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扬帆启程
嗯,说明武毅同学昨天回到家是认真学了…… 好、坐下吧,以后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要捣乱。
啊,老子什么时间不遵守课堂纪律了、没有捣过乱啊!草,是谁在告小状歪曲我,扫了一眼教室没有见到那几个重点对象表情不自然啊。
下了课站在窗户下将碘酒瓶子装在口袋里、准备等会借机还给她。
这时军延走了过来,听说你和三二班的王悦关系好啊?
武毅:王悦、是谁?
你在这里装吧、看武毅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不像是故意装的,便问道,你不认识?听说早上还给你送东西呢!
武毅:哦,你说她呀,那是她捡到了我的东西过来还我的。说着话、志新也走了过来轻拍了武毅一下,老师让你背书时我还想着你完了、结果还中,你会背了,你啥时候这么厉害了!
王志新家虽然和武毅家住隔壁,但是长辈之间关系并不好、他俩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很多时候、他们都不说家里事、放了学就基本上不来往了。因此住这么近、他家包括他都不知道武毅家里盖大棚的事。
回到家里,看到母亲一脸喜气,这一阵子黄瓜是一天变一个样、眼看着已是十二月份了,这时候基本上已没有青菜了。
大棚里辣椒已开了花,韭菜也已割了一茬,由于不太多、长相又不是很好看,就没有卖;武毅二姐夫带了一部分回去。其实主要是刚种植、还在分叉发茬阶段,不茂密、割上两三茬后就可以了,割第二茬时就可以卖了。
黄瓜却是要下来了,可以卖了。
此时武凡对武毅也是心服口服,经常算着这一地的菜最后能赚多少钱,还时不时地说着以后有机会也要多看看书,多学点知识。
武毅母亲姐姐倒是没有说什么,但是脸上的喜悦却是怎么也掩藏不住的,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不在大棚、其余时间都是在大棚里薅草、松土,又或者起粪堆肥浇水……
看着结出的黄瓜却是舍不得吃,精心护育。
崔树将他家的狗牵来了、主要自是要起个警戒作用,要是有人来他家、狗一叫唤、家人就知道了。
院子与种蔬菜的院子之间、也用土坯拉了一道院墙、如此倒是不怕外人无意来家看到。
大清早的武毅二姐夫崔树就来了,这一阵子时间他几乎两天一来,由此自是知道今天去卖黄瓜。
今天是星期天,武毅及他五姐也起来帮忙。整整四筐、就这还是第一茬、最少的一茬,并且还没有摘完。
几人帮着装在自行车上、这也是武毅家唯一能说的上嘴的代路工具了。
至于二姐夫骑的自行车却是和他二姐结婚时买的,也是唯一的奢侈家什。
二姐夫这几天和武凡早在城里转了好几遍了,没有见有卖黄瓜的、定价便没法参考,大家目光又看向武毅。
武毅考虑了一下问道:一块中不中?
二姐夫一听,忙咋舌道:是不是有点贵了,现在白菜也就是两毛多一斤、黄瓜再没有卖的、要一块也有点贵,要不五毛?
武毅:不行,五毛太便宜了、再说了黄瓜还能生着吃、苹果还卖一块二呢!这样吧、八毛怎样?卖的快就再高一点、卖的慢就低一点、反正你俩看着办。
中,俩人异口同声点头应是。
武毅母亲和姐姐也是无甚异议,毕竟最近几个月武毅给他们的惊讶太多了。
路远、怕来不及到地方就中午了,他俩饭也没有顾上吃、将蒸馍直接揣在怀里、捆好车子带上称、登上车子就跑了,一人可能带有一百五十斤左右、倒是不多。
下午等到太阳西沉、他俩才在武毅一家人的期盼中回来,看着他俩满脸兴奋的样子就知道卖的不错。
进屋里知道他俩饿了就先让他俩吃饭,武毅帮着母亲、姐姐将筐子拆了下来拿进屋里,他俩已差不多吃好饭、正坐着那里抽烟,武凡倒是不会抽、在旁陪着喝茶水。
二姐夫将吸进肺里的烟叶吐了出来,过完烟瘾,见到他们进屋便赶紧将火灭了,随后便说起今天卖黄瓜的遭遇来……
俺俩一去市场、将筐子上盖的草帘一拿开,就有人过来问了说是自己种的吧、现在可没有卖的,我问能卖多少钱一斤,说着还拿了两根黄瓜给他,那人一见、一把接过,边咬了一口边说最少也能卖一块二。武凡问咋回事,那人说道现在买的一般都是工资高的、当官家里的,老百姓及种地的谁买!在一个现在买的都是生着吃、哪有炒菜的。
苹果还好放一些、再一个卖家也比较多、就是你这黄瓜比较稀少、贵一点也不算啥;在一个你这量也不多、贵一点也能卖出去。
听完他俩轮流复述完别人的话,武毅暗自责怪自己;亏得自己是重生过来的、连物以稀为贵这一点都忘了、真该扇自己两巴掌,看来以后自己遇事还是多想多考虑才是、然后再用上一世的记忆复想几遍、尽量完美。
在一个还是没有将现在的人民生活环境考虑进去,冬天一直都是大白菜萝卜、偶尔见到黄瓜、还不是一窝蜂的抢上去买;现在还有些青菜诸如菠菜香菜之类的,但这都是下个汤面条吃的,都是伴随着蒜苗在地里行间套种的,量产不大、卖的少,若是过上一阵子这些都没有了时黄瓜青菜会更贵……
最后黄瓜是以一块一毛钱卖的,估计以后还会更贵。姐夫说着又将桌上的钱向母亲一侧推了推。
武毅母亲也是一脸激动,这才是刚开始、还只是一小部分黄瓜就卖了三百多,还有辣椒韭菜……想想以后不是卖的钱更多。
武毅母亲拿了五十元推到崔树一侧,来、你回去给我闺女还有外孙买点好吃的……
哎,哪有帮着娘家干活还有要钱的?崔树忙推辞。
几人忙相劝,这不是给你的这是给我姐和小外甥俩人的……好说歹说才劝着崔树收下钱。
对了,以后不行的话联系几个城里卖白菜的、谈好价钱将黄瓜及以后的辣椒韭菜都转给他们卖算了、这样我们还安全一些、并且也不累了,就送个菜就行了……武毅又献计道。
崔树及武凡都不太愿意,毕竟让别的人代销、自己就少赚了,但有以后记忆的武毅知道、现在的代销店、赚取的差价还是比较少的,再一个最关键的就是回来时路上不安全,尤其是夜路,这个年代劫路的非常多。便耐心细致的给他俩讲了一下其中的弊端……
随后几人合计,在县里找个店代销一定数量的黄瓜等菜,周边别的城镇自己卖。
之后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个星期内基本上不重复指着一个地方去。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能够将蔬菜的价钱拉的高一些,并且又规避了一些潜在风险。
一家人聊完细节以及注意事项,姐夫要去大棚看看、说是明年他也要种,到时要让武毅去指导……说完还看着武毅脸、生怕他不答应。
明年到时候再说明年的话,到时估计你又不想种这蔬菜大棚了。
本来想着让二姐夫明天再回去,但他坐不住、说是来时武毅二姐说了也要知道啥情况、要回去给她说说,便摘了一些黄瓜给二姐夫回了。
随后的几天里,武毅没有再找张怡,王悦也没有再来找他、倒是在课间碰到几次、不理不睬的,让想打招呼的武毅又将话咽了下去。
同学见了如此情形自然是谣言不攻自破。
见到张怡、倒是有些异样、她每次都是脸一红、随即就是低头扭脸就走、也不说话。
唉,看来还是要慢慢来啊,现在自己已在她心里有了印象、虽不知道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毕竟还是认识了,慢工出细活,慢慢来将基础打牢一些再说吧。
第二茬黄瓜下来了,比第一茬时要多好几倍,早先几天崔树就去县里找了代销店、价钱谈好了、一块二毛五批给他每天二百五十斤连续七天给他送。至于他卖多少武毅家就不管了、每次送货、当时结钱,随后崔树以及武凡又到附近几个乡镇、将每天多余的黄瓜拉去卖、倒也是卖了不少,黄瓜结的最多的时候就是二三四茬、随后就慢慢不行了。
想了一下,黄瓜种完后、再种黄瓜就重茬了。
那种什么呢、并且三四月份时还想着用它养鸡呢,那么实际不管种什么、都可能种不了多长时间、也就是一个多月的生长时间,这么短的时间、估计种什么都成不了,哎,到时再说吧。
看到哥吃了生大蒜肚子里难受的样子,武毅不禁灵机一动,可以种蒜苗呀……