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旭日东升,宋军大营内的兵力部署又恢复了往常的状态,一个个岗哨明接暗痛着,十人小队在周边交叉巡逻。
营帐外,秦桧的百名护卫守在外面,辰逸也带领着一队人马与其对视,防止这些家伙会生什么事端。倘若这些宰相府的护卫擅动的话,辰逸便会遵从韩元帅的命令,就其一干人等,就地正法。
营帐之内,韩部的一些高级将领分立两旁,韩世忠与秦桧则坐在正位,隔着一张木案怒目相睁。
“韩元帅,你的一招先下手为强,果然不简单啊,如今白时起已经死了,你谋反的罪名也就理应不成立了对吗?”秦桧首先开口说道。
“宰相大人乃国中支柱,说起话来还请三思而后行我觉得你应该把上句话中的‘对吗’二字去掉,韩世忠行的正站的直,无愧天地。谋反之罪本就无中生有,宰相大人如此兴师动众,千里迢迢与本帅回营对质更像是无稽之谈。”
秦桧吹胡子瞪眼,细细想来这次自己的确是大意了,没有想到会被韩世忠捷足先登来到军营。倘若白时起不死,与金军理应外合他有信心将韩世忠诛杀。如今他只有跺脚的份,恐怕下次在想掰倒韩世忠就很困难了。
见秦桧不语,韩世忠又开口说道:“宰相大人,现在两国交战,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是一场大战的爆发。宰相大人乃是万金之躯,实在不适合待在此处,要不……”
“哼,不用你下逐客令,本帅就没想过在此久呆。”秦桧起身,甩下宽松的袖子便气烘烘的向帐外走去。
“回京!”秦桧对着护卫撂下一句话后便径直向营外走去,众护卫先是愣了一下,旋即追上前去,将马备好。
待秦桧一行人皆翻身上马后,韩世忠上前说道:“宰相大人,本帅有军务缠身恕不远送了。”
“哼。”秦桧冷哼一声,便率着大队人马扬长而去。
见秦桧已经离去,韩世忠莞尔一笑,如今终于拨开乌云见月明了。
“辰逸在吗?”韩世忠突然喊道。
“末将在。”辰逸从士兵中走出,来到韩世忠的面前说道。
韩世忠挥了挥手,让众将士散去,然后对着辰逸说道:“如今,我们急切的需要补充兵力,可是朝廷是不会给我们调兵谴将的。所以一切要靠我们自己。”
“元帅有事尽管吩咐。辰逸当义不容辞。”
韩世忠拍着辰逸的肩膀,微笑着点点头说:“皇上已经匡正了你靖烈王之名,你本该留在朝中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你却甘心在本帅军中屈任八品校尉,本帅欣慰的很呐。本帅现在有一事需要你去办。辰逸听命,本帅命你为招募先锋官,着你率领你手下的二百将士到两淮区域中招募民壮,以补充兵力,为抗金队伍吸纳新鲜的血液。”
“末将领命。”辰逸躬身说道:“不知何时起程?”
“即日起程!”
“是!”辰逸旋即集合了将士,便在韩世忠等人的欢送声中离开了军营。
辰逸带领着两百将士便向淮阴进发,淮阴作为宋金对峙的前线,长期饱受战火的蹂躏,那里的百姓生计无望、苦不堪言。因此,对于发动农民起来抗金具有催化的效应。辰逸也是看重了这一点,况且韩世忠之名深得民心,想必只要工作做起来,那么要招募士兵应该不是很困难。
在者就是因为此处是大楚军队活跃比较高的区域,辰逸想找个机会好好挫挫大楚的锐气。
淮阴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处不仅有金军,大楚军,甚至连齐王刘豫都在此插一脚,派了一千将士在此驻扎。想必刘豫是想等宋金楚鱼死网破之时,他自己则做那得利的渔翁。
淮阴城一分为三,辰逸区区两百余人自然不会深入虎穴。他们只得在城外十里处扎营,静观其变。
“辰校尉,我们只在城外,每天人流仅仅只有数十人打这经过,而且多半是老弱妇儒。我们在次招募已经三天了,只招募了不到十人,照这样下去恐怕……”一将士对辰逸说道。
辰逸此时正在观望着淮阴城,不禁啧啧称赞:此城无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意义,也难怪会成为这么多势力争相占据的香饽饽。
听闻手下言道,辰逸也微微的点点头,道:“本将明白你的意思,我们在此耽误的久了,韩元帅那就危险了。毕竟与金军相比起来,我们的那些兵力差的太多了。”
“属下就这个意思。按照我们现在这个招募速度的话,根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本将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可是城内太过混杂,我们总不能明目张胆的进城招兵吧,不然兵没有招到反把我们自己搭进去了。”辰逸轻叹一声,道:“富贵险中求,看来我们只有如此了。”
“辰校尉请明示。”一将士询问道。
“你速去挑选二十名精兵,然后随本将一起便装进城,看来我们需要给淮阴城中的几路人马一些火星,自相残杀最好。即使不能使他们嫩损兵折将,我们也可以查探一下敌情,了解一些民生,这样对于我们的招募会有极大的益处。”
“是。”将士领命而去,遵从辰逸的吩咐开始在二百将士中挑选一些勇将。
进入淮阴城凶多吉少,可是这些将士争先恐后挺身而出,没用多长时间便挑选出来二十人。
挑选完毕后,辰逸逐个看了一下这二十名佼佼者,各个英姿勃发,骁勇善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怕牺牲,悍不惧死。
辰逸对这二十名迎难而上的将士竖起了大拇指,道:“你们都是好样的。快去换上便装,一柱香后便开始出发。”
“是。”
辰逸也换上了他母亲为他缝制的衣服。这件衣服已经是最后一件,因为其他的衣服他已经穿不上了。但是他舍不得讲那些小的衣服丢掉,而是将他们完好无损的保存了起来。
一袭青色的长衫,映衬着辰逸冷俊的面孔,辰逸已经快要十六岁的,本是大好年华,可他不得不肩负起重任。稚气早已经在磨练中褪去,换就的是一副不屈与坚强。
国恨家仇未报,辰逸必须坚强。
“出发!”
辰逸一声令下,便带着二十名矫健的壮士向淮阴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