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常德府
接战已有月余的赵葵军,连续数次试图阻挡明军的进攻,最终却都无功而退。明军气势大盛之下,已经攻至澧州一带。近三分之一个常德府已经不复在荆湖南路地执掌之中。
战事的不顺,逐渐地引起了常德府、乃至整个湖广的慌乱,甚至连赵葵军中也产生了惶惑的情绪。
公安县
都虞侯李武不无忧虑地对赵葵说道:“大人,咱们不能再退了。再退下去,整个常德府就得尽数沦陷了。据闻,湖广明匪匪首王和正大肆联络拉拢湘西苗蛮诸部,许以厚利重爵,一旦湖广、湘西苗蛮部合而为一。非但湖广危险,甚至连神劲军都有哗变地可能。”
“大人,打吧!”其余的部将也已被一月来的被动局面压抑得够戗,纷纷向赵葵请战。
从地图上收回了视线,赵葵抬头看了看一众部将,只是笑而不语。
“其实征伐湖广明匪叛逆,又何需我等亲自出兵……”
“赵大人的意思是……”
李武略显不解地说道。
“襄阳孟宗政麾下有近万精锐铁骑,实力不凡,岂非可以借用的战力?”赵葵微笑说道。
等到赵葵说完后,赵葵又和声说道:“只是不知公安县城内尚有多少士兵,还可支撑多久?”
李武神情黯然地说道:“禀大人,城中本有12000多个弟兄,不过这两天守城伤亡太大,在我先前突围时,还能作战的已经不足6000人了,恐怕最多还能支撑一天多了。”
“李虞侯,营中粮草还可支撑几日?”赵葵眼中隐藏一丝忧色,沉声向李武问道。
“粮草大约还可支5日之用……”略一思索,李武不太乐观的回答道,“但金创药已经告罄!今日又有40多个弟兄因伤重不治而亡……”在连续多日的作战中,除却阵亡的士兵,赵葵军还另有6、700人伤兵,而且在敌军不断的进攻中,伤兵的数量每日还会有所增加。由于跟外间的联系基本已被敌军骑兵阻断,粮草伤药之类的物事根本得不到补给。
“嘟~廊~嘟~!”一阵雄浑悠长的牛角战号声突然传进了帐中。
“又来了……那王和真是烦得要命!”李武眉头大皱,愤懑地说道。王和的骑军会不定时地对公安县城进行袭扰,平均每日要在4次以上,让赵葵军的一众将士不甚其烦,但又无可奈何。
“李虞侯,你出去看看。让弓箭手节省箭支,没有把握不要胡乱浪费!”赵葵拧眉沉声说道。
“是!”李武向赵葵轻施一礼后,转身离开了大帐。
“赵大人,真的会有援军么?”沉默了良久的赵范突然出声问道。接连的挫折失败,让赵范失去了往日的傲气狂妄,变得有些不自信。
“兄长放心,圣上和史相爷一定会派遣援军来接应咱们的!”赵葵和声安慰道。
“史弥远……”赵范眼中现出复杂的神色,低声喃语道。
“踏踏踏……”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武掀帘回到了帐中,但面上的表情却已变得无比沉重。
“李虞侯,怎么这样快就回来了?”赵葵略有些惊异地看着李武。出声问道。
“敌人又有援军来了!”李武声音低沉地说道。
“还是骑军?”赵范惊声问道。这几日里吃够了王和骑军地苦头,已让赵范有些闻“骑”色变。
“不是骑军,是步卒!但人数不会少于3000……”李武摇了摇头说道。
“出去看看!”赵葵疾步向外走去……
不多时,赵葵和赵范两人便急赶到西城楼。
“李虞侯,军情如何?”赵葵一上到城楼,立即沉声问道
“大人,我已通令四门戒备,不得擅开城门。适才其余三门已经传回消息,都没有发现情况。所以目前只在西城方向发现了不明身份的人马正在缓慢靠近城池,人数应该不超过千人,由于距离还较远,还未能确认到底是何方军马。但我已调动了1000人马过来加强防守。”
“做的好!”赵葵点头赞道。
“李虞侯,那好象是我们的人马!”被李武安排在城边了望的一名眼力较好的士兵叫了起来。
“我们的人马?有没有看清楚!”赵范疑惑地问道。
“禀大人,小人没有看错,看他们所穿甲衣的确是自己人。”
“难道是孟宗政将军从襄阳派援军来了?”赵葵拧眉猜测道。
“不大可能!”赵范沉声说道,“孟将军从出兵之日到现在不过才4天时间,就算行军速度再快,救援再怎么顺利也不可能在今天就能回来。”
“不必乱测,再等片刻不就知道了吗?”赵葵沉着地说道。
大半盏茶的工夫后,那队人马才缓慢地来到离城门两百步远处。城上的赵葵等人已看清城外队伍的情形——果然,那些人穿的都是宋军的甲衣,但一个个都衣衫不整,头发蓬乱,有些人还扎着染血的布条,明显是身上带伤,当先的两员将领盔外甲斜,垂头丧气,各骑着一匹步履蹒跚地战马。总人数约在6000人上下。
“恩?城外领军的两个人好象是袁惠新和于五!”赵葵略带疑惑地说道。
“没错,是他们!”赵范也看清楚了。
“袁惠新、于五是什么人?”李武对袁惠新和镇远军的情况并很不清楚,遂出声问道。
“他们两人乃当世之豪杰,也是我大宋难得的将才。不过他们不是科举出身,本官也是早年间与他们有过一面之缘,所以李虞侯不认识他们,也不为过!”赵葵向李武解释道。“看他们的样子,好象是从襄阳一路杀过来的!”
赵范眉头微皱,略一思索,旋即说道:“先别开启城门!李虞侯,你来试试他们的底!”
“兄长,你怀疑他们可能有诈?”赵葵说道。
赵范微微点头,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城下的情形。这时,李武已经朝城下大声喊起话来:“下面的是袁大人和于将军吗?我是都虞侯李武!
“李虞侯,正是我等!我等奉孟宗政将军之命,前来湖广讨伐明匪。一连赶了4天4夜的路,总算杀到公安县了。李虞侯,请开城让我们进去吧!”片刻后城下传来了袁惠新回答的声音。
听了城下袁惠新的回话,李武神色未变,继续问道:“孟宗政与扈再兴两位将军呢?怎么只有你们这些人杀到湖广来?”
这时,于五奔到袁惠新的面前,躬身抱拳焦急地说道:“将军,孟宗政将军率领虎枪营正在赶往湖广的途中!请将军让我军先行进城!”
“快去请赵大人过来,让他决定!”李武对一名比较老成的士兵说道。
不多时,睡眼惺忪的赵葵来到城楼,定睛往城下一看,只模模糊糊地看见下面有百十个人,看服饰的确是自己军中的士兵。但他一点也不敢疏忽,朝下面朗声喊道:“孟将军在下面吗?怎么就你们这些人了?其他出征的兄弟呢?”
下面的人似乎也听出了是赵葵的声音,语气虽然仍然很焦急,但却恭敬了很多:“赵大人,路上的明匪太多了,我们在去湖广的路上被敌人埋伏。还有敌人在后面追赶我们呢,大人请你快开城门吧!”
这时,赵葵果然看见从远处有一队火光在不断接近过来,隐隐地可以听见喊杀之声。
“快,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在后面敌军追到之前,把袁将军接进来!快!”
“扑通!”吊桥落下!
“小五,快过来,随我进城了……!”
“是,将军,来了……”于五忙不叠地跟了上去。
……………………………………………………………………
袁惠新领着于五进到城内,翻身下马,有亲兵上来替他把战马牵走。这时,赵葵已从城楼下来,来到袁惠新的面前,面色异常欣喜地说道:“袁将军神威无敌,大破贼军,暂救了一城百姓,实在功德无量!南仲已派人将这喜讯告知满城百姓!”赵葵看了一眼袁惠新身边的于五,问道:“袁将军,这位壮士是谁?”
“哈哈哈…,南仲,此乃是于五,本是我袁家庄的佃农,他颇通武艺,我已任他为军中校尉。”说完他又转头为于五介绍说:“小五,这位大人乃是湖南安抚使赵葵赵南仲大人,南仲智谋深远,我颇为敬重。你们以后要多加亲近,哈哈”
“小人于五拜见赵大人,小人出身卑微,今后还望大人多多指教!”于五满脸羞惭,躬声抱拳说道。
“于校尉不必多礼,世事无常,出身卑微并不是过错。今幸得于校尉助袁将军暂解围城之危,南仲正是不甚感激。自今日起,我等便是一家人,当齐心合力,共同匡扶社稷!”赵葵扶起于五,和声说道。
这时,赵葵注意到袁惠新左臂的伤口,急忙说道:“袁将军,您手臂伤口不浅,我去传大夫来为您治疗。”
吩咐妥当之后,袁惠新心神初定,和声向赵葵问道:“南仲,你将此战经过与我细细道来,勿要有所疏漏!”
“是,公子!”赵葵慢慢将战争经过,从李武设计火攻,到反中明军火攻之计被困,一直到最后主力军全军覆没的全过程,仔细地说了出来。
厅中众人听着赵葵的叙说,心中越发震撼。等到赵葵说完时,不少人眼中已经充满了骇然之色。如此计策,又有几人能够识破?
袁惠新眉头紧皱,微闭双目,久久不语。良久,袁惠新睁开眼睛,沉声说道:“此战之败,过不在李虞侯,也不在武仲、南仲。便是我亲自领军,也难保不中此计!想不到明军中竟有如此能人,此人日后必为我朝心腹大患。武仲、南仲,你等可知何人为明匪出得这般奇计?”
赵葵和赵范一齐摇头。袁惠新拧紧眉头,长叹了口气,转头向于五问道:“小五,你有何看法?”
“我有一计,可败明军!”于五洪亮的声音打破了议事厅中的沉寂。
赵葵猛然精神一振,转头面对于五,微笑着问道:“于校尉,你有什么计策,说来大家参谋参谋!”
“大人,且莫着急,我还需出城勘察一番战场地形,才能形成完整的计划。”
赵葵见于五说的如此有信心,笑着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我们就陪你一起去城外测度地势,到时你再把计策告诉我们。”
不多时,袁惠新一行10余骑来到公安城北10余里处。于五一路来仔细观察着四野的地形环境,面上渐渐露出会心的笑容。这样的时节,这样的地形环境,实在是太适合他的计策了!
旁边的赵葵看到于五脸上神情,知道他已胸有沉竹。言辞热切地向于五问道:“于校尉,现在可否将你的计策告诉我们了?”
“是,大人。我打算如此……”慢慢地于五把计策全盘说了出来。旁边的赵葵、袁惠新等人脸上神情不断变化,起初是不解,到后来上震惊,最后已经变成狂喜。等于五说完,赵葵已激动地说道:“于校尉,此计大妙。若用此计,则破明军必矣!”
但于五却有了些踌躇,沉声向赵葵说道:“此计虽然可行,但却需大人以身犯险,小人担心……”
赵葵打断了他的话,面色肃然说道:“于校尉,不必有此顾忌。只要能破明军,别说此等小险,便是更大的风险本官也情愿冒他一冒。”
这时,袁惠新也淡然笑道:“小五不必担心,本官会护卫赵大人左右,量明军也无人能奈何赵大人分毫!”
赵葵决然说道:“于校尉,此战便由你全权指挥。连我与你袁公子在内,全军将士都任你差遣。”
“多谢大人。”
……………………………………………………。“报!”一骑探哨飞马来到王和面前,“赵葵已率军从公安城中杀出,现在距离我军20里处列阵。”
王和微一点头,沉声说道:“可知有多少人马?”
“约有一万五千人!”
“继续打探!如有异动,速来回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