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后,莫然来到习剑场地。此时,场地上已经站立几个年少的青衣弟子,脸挂细汗,交头接耳。看见莫然靠近,先是疑惑,随后变得热情,主动和他交谈。莫然刚随心愿,心情舒畅之际,面对陌生脸孔不再羞赧,谈笑自若。
烈日炎炎,大地如锅,炽热的气温没有抹杀求剑心切的人儿。其余弟子陆陆续续走近剑习场地,当瞧见场地上站着那个和绿树为伴的小男孩儿,兀自投出惊奇的目光,热风拂过,惊奇熔化为汗滴,悄然滑落。
众弟子口无遮拦,滔滔不绝,说着,笑着。有些在讨论剑法;有些在埋怨令人窒息的天气;有些在回味午饭菜肴;年长一点的在议论庄中某个可爱侍女。莫然侧耳细听,左瞅右瞟,见了这些活泼的师兄,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过了半柱香功夫,唐勇大步流星走近习剑场地,喧闹的场地即时安静,众弟子成两排而站。莫然年龄最小,个子最矮,自然站在了前面。
唐勇洪声道:“师弟!你们好!”
众弟子齐呼:“师兄好!”
“问剑山庄加入一个小师弟,大家认识一番。”
唐勇招手示意,莫然快速走上前去,待他走近,唐勇顺势把抬起的手放在他肩头。莫然顿感这手厚重有力,犹如沉重的担子落在肩头。
曾听说赤手空拳打死白额老虎,想必这手中的力量亦是如此。
正当莫然的心思游弋万里时,听见唐勇继续道:“他叫莫然,年龄尚小,不许欺负,要多多照顾,明白吗?”
众弟子轻声附和,立刻静下。唐勇逐一介绍这群弟子,莫然集中精力,尽量劳劳记住这些师兄的名字。当莫然重新入列,便见唐勇双手负背。
“师弟们,今日还是老样子,各自练习。”
众弟子散开,各自拔剑出鞘。
莫然随唐勇来到不远处一棵绿树下,两人站稳,唐勇说道:
“莫师弟,习剑非常辛苦,无论烈日骤雨,还是寒风大雪,定要刻苦坚持。习剑需要掌握的本领颇多,稳、力、劲、柔、速、准、狠、内功、轻功。想成为一名优秀剑者,以上本领必须掌握至精。由于你是由零学起,今日我便教你稳。何为稳?立足于地如泰山,不摇不晃,习武之人,马步当先,稳这基础相当重要。为何练习马步?马步是为稳身、凝神、固力。你且看好。两腿平行开立,间距比肩略宽,脚尖向前,然后下蹲,两膝外撑,腿与地平行,胯向前内收,臀与身平行,含胸拔背,胸平背圆,两手抬起轻握拳,齐腰伸出轻贴身,两眼平视向前。”
唐勇以身为例,扎起马步,莫然全神贯注,目不转睛,按这套路比划起来。
唐勇纠正了莫然出错的姿势,朗声道:“从今日开始,你先练习扎马步,待身子渐稳,还需练习力量,皆达要求时,师兄赐剑于你,届时教你剑法。切记,姿势定要正确,刚扎马步坚持不久,无法承受时切莫死撑,应当起身走动,舒通血脉经络,方可继续。”
莫然轻声应答,唐勇端详片刻,走向其他弟子。
小小孩儿,初试马步,苦不堪言,练习不久便无法坚持,于是绕树走动,当身子缓和些又蹲卧树下。如此举一反三,莫然一次比一次坚持长久,每到手脚麻木时分还是苦苦支撑,力挺不倒。
唐勇静静站在远处观望小师弟,脸间浮出浅浅笑容,沉吟道:“当真不错,不知往后如何?希望不是心血来潮,切莫半途而废。”
脸挂汗珠,日渐西移,乌鸦尖啼偶响山野,提醒大地即将入夜,第一日练习就在热风袭过的时刻结束。
莫然拖沓疲惫不堪的身子,奄奄一息往卧房走去。进入房中,一头栽倒竹床,纹丝不动。晚饭期间,当林平推门叫唤时,已然熟睡。林平不忍吵醒可怜的小男孩儿,摇头叹息,关上房门,缓缓离去。
次日清晨,莫然起床,感觉混身酸疼胀痛,依然坚持洗衣,林平阻止不了,只好勉强答应。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莫然从难受不适到逐渐习惯,经过勤奋苦练,马步扎得安如磐石。过了一个月,唐勇又教导他运用力量。习武之人,力量可分为手之力,脚之力,身之力。如今,莫然身子渐稳,继续巩固的同时,力量应当加以练习。起初,唐勇只是教导他提升手中之力,善用手中之力。莫然心志坚定,刻苦耐劳,练习更是得心应手,很快就将手中之力练得较好。三个月以后,竟能与十岁左右的师兄较高下。
在这段炎热的日子里,莫然付出忒多。每日上午洗衣,中午识文,下午习武,还要陪淘气的问若雪玩耍。短短三四个月,白皙的肌肤被烈日浓阳晒黑许多,胖乎乎的脸蛋也清瘦许多,暗藏丝缕疲惫。
当每夜阑人静时,唯有清风明月、绿树红花,如亲人一般,默默陪伴满腔热忱的孤独孩儿,藏身一个幽静的角落,苦苦练习。
风扫落叶,已近秋末,虫蝉鸣声早消,唯独习剑场地喧闹。凉爽的秋风中,青影舞动,呼喝成片,畅游剑中的小男孩儿依旧如初,吐出的声音携带稚嫩,随风飘向遥远。
“莫师弟,这是你的剑。”
唐勇递来一柄剑,莫然登时接过,脸挂笑容,连连相谢。
那剑,只有三斤多重,握在小手中却有些沉,并不是想象中的轻巧。木制剑鞘透出一丝凉意,正如深秋午夜的风,有种使人心寒的微妙感觉。
莫然托住渴望已久的剑,认真打量,过了良久,右手轻握剑柄。
“铮!”
那剑迎声出鞘,纤薄剑身如雪银亮。风拂过,沙尘落剑,发出细细清响,似远处潺潺溪水,声声入耳,声声入心。
看见莫然爱不释手,神志沉迷于剑中,唐勇并没有打扰,让他观剑悟意。
莫然是否理解手中握剑的真正含义?
剑有何含义?
剑,古之圣品,至尊至贵,灵类咸崇。
剑,武器,双锋直型利刃,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素有‘百兵之君’、‘短兵之祖’的美称。
剑,携之轻便如羽,用之迅捷如风,佩之神采如月,故而王公帝侯、文人侠士、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
剑,道艺精深,玄古奇今。剑与道,剑与艺,纵横沙场,称霸武林,傲啸江湖。
“莫师弟!”
“在!”
“由于你年龄尚小,先用一柄普通剑,等长大些,再根据心意择一柄自己喜欢的剑。”
莫然激动道:“唐师兄!这剑就好!我很喜欢!”
唐勇严肃道:“对于持剑之人,不仅要有一柄自己喜欢的剑,而且还需要一柄与自身相符的剑。天地万物皆有生命,剑,亦是如此。所谓人剑合一,就是人魂与剑魂相合。但你年龄尚小,还不是了解高深剑诀的时候,用心掌握基础即可。”
莫然“哦”了一声,没有多想。
唐勇继续道:“从今日开始,我便教你习剑,你且听好。”
“是!”
“剑,对文人墨客而言为佩饰,对武者而言为武器。如何将武器运用自如且发挥到最大功能,则要看持剑之人的剑法。剑的使用招式颇多,主要有刺、戳、撩、搅、截、格、劈、砍、压。任何招式,必须与力相融。习剑之人,应当力从身起,汇入其手,落于剑中,运行如流,达到力剑合一,方能至精。”
话毕,唐勇握剑,按刺、戳、撩、搅,一招一式演练。
莫然专心致志,圆睁双眼,紧紧注视舞动的身影,生怕遗漏了细微之处。
唐勇举剑凌空,有轻有重,时快时慢,每招每式均是变化多端,诡异莫测。魁梧之身刚中带柔,柔中生刚,游刃有余。
猛刺,如怒鹞直冲云霄。
轻戳,如兰指拈花插发。
柔撩,似淑女淡息抚面。
速搅,似疾风卷裹尘粒。
秋末斜阳,高挂天空,虽失去炎热,但柔和的光晖铺展大地,炫得剑芒飞闪。
舞动的身影、奇特的招式、腾耀的剑芒,想必此时一点一滴镌在了脑中,刻在了心间。
待唐勇身子笔直,双脚并立,此番演练宣告结束,莫然就按照所见的一招一式练习。
一柄剑,两尺有余,相对于莫然,不长不短,如量身打造一般。剑重,三斤有多,四斤有少。纤薄剑身,雪般银亮,与剑柄各分一半之重。然而握在手中却难以使其平衡。
初次握剑,万般艰难,每招每式均出错。刺无力,戳不准,柔撩未含软,速搅未带迅,一剑出手且不回,无向、无准、无劲、无柔。
甫一握剑,尚有难度,武学对人而言,无论资质好坏,初试都一样。
唐勇见状,并未责怪,而是认真教导小师弟。以刺、戳、撩、搅为引子,将平衡、稳固、手之力,通汇其中。
莫然感激不已,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更加认真仔细。当唐勇三番五次叮嘱一些要领,莫然便进入独自练习。小小孩儿,就在这个凉风掬脸的秋日午后踏上了手握长剑之路。
这一路,有多远?通往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