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进军建康
谁死了?宋珺将军?宋将军怎么会死?
卞范之见势,上前大声道:“将士们,宋将军忠心报国,爱护民众,已经功高震主。司马元显疑忌宋将军与主公联手,早已包藏祸心,对宋将军长期暗中监控,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趁宋将军泛舟之机,杀手四出。他们知道兵刃难伤将军,就在兵刃上涂上见血封喉的剧毒。宋将军虽然手刃数贼,但不幸被兵刃所伤。经抢救无效,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立时,痛哭声、怒骂声、捶胸顿足声响成一片。
卞范之趁机朗声道:“将士们,宋将军和主公情同手足,和我们亲密无间。他是我们敬重的长官,是大晋的民族英雄。为了大晋,为了百姓,他浴血奋战,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可是,他没有倒在敌人的枪林箭雨中,却惨死在司马元显这个卑鄙小人的暗杀之下。将士们,你们说,我们怎么办?”
“报仇!”
“报仇!”
“报仇!”
桓振眼睛血红,几步窜上帅台,面对桓玄单腿跪下,悲愤道:“从父,为给宋将军报仇,侄儿愿当先锋!”
众将齐齐上前请战。
十万大军水陆并进,速度奇快。
司马元显再也顾不得宋珺如何了,急令司马尚之带豫州兵前去抵挡,同时令刘牢之率北府军寻机与桓玄决战。
他有苦说不出,飞豹军他没有派也不敢派。
开玩笑,飞豹上下都已认定他是杀害宋珺的幕后真凶,暂时没动手已经是烧高香了。
司马尚之大军进至姑孰,甫一接战,便被嗷嗷叫的桓振打得溃不成军,只好退至历阳(今安徽和县,此时豫州的治所),让弟弟司马休之守城,自己自率九千精兵列阵于洞浦(在历阳之南),同时令部将耿忠驻军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
这一安排,司马尚之跌了个大跟斗。
自宋珺出走琉球,耿忠等亲宋将士的日子便如王小二过年。御林军将领几乎全部换上了司马元显的人。
耿忠、方清昂和朱子云先是被分配到宫中管理杂务。这本是宦官们做的事,如今竟让他们做,明显是故意羞辱。耿忠忍气吞声做了一段时间,实在忍无可忍,直接找到司马道子反映情况。司马道子虽然和皇帝哥哥不和,但哥哥已死,恨意反而没了。看着眼前旧人,想想骨肉亲情,司马道子鼻子一酸,二话不说,也不跟儿子招呼,直接将三人派到了司马尚之军中。
相王亲自派的人,司马尚之自然格外看重,任命耿忠做了自己的参军,方清昂和朱子云也做了妥善安置。
比起从前御林军的日子,耿忠三人是虎落平阳;但与形同宦官的工作比,却是云泥之别。
司马尚之于耿忠有恩,耿忠也尽心竭力,渐渐地由参军成为了一员统兵大将。
但事有两说。
在耿忠心目中,司马尚之与宋珺还是有区别的。且不说司马曜生前对自己的叮嘱,单是耿忠自己所想,宋珺无疑比司马尚之重要许多。如今宋珺被司马元显暗害,加之以前所受的羞辱,耿忠反叛司马元显之心日渐按捺不住。
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耿忠秘密联络方清昂和朱子云,约定一起投奔桓玄。
二人满口答应。
耿忠一反,司马尚之的防线就称不上防线了。
桓振直插横江,将历阳和洞浦一分为二。桓玄大军赶至,分别攻击。司马尚之左挡右支,疲于应付,终被桓玄各个击破,于逃跑路上被桓玄俘获。
司马休之见势不妙,赶紧闪人,总算没有步哥哥后尘。
司马元显唯一信得过的豫州军从大晋军队系列中消失了。
桓玄大军奋勇向前,建康举目可及。
司马元显唯一的指望,只有北府军了。
整个战役打得如火如荼,距离战场仅有二十公里的北府军那边却是悄然无声。
司马元显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
自己连孙恩乌合之众都对付不来,有何能力对付桓玄如狼似虎同仇敌忾的十万大军?为宋珺报仇是明显的贼喊捉贼,可是大家都信。自己到处辟谣,反而被人嗤之以鼻,这是什么道理?
宋珺死没死现在还不知道,但宋珺的影响力实在恐怖。朝廷中已经有不少人在怀疑自己是真凶,军队中更是不计其数。
莫非刘牢之就是因为这个坐视豫州军全军覆没?那他下一步想干什么?
但是,精明的小王爷也还知道,刘牢之和桓玄冰火不容,完全是两条道上的人。即便他确实因为宋珺事件而对豫州军不管不顾,但桓玄要进建康,京口是必经之地。以他的性格,断然不会任由桓玄昂首挺胸大摇大摆从他面前走。而且,桓玄真的当政,刘牢之树大招风,别说好处,不被杀头流放就不错了。因此,小王爷断定,无论刘牢之如何消极,他和桓玄之间必然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以北府军的战力,桓玄人再多,也不一定是对手。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最好两败俱伤。到时候,我再组织朝廷军收拾残局。
司马元显心情突然开朗起来。
但是,他忘记了还有一个宋珺。
生龙活虎的宋珺无所不能,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宋珺照样能让他痛不欲生。
因为,刘牢之是他叔。
侄儿蒙难,做叔叔的焉能坐视不理?
刘牢之心中,早就怒火熊熊。
好你个司马元显,珺儿这样为你卖命,你竟然下这样的毒手,天理何在,公道何在?你这样的人,还值得我为你卖命吗?我和桓玄确实不对光,但人家是宋珺的兄弟,他为宋珺报仇,我干嘛要跟他过不去?我就和他联手,灭了你再看桓玄如何举动。
待豫州军覆没,刘牢之召集众将开会,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老将军们都没开口。
这可是谋反啊!
而且,以堂堂北府军的威名,屈膝于桓玄脚下,好说还不好听。
不错,宋珺惨遭暗杀,大家无不愤慨。可是,公私总得分清。以一己私愤置国家于不顾,青史上是要留骂名的。
但是,年轻一点的将领都站到了刘牢之一边。
刘袭愤然道:“我赞成统领的意见。论渊源,飞豹是我北府一脉;论感情,宋将军和我们亲如兄弟。宋将军朝廷重臣,民族英雄,只因功劳太高而遭暗杀,这是哪门子道理?谁不愿去不勉强,我是一定要去为宋将军讨回公道的!”
刘袭开了头,不少将领纷纷附和,场面一边倒。
刘桓联手已成定局。
一山不容二虎。
刘牢之是真心愿意和桓玄联手创业吗?
为宋珺报仇,这是一个表面因素;往深层次说,着实不简单。
刘牢之统领北府军,都督八州军事,威风八面。司马元显早有疑忌,借扩充宋珺飞豹加以制衡,才使得刘牢之不敢妄动。
但宋珺遭到暗杀,掣肘顿失,刘牢之成了司马元显唯一的威胁。
刘牢之不是傻子,司马元显的种种伎俩逃不过他的眼睛。打败桓玄后,司马元显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他。
胜是死,败亦是死。与其等司马元显下手,不如先联合桓玄灭了他,然后联合飞豹,伺机干掉桓玄,大晋江山便掌于手中了。
刘牢之想法不错,却低估了桓玄,还漏掉了飞豹军。
想兼并飞豹?刘牢之桓玄都没那个本钱。
宋珺死了,飞豹可能一时混乱,但稳定下来后,以刘裕刘毅之能,以飞豹将士之勇,外加琉球能战之兵,任何想在大晋兴风作浪的人都得掂量掂量。
宋珺活过来,则是妄图霸业之辈的最大不幸。
桓玄此时还揣着小心。
北府军的骁勇久负盛名,刘牢之的强悍无人不知。别说在人家主场作战,换做哪个地方都没有把握赢。十万大军怎么了,人家苻坚百万大军不一样大败而归?
卞范之见桓玄不安,忙道:“主公,仗打到这个份上,断无后退之理。我们大义在手,量那刘牢之也不敢逆流而动。宋将军威望那么高,难道他就不怕飞豹弟兄说他无情无义?难道他就不怕他的儿子跟他反目?难道他就不怕北府军内部亲宋势力造反?难道他就不怕百姓更加鄙视他?刘牢之能坐视豫州军覆没,那就说明他对司马元显已经没有兴趣。凡此种种,主公,你大可放心前往建康。刘牢之说不定还会和我们联合的。”
桓玄听罢,颇觉有理。
于是,大军继续向前推进。
其实不待桓玄发令,前锋早就冲到了京口水面。
桓玄担着小心,桓振可不信这个邪。
豫州军也太不经打,手刚刚发热仗就打完了。不是说北府军特别能打吗?那就拉出来让我见识见识好了。
但桓振很失望。
江面静静的,北府军的战船整齐地停泊在岸边,连锚都没起。岸上连营处,依稀可见刀枪光闪,却不见部队运动。
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打仗的样子啊?
就在桓振发愣之时,岸上传来一声大喝:“前面可是南郡公大军吗?我家统领要跟南郡公说话。请速速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