道的地界。只见到破败的城郭和在路边倒毙的饿殍,同后世繁华的江淮一带完全是两个概念,袁惠新不胜唏嘘,感慨万千。
金陵官道两旁,早就安排好了欢迎的人群,不管愿不愿意,马钰大人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
他们穿着最喜庆的衣服迎接帝国军,中国老百姓喜欢看热闹,天生好奇心重,即便袁惠新已经成了魔神的化身,但是还是有人乐意去看。
很快,所有人都看到了大中华帝国的皇帝袁惠新,名不虚传啊,那人盔甲上甚至隐约能看到血迹,整个人威风凛凛。
后面的大军队列整齐,特别养眼又吓人的是那群女军,听说号为红魔,她们肆无忌惮的看着四周的人群,就好像老虎看到猎物,有的红魔还时不时舔下嘴唇,看似饥饿的样子,惊的那些孩子们哇哇大叫。
整个队伍用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到行宫,小市民思想的金陵人实在太热情了,就算这么可怕还是围着过来。
袁惠新来到行宫的时候已经将近五更天,除了张伟带走的那两千人,袁惠新手里的五千人都驻扎在了行宫外,让他们戒备着行宫外的动静,袁惠新只身带着那七十多个亲兵走进大殿。
“参见皇上!”众军士齐声呼道。
马钰迈步走进大殿,恭恭敬敬地给袁惠新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君上!”
袁惠新赶忙起身笑着迎上道:“马道长不必跟朕多礼了!”
马钰依言起身,抬头望向他。目光交织之处,两人浑身都是一震。在马钰眼中,好久不见,袁惠新显得更加成熟了,身材挺拔,眼中不时闪过摄人的精芒,显然是在朝廷中大权在握,更有信心了。
随后袁惠新到了军营中,袁惠新随便找了个没人的帐篷,发现两个人已经抱着袁惠新的胳膊打起了呼噜,也不知道是什么时间睡着的。
回到金陵的第一天,便在士兵们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中结束了。
回到金陵的第二天,袁惠新就迎来了南宋的使节。
“大宋国殿前司都指挥使使张晓晨,参见大中华帝国皇帝陛下。”这來人三十出头,看似个文人,却领了一个武官的职位。
“张大人,不知所来为何呀?”
“大人,贵我两国开展以来,狼烟日盛,百姓招灾,壮士战死,将军喋血。我大宋皇上,不忍苍生蒙难,欲平息战火,两国和谈,以弥合分歧,各得其所。”这使节开门见山地说。
“大宋皇帝陛下以百姓为计,实乃明君,朕佩服。既然大宋皇帝陛下金口已开,我帝国自然不能无视百姓之苦。只是不知道如何谈法?”
“我朝赵润欢王爷全权代表我大宋皇帝。三日之后赵王爷亲自前来商议两国停战之事。”
“如此也好,不过既然贵国提出和谈,希望你们约束军队。朕可不希望出什么叉子。”
“好!有陛下这句话,我家王爷和侍臣们就能睡个安稳觉了,我的营盘就在那边的树林中,陛下如果有什么想不通的要找人商议可以尽管来那边找我!陛下,你多多保重,外臣告辞了!”说罢,张晓晨调转马头,一路慢行,晃晃悠悠的回营复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