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厚待,每个兵将看到后都觉得跟着曹孟德值了。大家似乎都已经忘记了曹孟德为啥会被张绣偷袭,一味地吹捧他善待手下将领家属的善举。等缓过劲细细思量,才又猛然醒悟,老大的长子曹昂也丧命于宛城。面对长子的死,曹孟德是报仇还是不报仇呢?痛哭完之后,曹孟德借着胸中丧子的怒火,带领残余部将反扑张绣。
可早就在贾诩的指导下做好防备工作的宛城,固若金汤,几场对抗下来,曹孟德又折损了不少兵将。不仅如此,在与宛城士兵交战的这段时间,曹孟德的那些兵将也渐渐搞明白了人家张绣为什么在投降不久后又背叛,原来理亏的是自己这一边。老大居然去偷人家热孝中的婶娘邹氏,这算怎么回事啊!郁闷……
古人言色字头上一把刀,曹孟德此番带兵征讨张绣,偷鸡不成蚀把米,为自己那不可告人的目的,付出惨重的代价,个中缘由还无法声张。没想到几场小型对抗下来,对方声东击西并不正面对战,反而借此机会在曹营中大肆宣扬自己跟张绣的婶娘那些段子,曹孟德有气没地方出,肚子里憋了一股子火,渐渐发现大家最近看自己的眼光很不对劲,这战没法打了!于是下令撤军,自己则快马悄悄溜回了许都。好丢人啊,第一次栽在一个女人手上,而且那个女人还跟丢了。也不知道邹氏现在是死是活,要不要派人去打听一下呢?曹孟德皱着眉头想了又想,算了,最近风头有点紧,过阵子再说吧。
回到许都不久,曹孟德就收到了吕布大败袁术的消息,而据陈珪父子的密报透露,这次吕布虽然战胜了袁术,但由于他一味扩张军事力量,荒废了农业和经济的发展,陷入了粮草不济的窘境。再者,江东一带悄悄崛起的孙策,引起了曹孟德的注意。197年袁术被吕布打败,盘踞江东的孙策正式跟袁术决裂。
195年孙策脱离袁术后,便一路南下召集各方豪杰闯江东,在周瑜、黄盖等亲朋好友和父亲那些老部将的支持下,全军突袭刘繇的牛渚营,获得了创业之路的第一桶金。随后,孙策领兵攻打刘繇和王朗所割据的吴郡和会稽两地,掀起江东战事。期间孙策听取了张昭、顾雍、张纮等人的建议,制定了严格的军队管理制度和战后的安民措施,借此造势,此举获得了当地人民的拥戴,孙策从江东的入侵者,摇身变成了救世战神。孙策带兵在前冲锋陷阵,张昭等人则负责整改当地历治,帮孙策在群众心中树立高大的形象,以及管理所获城池等后勤工作。如此前后配合默契,这让孙策的行军作战没有了后顾之忧,军队在江东一带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就将刘繇和王朗的势力从江东去掉十之七八。
先前曹孟德也曾收到消息说孙策那小子在江东打打闹闹的劣迹,但忙着打吕布主意的他鞭长莫及,也根本就没把孙策这毛头小子放在心上。如今扬州曲阿传来州牧刘繇病逝的消息,会稽的王朗也被迫投降了孙策,江东势力格局已经形成,倒是有些棘手了,该怎么打破这个局面呢?
“如今孙策虎踞江东,俨然已经形成了一股割据势力,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孙策远在江东,天高皇帝远的,袁术新败他就跟他划清界限,可见这小子还是有点见识的,我们不如拉拢他。”程昱说道。
“仲德说得是,孙伯符年纪轻轻就有此作为,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孙文台后继有人了。”荀彧说道。
“奉孝觉得呢?”曹孟德看向一直没有发表言论的郭嘉。
“江东离许都甚远,如今恰逢乱世,诸侯并起,孙策骁勇,手下门客众多,恐怕也不是那么好拉拢的。”
“这么说了奉孝已经有办法了,说说看,怎样才能使孙策为我所用?”曹孟德循循诱导,对郭嘉的意见非常期待。
“表面上拉拢,暗地里打击。成则为主公所用,不成则削弱其力量。”
“好好好,奉孝之言甚和我意。诸公不防各抒己见,探讨一下攻打袁公路的作战方案。”
“……”
曹孟德跟众位谋士你一言我一句地商量开来,最后决定下诏封陈珪的族兄陈瑀担任吴郡太守,领安东将军的头衔,配合吕布和孙策攻打袁术。曹孟德之所以将一把年纪的陈瑀提出来,是因为吕布的极力推荐和陈瑀在扬州为官多年,对江东一带非常熟悉,也有很多关系网在那里,调集人手和安抚百姓方面有许多优势。
几天后,曹孟德以献帝的名义下了一道圣旨,封陈瑀为安东将军,孙策为骑都尉,让他们两人配合左将军吕布的军队一起讨伐袁术。
孙策收到圣旨之后,为探测曹孟德的诚意,借机索要将军的头衔,没想到使者都没回去报告一下,当场就答应了,这让孙策的疑心更重了。曹孟德这人狡诈非常,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但他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呢?孙策一面按照圣旨起兵北上跟吕布、陈瑀汇合,一面时刻注意曹孟德的动向。可是几天下来,曹孟德那边毫无动静,密探却传来了紧急信息,说陈瑀早就派人带兵潜伏在江东一带,只等着他的军队开出江东,就下手夺他的地盘。
才刚走到钱塘的孙策知道这个消息后大惊,他自问跟陈瑀没什么冤仇,可人家却在一旁虎视眈眈,时刻谋划着要暗算自己。怒火中烧的孙策立即调转部队,朝陈瑀的大本营开过去,横扫海西及周边县城,扣下陈瑀的家人和将领的妻子儿女。接着反身猛击吴郡其他跟陈瑀勾结着蠢蠢欲动的地方势力,诸如邹伦、钱铜、王晟、严白虎等地头蛇,通通都都被孙策歼灭。彻底平定吴郡后,回兵会稽,着手拔除家里那些跟陈瑀有过密切往来的地方官员。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陈瑀,丢下妻子儿女,匆匆忙忙往北逃到袁绍的地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