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和平建议
东琦先生2015-10-27 15:526,113

  “你?你身体不要紧吧?”

  夜深人静的时候,可能由于地域不同的关系,袁媛在睡榻上辗转难眠,就披上了外衣走到外面吹吹冷风,却意外的发现萧元的房屋还亮着灯光,走入一看,只见萧元依然注视着作战地图,偶尔传来阵阵的咳嗽声,不由上前嗔怪道。

  “放心吧,没事的!”萧元耸了耸肩,感叹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我既然身为太平军的统帅,就必须为全军上下数十万将士的生命前程着想。现在只要一想起由于我的大意致使太平军兵败居萨罗城,众多英勇的将士埋骨异乡,就心中有愧啊!”

  “胜败乃兵家常事,萧侯何必介怀?说起来,凡成大事者未必事必躬亲,萧侯还应该注意保重身体才是!”袁媛柔声宽慰道。

  萧元呆了一呆,没有说话。应该说这是两人在萧元和崔英秀成亲之后第一次单独相处,彼此间无意中都感觉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有一丝丝的甜蜜,一丝丝的惆怅,一丝丝的怀旧,一丝丝的淡然。

  萧元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从小到大很少有人会这样关心他,和韩邦、无病在一起是兄弟之间的豪放;和崔英秀在一起,是志同道合者的共鸣;和蒙亦璇在一起,是兄长对妹妹的关怀和妹妹对兄长的依赖;和其他将领在一起,是主公对下属的明察秋毫和下属对主公的衷心拥戴;唯有和袁媛在一起,却有着一种很温馨的气氛,好像面对着家人一般。

  可能是感觉到自己刚才说得语气有些不恰当,袁媛见萧元没有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轻轻低下了头,随手翻阅起萧元案几上的几册书卷。

  自从一年多前,她劝说了萧元处理马家反叛时不要诛连太广之后,就一直深居简出,不太过问太平军的大事了。

  虽然在得知崔英秀和萧元成亲之后心中有些莫名的酸痛,但总的来说还是古井不波;这一次也只是崔英秀亲自前来,以”神州安危”的大名义恳求她到天竺说服萧元返回大夏,所以才不得已赶过来。

  可是真正和萧元面对面的时候,袁媛却发现自己真的很怀念以前和萧元认识的时光,虽然那些经历很平淡,也很匆匆,但是在自己的心里却很难忘怀。

  最后还是萧元打破了沉默,笑着说道:”明天小仁就要回来了,这小家伙又长高了不少!”

  “是吗?”听到了弟弟的消息,袁媛不由展颜一笑,说道:”也不知道他搞什么鬼?突然带来了一个自称要带来天竺半岛和平的日不落使者,日不落人倒是管得很宽!”

  “这也很正常!”萧元叹了口气,解释道:”日不落是当代海洋强国,拥有着最发达的航海能力,可以说是整个大海的霸主,通过对海洋的控制大力发展商业,包括我们大夏的江南在内,他们都有着很广泛的商业活动。南天竺王朝联盟地靠大海,自然是更有着很深的利益关系,所以这位使者的到来,明显是想借这次机会扩展他们在天竺的势力。

  不过让我担心的是,日不落如果没有什么资本的话,是不可能凭空来做说客的。他完全可以通过方便的海路,联合到大食帝国、西域公国联盟,甚至是北狄帝国,所以今天日不落使者的到来意味着天竺未来的局面,很有可能会牵扯到整个地区的各个国家,无论是太平军还是阿育王朝恐怕都很难再一手控制局面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袁媛皱了皱眉问道,本来她还有些责怪崔英秀让自己来找萧元,有些小题大作;但是如今看来,眼前的形势确实是错综复杂。

  太平军在天竺面临的,很有可能不仅仅是阿育王朝这样一个势力,一旦把地区性的强国乃至北狄和日不落这两个世界性强国都牵扯进来的话,太平军如何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就困难得多了。

  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萧元在天竺的去留,乃至神州的未来。

  所以,如果只是派出一般的使者,确实无法让萧元对整个天下形势有足够的了解,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尽人事,听天命吧!”萧元耸了耸肩,他拿起一件披风轻轻的披在了袁媛的身上,温柔的说道:”天晚了,你早点休息吧!”

  “你也快点睡吧!”袁媛下意识的抓紧萧元替自己披在身上的披风,嫣然一笑之后离去了。

  目送着佳人款款离去,唯有一缕幽香留在了空气中,萧元发现今天晚上的星空很明亮。

  果然不出萧元所料。

  袁沛在南面出兵镇压一个天竺王公的反抗时,遇到了日不落的使者,而这个使者带来的正是各国对天竺半岛势力重新确认的建议。为此萧元特地召开了一个的宴会来招待这位使者。

  跟随着袁沛进来见萧元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日不落人。

  他穿着在东方人看来十分奇怪的服饰,衣服的后面居然有着分岔,而前面则是非常紧窄,裤子高高的束在了腰间;他走到萧元的面前,也仅仅是一手放在胸前,深深的鞠躬为礼。

  这让萧元麾下那些习惯于穿着宽敞的长袍和叩首礼的官员们感到非常的新奇。

  事实上无论是太平军的将领,还是天竺的王公贵族,或者是尼、锡、丹三国的要人,对于西方都是非常的陌生,幸好萧元在大夏的国宴上见过萧济云的表现,袁媛也非常见多识广,所以没有出现太多礼节上的纰漏。

  只听那名使者说道:”尊敬的大夏帝国太平侯萧元殿下,在下贝利谨代表日不落帝国执政议会,向殿下作出天竺半岛实现和平的以下呼吁:为了避免天竺的人民遭遇战争的涂炭,希望殿下和阿育王陛下能够迅速停战,为半岛带来和平。”

  萧元当然半点都没有相信那个日不落代表所说的为了人民与和平云云,不过表面上则是非常爽朗的微笑着回答道:”萧元非常钦佩贝利先生和日不落执政议会的高风亮节。不过请贝利先生必须注意的事情是,这场战争是阿育王朝先行挑动的,这个罪恶的王朝垂涎大夏帝国的土地,妄图通过战争来实现他们可恶的目的。

  本侯完全是为了神州的安宁和大夏的百姓,方才率领勇敢的大夏健儿,会同尼、锡、丹三国不甘受到侵略的勇士,一起为了国家的尊严和父老的家园而奋战。

  因此,本侯绝对同意为了百姓不受到战争的涂炭,应该尽早的实现和平,但是战争的始作俑者必须得到应有的惩罚,大夏帝国必须为自己和朋友争取应该拥有的权利!”

  “说得好!”

  萧元语音未落,立刻引起了座下那些盟友和将领的喝采。

  但是日不落的使者恍若未闻,仅仅是眨了眨眼睛,很从容自若的说道:”对于侯爷的立场,本人完全可以理解,并且赞同。

  事实表明阿育王朝的确是一个会给邻居们带来不便的麻烦国家,所以必须对它加以限制,为此执政议会已经委托在下带来了一个建议:”南哥鲁邦和西哥鲁邦应该划归大食帝国;北哥鲁邦和喜马凯尔邦应该划归西域公国联盟;东哥鲁邦应该由当地的王公独立建国,作为同阿育王朝的缓冲地带;大夏帝国和它的盟友可以得到利比恒方河邦和比哈尔邦,以及目前对孟迦邦所拥有的领土;阿育王朝南面的三个邦则划归到南天竺王朝联盟的版图中。不知道太平侯殿下以为如何?”

  萧元摸了摸下巴,并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反问道:”阁下的这个建议牵扯到了这么多国家,恐怕不是本侯一个人就可以说了算的!”

  “这个请萧侯放心!”日不落的使者不慌不忙的说道:”在下来此之前,已经同南天竺王朝联盟以及大食帝国达成了共识,阿育王陛下也没有太大的反对,如果萧侯也同意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和平了!”

  “阿育王也同意?”

  萧元微微一楞,但立刻明白了过来。

  这个方案虽然让阿育王朝失去了大片土地,但实际上南天竺联盟得到的不过是南方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领地;哥鲁邦的瓦解也不过是从自己侵吞的土地上撤退;割让给太平军的更是那些已经失去、暂时很难夺回的领土罢了。

  收获却是一方面可以和南天竺王朝联盟达成和解,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则与西面的大食帝国、西域公国联盟脱离了接壤的疆界,因而从彼此间传统的争斗中脱出身来;驻扎在哥鲁邦的二十万精锐大军也可以迅速的返回,充实阿育王朝的军事力量。

  这样一来,阿育王朝就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赢得了重新调整的时间,到时候就算战端再起,已经得到充足好处的日不落,也可以优哉游哉的看着太平军和阿育王火拼。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阿育王固然失去了称霸天竺半岛的机会,太平军也将因此而深陷其中,无论谁胜谁负,都对日不落最有利。

  果然是一个狠毒的计划!这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联合了其他各大势力,来向太平军施加压力吗?

  要不是袁媛带来了神州的坏消息,萧元一定会立刻加以拒绝,但是此刻的萧元,却不得不在冒着各国加入的可能和陷入战争泥沼的风险继续作战,以达到更为合理的局面,还是接受这个建议,从而抽出身返回神州之间进行着艰难的抉择。

  “其实太平侯殿下应该清楚,如今神州正面临着战火频繁的局面,作为大夏帝国前摄政王世家的老朋友,在下建议萧侯还是赶紧回去为好!”

  在宴请这位使者的席上,日不落的使者笑*的向萧元悄悄说道。

  萧元微微一惊。

  从这句话不难推断出,日不落对于神州显然已经倾注了大量资本,对大夏的局势也有着足够的掌握。

  不过萧元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哈哈,贝利先生说笑了。萧元不过是适逢其会的幸运儿罢了,又哪里有什么力挽狂澜的本领?其实神州的泱泱文明传承千年,上至庙堂,下到草莽,藏龙卧虎之士不计其数,每逢国家危难,自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千秋基业又岂是旦夕之间可以毁灭的?先生未免把萧元看得太厉害,却又太看轻神州的俊杰了!”

  “萧侯高见,萧侯高见!”日不落使者皮笑肉不笑的应道:”只是摄政王世家和日不落共和国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早在十年前执政议会的元老们,就一致同意授予摄政王世家为日不落永远的朋友和荣誉的公民,现在摄政王世家许多优秀人才都在我们帝国担任重要的职位。帝国是非常重视友谊和情感的,所以如果太平侯在大夏的内乱中遇到什么麻烦的话,我们将十分愿意伸出友好的援助之手!就怕到时候太平侯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哼,要老子当你们的代理人可没门!萧元听了,在心中暗暗冷笑一声,表面上却显出非常荣幸和喜悦的样子,举着酒杯站起来大声笑着说道:”哪里哪里,要真是这样就太好了!请代萧元向贵国执政议会的元老和贵国的人民致以本人最崇高的敬意!祝愿大夏和日不落的友谊天长地久!”

  “干杯!”

  看到萧元举起酒杯,下方那些太平军的官员、将领和盟友们虽然都没有搞清楚怎么一回事,但也有样学样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宴会呈现出了*。

  “请萧侯放心,日不落是一个大国,他一定会对他的朋友负责的!”

  由于谈判顺利,萧元的表现也非常热情和友好。

  日不落的使者在高兴之余,不知不觉中仿佛推心置腹的说道:”您可以看到,在这一次调停中,共和国就非常为他的忠实朋友南天竺王朝联盟着想,一下子就为联盟争取了三个邦的领土。同样的,只要太平侯愿意成为日不落的朋友,那么共和国愿意尽一切努力来帮助侯爷争取到在大夏的最大权益!”

  “哈哈,那萧元就多谢了!”

  萧元听了暗暗心惊,一时间也分辨不出这个家伙是故意在吹牛,还是日不落确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到了大夏。

  当下他嘿嘿干笑了两声,转移话题道:”说起来日不落和大夏都是大国,身为大国就不能够只着眼于自身的利益。正如同日不落在天竺半岛上必须照顾到南天竺王朝联盟的利益一样,大夏帝国也必须照顾到自己朋友的利益,所以先生的建议恐怕还要有所改动!”

  “太平侯的意思是??”日不落的使者没想到萧元突然间作如此的宏论,不由有些迷惑的问道。

  “就像南天竺王朝联盟是日不落的朋友一样,旁遮普邦的锡克教也同样是大夏帝国和太平军的忠实朋友,所以太平军签署的关于天竺半岛的和约,就必须把锡克教包括在内,旁遮普邦必须独立,日河以北包括居萨罗城在内的中央邦领地必须在太平军的监控之下,以便太平军能够随时支援和帮助自己的朋友。”

  萧元双目直视着对方,抑扬顿挫的说道。

  这个条件一方面是为了回报锡克教对自己的支持,提高自己在半岛的威信;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尽最大可能扩展太平军的势力,使得太平军的军事力量部署在最有利的位置,以面对日后阿育王朝的卷土重来。

  因而在萧元而言,也算是势在必得。

  而且这样的提案,等于是把是否实现和平的责任推回给了对方,而自己则拿起了和平的橄榄枝,从而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这个??”日不落使者低头沉吟起来,萧元的态度显然十分坚决,应该是作为谈判的底线。

  于是在他的脑海中迅速计算起其中的利害关系来:旁遮普邦现在已经是锡克教事实上的天下了,阿育王朝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而且锡克教和大食帝国在宗教信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可以得到大食帝国的支持。

  之所以在他的计划中没有把旁遮普邦列入其中,主要是因为怕大食帝国乘机在天竺半岛扩大得太厉害,把锡克教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日不落的建议中把东哥鲁邦独立出来的目的也正是为此。

  如今有太平军参与其中,两股势力彼此消长,这方面的顾虑也就不存在了,因而对于日不落来说,也同样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麻烦的是,萧元提出要把日河以北包括居萨罗城在内的中央邦领地划入势力范围之内,由于这关系到颜面的问题,势必会引起阿育王朝的坚决反对,从而给自己筹画的这次和谈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毕竟,阿育王朝还拥有着数十万大军,依然是整个天竺半岛最强大的势力之一,也是能否实现半岛和平的关键所在。

  如果真的把阿育王朝*急的话,整个半岛的局势将凭添更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如果不同意的话,那么和平的建议立刻破灭,万一萧元索性放弃了返回神州而一心一意要在天竺开拓的话,以太平军的战斗力,一定会将整个半岛搞得天翻地覆,所有的势力平衡都将被打破。

  这绝对不符合日不落的利益。

  “先生何必如此为难呢?”一旁的陆浩见状,微笑着说道:”太平军也不是贪得无厌,如今只是想为朋友争取正当的利益而已,还请先生能够理解。先生何不等几日再去和天竺磋商?相信以日不落的实力和先生的才华,那阿育王一定会从善如流,听从先生斡旋的!”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日不落的使者干干的说道。

  萧元见状,哈哈大笑道:”先生难得来此,何不多休息几天,让萧元也一尽地主之谊。日不落是大国,大夏也是大国,作为大国就必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和约之事,你我虽然有一定的分歧,但是想必不会影响两家的情谊,而且萧元相信事情最终一定会在对大家有利的前提下得到解决的!”

  日不落的使者眼珠转了一圈。

  他也是聪明人,此时闻弦琴而知雅意,立刻听出了虽然萧元最终还是倾向于在战场上获取更多的东西,但是却也保证了不会损及日不落的利益,并且基本同意在天竺半岛各大势力的划分。

  因此尽管没有完全达成和约,但至少得到了萧元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及愿意同日不落合作、避免彼此冲突的意向,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至于太平军和阿育王朝之间的争斗,就必须通过最残酷的力量原则来决定了。

  这是他无法管,现在也不需要去管的事情;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以牺牲弱者来迁就强者罢了。

  如果太平军和阿育王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并有自信获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日不落也就只需要耐心等待最后的结果,与最后的胜利者结盟确保自身利益就可以了。

  当下他突然站起来向萧元举杯说道:”太平侯说得不错,在下建议为了我们的大国利益而干杯!”

  “说得好!为了大国利益!”

  萧元也大笑着举杯一饮而尽。

  他很清楚,这就是权力游戏的真谛——没有永恒的敌友,唯有永恒的利益。

继续阅读:第170章 准备再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雨江山之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