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王粲论智吴起四军
煜升爱苗2016-02-22 11:193,267

  话说张济、张绣叔侄返回洛阳后,汉帝刘备与军师诸葛孔明、大将军纪灵都前来迎接,汉帝这时见到张济叔侄,高兴道:“昔日张济位列宋太祖开国四功臣,享誉极盛。况其侄子张绣昔日在宛城一役中,因魏武帝曹孟德乘张济在洛阳任职,而攻打宛城,降服张绣,而调戏刚归降的张济之妻邹氏。张绣竟能扯反旗,杀得曹孟德大军丢盔卸甲,并损失了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真是少年有为。叔侄俩都是功勋之臣啊。哈哈!”张济、张绣叔侄拜谢。汉帝这时命舍中儿刘平派人将张济之妻邹氏也接了过来。张济一家团聚,此话不表。

  话说自张济叔侄离开西宋之后,西宋皇帝李傕为了显示汉、宋两国能够世代延绵友谊下去,特此派遣西宋大将军郭汜出使汉国。汉帝命刘平带着汉庭文臣一一与之见面。谁知,郭汜狂傲,目中无人,视汉国无人物。这时,汉国大臣中有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字仲宣},出班论道:“公以何为圣人?”

  郭汜茫然地问道:“汝是何人?”

  刘平解释道:“此乃建安七子之一的主薄王粲,字仲宣。”

  这时,郭汜面露讪笑地回答王粲的提问道:“这还不简单,圣人专门指那些圣明的人。”

  谁知,王粲嘲弄地解释道:“圣人者,聪明、豁达、大度。拥有先窥之机,廓藏宇宙之智,具备先达之聪者也。”

  接着郭汜再发问:“汝以汉主刘备为什么类型之君?吴主孙策为什么类型之君?”

  没想到的是,王粲大声呵斥道:“何必再问!吴主乃汉贼,我汉帝乃当世之明君!”

  郭汜顿时茫然了,问道:“岂有此解?然而当今天下,不是有德者居之乎?”

  王粲诡异地笑道:“天下乃大汉之天下。况我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至今四百余年。然当今天下却因乱臣贼子当道,而毁于一旦。吴国世食汉禄,然而吴主却不思报效朝廷,却自立割据一方,自立为帝。岂把自己的老祖宗放在眼里?”

  郭汜说不赢了,正要再发问。这时纪灵将军走了进来,见郭汜正与才子王粲论舌足。纪灵沉着招手说道:“王粲先生住手!”

  这时,郭汜才方知汉庭人物之厉害。于是,郭汜向汉帝刘备表示,从此西凉之地,由西宋进行攻坚防御西凉,西凉之地尽属西宋,东吴之地尽属汉国。从此,汉、宋永结秦晋之好。汉帝这时,心里悬着的心,已经完全稳稳当当的放下,并派汉使护送宋使郭汜归国,传达友谊,此话不表。

  话说十一月份来临之际,东吴司马周瑜为了吴主孙策能够在称帝之后再有建树,欲要出兵征讨汉国。吴主孙策哭道:“司马有病在恙,真的没有关系吗?”周瑜劝说道:“陛下呀,如今的三国争霸,魏国已经衰落了。目前必须吴、魏联军,才有可能打败汉军。”

  吴主听得聚精会神,周瑜冷静地又说道:“据臣分析,西北大地的西宋皇帝李傕国势衰微,却与汉国结盟,并许诺永结秦晋之好。而西北大地最西边的西凉国主马腾却一直对西宋耿耿于怀,且两国时不时发动战争,争夺西北陇右之地,誓要一统西北,做西北王。”

  吴主顿悟,明白周瑜的意思,却还是想继续听周瑜讲解下去:“公瑾请继续说下去吧。”

  周瑜领会吴主的意思,忙解说战略道:“以臣略见,西宋迟早必会被西凉所灭。因此,臣愿发兵四路,围攻汉国。臣建议首先修书一封与西凉国主,许以重金,命之出兵三千征讨西宋,以此形成汉国后方隐虑,夹击汉国。接着又修书一封给蜀主刘璋,说长安汉兵来犯,令之发蜀兵三千出汉中,直抵子午谷虚张声势。臣再修书一封与魏帝曹仁,令他发魏兵三千出荆北直袭汉国新野等地与吴军会合于汉都洛阳。而我东吴军,则发兵五千,号称五十万,并以臣为主帅,定亡汉国。臣听说汉豫州太守是诸葛亮,字孔明,很有名气,为人自比管仲、乐毅,乃臣的一个劲敌,臣愿提虎狼之师,前往收复大江以北的豫州,以战诸葛亮。若臣战死沙场,就请加封司马懿为大都督,臣此去亦无憾了。”吴主见周瑜诚心扶吴,知其命不久矣,哀伤道:“朕立即修书三封与魏、西凉、西蜀,命他们即日出师伐汉。朕即日拜公瑾为帅,率师出征汉国。”

  当小乔得知了周瑜出兵这件事后,哭泣着极力地劝阻道:“夫君前番征战衡阳宋国时,曾被毒箭射伤。如果此番征战汉国,如有意外,妾不能独生也!”周瑜见小乔硬拉拖拽着,只得解释道:“为夫自知命不久矣!因此才要上表皇上出征汉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不管如何,为夫都得一拼。否则东吴江山不久将会灭亡。希望夫人能够体谅我、支持我。”周瑜说完,吐出鲜血一口。小乔见状,不忍心地哭泣道:“夫君,小乔就依你的吧。只要能够完成夫君的毕生心愿,小乔我在所不惜!”周瑜笑了,小乔也笑了。一起迎接着明日的决战,以及今后的命运安排。

  史载:11月 ,【扬州】东吴司马周瑜向吴主上书道:“臣听说汉豫州太守是诸葛亮,字孔明,很有名气,为人自比管仲、乐毅,乃臣的一个劲敌,臣愿提虎狼之师,前往收复大江以北的豫州,以战诸葛亮。若臣战死沙场,就请加封司马懿为大都督,臣此去亦无憾了。”吴主道:“准奏。”紧接着,东吴司马周瑜便领司马懿、韩当、朱然、董袭等五将军率水军4000、平军1000,号称50万大军,兵犯汉豫州。

  这时,刘平来到豫州城,宣旨道:“奉天承谕,皇帝诏曰:诸葛孔明因率军夺取豫州城有功,特此拜诸葛孔明为汉豫州太守。驻守豫州,以防大战在即。钦此!”

  孔明接旨后,听刘平说道:“陛下从东吴方面探听到,吴国发兵四路,正欲挥兵直击中原。”孔明这时拿着羽扇摇道:“此非吾所操算。当今大汉天子文武双全,雄拓中原,吾料陛下定有计矣!”手巧的刘平立刻通晓孔明之意,不可明说,只是想听孔明明示。孔明将刘平邀进内室,说道:“第一路,乃是西凉铁骑、枪兵。西凉兵虽然铁骑、枪兵极多。但是西宋亦是西凉分支,西宋虽弱,但军事极强。两年之内,西宋不足以灭亡。所以西凉军在两年之内不足为惧。第二路,乃是西蜀水陆蜀兵。吾料蜀兵经上次被我汉兵击败,早已经失去南北连兵的夹击攻势之信心。因此,水陆蜀兵可以排除,但是亦要派兵沿江防范,以作后见,以防不测。关于陆路蜀兵出兵子午谷,吾料之,子午谷崎岖难耐,有我汉大将军关云长派军镇守,故预料敌人只是设虚兵虚张声势的。只用守住,蜀兵就不足为虑。第三路,乃是魏国强军。魏国危在旦夕,且其主雄心不足,唯图只求自保,无暇他顾。只需修书一封,井水不犯河水,魏主定不敢北犯,因此此路亦不足为虑。这第四路嘛,就最有可能是东吴自家兵马,关于敌人军队的多少,就要靠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一博!”

  刘平拜服,回去见了汉帝,汉帝对众将下的军事指令,竟是差不多与孔明所述相吻合。汉帝所发的言论是这样的:“东吴所起四路兵马。唯东吴、西凉两军最强。因此战事的发生,乃是西北在于西宋对战西凉,东南在于汉国对抗吴国、魏国联军。西蜀不足为虑,只用沿江防御三峡要道以及长安子午谷通道即可。”没多久,西凉、西宋开战。紧接着,蜀主应吴主之邀,命大将西蜀汉中太守严颜出兵子午谷,严颜见虚张声势没用,人家汉兵并全然不理睬,料定汉兵没有入侵西蜀之举。为了不再拖延粮食的消耗,只得下令撤兵。汉帝写予魏主曹仁的信件乃是:“魏主曹仁安好,如今吴主发兵东吴、西凉、西蜀、魏国四路攻汉,非西凉、西蜀、魏国之罪。如三家倒戈归汉,罪在东吴,不祸三家。”而魏主曹仁因见汉帝井水不犯河水的信件后,为了不背盟约,特派皇子曹威率军一千助吴,攻打汉国。殊不知,汉兵将来第一个开刀的,就是拿他魏国。

  史载:【豫州】汉军师孔明因率军夺取豫州有功,被汉帝拜为汉豫州太守。

  话说周瑜出兵五千吴军劲旅,号称五十万大军。第四日,吴军大将朱然、韩当率军来到豫山脚下。此地山区地形极其险峻,形似长龙。等朱然、韩当所率吴军来到山里。突然,说时迟,那时快。从两边山上飞落出许多飞箭、火球。火球一瞬间威力惊人,炸死吴军无数。吴军瞬间死伤六百多人,才平安脱难。原来这个火球乃是孔明精心研制的,从爆炎特制出的巨型爆炎。

  史载:4日,孔明命军士在豫州城东边的山上用箭射杀朱然、韩当军600多人。

  而南线战场上,汉镇东大将军颜良正率领汉军突骑,利用华北平原一马平川的一泻千里优势,直捣东吴司马周瑜的吴军营地处,一场大决战,即将来临……

  欲知接下怎样,下回再解。

继续阅读:第37章 汉吴决战双雄生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新版三国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