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中路
东琦先生2015-10-27 15:523,710

  决定着整个战局胜败的中线反击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集合了祖狄的朱雀军、玄武军两个团和严阵以待的青龙军以及身经百战的亲卫军共十一万多将士的中线,虽然人数没有东线那么多,但是却拥有着太平军目前在晋州的一半以上的精锐,正在杀气腾腾的等候着机会,发动扭转全局的反击。

  王猛把他的部队分为三个部分,左翼也就是东线总计三十万大军,是这一次战争的主战场,中路和右翼各十万大军。

  其中右翼也就是西线(太平军的左翼)由于太平军部署的非常薄弱,北狄军有着两倍于太平军的优势,质量上更是超过了不知多少倍,所以进展顺利。

  不过受到了崎岖地形的限制,在太平军负隅顽抗之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胜利。

  在北狄军左翼的主战场上,太平军总共投入了八万太平军的正规军团,十余万的预备役,再加上辽州来援的一个军和周文俊的部下,共有二十三万之多,在人数上虽然逊于北狄军,但是凭借地形的优势和防御工事,勉强地阻挡住了北狄军进攻的步伐,形成了胶着的态势。

  所以整个战局的决斗就落在了一开始并不是很激烈的中路了。

  在中路,太平军的防御是以晋州第二坚城安平为中心,辅以四周的堡寨和堑壕,第一线的兵力为玄武军的两个团和祖狄的朱雀军。

  虽然有人在开战前,曾经对萧元把擅长于野战防守反击战的朱雀军调到了中线一事提出了疑问,却不知道这恰恰是萧元对于整个战略大局的高度把握,表现出了其超一流军事家的素养。

  在意识到北狄军将在东线展开主攻之后,萧元就决定从北狄军中路和左翼之间的薄弱地带发动对北狄军左翼的突击,作为整个战役胜败的关键。

  所以他在中路集结的兵力虽然不如东线多,但是绝对是太平军的精锐,人数上也略胜北狄军中路一筹——这在太平军无论战士素质还是军队数量上都逊于北狄的情况下,实在是一次很大胆的部署。

  这样的部署当然绝对不是为了死守中路而作的部署,在萧元的思路中,中路要做的事情只有进攻。

  所以真正用来守城的不过是玄武军的两个团,朱雀军与其是用来死守城池,不如说是作为防守反击的妙招,将和青龙军、亲卫军一起投入到决定性的反攻中。一旦中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那么北狄军的左、右翼势必会暴露在太平军铁拳之下,无论是出左勾拳还是右勾拳,都能够起到一拳定乾坤的作用。

  当然王猛也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他之所以敢重兵出击东线,而在中路给太平军留下了事后看来的可乘之机,除了源于他对北狄军作战能力的信心外,更重要的是北狄军的中路以一块高地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只要这块隔着大夏河的一个分支、与安平遥遥相对的中央高地能守住,那么太平军即使在中路取得一定的胜利,也无法对整个战局起到重要的影响,中央突破、出击两翼的结果只能是被北狄军左右夹击。

  负责中路的北狄军总指挥鲁固是一个很听话的将领,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一路他所面对的太平军实际上在兵力方面还强于自己,也根本没有领会王猛的战略意图。

  但是他不折不扣地执行着王猛的命令,只是派遣一小部分军队对中路进行骚扰性的攻击,牵制住中路的太平军,在中央高地上却始终都安置了三万人以上的北狄军,作为对两翼的保障。

  而中路的太平军也同样不折不扣地执行着自己统帅的命令,静静的等候着进攻着的敌军自己出现破绽,然后后发制人。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在大夏历二七零年六月七日的大半段时间里,北狄军和太平军的中线交战相对于两翼而言,可以说是非常的温和,乃至于有些无聊,即使和前几日北狄军的全线攻击相比,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就使得萧元原先中线的作战计划落空了,宝贵的半天光阴就此浪费,成为萧元在这场战役中最受人诟病的一个方面。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这个机会越来越渺茫,不少将领纷纷前来请缨,要求调到东线发动反击,连萧元也开始有些动摇了。

  就在这个时候,机会却意外的降临了。

  王猛由于在东线遭到了太平军顽强的抵抗,立刻意识到萧元已经看破了他的整个战略计划,但是接着发生的战事胶着,却使他误以为是由于中路进攻的不积极,以至于被萧元这个年轻但是却胆大妄为的对手,抽调了中路的兵马前往援救东线所至。因此,他派人前来传令,让鲁固加大对中路的压力。

  可以说王猛犯了一个错误,出于对北狄军战斗能力的自信,他对于太平军的作战能力过分低估了。

  他实在不相信去年倾全国之力却被北狄一个方面军就打得不堪一击的大夏人,会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表现得如此顽强,竟然把所向无敌的北狄军死死的挡住了——即使他们有城池、堡寨、堑壕的帮助和地形上的便利。

  当然,这个错误并不是很致命,因为这位北狄大国师对整个战局,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整个战局应该不会出现戏剧性的转折。

  不过紧接而来的是,北狄军中路指挥鲁固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他错误地把这道命令理解为,王猛对于自己中线作战指挥的不满,但是他却从来都没有领悟到,王猛对于中路所给予的战略作用和中央高地在整个战局中所处的战略位置,急于将功赎罪的鲁固开始下令加大攻击力度的同时,疏忽了大国师原先让他确保中央高地的第一道命令。

  察觉到中路北狄军开始骚动起来之后,萧元冷静的命令朱雀军出动,离开了城池的屏蔽,勇敢的在野外迎了上去。

  神龙战车在辽州战役和晋冀战役中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并且在实战中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现在的神龙战车已与当初刚出世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当初和神龙战车进行过殊死搏斗的北狄慕容无忌部,如今早已成为了历史的尘烟,眼前的北狄军从来都没有和神龙战车打过交道,更不知道打败仗是什么滋味。所以他们无所畏惧,一边呼啸着,一边挥舞着在阳光下发出耀眼反光的大刀,骑在马上冲杀了过来。

  这些日子和缩在城池后面的太平军作战,让他们实在是有着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好不容易敌人主动放弃城市的防守,在野外寻求决战,使得他们满心欢喜,一心求战,以便建立傲人的功勋,根本就没有在意过自己的友军曾经的败绩。

  他们是自信的,他们是锐气的,他们是无畏的,他们是英勇的!

  当然,他们也是无知的!

  很快,他们就陷入了友军曾经遭受过的窘境,体会到了友军曾经品尝过的苦涩滋味。和友军的遭遇所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新款的神龙战车,比原先的更坚固、更灵活,一辆辆的战车连接了起来,无疑于一座移动的要塞。

  经历了多次战争考验的太平军,也不再像刚开始运用这个兵种时那么的稚嫩。经验丰富的老兵很快寻找到自己的位置,默契的配合着大军的节奏,或进或退,从容而有序,刀枪和箭弩无情的招呼着北狄的草原男儿。

  鲁固愤怒了,身为草原勇士的自尊,使他无法容忍自己的军队如此狼狈,居然被那些软弱的、只会躲在城池背后的大夏人所挫败,他决心用北狄男儿最无敌的英姿,粉碎眼前那帮丑陋的敌人,彻底赢得中路的胜利。

  一队又一队的北狄健儿出动了,他们声嘶力竭的喊叫着,仿佛野兽的嘶鸣,在原野中响彻云霄,令人震慑。

  他们从中央高地上狂泻而下,利用地理上的高度和骑兵的冲击力,无情的打击着祖狄的朱雀军,造成了太平军重大的伤亡,迫使这位勇猛的沙场老将也不得不收缩战线,重新结阵,稳住战线。

  而大夏人的退缩更进一步的刺激了北狄军的士气,他们斗志高昂,满怀胜利的信念,舍生忘死的冲锋着、攻击着,胜利女神的热吻已经咫尺可见,甚至可以闻到女神摄人的幽香和销魂的鼻息。

  在他们的感觉中,只要再加一把力,只要再前进一步,就可以获得战争的胜利,女神的身体也仿佛马上就可以任其蹂躏。

  鲁固更是大为振奋,他被眼前的血腥所刺激,更被挥手可得的战果所诱惑,他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决心扫平眼前这数万人的大夏军——这应该是太平军在中路的主要力量吧,一旦击溃之,丧失信心和精锐兵力的太平军,将很难再守住中路,而自己则可以控制中路威*两翼,从而获取整个战局最后胜利,到时候,战争的首功就非自己莫属了。

  一想到这里,鲁固的眼前仿佛飘满了大汗和国师赞赏的笑容、其他将领嫉妒的眼神、耀眼的财宝和雪白的娇躯,这些都诱使这位一身征战沙场的老将飘飘然起来,按捺不住狂喜的心情,跃马提枪,亲自统兵出战。

  而在这一刻,他背弃了王猛原先让他固守中央高地的命令,更没有察觉对方韩邦的五万骑兵正悄悄的从两侧包抄过来。

  “恭喜萧侯,晋冀大捷的历史将在这里重演!”

  随着萧元在后方观战的金良镛虽然并不熟悉军事,但是身为随军长吏的他仔细研究过太平军历次的作战,也很清楚萧元的战略意图。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去年晋冀大战的翻版,全军出动的北狄军将在太平军有生力量的攻击下溃败,接着夺取了中路之后的太平军将狠狠的重击暴露了侧面的北狄军两翼,而全力正面进攻的北狄军将因此而遭到重创,引发全线的崩溃。

  这,将是战争史上的又一次奇迹,金良镛为自己身为一个文人却有幸见证如此震撼人心的场面而感到兴奋,更为自己能够跟随如此伟大的统帅而激动。

  但是萧元的双眉却紧紧地锁起,虽然眼前的战事十分顺利,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自己应该可以说是稳*胜券了。但是越接近胜利,他的内心就越是忐忑不安,认识中的王猛应该不会如此无能吧?北狄军会不会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部署了最厉害的杀着呢?

继续阅读:第124章 危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雨江山之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