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汉帝国的西北边境愈来愈不安宁了,经常会有西凉的小股部队袭扰边境。汉帝刘备接受司空关羽的建议,高筑城墙,坚壁清野,以此防范西凉军。而关羽大将纪灵则献策道:“司空大人的建议虽好,另一方面,臣再补上一策。在西北,早年宋太祖董卓祸乱天下之始,曾派遣开国名将李傕统兵,攻克了西凉之地安定,从此时起,西凉连年向宋朝称臣。直到后来,宋太祖董卓驾崩后,宋朝国势日微,宋太宗李儒定都荆南衡阳,从此刻起,西凉这个蛮夷小邦也就翅膀硬了,完全不把宋朝放在眼里,并准备时时刻刻预备攻打宋朝安定城的想法。想到如今,宋太宗的衡阳国都被吴国名将周瑜统兵一战败灭。如今的宋朝传到第三代皇帝李傕手中。以臣虑见,如今的宋帝也正在为国堪忧,臣想,如果我皇汉与之联盟,可立防西凉,西凉尚未统一,关键还是要扶持并仰仗西宋小朝廷与之对垒才行,这对我皇汉后方的安定,加之对南面的军事冲突,都是极其有帮助的。”诸葛孔明这时也正在旁侧听策,便向纪灵提出了一个疑问,道:“纪灵将军所言甚是!只是……”汉帝忙问道:“军师,只是什么?”
孔明解释道:“只是我大汉这些年与宋太宗联盟,然奈宋太宗却被吴王孙策所灭,这西宋三世皇帝李傕岂能再度相信我于大汉乎?”
汉帝见孔明说的句句属实,忙问群臣道:“诸位爱卿,有谁愿意出使西宋?”
这时,纪灵出班禀道:“陛下!臣为此次出使西宋,目测到了不二人选?”
汉帝忙问道:“是谁?”
纪灵笑着拍手道:“陛下请看?”
只见纪灵拍手三声,便让开一条路,此刻宣德殿门外进入一人,众臣举目视之,此人四庭八达,相貌端正,众位看官,你道是谁?原来此人正是故宋朝开国四功臣之一的张济将军。原来张济自从当年邙山一役,被汉朝司马吕布生擒,自此,张济率军投降,此后,张济一直隐居于洛阳城邙山脚下,到今为纪灵所知,纪灵便亲自拜谒,才请得张济将军再度出山。众臣此刻在朝堂上见到前朝宋国余孽,想到如今能够出使西宋的,恐怕唯有此人喽!
张济再三拜讫,请求众大臣原谅当年为宋将时,与众大臣为敌之事。汉帝笑道:“张爱卿此次出使西宋,正是将功折罪的最好功勋,如事成,功当封侯。如此,也够张爱卿颐养天年啦!”
张济见皇帝发话了,高兴得说起了豪言壮语:“有陛下搁下此话,臣此去必定成功!”
孔明与纪灵都笑道:“张公雅量非常,即其人也!此去必行!”
汉帝准奏道:“准爱卿所奏,即刻拜张济为汉国使者,行户部尚书事,特此出使西宋。钦此!”
张济跪拜道:“诺。”
第二天,张济的侄子张绣见叔父张济将要出使西宋,便毛遂请缨道:“请叔父准许侄儿陪同前往?”
张济见自己也没有亲儿子,一直把张绣这个侄儿当做自家的亲生孩子。本来张济有点不太情愿,过后张济的妻子,就是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面长得有点国色的邹氏劝说道:“绣儿如今也已经长大了,你也是应该带他出去见一见世面了。这样才对得起先兄的在天之灵矣!”
张济生性最爱听妻子邹氏的话,一见爱妻提出,敢不从命吗?张济当即辞别妻子与乡亲,带着侄儿张绣骑马上鞍地将要出行。
正在此刻,孔明与纪灵将军前来送别,张济在孔明与纪灵的陪同下,来到潼关一带,张济与孔明、纪灵一一辞别,便挥鞭着与侄儿骑马奔跑向西宋国的疆土而去。
话说西宋三世皇帝李傕听说汉朝派使臣前来西宋缔结盟约,早就气着对群臣们窃窃私语道:“朕是该联盟季汉皇帝刘备,还是应该联盟西凉国主马腾呢?”西宋大将郭汜{注:郭汜亦是当年宋太祖董卓手下的开国四功臣之一。因当年与华雄、李傕西征西凉安定,而留守西凉,直到李傕称帝,华雄、郭汜有拥护之功,享誉于一时。}血气高涨地说道:“昔日太祖神武皇帝就是被季汉诛杀,那件事暂且不论。何况臣闻先帝就是因为联盟季汉,所以才遭致东吴出兵,杀身灭国。”
宋帝李傕嘲弄道:“莫非与季汉结盟,就不会有什么好运咯?”
郭汜回应道:“臣正是此意!”
宋帝忙问昔日的大宋护国大将军华雄道:“华老将军的意思呢?”
华雄启奏道:“陛下可架一油锅于鼎器之上,燃火烧之。倘若汉使对应不暇,请将烹之!”
宋帝满脸露出得意之色,发出指令道:“就依华老将军之意。”
话说当出使宋国的张济、张绣叔侄,来到宋都安定城皇宫大殿之内,只见门外架着一口燃着的油鼎,大殿门外左右武士高举军器,传呼:“汉使张济请入!”等张济被叫入时,张绣被挡在门外。张绣来到殿内,武士怒目圆睁地看着张济,正中央高高在上地坐立着西宋皇帝李傕。武士怒喝道:“还不跪下!”张济破口笑骂道:“不跪!”宋帝传令道:“将此孺子拉下去烹了!”张济举目大笑道:“我笑堂堂西宋王朝传到第三世,竟是些低眉鼠目之辈,竟然惧怕我这一平民百姓!哼!”张济说完,正要走向沸鼎。这时旁边的老将华雄一面忙招手示意张济留步,一面劝宋帝道:“先生留步!陛下!且慢!先听他说得是否有理,再烹杀之也不迟?”
宋帝接受建议道:“就依爱卿。”
宋帝忙问汉使张济道:“朕咋看汝如此的眼熟,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郭汜也越琢磨越不是滋味:“是啊,臣也觉得是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宋帝急忙发出疑问道:“汉使来此是为汉帝做说客的?还是叫朕防凉助汉的?”
张济回过头来,义正言辞地说道:“非也。吾此次前来,乃是为西宋之利害而来。却设油鼎来欢迎吾,以此拒绝区区一渺小汉使,何其不能容物呀?”
宋帝频退张济身旁左右武士,并赐座,忙问道:“何为西宋之利害?”
张济会心一笑道:“汉坐拥中原天下,三分天下已据其二。然而东吴作为汉之长期对手,如有一失,吴必将崛起于山巅。宋太宗一朝被灭,即其始由。西宋之地,自初皆西凉所有,可谓之为客居于此。试问西凉想要逐鹿中原,西宋岂是其对手焉!汉、宋联盟,必将无敌于天下。反之,就会被天下列国讨杀!如果吾所言非实,请陛下速烹之!如果吾所言属实,请陛下速作决断!”张济说完话,当即将要入鼎。宋帝这时想到曾经宋太祖的四大开国功臣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宋帝忙呼唤道:“张济将军,请回!朕想起来了,汝就是当年与朕位列太祖手下开国功臣之一的张济将军。朕实在惭愧,身居帝位,却不及一汉使。原来汉使以前亦是自家人。”
张济笑着回了头,与宋帝缔结盟约,约定自此大宋与汉,永为兄弟之邦。张济的侄子张绣见到此情此景,不甚欣慰之至!与张济回汉都报捷去了。自此自西宋被灭,西凉军都没有再度骚扰过汉界。此话慢表,不在话下。
汉章武三年九月,孔明上奏汉帝,建议用挖角的计策削弱东吴,为取得天下,进行着新时代谋略。
史载:汉章武三年、宋永历元年、魏黄初三年(西元195年)9月,【洛阳】汉帝刘备上朝,孔明上奏道:“去年陛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时,臣便说过,伐吴得先灭魏,但如今虽有力量与东吴抗衡了,却无法奈何东吴,东吴有旷世奇才周瑜周公瑾、虎视狼顾的司马懿以及魏延、周仓、黄忠等虎将,还奈何不了东吴。臣建议得先用挖角的计策,将东吴大部分猛将收为我大汉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到时控弦万骑,再灭魏伐吴,不出十年,天下大定。”汉帝赞道:“妙论!!!朕一定采纳!!”
史载:【新野】平狄大将军夏侯惇招降宋臣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并重赏王粲。
同月,吴王孙策在大都督周瑜的建议下,在吴国建安称帝,改元黄武元年。并封周瑜为司马、天下都讨诏、一字并肩王,严峻为太尉、程秉为司空,其余韩当、朱然、董袭等皆封国公。
史载:【建安】宋吴衡阳之战刚结束时,吴王孙策见了捷报,大喜道:“周公瑾用兵,犹如摧枯拉朽。”便写信问周瑜道:“寡人应该可以称帝了吗?!”周瑜回应道:“可以了,再不称帝,恐怕就要成为重矢之地了。”于是,吴王孙策于本月称帝,定都建安,年号黄武元年。吴主孙策大封功臣:“诏封周瑜为司马、天下都讨诏、一字并肩王,严峻为太尉,程秉为司徒,傅婴为司空,韩当为越国公,朱然为邢国公,董袭为护国公,钦此!”
史载:10月,【洛阳】汉帝派使者前往吴零陵,结交吴将魏延,此刻魏延在家正因吴主孙策赏罚不明而气恼道:“韩当、朱然、董袭又有何功劳,得到如此封爵,难道只因为他们一个是两朝老臣、一个守边有功、一个是圣上的亲信吗?陛下!你为何如此不公平啊!”
欲知接下怎样,下回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